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轉性的樑王

李愔這才發現,自己以前的德行,實在是不堪了,難怪會讓採紗誤會。他和顏悅色地說道:“採紗,起來吧,本王沒有怪你,你一向做事都很好。只是本王已經長大了,以後這些事情,我自己做就可以了。”

採紗感到有些驚奇,她沒敢站起來,擡起頭來,想看看是不是主子在捉弄自己。結果,李愔真的自己穿好了鞋,過來扶起了她。

李愔看到滿臉不可置信的採紗,笑着說道:“你沒看錯,就是本王。從今天開始,本王要做五好青年了。”

採紗不知道他說得是不是真的,這還是他第一次這樣舉動怪異,她覺得應該馬上去告訴楊妃,樑王這回真是病了,還病的不輕,開始說胡話了。

她說道:“奴婢去給你打洗臉水吧。”

李愔點頭說道:“好,你去吧。”

採紗來到院子裡,看到另一個圓臉的丫環翠珠,對她說道:“你趕緊去告訴楊妃娘娘,樑王開始說胡話了。請她趕緊過來吧。”

她看到翠珠離開,自己就去打洗臉水了。

再說翠珠,來到了楊妃居住的承暉殿,把採砂的話學給楊妃,楊妃一聽,急忙過來探視李愔。

李愔看到楊妃,急忙上前行禮,問道:“母妃,您怎麼親自過來了,早上您已經爲孩兒操勞了很久了,孩兒應該去給您請安纔是啊。”

楊妃滿臉擔憂的神色,她忐忑地問道:“愔兒,你沒事吧?”

李愔說道:“沒事兒了,孩兒休息了一上午,已經緩過勁兒來了,現在很好。”

楊妃看不出李愔哪裡不對,就探究地望着翠珠,翠珠就望着採紗。

採紗一看,自己通報楊妃的事情被揭穿了,她擔心李愔發飆,就跪下來說道:“王爺,奴婢擔心你,才讓翠珠請來娘娘的,不關翠珠的事兒,你就責罰奴婢好了。”

李愔笑道:“採紗,你起來吧,本王沒有怪你的意思,你是爲我好,我應該感謝你纔是。”

楊妃看到自己的兒子,說話的樣子,和以前暴躁的樣子,的確有些不一樣,一時也有些轉不過彎來。她不確定地問道:“愔兒,你真的沒事兒吧?”

李愔忽然跪了下來,鄭重地說道:“母妃,孩兒這些年來,頑劣不堪,讓母妃費心了。孩兒現在已經長大了,今後一定痛改前非,做一個上進的好孩子。”

楊妃聽到這裡,心頭一暖,眼淚一下子涌了出來。她欣慰地說道:“愔兒,你能夠這樣,母妃我太高興了,你能夠懂事了,你父皇也會爲你高興的。”

李愔拿過一塊手帕,遞給了楊妃,嬉笑着說道:“母妃,孩兒懂事了,今後會好好孝順您和父皇的。”

“你就會嘴上說,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這時,他的一母同胞哥哥蜀王李恪走了進來,語氣略帶嘲諷地說道。

李恪長得風神如玉,才學修養都是上上之選,標準的大唐好青年,在皇室和民間都是好評如潮。也是大家衡量李愔的標杆,隨時給李愔巨大的壓力。

原先的李愔最不喜歡的就是這個哥哥了:你好就好吧,還老是看不上自己的弟弟。看不上就看不上吧,還經常教訓李愔。這不,李愔剛要上進了,他又來潑冷水了。

李愔既然決心改變了,就不計較他的態度了,他恭敬地說道:“哥哥教訓的是,今後我會好好向哥哥你學習的。”

楊妃非常開心。以前要是李恪教訓李愔,李愔立刻就會反擊。看來,李愔真的是發生了變化。

楊妃在樑王府和兩個兒子一起吃了午飯,其間她一直觀察李愔的言談舉止,的確是與以往大不相同了。

吃完了午飯,楊妃興致很高,她拉着李恪,要讓他幫助李愔提高學識。

李愔說道:“母妃,大哥,其實,我已經開始研究學問了,你們就放心好了。”

李恪不相信,要考察一下他的學業。楊妃首先讓他背誦一段《論語》。

李愔說道:“母妃,孩兒先去方便一下,回來再背誦吧。”說完他就走了。

李恪滿臉不屑地說道:“母妃,你聽他胡說呢。他整天鬥雞走狗,哪有心思做學問呢?你看,這分明是他答不上來,藉口走開了。”

李愔走到背靜處,對過了暗語,對系統說道:“老兄,幫幫忙吧,把你的百度功能接我用用。”

系統說道:“沒問題,我今後就給你打開,你隨時可以用,除了淘寶以外,就不要叫我了。”說完,李愔的腦海裡就出現了百度的搜索界面。

李愔十分高興,就輸入了《論語》,立馬就出現了文章。他心裡有譜了,就回到了客房。

他坐下後,就說到:“大哥,請出題吧。”

李恪說道:“就考你個簡單的吧,你就背誦一下《論語》的六則中,隨便一段就行。”

李愔打開《論語》中的六則,選了一段“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背誦了起來。他是照着唸的,自然是一字不差。

楊妃非常高興,讚道:“愔兒果然用功了,背得好流暢呢。”

李恪不相信,又點了“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讓他背誦,結果一樣。

李恪有些納悶,自己這個弟弟,今天是怎麼了,還真是用功了。他說道:“你能背誦下來,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李愔說道:“大哥請問吧?”

李恪問一句,李愔就照着百度上的註釋念一遍,不僅解釋的通暢,還更加準確和有新意。

“這傢伙還真是用功了。”李恪想到。畢竟是一母同胞,李恪也有些爲他高興起來。

他說道:“母妃,小愔看來是用功了。”

楊妃高興得眼角溼潤了,她驚喜地說道:“我會告訴你父皇的,讓他也高興高興。”

李愔看到母親和哥哥的表情,也覺得自己以前的行爲的確是令他們傷心了。他爲了堅定他們的看法,也有些想炫耀的意思,就說到:“我作了一首詩,想念給母妃和哥哥,請你們指正一下。”

楊妃和李恪從來沒有見過他作詩,心中均想:“你能作什麼詩,肯定是亂七八糟的打油詩之類的東西。”不過,爲了不打擊他的情緒,都故作認真地聽着。

第三百八十八章 危險信號第四百八十一章 展開第九章 囂張的夷男,第五百四十七章 無奈第一百零三章 分別第三百五十二章 怒火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殺三第三百四十七章 被困第五百零七章 舞林交鋒 一第四百四十六章 奪關第四百三十三章 密謀第四百四十一章 人質爭奪戰第三百五十八章 惡魔手段第四百四十四章 祁連山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軍和海軍研究所第十六章 危機 一第三百八十四章 吊死鬼第四百三十九章 吐蕃備戰第二百八十七章 絕殺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安排第三百一十二章 波斯國王第三百四十三章 狄仁傑第五十章 車展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功制度改革第三百九十四章 應變第二百九十四章 人販子第五百一十章 軍代表第一百三十四章 帶皮沒毛的豬肉第一百七十九章 唐刀第二百七十五章 大幕拉開第二百六十章 大國戰略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軍規和軍歌第三百三十三章 攪屎棍第四百五十九章 戰場黑科技二第四百七十九章 全國一齣戲第四十八章 名片第二百五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建議第四百五十二章 哈羅德的目標第二百四十七章 鬼門關第四百一十三章 誰是真正的公主第一百四十三章 奔襲行動第一百二十章 契苾烏雲的手段第四百六十五章 劍舞第三百八十一章 爭吵第一百四十三章 奔襲行動第九十一章 封賞第四百八十四章 突破口第七十四章 戰略物資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觀第三十五章 教坊交鋒二第七十三章 生產過剩也有風險第三百七十七章 態度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眼火銃第四百零六章 正能量第四百六十四章 調查局新局長第四百四十六章 奪關第三百四十九章 逆轉第四百八十二章 推動第一百九十五章 夜襲博格達沁第一百一十章 序曲一第二百零四章 灞橋殺機一第四百二十二章 武者對決第四百五十章 心靈港灣第二百二十二章 聽證會第四百六十章 蒸汽機與鐵路第二百七十四章 殺機四伏第五百三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一十四章 獨到的眼光第三百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一十六章 告發第一百二十三章 家宴第二百八十八章 絕殺二第八十六章 密謀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暉殿第一百九十一章 遠征軍三第九十五章 潛伏第二百三十六章 樑王府廣告第十八章 康樂坊第三百六十七章 回到長安第三百五十三章 海上遭遇戰一第九十八章 遇襲第三百四十五章 指路第二百六十六章 時機未到第四百四十七章 最後的晚餐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幕拉開了第三百七十六章 怒火第四百四十四章 祁連山第一百三十二章 霸道老爹第三十七章 唱戲第一百六十章 又要去草原第三十四章 教坊交鋒一第三百三十七章 朝堂辯論第三百零六章 你知道夷男怎麼死的嗎第一百九十二章 遠征軍四第一百二十六章 突如其來的危機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帝陛下第三百七十六章 怒火第二百一十四章 威逼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炮的秘密第一百七十八章 八仙過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