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愔說道:“您看侯君集如何?”
李世民笑道:“也好,對於朝廷這一潭死水,需要鐵腕手段解決。就這麼辦吧?”
李世民心情極好,說道:“走,出去打一盤,我的兵乓球的技術,現在進步飛快,太極殿裡沒有對手了。”
李愔笑道:“那是人家讓着您,不好意思贏您罷了。”
李世民笑道:“你個臭小子,你就不會拍一下馬屁嗎?”他很享受這種輕鬆的氣氛。
立政殿。
長孫無忌說道:“妹妹,皇上這次調整了主要大臣們的職務,我接替了李靖的右僕射,吏部尚書空缺了。可是誰也沒有想到,竟然會換上了侯君集?”
長孫皇后說道:“哥哥,以後這些事情,你就不要跟我說了,皇上最忌諱後宮干政,你跟我說了也沒有用。而且,你擔任吏部尚書的時間太久了,皇上不放心了,也是正常的。
而且,我相信他不是針對你的,你就不要多想了。你現在已經是宰相了(僕射相當於宰相),做好你本職的事情就行了。”
侯君集穿上文官的袍服,一時不太習慣,坐配給文官的馬車,也覺得彆扭,乾脆就騎着馬到吏部上任了。
這天早上8點半,侯君集特地請假不上早朝,直接來到了吏部衙門,他要看看平時吏部的官員們,是如何上班的。
進了吏部的官署,侯君集發現,自己是第一個來上班的。整個吏部衙門裡,只看到一個正7品書辦在打掃衛生。
侯君集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那個書辦30出頭,中等個子,黃皮膚,圓臉盤,肉泡眼,長相一般般。他叫衛堯,原來是長安縣的縣丞,因爲工作勤勉,爲人幹練,被老上司原任戶部侍郎黃廣源推薦到了吏部。
大唐是個看臉的時代,李世民有個毛病,用人第一看長相,凡是長得不順眼的,對不起,不能用。衛堯屬於長相上勉強及格的人物,因此在吏部不受重用,到吏部5年了,官職沒變,只是品級從7品,升到了正7品。
衛堯恭敬地說道:“回尚書大人的話,屬下名叫衛堯,是調研署書辦。”
侯君集問道:“怎麼就你一個人,其他人呢?”
衛堯說道:“其他大人們,今天大約有事,來晚了一些。”
侯君集問道:“你爲什麼來的這麼早?”
衛堯說道:“屬下在下面養成的習慣,在家裡呆不住,就來了。”
侯君集就向衛堯瞭解了吏部的一些情況。
到了8點50分,第二位官員纔來上班。隨後哩哩啦啦的,官員們陸續來到了官署。最後一位直到9點40分,纔來到了官署。
最後來的這位,叫周州,是李淵的一位駙馬,現任正5品少卿。
李淵成爲了太上皇以後,李世民爲了給老爹解悶,就不停地給他送美女。李淵沒有別的愛好,於是天天進行造人運動,結果生下上百個子女,他自己都叫不上名字的。長公主多了,也就不值錢了,這位駙馬也是這樣。
周州來到官署,發現人們都不在,一打聽,才知道今天是新任吏部尚書侯君集上任來了,官員們都被集中到了會議室見面。
周州進來後,發現所有的官員們都站在大廳裡,侯君集揹着手面對着牆壁站着,看來,是專門在等着自己呢。
吏部侍郎劉慶看到周州進來了,對侯君集說道:“尚書大人,人到齊了。”
侯君集轉過身來,瞪着眼睛問道:“周大人,吏部應該幾點上班?”
周州說道:“回尚書大人,應該8點半到。”
侯君集說道:“那你爲什麼這個時候纔來呀?”
周州說道:“今天長公主身體不適,屬下因此纔來晚了。”他擡出長公主來,意思是讓侯君集看在他是駙馬的身份上,給他留面子。
侯君集說道:“屁話,本尚書已經瞭解過情況了,你基本上天天如此。朝廷規定的制度,是8點半上班,你就應該遵守朝廷的制度。
如果是在軍中,點卯不到者,輕者打50軍棍,重者殺頭!
像你這樣罔顧朝廷法度的官員,還能夠指望你爲皇上服務嗎?
本尚書宣佈,從今日起,保留你的品級,你的職位和衛堯對調。衛堯一貫工作勤勉,本尚書認爲,朝廷就需要這樣盡忠職守的官員。本尚書決定,向皇上保舉衛堯直接耀升正5品少卿。”
這下,吏部的官員們領教了侯君集的厲害。這位將軍殺伐決斷,可不是寬容的長孫無忌的作風了。
侯君集說道:“自今日起,凡是遲到10分鐘者,如無正當理由,一律扣發當月俸祿。一個月內遲到三次者,降職一級。遲到5次者,免去其職務,回家抱孩子去吧。你們都聽明白了嗎?”
官員們戰戰兢兢的,一齊回答到:“明白了,尚書大人。”
侯君集說道:“還愣着幹什麼?都回去辦公吧。”
官員們趕緊都回去辦公了。
侯君集一上任,吏部的工作作風立馬有了顯著的改變。
不久以後,在早朝上,李世民對侯君集的做法大加讚揚。他授予吏部一個權力。責成吏部和御史臺組成聯合檢查小組,專門對朝廷各部的工作作風進行監督考評。
朝廷的風氣得到了很大的改變。
太極殿,李世民的書房。
樑王李愔拿着調入政府的軍官名單,遞給李世民,說道:“父皇,這些軍官一共是1300名,都有一定的文化基礎,經過了培訓,對於如何處理地方的政事,有了一定的瞭解。
兒臣在這次培訓中,特地囑咐他們,要把軍隊的工作作風帶到地方的工作中去,力爭扭轉官府的散漫作風,提高官府的辦事效率。”
李世民笑道:“很好,明年再抽調一批軍官,充實到各級官府中去,逐步替換那些氏族子弟。
侯君集對吏部實行軍管,這個法子很好,最近朝廷的辦事效率大大提高了。你推薦的這個吏部尚書人選,算是看對人了。”
“父皇,看在兒臣盡心的份上,兒臣想向您求一個恩典。”李愔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