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怒火

袁天罡說道:“皇上,泰山封禪乃千古盛事,您功蓋千秋,遠勝古之帝王。無論舉行如何盛大的慶典,都不足以彰顯您的偉大功績。

可是有一件事情,貧道認爲有些不妥。”

李世民問到:“有什麼不妥?”

袁天罡說道:“操辦如此盛大的慶典,操辦人的身份應該與之相符,一個郡王的身份未免有些太低了,至少應該是一個親王的身份才行,否則,難免令人感到美中不足。”

李世民明白了袁天罡的意思,他是要藉機恢復李泰的親王身份。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感情的深厚程度,並不是由人的才能學識、修養和成就等因素決定的。在皇子們中間,李世民最欣賞的是太子李愔,最喜歡的卻是李泰了。

李泰儘管做過很多令人髮指的事情,然而沒有一件是針對李世民的,因此,並不影響李世民和他之間的感情。

李泰遭到貶斥,李世民只是爲了給太子李愔和大臣們一個交代。隨着時間的推移,過去的事情已經漸漸的淡漠了,李世民也一直在尋找機會,準備恢復李泰的親王身份。袁天罡的提議,正中他的下懷。

不過李泰過去做事情,是有些太過分了,李世民不得不考慮太子李愔和大臣們的感受,因此,對於袁天罡的話,他沒有馬上表態。

他沉吟片刻,說道:“你們先下去吧,封禪大典的事情,就按照你們的意見辦吧。”

李泰和袁天罡就行禮退下了。

路上,李泰問道:“道長,您看此事如何?我父皇會答應嗎?”

袁天罡是唐朝著名的唐初天文學家、星象學家、預測家和相師,他曾經預言過杜淹、王珪、韋挺、張行成、馬周等唐朝名人的命運,無一不準。

李世民曾經找袁天罡算卦,問自己的壽命。袁天罡說李世民52歲以後的情況,他看不清了。李世民去世那年,整好52歲。

李泰對袁天罡十分信服。

一身道士服的袁天罡手捻着灰白的鬍子說道:“貧道所言有不準的時候嗎?”

李泰恭敬地說道:“道長乃是我朝神人,所言自然無虛。”

袁天罡說道:“殿下放心,很快就會有消息的。”

李泰和袁天罡走後,李世民又看看那張圖紙,滿意的笑了,他叫來岑文本,讓他把圖紙收好。對他說道:“你去把魏徵叫來。”

不一會兒,魏徵來了,不過他不是一個人來的,隨行的還有兵部尚書尉遲恭。

尉遲恭一臉嚴肅的說道:“皇上,倭奴國狗膽包天,竟然把牛進達派去談判的使者殺害了。”說着,遞上了牛進達的奏章。

看完了奏章,李世民嘿嘿冷笑,心中十分不爽。他這裡正準備舉行封禪大典呢,倭奴竟然給他添堵,這要是不滅了倭奴國,他也沒臉舉行什麼大典了。

他找魏徵來,原本是商量冊封李泰的事情,現在也沒有心思再談這件事兒了。他派人叫來李靖、房玄齡、侯君集等人,一起商量出兵倭奴國的事情。

因爲義子侯英傑被困在九州島,侯君集心中焦急,他說道:“皇上,倭奴人簡直不知死活,竟然敢殺害我大唐的談判使臣,這是赤裸裸的藐視我大唐的天威。

臣建議,乾脆調集大軍,滅了它得了。臣請命領兵出征。”

李靖年紀大了,認爲今後自己領兵打仗的機會少了,眼下有這麼個機會,還不趕緊抓住。

他說道:“太子殿下說過,這個倭奴人以前經常派兵襲擾新羅和百濟,有時還到我大唐的沿海地區騷擾,留着它就是個禍害,乾脆就把它滅了。”

李靖是總參謀長,只要是有仗打,他就有事幹,就能保證他在軍中的地位。

尉遲恭支持李靖和侯君集的意見。

房玄齡和魏徵認爲朝廷剛剛打完了高句麗,應該休養生息。可是,殺害大唐使臣這樣的問題,沒有別的路可走,戰爭是必須的。

因此,他們也贊成出兵倭奴國。

李世民這段時間,正沉浸在千古一帝的榮耀中,小小倭奴國竟然敢如此蔑視他的天威,早就怒火萬丈了。

他早就下了決心,即使大家都反對,他也會出兵的。現在看到大家意見一致,心情舒暢了一些,說道:“好,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研究具體的出兵方案吧。”

李世民派人攤開了朝鮮半島和日本列島的地圖,大家一起討論。

正在這時,太子李愔的奏章到了。

李愔在奏章裡說道,征討倭奴國,最關鍵的事情是要消滅倭奴人的海軍,他已經徵調江南道的海軍,沿途徵調山東道、淮北道的海軍,由程處默和劉仁軌帶隊,前往釜山港,與王寶生的河北道海軍匯合。

他在奏章中建議,如果朝廷派人前往朝鮮半島主持大局,就由朝廷安排。如果朝廷不派人去,就由薛仁貴擔任這次戰爭的總指揮。

他已經授權薛仁貴擔任臨時總指揮,如果朝廷派人去後,他會將指揮權移交給朝廷指定的人。

李靖說道:“臣認爲,與其從長安派人去朝鮮半島,僅僅在路上就耽擱很多時間。薛仁貴這些年來進步很快,是個難得的軍事人才。他應該能勝任這次任務。”

薛仁貴雖然年輕,但是在以往的戰爭中,都有優異表現,在不久前的東征高句麗的戰爭中,給李世民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李世民問道:“你們大家有什麼意見?”

除了侯君集以外,大家都點頭同意。侯君集因爲義子在九州島上,他實在是不放心。不過,薛仁貴是太子殿下舉薦的,他也沒有意見。

他想了想說道:“皇上,臣有個不情之情,臣想去參與這次戰爭,臣去了以後,服從薛仁貴的指揮。”

李世民理解他的心情,認爲目前的情況下,他在不在長安,吏部也照常運轉。不如成全了他,於是同意了侯君集的請求。

侯君集心急如火,當天下午就奔向了朝鮮半島。

因爲倭奴國的事情,李泰冊封親王的事情就沒有了下文,袁天罡也十分不爽。

他覺得太子李愔就是他的剋星,他心裡暗暗盤算着如何對付李愔。

第四十二章 孔穎達第二百零八章 憤怒的李世民第三十五章 教坊交鋒二第三十二章 集體發難第一百九十四章 黑風暴第四百八十三章 變數第三百七十三章 天外飛仙二第四百一十一章 哈里發的禮物第三百八十九章 罷朝第三百零七章 除夕夜第五百三十六章 閉關第一百二十五章 媳婦妹妹第一百零七章 深入草原第四百二十一章 尷尬的唐僧第四百九十七章 三眼火銃第二百一十九章 最強大的敵人第四百六十章 蒸汽機與鐵路第三十八章 未完計劃第三百九十三章 兵變第五百一十二章 李旦泡妞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暗流涌動第三百零九章 江山社稷的福氣第二百三十五章 毒瘤第九十四章 鐵勒部第二百三十七章 薛仁貴第四百二十六章 假想敵部隊第九十九章 激戰第四十六章 少年太子黨第一百八十一章 契苾烏雲到長安第二十九章 太子來訪第二百九十七章 夜長安大世界第一百九十二章 遠征軍四第二百八十二章 樑王遇刺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天噩耗第四百一十七章 外貿與經濟掠奪第九十五章 潛伏第五百零七章 舞林交鋒 一第三章 轉性的樑王第三百五十八章 惡魔手段第五百三十八章 猜疑第二章 黑心淘寶系統第九十九章 激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又要演戲第一百二十四章 李世民耍賴第一百九十一章 遠征軍三第二百八十九章 絕殺三第三百三十八章 作死就成全第四百二十八章 恐怖的同化能力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二百四十二章 抽身避禍第二百九十四章 人販子第七十三章 生產過剩也有風險第三百五十八章 惡魔手段第五百三十一章 幣制改革和銀行第一百零八章 大唐的難題第三百七十七章 態度第二百章 大功告成第一百六十四章 失控第四百二十章 超級使團第二百三十七章 薛仁貴第六十五章 這夥陰人第六十八章 香餑餑第二百八十二章 樑王遇刺第二百四十七章 鬼門關第一百七十一章 突利王庭開發第六十六章 豐收時刻第一百二十五章 媳婦妹妹第三百三十八章 作死就成全第四百八十一章 展開第一百四十六章 舉薦主審官第四百九十四章 英雄紀念碑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唐空軍二第一百零五章 聯絡第十六章 危機 一第三十四章 教坊交鋒一第三十三章 幸福的三害第五百一十二章 李旦泡妞一第四百八十六章 關鍵性的一戰第一百七十三章 李恪的魄力第二百七十五章 大幕拉開第五百三十三章 誰來了第九十一章 封賞第十九章 狼圖騰的傳說第一百零一章 密碼通信第二百三十一章 化繁爲簡第七章 發財了第五十四章 國債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火二第三百四十九章 逆轉第三百八十章 羣情激奮第二百八十章 邊報第一百一十四章 第一幕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三百三十五章 風暴第四百八十三章 變數第四百一十八章 李恪的豔遇第二百九十七章 夜長安大世界第二百八十五章 驚天反轉第二百六十三章 作死升級第三百一十六章 慘烈攻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