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建議

太極殿,李世民的書房。

軍隊改制以後,尉遲恭接替房玄齡擔任了兵部尚書。他拿着邊報急匆匆地向李世民彙報。

李世民一面看邊報,一面派人去叫李靖等人過來商議。

不一會兒,三個皇子和重臣們都到了。

李世民通報了吐蕃攻打吐渾谷的情況,

吐渾谷主要盤踞在如今的青海和甘南一帶,人口67萬,有軍隊17萬人,自從隋朝開始,他們就一直向中原地區襲擾。目前和唐朝處於敵對狀態。

吐蕃在不久前,派人來交好大唐,李世民親自接見了吐蕃的使團,達成了相互友好往來的意願。現在吐蕃攻打吐渾谷,表面上看對大唐是極爲有利的。

李世民問道:“對於吐蕃攻打吐渾谷,你們大家有什麼看法?”

房玄齡首先說道:“恭喜皇上,吐渾谷一向與我大唐爲敵,吐蕃攻打吐渾谷,即使打不下來,也能夠削弱他們的實力,這件事對於大唐來說是一件好事啊。”

三個皇子和大臣們也都是這樣認爲的。

李世民問道:“那麼我們應該採取什麼對策呢?”

太子李成乾說道:“兩夥胡人打架,與大唐何干?他們打得越激烈,對大唐的好處越多。兒臣以爲,朝廷應該坐山觀虎鬥,不予理睬。”

他的話得到了長孫無忌和魏徵的支持。

李恪認爲應該積極響應吐蕃的攻勢,他說道:“吐蕃和大唐是友好國家,吐渾谷是大唐的敵人。兒臣以爲,朝廷應該出兵,與吐蕃合兵一處,滅掉吐渾谷。”

他的話得到了侯君集和尉遲恭的贊成,李靖也表示贊成。

李泰不發表意見,對於軍事上的事情,他一概是表示不感興趣的。

現在,擺在李世民面前的,就是兩條路,一是坐山觀虎鬥,二是與吐蕃合作,攻打吐渾谷。

就在這時,岑文本突然說道:“不知樑王殿下是個什麼意見?”

李恪不滿地瞪了岑文本一眼,心道:“這裡這麼多人,都是朝廷的親王和重臣,你提那個三害幹什麼?”

李成乾也有些不滿,他也用責怪的眼神望了岑文本一下。

岑文本眼觀鼻鼻觀心,就好像什麼也沒有發生一樣。

李世民笑道:“對了,樑王過幾天就要回來了,應該聽聽他的意見。

衆人都對此沒有意見。三位皇子卻在心中腹誹:“這個三害,怎麼什麼事情都有他一份?”

接下來,李世民表示了他的意見,他是傾向於聯合吐蕃攻打吐渾谷的,他吩咐總參謀部暫時按照這個意見進行準備。

不久以後,李愔本人沒有回來,他的奏章卻到了。李世民看完了李愔的奏章,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不久,在他的書房,大家又都被叫來討論了一番。看完了李愔的奏章。大家發表意見。

太子李成乾上次提議靜觀其變,被李世民否決了。他現在改口支持李世民攻打吐渾谷的意見了。他說道:“兒臣認爲,父皇上次的意見很正確,吐渾谷是大唐的敵人,吐蕃是大唐的朋友,樑王的建議十分荒唐,哪有幫助敵人去對付自己的朋友的道理?”

李恪上次提議聯合吐蕃攻打吐渾谷的建議被採納,這次當然要堅持自己的意見了。他說道:“兒臣贊同太子殿下的意見,還是出兵打下吐渾谷這個大唐的宿敵。”

說完,他特地朝着侯君集等人掃了一眼,意思是上次你們也都是支持這個意見的呢!

不料,李靖激動地說道:“樑王殿下的意見,纔是老成謀國啊。臣拜服。”

魏徵說道:“臣贊成大將軍的意見,這纔是目前對大唐最有利的選擇。”

尉遲恭說道:“大唐的確沒有做好與吐蕃全面開戰的準備。隴右道以前與吐蕃軍隊交手了數次,吐蕃軍隊的戰鬥力很強,尤其是咱們的軍隊,一進入吐蕃,就感到喘不上氣來,根本就無法作戰。”

原來,樑王李愔詳細地介紹了吐蕃這些年來的變化,尤其是對松贊干布本人的膽識和才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通過這些介紹,基本上顛覆了大唐高層對於吐蕃愚昧落後的認識。

他們忽然發現,就在大唐的身邊,就潛伏着一個擁兵數十萬的強大的敵人!

大唐隴右道的西部邊境與吐蕃交界。吐蕃的東北部與大唐的西域之間,隔着吐渾谷。

面前的形勢就和印度、中國和巴基斯坦的情況類似。大唐沒有能力與吐蕃進行全面戰爭,吐蕃也沒有做好這樣的準備。吐渾谷的位置就顯得極其重要了。

李愔建議,大唐剛剛平息了內亂,又兼併了草原和西域,目前要做的就是休養生息。因此,目前的形勢,最好就是維持現狀。留下吐渾谷牽制着吐蕃。

因此,他建議,在戰爭物資上援助吐渾谷,必要的時候出兵增援,確保吐渾谷不被吐蕃吞併。只要吐渾谷存在,吐蕃就沒有能力進攻大唐,這就爲大唐休養生息贏得了時間。

房玄齡說道:“樑王殿下的奏章裡,有一句話,臣十分贊同——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吐渾谷目前處於危難之中,大唐在這個關鍵時刻伸出援手,一定能夠贏得吐渾谷的感激和尊重,就能夠化敵爲友。臣支持樑王殿下的建議。”

太子李成乾不服地說道:“大唐幫助了吐渾谷,那不是得罪了吐蕃嗎,難道就不怕吐蕃報復嗎?”

李靖笑道:“樑王殿下的計策就是陽謀,即使吐蕃對大唐的用意看得清清楚楚的,他也沒有能力同時和大唐與吐渾谷開戰。在這種情況下,吐蕃不僅不會和大唐開戰,反而會主動交好大唐,防備大唐與吐渾谷聯合進攻他們的。太子殿下不必擔心。”

這時,魏王李泰發言了,他已經看清楚形勢了,他說道:“兒臣也贊成樑王的意見,此計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上計啊。”

這時,長孫無忌說道:“臣贊成樑王殿下的意見,同時還有個提議——樑王殿下熟悉外邦事務,這件事就交由樑王殿下去做,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長孫無忌擔心李愔回到長安,正好藉着此事,阻止他回來。

第二百四十五章 惡性案件背後,第五百四十七章 無奈第二章 黑心淘寶系統第二百六十章 大國戰略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高潮第三百五十九章 圈套第四章 長安三害第二百四十九章 殘酷第三百三十四章 態度第二百六十七章 好消息第六十九章 尿不到一個壺裡第五百零一章 出售軍火第八十八章 悶土豆第一百七十二章 狗頭金第二百二十四章 接掌飛虎軍第十五章 長孫皇后的煩惱第四百六十五章 劍舞第五百四十章 暗流涌動 (續 )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狼王計劃完成第九章 囂張的夷男第三百三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四十三章 課堂風波第三百三十四章 態度第四十三章 課堂風波第四百八十五章 洛陽兵變第八十四章 契苾公主第十六章 危機 一第二百零六章 暗度陳倉第四百四十五章 突襲鷹嘴關第三百五十三章 海上遭遇戰一第三百三十五章 風暴第二百六十八章 淺削第五百三十三章 誰來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楊妃娘娘的心願第三百五十一章 突變第五十四章 國債第三百二十一章 禱告第一百七十二章 狗頭金第三百三十章 腰不行第一百二十一章 幸虧是自己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危機第四十章 大唐的敵人第二百八十五章 驚天反轉第一百八十六章大唐華爾茲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倭奴女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李旦泡妞二第八十五章 路見美女拔刀相助第三百四十四章 武瞾的威力第三百二十一章 禱告第二百一十一章 休閒時刻第二百七十六章 做你的兄弟真好第四百一十七章 外貿與經濟掠奪第五百二十一章 解毒第二百六十二章 試探第九十九章 激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緊急求援第九十章 朝堂混戰第八十六章 密謀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觀第四百零三章 新時代開端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唐國土第三十章 風暴前夕 一第一百四十二章 猖獗的匪患第一百四十一章 背後捅刀子 二第一百八十九章 遠征軍一第三百章 幸福時光第三百四十章 醫仙孫思邈第八十章 作死的節奏第五百二十八章 大唐國土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殺一第三百五十四章 海上遭遇戰二第一百七十九章 唐刀第五百一十九章 斷指第四百八十三章 變數第四百一十五章 朕要爲國獻身第九十九章 激戰第二百六十七章 好消息第三百六十二章 斷案第七章 發財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沉默的力量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狼王計劃完成第一百三十六章 沒送出去的禮物第二百五十二章 江山爲本第二十三章 西海寶珠第五百四十九章 暴露第三十一章 風暴前夕二第七章 發財了第三百八十一章 爭吵三百九十章 決不讓步第一百二十九章 太厲害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阿拉伯內亂第七章 發財了第五百三十八章 猜疑第一百八十四章 驚豔長安的婚禮第九十五章 潛伏第一百二十九章 太厲害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楊妃娘娘的心願第四十四章 挑戰第三百七十六章 怒火第五十二章 明槍暗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