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節 華胥之國

bookmark

大環境底下誰都不好混,玄奘也好,道信也罷,掄起道德人品,絕對是上上之選,但是一涉及到自己宗派的存亡,就會使出各種手段,好的,壞的,卑鄙的,無恥的,甚至有些滅絕人性的手段都是這些好人想出來,做出來的。

都說佛門講究清心寡慾,不計較身外物,現在看看道信的模樣,雲燁徹底的就不相信這種騙人的話,道信常年茹素,衣衫簡樸,出行之時只要路途不遠就會選擇步行,他認爲這是一種修行,老僧曾經說過他一個月有兩鬥米就能活的很好了,這話雲燁也信,以道信的人品還不至於說假話。

聽起來很矛盾,但是他們確實是現實存在的兩極,一個道信悲天憫人,濟貧救苦從不落於人後,一個道信爲了少繳稅,還佛門一個超然的地位,無所不用其極,在玄奘回來的這一刻,兩個截然不同的道信在他身上得到了最好的融合。

剛纔踩着菊花寶相莊嚴的老僧,現在成了一個蠅營狗苟的市儈禿驢,讓雲燁一時間不知道如何應對,大家都是爲了混口飯吃,沒想着去禍害誰,道信擔憂雲燁會跳出來拆穿大家的各種謊言,所以纔不惜自降身份的想用他和玄奘的交情來打動雲燁,希望他嘴下留情。

“原來雲侯對這些感興趣,不如請雲侯帶着貴公子去小廟一敘如何?”

“多謝大師盛情相邀,可惜書院大考在即,雲燁實在不敢懈怠,這些天就要徹底封閉玉山,好讓學生們靜心苦讀,今日出來看故友回家,已是違反了書院的規矩,怎敢一錯再錯。大師好意,雲燁心領了。”

聽到雲燁打算閉關,這就是說他誰都不準備幫助,一心一意的準備今年的大考,道信笑着恭祝書院學子旗開得勝,捷報頻傳。

雲燁滿懷感激的接受了老和尚的祝福,見和尚下樓走了,對單鷹說:“你也準備準備,參加考試,總是這樣在瞎混不是個事情。““大哥,我家的事情你又不是不知道,我怎麼可能會去給殺父仇人當臣子,這樣也很好,大丫過門之後,我悄無聲息的過自己的日子就好,犯不着去嘔氣。“雲寶寶坐在爹爹懷裡瞪着眼珠子看掌櫃的那張胖臉,嫌棄的扭過臉,被醜人驚着了,大少爺的脾氣發作了,指着醜掌櫃給自己爹爹告狀,希望能把醜人攆走。

單鷹自己不喜歡做官,雲燁也不強求,從碟子裡找出一塊豬肝,塞給兒子,讓他當饅頭嚼,李容自己已經能夠吃飯了,用勺子吃的很起勁。

大街上的人羣隨着玄奘的走遠,也就散去了,只有那些虔誠的香客點着香,一路追隨玄奘的腳步,去了薦福寺,今日那裡有大法會,玄奘要在那裡講述自己的西行見聞,聽說長安有名有姓的的勳貴都在邀請之列,雲燁忽然笑了,這是別人的戰爭,與自己無關。

佛經裡的佛祖其實與常人沒有區別,吃了腐爛的食物也會鬧肚子,被人暗算之後也會受傷,但是不知道爲什麼傳着傳着就成了神通廣大,無所不能的大能者。

雲燁認爲,佛家的傳播更像是一種思想的傳播,而不是神通技能,很想說那些和尚都是些歪嘴和尚,唯恐自己的理念不被大衆接受,就人爲地添加了無數的糟粕,精髓反而被帶有功利心的人們淡忘了。

達摩在中國始傳禪宗,“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別傳”。佛陀拈花微笑,迦葉會意,被認爲是禪宗的開始。不立文字的意思是禪是脫離文字的,語言和文字只是描述萬事萬物的代號而已。這也是爲什麼慧能大字不認識一個,但是卻通曉佛經的原因,只要明心見性,瞭解自己的心性,就可以成佛。

百姓不瞭解自己想要什麼,和尚們也沒有很好地教導,於是,一葦渡江,、面壁九年,斷臂立雪,只履西歸等,這些美麗動人的故事就成了達摩的全部,至於拈花意,則變成了一種智力上的較量。

玄奘大概也是受不了歪嘴和尚的荼毒,這纔打算去天竺求法,到了天竺,他發現哪裡的高僧也就那麼回事,自己等了十八天都沒有人敢上來辯論佛法,不戰而勝之下,法相唯識宗就已經在他的腦子裡確立了。雲燁說的沒錯,幹嘛不自己寫一本經書?

天竺的佛教已經變成了禁錮人頭腦的工具,婆羅門(祭司)、驕奢淫逸,酷毒無比,稍有違逆便會殺人,美其名曰,超度,印度教中的聖女幾乎也變成了娼妓的代名詞,玄奘不相信這樣的教派會是以敬愛世人,拯救蒼生爲自己的存在目的。

有一個傳說是這樣論述的,如果不能阻止末法時代的來臨,那就乾脆把所有的信徒幹掉,讓末法時代早日來臨摧毀這個舊的世界,而後再由新的佛祖來拯救世人,這是一種何等陰暗的心思。

玄奘去了薦福寺,雲燁帶着孩子回到了家裡,全家早就做好了進山的準備,洪城此時已經封鎖了玉山,山道上的巨大閘門,已經安裝就位,就等雲燁回山之後就會緩緩關閉。

大門關上以後,玉山頓時就安靜了下來,皇帝派來的衛所軍士,嚴格執行了封山令,一時間喧鬧的東羊河恢復了往日的平靜,雲燁也開始埋進書海,開始自己的苦修,顏之推臨死前給了自己一張書單,需要雲燁認真研讀,李綱也添加了一些,泰山翁更是不落人後,當那些書籍被圖書館的管事一一找出來,堆在雲燁面前的時候,他就感覺到自己的太陽穴在噗噗的跳動,一人高的一摞子書,老子需要看到什麼時候?

讀書筆記?每日心得?知不知道寫古書的那些前輩不用典故就不會說話?翻開第一本書,雲燁就發現自己是個白癡,每一個字他都認識,可是合在一起是個什麼意思?華胥之國?十神太一?一行三十個字就有八個不解其意,怎麼讀?想要明白這八個字的含義,就要再找他們的出處,如果解釋這八個字的書裡又有生僻的典故,是不是還要找出處?天啊,這就是一個無解的怪圈。

“你竟然不知曉何爲華胥之國?也不知曉何爲十神太一?“雲燁知道文海先生看自己就像看見了一坨屎,但是,顏之推老先生臨終前交代的任務必須完成,只有厚着臉皮向文海先生求教。

文海嘆了口氣說:“華胥之國乃是是出自《列子。黃帝》篇,黃帝晝寢而夢,遊於華胥氏之國……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慾,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愛憎……半個時辰之後雲燁終於知道什麼是華胥之國了,無非就是桃花源的變種,無聊的文人幻想了一個烏托邦,假借黃帝的身份說事,一句話就能解釋通的問題,至於滔滔不絕的講述一個小時麼?

不想知道什麼是十神太一了,如果再被老頭子揪住講述一個小時,自己寧可去自殺,無非就是一個編造出來的神靈而已,根據自己的推理,雲燁大概知道了顏之推半輩子在研究什麼了,老頭子半輩子都在研究社會制度的改良而已。

這本書就是老頭子自己寫的,開篇破題就吹噓黃帝夢見的華胥之國,看樣子他對無爲而治很是有心得,這不合理啊,老頭子,你活着的時候幹嘛不說,歷史證明了大鍋飯吃不得,大鍋飯吃到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家都餓死。

不用說,老頭子一定還有對《桃花源記》的論述,雲燁拿起書本逐字逐句的找這幾個字,果不其然,書寫到一半的時候,果然出現了桃花源這幾個字,字裡行間充滿了對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嚮往,老頭子煩透了封建王朝一雞死一雞鳴的常態。

雲燁也煩,但是他清楚地知道,現在正是封建皇權的巔峰時期,李二雄才大略的將天下權利收歸一門,採用了強幹弱枝的羈縻手段,你看看長安的駐軍就知道,六成的精銳就圍繞着長安,只要那裡有叛亂,立刻就會有大軍殺過去,誰造反誰死。

沒必要把老頭子的書死記硬背,知道他的思想就好,只需要記住他給自己的信札裡最後的幾句話就夠了,回頭李綱問起來,就說讀完了,拿這幾句話搪塞一下就好。

“小子,知道你沒興趣把老夫的書讀完,但是老夫的心思你都曉得了吧,不過老夫還是要告訴你一件事,那就是華胥之國是存在的,大業五年,老夫見過其中一人,見識與我等截然不同,說話有上古之音,自言出自華胥,老夫款待一日,第二天杳無音訊。

你也很奇怪,但是老夫最後確定,你依然是我漢家苗裔,發黃的眼珠說明你的血脈裡也有胡人血統,這是胡漢雜居的結果,不足爲奇,如今的大唐人大部分都是如此,可疑的是你恩師,老夫強烈的懷疑,他就是出自華胥之國,而非什麼子虛烏有的白玉京。

(未完待續)

第25節 惡龍的等待第51節 知識障帶來的憂慮第24節 烽火高麗第40節 不管事的救世主第30節 奪爵第5節 天下太平第13節 苦情銷售法的勝利第23節 逛街,殺人第63節 歸山第21節 賠禮第62節 無慾便無求第47節 雲燁的遊戲第58節 紛亂的情緣第6節 牽着牛鼻子走第50節 不可小覷的胖子第52節 佈置第47節 雲燁的援兵第24節 顏之推請客第11節 反常的突厥人第39節 皇家不講理啊第47節 流淚的雲莊第6節 錢莊(下)第25節 西域的後記第13節 祿東讚的選擇第42節 遭遇官僚第18節 少年人第62節 過五關斬六將第28節 無敵第28節 老壽星來了第41節 崩潰第13節 辛月發威(三)第10節 做好事人快樂第35節 論造反第22節 第一口唾沫第45節 蛟龍鎖不住第18節 九衣第13節 劉仁願的理想燭龍的眼睛信念的力量階段性總結鋪墊結束第29節 入寶山而空還第56節 逼良爲盜第24節 殺僕勸妻第37節 射鵰手第17節 大球第20節 我不知道她的名字第46節 萬里外的朋友第32節 皇家的權利第44節 絕望!第15節 要命的秘方第2節 牧奴的危機第30節 嚮往第36節 痛苦和希望第29節 聰明人和傻子第29節 不器君子印第9節 潛水(3)第62節 年禮第54節 玩具第21節 終歸要走的第6節 李恪的忠告第60節 斷義第27節 行路難第54節 雲燁的《隆中對》第38節 寒冷不相同第23節 強迫致富第55節 元宵節第6節 祿東讚的哀鳴(2)第7節 被摧殘的李恪第21節 砸核桃第32節 龍善於破壞第19節 老婆還是笨點的好第40節 長街第1節 狂喜第55節 鹹吃蘿蔔淡操心第47節 地主家的防護第45節 不知所謂的黑風第15節 夏日長安第27節 風平第14節 紛爭不休第18節 全走了第17節 新年第19節 家事和退路第44節 多出來了兩個獵人第29節 巡城第46節 桃源第31節 毒手第13節 田襄子的石頭第6節 華胥之國第36節 飛來的福氣第28節 圖騰的代價第7節 潛水(1)第21節 文化入侵第7節 長孫的怒火第35節 熊貓理論第59節 謠言第16節 你昨晚和誰睡的?第71節 故地,故人第5節 雲燁的第一位工程師第39節 有子萬事足第50節 賤民也考試?第36節 飛來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