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徵文

這次朝廷部門的調整,動作較大。

原有的六個一級部和四個二級部,重新劃分爲:

中樞機構改組爲政務院、中書省。

吏部、財政部、兵部、民政部、工業部、農業部、教育部、科技部、外交部八大一級部。

商業部、稅務總局、公安部、監察部、水利部、交通部、礦產資源部、土地部、水產漁業部等15個二級部。

政務院設置宰相三人,由魏徵、侯君集和皇甫睿擔任。

設置僕射(副宰相)六人,分別是高靜明、馬周、李恪、張玄素、於寧志和唐斐。

本擔任中書令。

軍隊仍然設置總參謀部,李靖任總參謀長、李孝恭、侯君集、李績、蘇定方和尉遲恭任副總參謀長。

李孝恭兼任軍事學院院長,侯君集兼任吏部尚書和副總參謀長。

程咬金擔任武警司令。

李旦繼續擔任工業部長,現在是一級部部長了,正一品下。封爲淮安縣公。

杜荷擔任總參謀部特種兵部部長,兼任飛虎軍司令,從一品上。封爲徐水縣公。

他們是大唐最年輕的公爺。

尉遲寶琪繼續擔任飛虎軍副司令,正三品上。

李治擔任總參謀部海軍部長兼任海軍研究所所長。

程處默繼續擔任海軍司令。

唯一可惜的,就是房玄齡。

房玄齡是個能臣,也是個良臣,他的一生,爲大唐貞觀盛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可惜的是,最關鍵的時刻,他沒有做出正確的選擇。

爲了安撫所有支持自己的人,李愔儘管捨不得,但是也只能安排房玄齡退休。後來,又任命他爲皇帝資政(顧問),長孫無忌也做了同樣的安排。

朝堂上,無論是老臣和新提拔的重臣,都是原先的支持者,李愔在朝堂上的掌控力,遠遠高於原先李世民對於朝堂的掌控力。

大唐朝堂上團結一心,減少了內耗,爲繼續發展貞觀盛世,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李愔決心打造一個強大的繁榮的大唐,但是,具體的目標他也不十分清楚。

他琢磨了半天,想到了一個辦法,俗話說,一人計短,衆人智長,要打造一個什麼樣的大唐?要確立一個什麼樣的目標?

這個目標應該是,能夠得到大多數人認同的目標,因此他決定,將這個目標交給大家來討論。

他首先想到,是要讓大臣們提出建議,後來纔想到,這是事關整個大唐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最好能夠讓所有的人都參與進來。

他想到了一個辦法——徵文。

他決定,在長安發起一個,標題爲“我心目活動,從官員到百姓,各行各業,人人都可以參與。

所有的徵文參與者,屬於百姓的,由地方官府進行初審。官員由所屬的各部進行初審。軍人,按照軍隊的體系系統進行初審。

然後匯聚到中書省進行復審,最後,選出10篇徵文,交給政務院審覈。

爲了調動長安軍民參與徵文活動的積極性,凡是能夠進入複審的徵文,都給予獎勵,最後選出前三甲,給於重獎。

正月16日,早朝,太極殿。

今天是李愔登基以後的第一個早朝。

魏徵宣佈了朝廷機構改革和相關的人事任命。

接着宣佈,今後的早朝改爲三天一次,參與者爲各部門主要首長兩人,每個月舉行一次大朝會。減少了朝會的次數和人數。

李愔說道:“自從武德元年,高祖建立大唐以來,歷經24年的奮鬥歷程,在大唐全體軍民的努力下,大唐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尤其是在太宗皇帝的領導下,貞觀之治評定內亂、征服四夷、發展民生,取得了漢民族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成就。

朕繼承大統,將和列位臣工一起,領導大唐沿着父輩開創的貞觀之路繼續前進。

如何建設更加繁榮昌盛的大唐,需要列位臣工羣策羣力,也需要全體大唐軍民的共同努力。

爲了更好的樹立一個,能夠激勵人心的、輝煌的、合理的奮鬥目標,朕決定舉辦一次題目爲“我心目活動。

要求,在長安的所有臣民都要參加,大家可以根據每個人心目中的想象,勾勒出一副更加美好的大唐的未來圖景,朝廷從中選優,進行參考。

最後,經過朝會的討論,確定爲大唐今後發展的目標。

朕的想法,衆位愛卿以爲如何?”

李愔的話引起了大臣們的熱議。

於寧志說道:“皇上,好主意啊,發動全體臣民,人人蔘與、集思廣益、共同獻策,必將能夠選出符合大多數臣民利益的理想目標。

臣贊成。”

馬周說道:“皇上,這真是一個好主意,經過全體臣民選定的目標,必然會得到大家的支持,有利於目標的實現。

臣贊成。”

大臣紛紛表示贊成。

李愔說道:“既然如此,那就這麼定了。具體的的實施,由中書省承辦。”

不久以後,活動的具體的實施細則。

如同在朝堂上一樣,這件事在長安城也引起了熱議。

西大街的一間酒肆裡,幾名酒客正在談論此事。

一個消瘦中年人說道:“老牛,看了街頭的告示了吧,這真是新鮮事兒。歷來朝廷的施政綱領,都是由朝廷決定,他們頒佈下來,咱們老百姓只有執行的份兒。

這回不同了,朝廷的施政綱領,竟然要聽從咱老百姓的意見,皇上跟太宗皇帝和太祖皇帝,的確是不一樣。”

被稱作老牛的,是一個矮個的中年人,年紀比跟他說話的人略大一些,他說道:“皇上在當太子的時候,很關心咱們老百姓,這些年來,可是爲百姓做了不少好事,我原來就盼着他當上皇上,這回他真的當上皇上了,果然沒有讓我失望。”

這時,胖胖的酒肆老闆過來說道:“兩位老哥,既然要讓咱們提意見,我還真有意見要提呢,我就覺得,這個稅收還是不合理,還有收取衛生費,憑什麼我們開酒肆的,就比開裁縫鋪的要多交呢?”

老牛說道:“掌櫃的,告示上說皇上是讓咱們展望未來,你怎麼淨提意見呢?”

酒肆老闆說道:“改進朝廷的不足,使大唐變得更好,這不也是展望未來嗎?”

先前那個消瘦的中年人說道:“我還真是有點想法,想跟皇上提提,可是我識字不多,寫不了啊。”

老牛得意地說道:“這點你就不如我了,我兒子在師範學校上學,那學問大着呢,我回去跟我兒子提提,讓他替我寫。”

同樣的場景,在長安城裡比比皆是。

東宮。

狄仁傑自從來了長安,就一直住在東宮裡。他和武瞾最親近,說道:“瞾兒姐姐,我也要參與徵文。”

第四百六十一章 泄密事件第一百四十章 背後捅刀子 一第二百六十四章 長孫氏的感動第一百三十八章 大唐礦業第二十六章 事與願違第五百二十七章 大唐空軍二第一百七十四章 驚天噩耗第二百三十八章 收網第九十三章 炮彈上的糖衣第四百零二章 意外的結局第六十四章 李孝恭第一百八十四章 驚豔長安的婚禮第七十章 岑文本的主意第二百四十四章 送行第三百一十三章 裝逼的代價第九十六章 契苾公主的心思第三十五章 教坊交鋒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送給太子的大功第二百三十二章 大唐體育第三百二十二章 苦心第五百二十一章 解毒第四百零三章 新時代開端第三十四章 教坊交鋒一第三百一十二章 波斯國王第三百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五百二十四章 楊妃娘娘的心願第十九章 狼圖騰的傳說第四百一十七章 外貿與經濟掠奪第五十七章 冰激凌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帝陛下第四百一十五章 朕要爲國獻身第二百八十五章 驚天反轉第七十八章 義亭寺第九十七章 窺視第三百九十二章 李世民出手第四百七十一章 神探狄仁傑第一百七十九章 唐刀第九十二章 太子挨批第三百四十一章 神仙也怕忽悠第一百七十六章 爭霸之路第三百六十三章 淫威也是威第二百二十七章 能搶幹嘛要買第一百四十六章 舉薦主審官第四百二十四章 南亞夜郎國第四百六十三章 火炮的秘密第三百一十七章 無堅不摧第五百零七章 舞林交鋒 一第一百四十三章 奔襲行動第二百三十九章 薛仁貴還鄉第四百二十五章 噴火怪獸第二百八十章 邊報第一百五十二章 結案第二百三十一章 化繁爲簡第十九章 狼圖騰的傳說第二百四十二章 抽身避禍第四百一十一章 哈里發的禮物第一百四十二章 猖獗的匪患第二百六十七章 好消息第二百二十九章 妖怪鬥法第一百一十二章 序幕三第三十七章 唱戲第三十章 風暴前夕 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猛將爭功第一百七十七章 送給太子的大功第三百七十章 暗流涌動第五百三十八章 猜疑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觀第十六章 危機 一第一百三十四章 帶皮沒毛的豬肉第五百章 邪惡的哈羅德第三百一十四章 敲竹槓第二十三章 西海寶珠第二百一十八章 又要演戲第一百章 幸福的旅途第三百五十六章 丹藥第三百七十七章 態度第二百六十章 大國戰略一第三百一十六章 慘烈攻堅第一百五十二章 結案第二百五十二章 江山爲本第一百九十三章 大漠淘寶第四百一十九章 引狼入室第三百九十九章 逼宮第四百七十六章 唱大戲第七十二章 糧食是換來的第一百四十二章 猖獗的匪患第二百五十八章 血戰龍德城第三百六十八章 鴉片第三百一十二章 波斯國王第五百零三章 李工程師第三百八十章 羣情激奮第二百八十八章 絕殺二第二百五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建議第十五章 長孫皇后的煩惱第一百九十七章 古城樓蘭第六十八章 香餑餑第二十七章 絲襪風波第二百五十章 最危險的人物第三百零四章 豪華的唐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