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節 恩典

bookmark

長孫皇后是大度的,原諒了他們衝撞鑾駕的罪過,讚揚了雲燁高超的製造假肢的水準,又嚴厲批評雲燁程處默兩個國家幼苗在李二陛下的雨露滋潤下不知上進,整日遊手好閒,把好好的兩個國家未來的棟樑之才毀在放任自流上。她老人家做爲大唐皇后絕對不會坐視不理,於是,偉大仁慈的皇后娘娘決定自己親自教育雲燁,順便管一管不知所謂的程處默,是爲恩典。擇日不如撞日,就從明天早上開始。

送別了皇后娘娘,站在牛府大門外,雲燁的心情宛如天上刮過的寒風。別了,我的懶覺,別了,我的自由,別了,我無憂無慮的生活。原來還抱着最後一絲僥倖心理希望皇后娘娘忘記這回事,現在看來,她從未忘記這回事,處心積慮的要改造自己。衝撞鑾駕只是一劑催化劑而已。

牛進達很高興,牛夫人也很高興,認爲雲燁終於獲得皇家的認可,可以步入大唐最高貴族圈子。至於牛見虎早就按着程處默在捶打。老牛夫婦無視眼前的一切,相伴着回到牛府。

家裡的一切都變了樣子,僕役丫鬟被指使的團團轉。老奶奶親自站在門廊上指揮,剛接到女官的旨意,明日五更就得送孫子入宮求學,這可是天大的恩典,雲家必須認真對待,大姑姑,嬸嬸在縫製學子的衣衫,小姑姑特意請了一位飽學的儒生請教該帶些什麼書,給劉進寶裁製新衣,他必須每天陪侯爺到皇宮,再等到侯爺下學就送回來。沒書僮,也沒有丫鬟,皇宮裡不許他們進去,劉進寶也只能在宮門等候。

悄悄回到臥室,雲燁沒有驚動她們,不想讓他們爲自己擔憂。苦笑兩聲,自己去皇宮裡就不是求學,是去接受有組織的改造,也不知皇后娘娘如何改造自己,一想到這裡雲燁就有些興奮,見識過輪子功,探討過傳銷,不知道大唐的洗腦教育是如何進行的,會超越後世的邪教嗎?好奇心驅使他有些希望明日早些到來。

雞叫兩遍,雲燁一騰身從炕上竄起來,伺候他的丫鬟準備好了洗臉水,磨好了牙棍,小碟子裡放一撮青鹽。暖暖的水敷在臉上說不出的舒服。奶奶很奇怪今天自己沒叫,雲燁自己就爬起來了,高興的給孫子準備好衣服,就說:“程家小公爺已經到了家裡,就在前廳等着你。”穿好衣服,當然是在奶奶的幫助下穿好的,話說雲燁現在也沒有弄明白唐朝到底是如何穿身上的,太複雜了,比如穿足衣就需要光腿進行,還的用繩子綁在大腿上,後世除了見老婆穿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就沒見過男人有那麼麻煩的。更何況老婆穿的是各種絲襪,一套上就好,不像現在奶奶在雲燁腿上綁了半天才弄好。

程處默一臉的倦容靠在爐子邊上喝茶,昨晚回家受到他老孃的表彰。四更天就被弄起來連飯都沒給吃趕着去上學,還說要是學不好腿給你打折。可憐的娃,哥倆同病相憐一會就飽餐一頓一人帶一個護衛趕去皇宮。

皇宮門口掛着八隻碩大的牛皮燈籠照的地上一片雪白,早就有內侍來接哥倆,沒走金水橋,從一個黑的嚇人,也長的累人的小巷子裡穿過。在接過雲燁送上的兩銀餅子,內飾也打開話匣子。原來這條道叫甬道,環繞整個皇宮,類似後世的環城路,只是這裡只環皇宮而已,自己上學的地方叫聽濤館,是天下大儒專門給皇子,皇女上課的地方。有時候陛下,皇后娘娘也會去聽幾節課,順便教導一下自己的子女。名字不好,叫什麼聽濤館有些像飯館的名字。嘴上雖然這樣嘀咕腳下卻不敢慢下來,沒聽見一聲悠揚的金鐘聲傳來,那就是上課的信號。

晚了,在將要入門的時候一個三綹長鬚的老儒揹着手緩緩走來,不敢學後世擠進去,只好老老實實的躬身站在外面,等待老儒教訓。老儒倒是一位風趣的人拈着長鬚說:“老夫聞聽有十里迎師者,不想今日見到三丈迎師,實在是讓老夫心懷大慰,只是日後不得如此,若有再犯,戒尺十下,進去吧。”給老儒躬身一禮,哥倆快步進入教室。

李承乾早就坐在中間的一張明黃色的案几後衝他兩擠眉弄眼,找到兩個空位剛剛坐定。老儒就進了屋子,先輕咳一聲說:“今日你們有了兩位新的同窗,當互相友愛,位高者不得凌辱,勇力者不得持強,聰慧者不得狡獪,汝等可明白?”一屋子的男男女女恭聲應是。

“藍衣者是藍田侯雲燁吧,老夫早就聽說你是高人子弟,尤其擅長算學,能在算學一途折倒黃志恩也算是登堂入室了,卻不知在經學上汝知道多少?”

雲燁茫然的搖搖頭,鬼才知道什麼叫經學,算命的學問?還是女人學的玩意?

“咦?你竟然從未接觸過經學?哪你的課業到了幾何?”

雲燁依然搖頭,老子在大唐從來沒有上過學。

“司馬相如的《凡將篇》,史游的《急就篇》,李長《元尚篇》,揚雄的《訓纂篇》,賈紡的《遊喜篇》,張揖的《埤蒼》,蔡邕的《勸學》,《聖皇篇》、《黃初篇》、《女史篇》,班固的《太甲篇》、《在習篇》,崔瑗的《飛龍篇》,朱育的《幼學》,樊恭的《廣蒼》,陸機的《吳章》,周興嗣的《千字文》,束晰的《發矇記》,顧愷之的《敏蒙記》,以及《雜字指》和《俗語難字》這些啓蒙讀物可曾學過?”

一大串從沒有聽說過的書名在耳中嗡嗡作響,雲燁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但他還是堅定的搖搖頭,表示不知。李承乾張大嘴巴,程處默眼睛瞪得溜圓,其他的小正太,小蘿莉看他就像在看一隻大猩猩。

“汝可識字?”老儒近前一步接着問。

雲燁點頭,老子當然識字。

“你可告訴老夫,你學的是什麼嗎?”沒起過蒙卻識字,老儒興趣大增。

“學生啓蒙用的是《三字經》《百家姓》《弟子規》等。”

“喔!那就先背一遍你所說的《三字經》,老夫首次得聞,倒要見識一下。”

第二節奉上

第18節 好吃的麪條第20節 大唐歌劇院第一 卷香料香料第11節 斬蛟龍的魔神第28節 豬爲媒?第53節 救星第11節 惜命不重命第41節 寫一本合算第25節 大目標下的小犧牲第1節 故地第19節 薛萬徹的公務第11節 惡戰第39節 藥鋪和迷林第10節 撞到鐵板第57節 冬天到底還是來了第51節 少林寺第19節 李二的造反第36節 誘騙第16節 殺不了人,還殺不了狗第31節 老漢問政第53節 離石的婚禮第33節 夫妻夜話第37節 吃大戶第45節 李代桃僵第51節 火併?第27節 美女和足球第42節 撿骨第47節 雲燁的援兵第45節 不知所謂的黑風第15節 安全大於天第6節 李恪的忠告第20節 大唐歌劇院第17節 老而不死謂之賊也第15節 我是神?第41節 嚴防死守第33節 小國的悲哀第18節 廉價的寶物第28節 拍腦袋的後果第54節 血腥的人頭第12節 離別和來訪第6節 錢!第50節 傷離別第18節 自己的戰爭第13節 豐收的災難第25節 怪人來了第54節 小麻煩?第3節 馮盎的酒宴第36節 變形的駝城第2節 鮑魚之肆第5節 荒涼的城第57節 李綱挖的大坑第8節 大風死戰!第29節 巡城第45節 金庾信的獨白第13節 奪血續命(一)第39節 把皇帝當成小吏的李承乾第15節 富庶了?第33節 破城,殺人第50節 爛泥坑第31節 當蠢驢的好處第42節 公輸木的煩惱第59節 刀槍入庫的危險第45節 地主家收租(2)第16節 你昨晚和誰睡的?第35節 懷化大將軍印第11節 援兵總是晚到一步第6節 世上就沒傻子第44節 無知者無畏第44節 配合第29節 崗村雲燁第34節 跑起來啊火車第41節 勝利與疲憊第38節 前浪快死了第16節 賄賂是一門學問第26節 負重的李二第3節 皆大歡喜?第41節 心結難解第35節 這不是我娘第40節 弄巧成拙第56節 牽絆和反噬第58節 大凶之物第10節 大氣運者馬周是也第16節 超前的思想第53節 長子嫡孫第34節 餓鬼上門第14節 遠山第43節 不死不休第18節 小武的憂慮第13節 哈雷是我先師第22節 可憐的雲家大少爺第30節 信念和現實第52節 蛛絲馬跡第12節 風雪出長安第49節 海市蜃樓第7節 坑人的《越人歌》第4節 騙死人不償命第45節 地主家收租(2)第36節 初戰第30節 嚮往第43節 撿果實的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