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暗流涌動

長孫無忌和長孫皇后幼年的時候都曾經得到過高士廉的撫養,和他有着很深的感情。

自從李世民死後,大權落入了李愔的手中,長孫一脈的勢力受到了壓制。

長孫無忌被貶斥到了西域,長孫一脈的子弟,在朝中基本上沒有處於重要位置的。

李愔太過強勢了,高士廉儘管不滿,但是他也沒有什麼想法,可是如果李愔不在了,那事情就另當別論了。

他認爲,李愔一旦出事,只有6歲的太子李雲是掌控不了大唐的局勢的,這裡面的變化就太多了,也許是長孫一脈翻身的機遇。

高士廉聽完了李淳風的分析,認爲這是個重要情報,他叮囑李淳風不要走漏了消息,給自己留出運作的機會。

他首先就想到了長孫無忌,於是用電報和長孫無忌取得了聯繫。

長孫無忌得知了這個消息,心眼也開始活動了起來。

對於李愔他是十分敬畏的,李愔健在,他會老老實實地做一個好的臣子。可是如果李愔死了,那就另當別論了。大唐朝,他長孫無忌瞧得上的人不多。

他第一感覺,如果是這樣,他就設法扶持李治上位。

李治是自己的親外甥,他要是能夠上位,朝堂可就是他長孫無忌說了算了。

長孫無忌目前在西域,對於長安的事情,鞭長莫及。他必須設法回到長安。

立政殿。

這天,高士廉前來找長孫太后。

“臣,參見太后娘娘。”高士廉說道。

“舅舅,您過來了。快免禮,坐吧。”長孫太后親熱地說道。

兩人嘮了一會兒家常,高士廉說道:“太后,無忌給我來了一封電報,說他現在的身體不好,想回到長安養病。”

長孫太后覺得有些奇怪,她問道:“我哥哥怎麼不給我來電報呢?”

高士廉說道:“你是知道的,無忌是封疆大吏,沒有皇上的旨意,他是不能夠回來的。

可是,皇上最近不在長安,他沒法向皇上請示。於是他想讓你跟魏徵他們說說,讓他們跟皇上請示一下。

可是你一慣嚴格要求自己,嚴守了後宮不得干政的律令。他擔心你不會答應,於是讓我來跟你說說。

這件事其實也是一件家事,他就是回來養病,你要是出面去說,皇上一定會給你這個面子的。”

長孫皇后雖然仍然覺得有些不妥,可是長孫無忌是她最親近的人之一,她也不能不關心他。

於是,她說道:“那我就跟魏徵說說,讓他們向皇上請示一下。”

不久以後,魏徵接到了長孫太后的旨意,讓他請示皇上。

魏徵很爲難,就跟李孝恭商量。

魏徵說道:“李郡王,您認爲這件事該如何處理?您不覺得他這個時候回來,有些巧合嗎?”

李孝恭說道:“這件事情你就不要管他是否巧合了,現在,太后娘娘提出來了,讓咱們向皇上請示,我就問你,你說假如皇上在的話,他會如何回答?”

魏徵點點頭說道:“郡王,您的意思我明白了,以皇上的孝心,他是一定會同意的。”

李孝恭說道:“是啊,既然是這樣,還有什麼爲難的。”

魏徵說道:“我明白了。我這才明白皇上爲什麼那麼鄭重得挑選咱們來輔政,看來他是有先見之明,山雨欲來啊。”

李孝恭說道:“天塌不下來,既然皇上信任咱們,咱們就爲他看好這大唐江山。”

魏徵滿懷豪情地說道:“郡王說的是。”

不久,長孫無忌就接到了通知,說皇上同意他回長安養病。

高士廉很高興,可是他又有點糊塗了。皇上這不是好好的嗎?要不然魏徵等人怎麼敢做主呢?

於是,他又來找李淳風詢問,李淳風略一思尋,笑道:“這件事很明顯啊。請問,皇上會拒絕太后娘娘的請求嗎?”

高士廉點點頭說道:“我明白了,你都能這麼想,他們自然也會想到這一點。”

李淳風說道:“從這件事上來看,魏徵等人已經失去了和皇上的聯繫了。

這說明,皇上要麼不在玉虛洞,要麼就是出了什麼問題。”

高士廉問道:“那種可能性更大一些?”

李淳風說道:“後者。如果是前者,現在有電臺,即使皇上不在玉虛洞,那麼他到了別的地方,也可以和魏徵他們取得聯繫的。”

高士廉繼續問道:“皇上可能出現什麼問題?”

李淳風搖搖頭說道:“這件事太大了,貧道不敢妄言。”他真的不敢隨便猜測,要知道皇上的安危,可是關係到大唐江山的穩定的。

高士廉不死心的問道:“道長,你能不能再說得明白一點?”

看到高士廉的態度,李淳風忽然覺得自己說的有些太多了。於是他更是不肯說下去了。

李愔的狀況對於高士廉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於是,他說道:“道長,咱們交情一直很深,這件事將來我必有回報。還望道長解惑。”

李淳風心中一動,這件事對自己了來說,也許是個機會。

於是,他說道:“高道友,你儘管往你盼望的方向去想。”

這話太有學問了,不過,已經令高士廉明白了其中的含義。

高士廉十分高興,道謝後離開了。

這些天來,魏徵等人心裡也開始有些嘀咕。

他們和皇上失去聯繫已經好幾個月了,他們只聽說過閉關最多也就是七七四十九天的,這都好幾個月了,恐怕就不是什麼閉關修煉那麼簡單了。

魏徵和李孝恭商量,決定親自到玉虛洞去探望一下。

這天,魏徵和李孝恭來到了玉虛洞,但是他們到了洞口就被擋駕,不准他們進入。

不久,採紗出來接見了他們。

魏徵說道:“皇妃娘娘,請問皇上到底是什麼情況?現在外面已經開始有流言蜚語了,皇上什麼時候能夠出關?

還望皇妃娘娘如實告知。”

採紗說道:“王叔,魏大人,皇上現在閉關,我們都見不到他。他只是交代了一句話,讓你們全權處理政務,直到等他出關爲止。”

魏徵和李孝恭不得要領,只好離開了。

在返回長安的路上,魏徵說道:“郡王,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我的心裡一點底數都沒有。您說該麼辦?”

第三十九章 賞賜第四百六十六章 倭奴女人第二十四章 險些誤事第二百七十章 又耍無賴了第四十一章 雷人第八十三章 杜荷的婚事第四百八十五章 洛陽兵變第一百九十七章 古城樓蘭第一百一十三章 大幕拉開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馬周來訪第四百九十六章 難纏的哈羅德第九十一章 封賞第三百三十三章 攪屎棍第一百四十一章 背後捅刀子 二第三百一十二章 波斯國王第二百九十二章 舉薦第二百三十四章 比你想的要嚴重第三百九十九章 逼宮第一百三十七章 兒孫的鐵飯碗第二百九十四章 人販子第四十八章 名片第三百五十二章 怒火第三百八十一章 爭吵第五百四十八章 玉虛洞第九十八章 遇襲第四十二章 孔穎達第一百五十一章 草原邊報第五百一十二章 李旦泡妞一第五百三十五章 安排第一百一十二章 序幕三第五百三十五章 安排第二百九十四章 人販子第三百三十章 腰不行第二百三十三章 雲州來客三百九十章 決不讓步第四百二十九章 明確的戰略目標第四百零七章 長安風尚第十四章 不愧是朕的兒子第九十七章 窺視第四百七十五章 亂套了第二百零八章 憤怒的李世民第七十五章 出行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捷第二百九十八章 移風易俗第二十章 暗流涌動第四百二十六章 假想敵部隊第三百四十一章 神仙也怕忽悠第四百七十八章 承暉殿第一百一十章 序曲一第二百零七章 你像我爹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蹟第三十八章 未完計劃第二百二十七章 能搶幹嘛要買第二十四章 險些誤事第一百五十八章 又是那個三害第四百七十章 接踵而至第一百零五章 聯絡第二百五十一章 意想不到的建議第二百九十六章 目標林邑(越南)第二百九十八章 移風易俗第一百九十四章 黑風暴第四百八十二章 推動第五百二十四章 楊妃娘娘的心願第三百三十六章 各方反應第三十七章 唱戲第五十四章 國債第三十五章 教坊交鋒二第二百四十一章 軍管吏部第一百八十五章 大唐華爾茲 一第八十三章 杜荷的婚事第三百零九章 江山社稷的福氣第一百五十章 圍攻第五百三十七章 亂象第四百一十三章 誰是真正的公主第三十章 風暴前夕 一第一百七十九章 唐刀第一百三十章 有錢的日子真好第一百七十六章 爭霸之路第二百六十五章 刺殺第四百八十五章 洛陽兵變第五百四十八章 玉虛洞第一百一十八章 都看好了女婿第十九章 狼圖騰的傳說第三百八十四章 吊死鬼第二百五十七章 差點被下藥第一百五十九章 王子們求親第四百六十五章 劍舞第二百零九章 傻子纔去呢第一百六十九章 洗腦會議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功制度改革第一百八十四章 驚豔長安的婚禮第四十二章 孔穎達第二百四十九章 殘酷第三百八十五章 變天了第二百二十六章 軍規和軍歌第三百四十章 醫仙孫思邈第二十四章 險些誤事第四百九十九章 電力和自行車第二百一十八章 又要演戲第一百五十六章 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