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猖獗的匪患

黃帝陵古柏羣是中國最古老、覆蓋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羣,共8萬餘株,千年以上3萬餘株。“黃帝手植柏“距今五千餘年,相傳爲黃帝親手所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柏樹,被譽爲“世界柏樹之父“和“世界柏樹之冠“。

黃帝是我國原始社會末期一位偉大的部落首領。黃帝姓公孫,因長於姬水,又姓姬。曾居於軒轅之丘(今河南新鄭縣軒轅丘),取名軒轅。祖籍有熊氏,乃號有熊。又因崇尚土德,而土又呈黃色,故稱黃帝。黃帝以他首先統一中華民族的偉績而載入史冊。是開創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先祖。

橋山黃帝陵相傳創自漢代,當年漢武帝曾經率領18萬官兵在此祭拜,唐太宗時在城北橋山西麓,不是後世現在的位置。

李世民十分重視黃帝陵的保護和修繕。專門設置了一個管理機構,由吏部的一名從八品官管理,還有一支10人的護衛部隊。

還沒有到下馬石,李愔爲了感受森林的氣氛,提前下了馬車,沿着一條石板路,在古柏羣中穿行,蒼勁的樹幹、遮天蔽日的樹冠,還沒有見到黃帝陵,就已經感受到了他的肅穆莊嚴。

前面就到了下馬石了。

程處默在前面開路,已經進入了黃帝陵裡面。

突然,程處默跑了出來,喊道:“加強戒備,保護王爺!”

杜荷、楊康和尉遲寶琪急忙指揮着士兵們,把李愔護在中間。士兵們也如臨大敵,刀出鞘箭上弓,四處警戒。

李愔問隨行的中部縣令馬鳴和縣尉牛小錄,說道:“這裡的治安不好嗎?”

中部縣令馬鳴今年39歲,中等身材,長着一張老人臉,不到40歲的年紀,看起來,足有50出頭了。他苦笑着搖搖頭,說道:“豈止是不好,簡直是糟透了。詳細的情況,讓牛縣尉向您彙報吧。”

縣尉(從七品,縣最高軍事長官,相當於公安局長)牛小錄30歲左右年紀,精瘦細高,看上去很結實,一張臉風吹日曬的,臉上盡是暗紅的斑點。他說道:“殿下,一言難盡,容臣等回到縣衙,再慢慢向您稟報。”

李愔點點頭,沒有說話。

不久,程處默過來說道:“殿下,沒事了,請您過去看看吧。”

李愔進入黃帝陵一看,樂了,只見官兵們圍着十幾個蹲在地上的人,身上綁着繩子。搞笑的是,他們全都光着身子,只有胯下有一塊兜襠布。

李愔問道:“你們是什麼人?”

爲首的一個二十七八歲的白淨漢子說道:“殿下,我叫姚光明,是禮部的守陵官,其他的人是護陵的士兵。”

李愔吩咐鬆綁,讓士兵們拿出替換的衣服給他們。

事情很快就清楚了,不久前,一夥土匪,大約60人左右,襲擊了他們,搶走了他們的武器和生活用品,還有他們的衣服,沒有傷人,已經離開了。

杜荷說道:“土匪不傷人,怎麼回事兒?”

姚光明苦笑着說道:“這已經是第二次了,上次,我們抵抗,死了三個人,這回,唉。”他搖搖頭。

李愔看到這種情況,也沒有了拜謁黃帝陵的興致了,他讓人留下了一些兵器和糧食等物資,給了姚光明等人,讓他們繼續守陵。他帶着人馬來到了中部縣縣衙。

還沒有進入縣衙,就看見整個縣衙的破敗景象,外面的殘破的街景就更是令人沮喪。

之前,爲了護送契苾烏雲姐妹回草原,他曾經在韓莊縣停留過,那裡的景象還不如這裡呢。窮,窮,窮!身在長安城,儘管不如人意,可是到了遠離長安的地方,尤其是邊鎮各縣,貧困殘破就是大唐大多數地方的真實寫照。

還得加倍努力,讓大唐的百姓們過上好日子啊。

到了縣衙門口,就看到了聞訊趕來的延州刺史高擎民。他今年41歲,矮個子,胖胖的,和眼前的破敗景緻有些不太協調。他是李淵的遠房外甥女婿,是個二等伯爵。

高擎民說起來和李愔沾點親,不過他可不敢高攀,對李愔的態度十分恭敬。

高擎民邀請李愔去延州刺史府。李愔說只是路過,就不去打擾了。因爲黃帝陵的事情,李愔就問起了當地的匪患問題。

在路上,他利用百度查了一些資料,知道這裡自古以來,因爲貧窮所致,就是匪患猖獗的地方,數千年來一貫如此。

果然,經過刺史高擎民、中部縣令馬鳴和縣尉牛小錄的介紹,印證了他的資料。

延州一帶匪患的歷史悠久,尤其是隋末唐初,這裡久歷戰亂。貞觀二年以前,這裡還是叛軍樑師都部割據的地方。

樑師都兵敗以後,大量的殘軍變成了土匪,加劇了匪患。朝廷這些年來,也曾努力清繳,可是,這幾年草原上的邊患不斷,朝廷無力進行大規模清剿。

目前的延州,共有中部縣、膚施,延長,臨真,金明,豐林,延川,敷政,延昌,延水十個縣。幾乎所有縣中都存在着不同的匪患,大股的土匪,有中部縣的馬炎喜部1400餘人,延長縣的樑斌部900人,敷政縣的趙大年部450人,其餘百人以下的小股土匪,還有十幾支。

高擎民說道:“不僅僅是延州,全國十個道,都不同程度存在匪患,只是程度大小不同罷了。”

他建議,樑王殿下不要前往銀州,那裡曾經是樑師都的老巢,匪患更加嚴重。

李愔詢問了剿匪的情況。

縣尉牛小錄說道:“這些年,朝廷也組織了多次清剿,但是效果不明顯。延州一帶的土匪,有幾大特點:

其一,很多人是軍官出身,跟隨他們的士兵也很多,而且是常年作戰的老兵,戰鬥力很強。

其二,土匪和當地百姓聯繫密切,甚至有不少官員也和土匪有來往,官軍大規模進剿,土匪常常能夠預先得到消息,避開官軍的主力。

其三,土匪藏兵於民,拿起武器是匪,放下武器是民,官軍很難分得清楚。

其四,土匪流動性很大,延州地域廣闊,官軍在這裡追剿,他們就跑到其它地方,等官軍走了,他們又返回原地。

因此,對土匪的清剿十分困難,效果不大。”

說完,他講了一個例子。

去年秋天,關內道組織了一次剿匪。一隊官兵追趕一羣土匪,那夥土匪跑進了一個大鎮子。官兵們追了進去,結果,土匪全部消失不見了。

第二百六十八章 淺削第一百三十一章 揚眉吐氣的工部尚書第五百零七章 舞林交鋒 一第一百九十章 遠征軍二第六十九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四百五十三章 又見班超第一百二十三章 家宴第五百二十三章 系統迴歸第三百九十七章 人心所向第三百二十一章 禱告第三百八十八章 危險信號第四百三十三章 密謀第一百零八章 大唐的難題第一百六十七章 草原宣撫使第四百五十七章 長安三雄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唐忠貞之士第二章 黑心淘寶系統第三百二十二章 苦心第一百七十八章 八仙過海第三百六十七章 回到長安第十五章 長孫皇后的煩惱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世民出手第五百三十八章 猜疑第二百六十七章 好消息第一百九十二章 遠征軍四第三十六章 朝堂爭鬥第二章 黑心淘寶系統第一百七十九章 唐刀第一百五十二章 結案第三十八章 未完計劃第九十六章 契苾公主的心思第五百三十六章 閉關第三百三十章 腰不行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唐華爾茲 一第四百五十七章 長安三雄第一百九十章 遠征軍二第四十九章 四輪馬車第五百零九章 舞林交鋒三第四百七十三章 勾結第四百三十三章 密謀第五百一十二章 李旦泡妞一第七十四章 戰略物資第三百八十章 羣情激奮第五百三十六章 閉關第三百三十一章 正名行動第七十三章 生產過剩也有風險第三百七十六章 怒火第四百七十二章 前所未有的危機第二百一十六章 三害的風頭第四百八十六章 關鍵性的一戰第一百四十二章 猖獗的匪患第三百四十一章 神仙也怕忽悠第六十五章 這夥陰人第一百四十七章 緊急求援第三百八十三章 李世民讓步第二百零三章 海外情報局第五百三十二章 太子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唐體育第二百五十六章 其中有鬼第三百五十七章 囂張第二百零五章 灞橋殺機二第三百章 幸福時光第九十四章 鐵勒部第四百零六章 正能量第四百零六章 正能量五百二十六章 大唐空軍 一第二百零五章 灞橋殺機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變故第七十一章 燃眉之急第四百二十七章 毒酒第三百三十八章 作死就成全第八十七章 新狼王計劃第一百六十三章 危急時刻第五百二十三章 系統迴歸第一百三十五章 打針第一百零五章 聯絡第四百五十三章 又見班超第七十八章 義亭寺第二百四十一章 軍管吏部第七章 發財了第二百八十章 邊報第四百三十八章 暗示第十四章 不愧是朕的兒子第十四章 不愧是朕的兒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變故第五百一十三章 李旦泡妞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回到長安第一百四十六章 舉薦主審官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狼王計劃完成第一百三十九章 尉遲寶琪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觀第九十四章 鐵勒部第三百八十九章 罷朝第二百二十三章 殺伐決斷第一百四十四章 人民戰爭第四百零五章 徵文第二百一十三章 邂逅少年武則天第五百四十四章 推手第四百三十五章 刺殺第四百六十五章 劍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