第49節 開解

bookmark

大丫在叮叮咚咚的彈琴,這是和街對面那個小歌姬學的,只能彈一首最簡單的《化音》這是練指頭用的曲子,但是躺在軟榻上的單鷹聽得非常陶醉,手裡拿着一個酒壺,搖頭晃腦一會,就會喝一口酒,去掉彈棉花一樣的噪音,這絕對是一副絕美的圖畫。

大丫彈得深情,單鷹聽得陶醉,弄得雲燁都沒辦法進去,不過想想後果,一個大漢躲在自家妹子的閨房裡三天了,那個當哥哥的能容忍,一咬牙,就掀開門簾子走了進去。

見到哥哥怒氣衝衝的進來,大丫吱溜一下就躲在單鷹背後,把頭埋在單鷹身上不出來,單鷹揚揚手裡的酒壺對雲燁說:“大哥今日怎麼有空到這裡來?”

“我這人一向大大咧咧慣了,跟着師父的時候也沒學會多少禮數,所以雲家的禮數不多,可是你如果再在大丫的房間裡待下去,雲家就沒禮數了。”

“大哥乃是世間少有的智者,爲何也拘泥於人世間的禁忌,小弟與大丫情投意合,誰去管他世俗的流言蜚語。”

聽了單鷹的這句混賬話,雲燁一巴掌就抽在他的後腦勺上,暴跳如雷的說:“我們活在人世間,不是活在神仙府,在人間就該遵守他們的道理和規矩,狂放不羈的都是些蠢材,想娶大丫沒人攔着,趕緊去準備彩禮,花轎,找媒婆上門,對八字,選日子,然後你們就算是天天膩在一起,我也只會高興,屁都不會放一個。”

單鷹撓撓後腦勺,無所謂的說:“大哥您就煩累了,小弟如今孑然一身,雲家就是小弟的家了。這些東西您看着操辦就是,入贅都沒問題。”

單鷹的話讓雲燁的眼睛都有些泛紅,這哪裡是一個少年豪傑說出來的話,丁彥平對他的出賣,讓他徹底的心如死灰,如果不是惦記着大丫對他的感情。估計這個混蛋當和尚的心思都有,傷害他的人中間,自己也有份,說不定還要承擔主要責任,自己耍陰謀詭計,玩的很圓滿,唯一沒有考慮單鷹的感受,經過這幾年的相處,他的確喜歡這個直率的少年人。

想到這裡。來到書桌前提筆寫了一紙婚書,遞給單鷹,單鷹接過來看了,準備笑嘻嘻的感謝,但是看到雲燁鐵青的臉,又不知如何是好。

“如今,我是你真正的大哥,有資格替你父母教訓你。你給我跪下!”這些話是雲燁從牙齒縫裡一個字,一個字的蹦出來的。

聽雲燁這麼說。單鷹毫不猶豫的跪了下來,大丫又是羞澀,又是惶恐,也跟着跪了下來,看着跪在面前的兩個人,雲燁長吸了一口氣。從桌案上拿起竹尺重重的抽在單鷹的背上,大丫想要開口,卻被哥哥冰冷的眼神阻止,只能流着眼淚看哥哥抽打單鷹。

當竹尺裂開的時候,雲燁拋掉竹尺。問單鷹:“你可知錯?”

捱了一頓揍得單鷹彷彿佔了便宜似得笑着說:“大哥教訓的是,小弟不該拿家裡的東西給外人,更不該惹您發怒。”

“那個爛玉佩我早就想扔了,又不是什麼好東西,那玩意就是我造出來的,要多少沒有,值得你去偷拿?你問我要,我會不給你?丁彥平本來就是我計劃中的一員,你就是不拿我也會拿給他,李代桃僵之策你不明白?現在,你覺得你這頓揍捱得冤不冤?”

單鷹眼睛都要從眼眶裡掉出來了,期期艾艾的說:“您本來就打算把玉佩讓丁彥平拿走,替家裡擋禍?我是中間那個自己一頭闖進來的傻子?”

“你說呢?家裡放着這樣一個禍患,誰能睡穩覺?這次是丁彥平,下次說不定就是王延平,李燕萍之類的傢伙出現,咱家還過不過日子了?如果不是這傢伙還有用處,我會容他活到前幾日才死?

你以爲我就沒有一下子送他去地獄的手段?大哥的有些手段,你做夢都想不到,我苦心孤詣的安排陷阱,好麼,你自己傻乎乎的闖進來,還把自己弄得身體,心裡都受了重創,有什麼事你跟我打個招呼行不行?都是一家人了,有什麼話不能說出來?所以這頓揍,不是打你拿東西,也不是打你待在大丫這裡三天,是打你對自己家人沒信心。

現在滾到洛陽去準備成親的宅子,彩禮,去書院找個有身份的先生來替你求親,雲家是長安的豪門世家,丟不起人,趕緊滾。“

教訓完了,雲燁揹着手就出來了,全家上下就沒一個讓人省心的,小丫的憨憨終於還是胖死了,害的小丫趴在牀上哭,不見人,想想都讓人煩躁。

大丫看着哥哥進了小丫的房間,回頭再看單鷹的時候,發現他笑的快喘不上來氣了,趕緊給他捋前胸後背,好半天單鷹纔回過氣,鄭重的對大丫說:“以後在我面前不能提這件蠢事,提一次小心我揍你一次,另外,我這麼蠢,你不許看不起我。’

大丫的腦袋點的和小雞啄米一樣,捂着嘴笑說:“我夫君還是那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雖然比不上我大哥聰明,也是少有的機靈人,小妹很滿意。不過,先讓我看看你的後背,剛纔大哥可是下了死手打,尺子都打裂了。”

單鷹呲着牙扭扭肩膀對大丫說:“大哥文弱,想打疼我,太難了,你好好在家待着,我去洛陽找好房子,準備好彩禮就來接你,我沒多少錢,記得問大哥多要些陪嫁,過去了有幾百口子等着吃飯呢。”

說完就抱了抱大丫,精神抖擻的揚長而去,沒了心理負擔,他感覺渾身輕鬆,只是爲自己破壞了大哥的計劃有些歉疚。

小丫抱着自己的枕頭縮在牀腳,小武正在吃辛月給小丫準備的美食,狄仁傑偶爾也夾一筷子,似乎還有點害羞,覺得自己是來勸慰小丫的,不是來吃小丫的食物的。

小武夾了一大塊蛋餅放進嘴裡邊嚼邊說:“小丫,你的那頭豬死了,有什麼大不了的,我爹死了我都沒流眼淚,你把眼睛哭得腫腫的,只有師父心疼,幹嘛要爲了一頭豬讓師父擔心?這些天家裡不太平,師父忙裡忙外的和人鬥智鬥勇,你還耍小性子,不應該啊,師孃送來的松花糕味道好極了,聽說是西市華家的不傳之秘,放嘴裡就化了,你不吃我就吃完了,你看,狄仁傑已經吃了好多。”

“小武,你又誣陷我,我就吃了一小塊,剩下的全是你吃的。”狄仁傑最是受不了冤枉,紅着脖子反駁。

小丫看到哥哥走了進來,癟着嘴趴哥哥懷裡抽泣。雲燁拍着她的後背說:“憨憨大概是世界上死的最幸福的豬了,是活活肥死的,別的豬哪有這麼好的運道,是你照顧得好,小丫要照顧誰,就是誰的福分,你們說是不是啊,小武。”

“那是當然,也不看看是誰家的小娘子,小丫威武!”小武嘴裡的松花糕都沒有嚥下去,滔滔的馬屁聲就傳了過來。

聽到大家都說自己的好,小丫羞澀的低下頭,這孩子長了一對大耳朵,耳朵梢子都羞得紅了起來。

“那就快去吃松花糕,要不然小武會吃完的,你知道的,她吃起東西來就沒個夠。“雲燁才說完,小丫就從他懷裡下來,撲到桌子上去,她其實早就很饞了。

囑咐三個人好好玩,不許搶吃的,雲燁看着往後院奔走的單鷹,笑笑,家裡合合美美的纔是長久之道。

雲燁窩在家裡冬眠,一個多月裡那都沒去,隱隱約約聽說一間新起來的胡人寺廟被人一把火給燒成了平地,問來家裡蹭食物的賀天殤,他很無辜的搖頭,說這是一樁血案,兇手連最小的童僕都沒放過,爲首的幾個傳教的老僧侶,都被活活的給燒死了,拜火教的幾個頭目,其中一個自己把自己放在火裡烤,據說是嫌棄長安的冬天太冷,準備好好地暖和暖和。

什麼話從他嘴裡說出來就完全沒了信的必要,如果經手的人不是賀天殤,雲燁無論如何都不會相信的,這傢伙如今已經是刑部的掌固,算是入了品級,他手裡的令箭,皇帝沒有收回來,也不知是爲了什麼,令箭這東西都是一次性的用品,做完一件事,就必須上繳,看來這傢伙的任務還沒有完成。

虯髯客終於等到了紅拂恢復正常,說是要陪伴自己的師父道法老和尚回東海,李靖爲此特意找雲燁借了一條船,指名道姓的要一條堅固的海船,水手他自己配,連船錢都早早的解送到軍營,不用說啊,這就是給虯髯客準備的,虯髯客從雲家搬走了好多的酒,看樣子他是不準備回來了,說不得要在東海重整雄風,看看自己的家底還剩下多少。

那枚引起各方糾紛的玉佩忽然消失在河北地頭上,只聽說最後的得主是一個彪形大漢,聽到這句話,雲燁總有一絲不好的念頭,他總覺得這枚玉佩會自己長腿跑回雲家,如果是這樣,那自己到底幹了些什麼?就爲了讓玉佩轉一圈?(未完待續。)

第26節 賠償,賠償第29節 入寶山而空還第45節 冷暖自知第56節 雄風的傳承第5節 天下太平第33節 魏徵的痛苦第35節 自娛自樂第49節 後顧之憂第9節 吳承恩的悲劇第44節 命不同,人相似第30節 偉大的心第10節 少女的心思寫完了但是意猶未盡第10節 不完全的軍法第15節 恐怖的徵兆第51節 初潮會第30節 迴歸第15節 猴子和驢子第12節 目光的極致第4節 騙死人不償命第4節 最幸福的人第47節 雲燁的遊戲第43節 古聖賢何苦爲難後輩第54節 雲燁的《隆中對》第38節 前浪快死了第46節 龜雖壽第38節 想做好人的李承乾第49節 大恐懼!第46節 文攻武衛第14節 這纔是屬於我的第58節 亂糟糟的書院第3節 是個人都想熬鷹第56節 兕子出走第8節 洗澡與美食第35節 一個木球第43節 惡魔的傳說第29節 再見玄奘第55節 長安着火了第28節 老壽星來了第33節 大餐第3節 馮盎的酒宴第2節 人不如馬第35節 自娛自樂第15節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16節 賣炭翁第30節 曲終人散第48節 瑣事第45節 地獄花第4節 人人都是思想家第37節 白玉京的呼喚第49節 老邁的杜如晦第14節 白犛牛和小兵第45節 林、凌亂中的迷惑第48節 螃蟹搬家第47節 安心第21節 痛苦的航海第24節 自作自受第12節 掃把星來了第39節 名將死光了第28節 老壽星來了第60節 神仙的定義第55節 元宵節第60節 潛流暗生第22節 小武的決斷第15節 星星掉下來了第11節 只做主官第33節 破城,殺人第29節 美食的作用第18節 少年人第59節 沙洲冷第35節 陰險的捧殺第28節 似是而非的道理纔好騙人第17節 熙童的二十一個老婆第15節 安全大於天第31節 當蠢驢的好處第54節 雙喜臨門第60節 大雪崩第58節 粗俗的公主第6節 錢莊(下)第1節 替死鬼都回來了第49節 後顧之憂階段性總結鋪墊結束第34節 昂貴的鐵條星期一了求點推薦票第30節 嚮往第49節 開解第26節 苦囚第19節 仁慈者第17節 馬蜂來襲第25節 身在鬧市無人知第45節 誰都 別想太舒坦第19節 鐵手抓破美人臉第43節 活死人?第3節 我何德何能?第7節 殺心漸起第59節 希帕蒂亞的律條第55節 溫暖喚人心第56節 淫媒第7節 被摧殘的李恪第39節 耐旱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