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節 長孫的五指山

bookmark

一夜沒睡,眼睛直勾勾的瞪着牀頂腦子裡轉筋,哪怕身邊躺着兩個活色生香的美人做到了心如止水,不關孫思邈藥效的事,家族的擔子象山一樣的壓過來,這種環境底下,雲燁還生不出其他念頭。

雲家現在的家業龐大,需要計算的東西很多,那些是能夠交換的,那些是能夠放棄的,那些是需要豁出去性命保護的,都要算清楚,想要徹底的釐定清楚沒有三兩天的功夫是算不清楚的,很佩服歷史上那些殺伐凌厲的主,能在電光火石之間就把所有的利弊算清楚的人絕對不是普通人,雲家的這點家業就讓雲燁傷透了腦筋,也不知道李二是怎麼在理算清楚之後還能不停地給別人挖坑的。

顏之推大清早的就到了雲家,看到雲燁包裹着的胳膊在沒人的時候就問了一句:“小子,難得啊,就你這樣一個愣頭青,居然也有家臣了。”

“顏師說笑了,都是家裡的僕役,跟的時間長了捨不得分開,就認了家主,小孩子的玩笑,您還當真了。”

“少騙我,小孩子打鬧都不拿這事作伐,胳膊都割得亂糟糟的,人數一定很多,小子,從今往後,做事情一定要穩妥,再胡來,丟命的就不是你一家人了。”

和老頭商量好了今天去看玉米的採收,老頭子自稱最喜歡吃玉米,玉米碴子粥怎麼喝都喝不夠,還給起了一個銷魂的名字水晶黃玉粥,今年的頭茬玉米收割,老頭子一定要去看看,同行的還有李承乾和李泰。

藍田縣令,帶着主簿,縣丞,縣尉,全都到場,如今田地裡已經看不見那些讓人頭皮發麻的土豆,當地官員又恢復了活力。

“曹縣令今日看起來紅光滿面,有什麼喜事說來聽聽。”雲燁笑着和縣令打趣,胖胖的曹縣令聞言笑的開懷,連連拱手說:“慚愧,慚愧。”

主簿連忙接話說:“好叫侯爺得知啊,曹縣令如今需要改換稱呼了,昨日吏部纔來的文書,曹縣令如今已是許州別駕,不日就要上任,現在正在交割公務,聽說顏公,太子,魏王,和雲侯要來視察玉米田,無論如何也要前來聽訓。”

李承乾哦了一聲說:“你這次榮升,乃是實至名歸,功勞到了,自然就會高升,賀喜的話不說,只盼你到了許州任上依然能夠盡職盡責爲國立功,許州歷來是羣雄逐鹿之地。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自西向東南緩慢傾斜,平原衆多,山地也不少,原是物阜民豐之所,可惜此地經歷了過多的戰爭,導致百姓窮儊,爲官一任,定當造福一方,如果你在許州還有上佳的表現,你的仕途不會僅限於別駕。”

曹縣令聽到太子的勉勵,訓誡,連忙拜倒,指天發誓一定要改變許州百姓的現狀,如果做不到,寧願老死許州。

“曹胖子,你的運氣還真是好,太子這麼說明顯是準備讓你升官的,許州也在京畿,氣候風土與關中幾乎沒有差別,你只要把土豆,玉米帶去,一年時間就能讓百姓填飽肚子,兩年時間你就能把許州的粉條賣的到處都是,百姓有了糧食。有了錢,你他孃的也就有了鐵打的政績,將來做刺史還能如法炮製,你不如叫土豆官算了。”

在場的人都鬨笑起來,曹縣令笑的最是開懷。顏之推坐在輪椅上對着李泰笑罵:“你這小子的嘴啊,還是損的要命,做一個土豆官有什麼不好的,老百姓有糧,有錢纔是王道,不餓肚子比什麼都強,衣食足乃知禮儀,曹縣令抓百姓糧倉錢袋的時候萬萬不敢忘記了教化。”

曹縣令整衣扶冠有恭恭敬敬的拜謝了顏之推,最後面向雲燁拱手說:“下官此去經年,不能再聽雲侯教誨,不知雲侯可有訓誡可讓下官警醒。”

“別的沒什麼,你的品性還是不錯的,就是固執了些,此去許州少攙和當地官場,只要你把土豆,玉米,粉條這三樣抓好,沒人能把你怎麼樣,記住了,一定要給百姓們一種感覺,此官員,人傻,錢多,好騙,一定要百姓們蜂擁而至的過來欺負你,你才能繞開所有人做到你想做的一切。”一番話把所有人說的一愣,顏之推的反應居然最快,笑的眼淚都出來了,指着雲燁笑的說不出話來,李泰也反應過來,跟着大笑。

李承乾看曹縣令還是一副茫然的狀態就給他解釋說:“雲侯的意思是你不要盲目的,強硬的推廣這兩樣作物,你要把百姓的好奇心勾起來,從你要他們種土豆,變成他們自己要種土豆,還是不讓種不成的那種,這種小花招你爲官多年不會不懂吧。”

曹縣令恍然大悟,身後的主簿,縣丞,縣尉也是一副才明白過來的樣子,至於有幾分是真的,就不知道了。

雲燁看着一馬當先揹着筐子收割玉米的曹縣令,笑着對李泰說:“你看着,許州明年如果不是漫山遍野都是土豆玉米,你來問我,有了今天的對話,借給許州刺史八個膽子也不敢背地裡給別駕使絆子,你說的沒錯,這傢伙真的算得上好運氣。”

“我一直想問你,你胳膊上的傷哪來的,看樣子你被割了好多刀。那個屁大點的官員還輪不到我們去操心,你莫非是在自殘?”

李承乾都被顏之推攆到玉米地裡收玉米去了,雲燁,李泰當然免不了,雲燁的手很不方便,李泰馬上就看出了端倪。

“說自殘也說得過去,的確是我自己割的,當年隨我在隴右征戰的幾個老兵,非要當雲家的家臣,還需要溶誓,原來割一刀就好,我哪裡知道,以爲一個人就要割一刀,所以胳膊才成了這副爛糟糟的樣子。”

李泰羨慕的看着雲燁的爛胳膊說:“你運氣真好,有人把命給你,這樣的傷口我父皇有,我大哥有,我和李恪還沒有,看樣子我的品性還是不能服人啊。”

雲燁奇怪的停下手裡的活看着李泰說:“你是陛下最寵愛的兒子,還是親王,你的封地大的嚇人,按理說你有百八十個家臣不奇怪啊,怎麼會沒有?韋挺和杜楚客追隨你多年,難道他們不是你的家臣?““他們是魏王府的屬官,可不是家臣,家臣和奴僕,屬官是兩回事,一個是國家分派的,一個是賣身進了家裡,家臣不同,首先需要給你立下功勳,再接下來你認可他的忠心,最後就是你認爲可以把命交給這個人,這樣的人才能有資格成爲家臣,哪怕他在你家是養馬的馬伕,也是你家的半個主人,而不是僕人。你家的那些老兵和你一起出生入死過,有對你家忠心耿耿,七八年下來,一個人的心也該看透了,所以你有家臣一點都不奇怪,我就難了,開府的時間太短,這時候不會有人主動認我這個家主的。“隨便掰了一筐玉米意思一下就好,今年雲家的玉米幾乎全部是用來當種子糧的,曹縣令居然傾家蕩產的購買了五百貫的玉米種子,還有七八船之多的土豆,雲燁受不了唐朝的信息流通速度,長安的土豆多的吃不完,許州雖然距離長安只有五百里,百姓們居然聽都沒聽說過土豆,官府知道的土豆也不過是在文書和塘報上兩個簡單的字。

司農寺的人也開進雲家的土地採收玉米,司農寺少卿都不好意思念聖旨,把聖旨塞給雲燁讓他自己看,雲燁一頭霧水的打開後才發現,這就不是什麼聖旨,是長孫的懿旨。

“劉少卿,本侯今年二十二歲了難道還不算成年?怎麼還歸皇后娘娘管轄?這不合常理吧,給魏王的旨意都是聖旨,怎麼到我這裡就變成了懿旨?““雲侯,下官也不知曉,司農寺採購良種,是按照您訂的價格進行的,只是這筆錢不是出自國庫,而是出自少監府,聽說是娘娘省吃儉用省下來的脂粉錢,所以您接到的是懿旨而非聖旨就不奇怪了,中書省的大佬沒意見,給事中沒有封駁懿旨,那麼它就是有效的。”

“老劉,前幾年你說娘娘省吃儉用我沒意見,這時候再說這話就虧心了吧?少監府如今肥的流油,陛下修繕曲江池的錢都是少監府獨家贊助,皇宮裡這兩年添了多少亭臺樓閣,哪一個不是美輪美奐,曲江園子裡的珍禽異獸我在秦嶺裡都沒見過幾只,皇宮裡的鎏金神像,就不是鎏金,一指頭厚的鎏金你見過?”

雲燁心裡苦澀的厲害,長孫這是非要把自己攥在手心裡啊,攥在她手裡,不管出了什麼事,都是小事,可以按照家法處置,雖然對自己好處多多,但是想要獲得尊敬,就不太可能了,因爲皇后管的勳貴,都是沒成年的。

中書省?給事中?他們怎麼會有意見,有人自願出一大筆錢幫朝廷買種子,還沒有半點的附加條件,至於有一位侯爵會丟臉,誰在乎?只要不動國庫的錢,他們自己丟臉都不在乎,雲燁知道房玄齡,魏徵這些人不要臉的時候有多麼可怕。

第58節 駝城起第30節 迴歸第28節 開胸懷第51節 女子分院第60節 雲香第50節 雪夜讀《春秋》不死的活人幽冥界中第9節 星星峽第40節 冰川第23節 軍令如山第42節 無聲處聽驚雷第3節 希帕蒂亞的演講第8節 豬隊友第41節 暢想第16節 屠龍第8節 大風死戰!第24節 捕蠅草第30節 看不見未來的李佑第50節 傷離別第40節 聚首第52節 夜貓子進宅第45節 誰都 別想太舒坦第10節 駝城的末日第17節 潛水第46節 長孫的氣球第8節 天若令其亡,必先令其狂第57節 鈴鐺的辦法第29節 入寶山而空還第42節 利益動物第47節 雲燁的遊戲第24節 秦王破陣樂第38節 死屍和馬屁第31節 雲家的應對第54節 風波惡第3節 皆大歡喜?第27節 奢侈品稅第17節 新年第三十六 保密法則第52節 措手不及第2節 李靖的交易第17節 倭國動作片?第28節 雲燁的師父第20節 玩不過,我跑路不行嗎第7節 他們殺人,我放火第21節 老何的大生意第12節 柴紹的野心第6節 牽着牛鼻子走第48節 螃蟹搬家第18節 憂思過度第15節 藺相如一樣的任務第30節 雲燁告狀第47節 劉方的心思第61節 水深火熱第36節 造老子的反是傳統第11節 公輸班(2)第49節 滿山幸福一腔幽怨第28節 三岔口第27節 認親第41節 遊戲的作用第10節 一波三折第16節 八牛弩第39節 上位者的感覺第47節 絕處逢生第47節 流淚的雲莊第53節 一線曙光第48節 會跑的石獅子第50節 飛天第59節 長安半球試驗第26節 挾恩圖報第53節 魏徵要官第4節 我要上學第4節 訪賢人第23節 薛萬徹的計謀第39節 有子萬事足第40節 謬論第10節 身體是最好的廟堂第20節 我不知道她的名字第14節 白犛牛和小兵第29節 聰明人和傻子第15節 趙延齡的狂喜第2節 大人物來了第60節 翻蓋的烏龜第17節 最後通牒?第27節 賣糧者言第44節 信任過!第47節 遙遠是一種罪過第13節 辛月發威(三)第10節 爛攤子第24節 高昌完蛋了第36節 狄仁傑的委屈第11節 新時代第3節 奢華無度第57節 不屬於神的國度第50節 門神第11節 遠程打擊第29節 要命的大事第十二三生石有這東西四章第12節 雲壽的教養第8節 洗澡與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