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天此次出行只是隨便逛逛,並不是正式拜訪,所以所到之處也並沒有驚動當地的安全區負責人。
一個晚上的時間當然不能把所有的安全區都逛完。
不過譚天也算是見證了一番造物主的神奇。
曾幾何時,他也幻想過外星人會長成什麼樣。
事實證明,人類的想象力也是有極限的。
人類自詡的高等生命形態,也只不過是諸天萬界最不起眼的一種而已。
由於此行所見實在太毀三觀,譚天不得不在中途返回自己的“老窩”,看着眼前來來往往的“人型生物”,終於有一種回到正常世界的感覺。
系統的收貨提示也早已經發給他了,於是譚天便直接退出了萬界交易平臺。
右手腕上傳來一陣冰涼,譚天低頭看了看,原來是小黑蛟不知從哪冒了出來,又變回了一條纏繞在他腕上的“黑色手鍊”。
之前爲了避免被家人看出端倪,他到家前就讓黑子自由活動去了。以它現在能夠自由變換大小的能力,短時間也不怕被人發現。
“不過,上學的時候總不能一直帶着吧?”譚天擡起手腕看了看,皺眉道。
這個問題確實有點麻煩,完全放任黑子自由活動他又不太放心。
天知道這傢伙會不會又鬧出什麼動靜?
不管是主動還是被迫,這都不是譚天希望看到的。
“看來搞一個自己的‘秘密基地’刻不容緩啊!”譚天暗自琢磨道。
......
一番折騰下來,時間又到了深夜兩點。
雖然現在譚天的睡眠時間已經可以縮短到3個小時左右,但只要他還是地星人,生物鐘的強大慣性依舊讓他感覺到了一絲睏意。
......脫衣上牀睡覺,一夜無夢。
******
www▲т tκa n▲C ○
清明時節雨紛紛。
然而早上山霧瀰漫,看起來今天就算不是大晴天,肯定也不會下雨。
跟昨天一樣,譚天天沒亮就早早起牀,輕手輕腳地摸到後房拿起水桶出門挑水,順便洗漱完畢。
掃墓需要的祭品和香紙昨晚都已經準備完畢。
因爲年代過於久遠,每個先祖的墓地也都遠近不一。
有的甚至還需要翻山越嶺,跋山涉水,饒是經常趕山的村民去了也有點吃不消,就更不用說小孩子了。
當然,譚家的小公舉小雨黎是個例外。
不過爲了小忠勇着想,吃完早飯後,譚天還是在父母的要求下把妹妹送到三叔家。
各自都有了新玩具,相信兩個小傢伙也不會感到無聊,然後滿山亂跑。
畢竟現在這種情況,譚天也不敢保證會不會再冒出個什麼“野豬獸”、“野狼獸”之類的......
譚天順便也檢查了一下三嬸的身體恢復情況,目前來說後者恢復的很不錯,已經可以正常下地活動了。只要不做一些力氣活,跟普通人已經沒什麼區別。
跟兩個玩得正嗨的小傢伙道別,並囑咐他們照顧好三嬸後,譚天便跟着三叔一塊拿着掃墓的傢什出門,順道又去了大姑家一趟。
因爲大姑父是做的上門女婿,掃墓自然也是以他們這邊爲主。
說起這個,譚天不由得想起前世從奶奶那裡得知,他們家祖上其實還是挺富裕的,雖然沒到地主的階段但起碼也是個富農。
只是後來經過那個時期後,被割了“尾巴”,之後便一擼到底。
......
話說直到現在,譚天才看到了這一世的大姑、大姑父和堂哥堂姐。
大姑和大姑父就不用多說了,都是老實本分的農民。
堂哥譚愛軍,一看他那副痞裡痞氣的模樣,譚天就知道後者跟自己前世那個堂哥一樣,目前看來還沒什麼正當營生。
當然,自己這個堂哥心地倒是不壞,這一點從他每年清明都不忘回家祭祖就能看得出來。
也就是脾氣暴躁了點,算是個暫時找不到人生目標的迷惘青年。
至於譚天的堂姐譚愛梅,現在應該是在城裡一家飯館打工。
堂哥好歹還讀完了初中,堂姐小學一畢業就直接回家幫忙幹農活了。
家庭貧困只是原因之一,在這個義務教育還沒普及的年代,在農村讀書的唯一目的就是學會算數,絕大多數人根本就沒什麼“讀書改變命運”的概念,更別說什麼“爲民族崛起而讀書”......
堂哥和堂姐的年紀比譚月茹大一兩歲,堂哥今年十八,堂姐十七。
看到譚天跟在譚林虎後面進了家門,譚天的變化更是讓他大姑一家人看呆了半晌。
雖然昨天就已經從譚天母親那得到了譚天“長大”的消息,但“聽說”哪有本來站在眼前來的震撼?
譚天倒是已經開始習慣別人眼中“羨慕”的眼神——
沒錯,哥就像黑暗中的螢火蟲,那樣的鮮明,那樣的出衆......
帥,就一個字!
不服來幹!
不過畢竟是還沒出五服的親戚,震驚過後其實也就那麼回事。
譚天跟堂哥堂姐調笑了幾句後,大家背的背扛的扛,來到村口跟譚天的父母集合,然後所有人開始上山掃墓掛青。
......
按照計劃好的順序,他們首先要去的是譚家太公太奶合葬的墓地。
一年沒來,兩位先人的墳頭四周早已長滿了茂密的雜草,譚天他們要做的就是用工具把這些雜草清除乾淨,然後砍來幾根直長且頂部帶着枝丫的小樹枝,把各自的掛紙掛到枝丫上去,再拿到墳山的頂部插下去。
看着墳上隨風飄動的掛紙,譚天腦海中自然而然地浮現出了《新白娘子傳奇》裡的那幾句唱詞:
“三月三日是清明,
家家戶戶去上墳;
有的墳上飄白紙,
有的墳上冷清清。”
墓碑上的碑文記錄了其主人曾經存在過的痕跡,一塊墓碑以族譜的形式流傳下去。
然而不知再過多久,這些埋葬在山上的先人,就會隨着後人的斷代而逐漸被遺忘,最終被大自然無情地吞噬在這荒山野嶺中。
原本譚天也不知道自己百年後,自己的後人會不會也在這山上給他立塊碑。
然而就目前來看,一百年,估計是不夠的......
“嘿,譚天!你小子發什麼呆呢!準備放炮了!”
堂哥扯着嗓子將譚天叫醒,回過神來,發現大家已經在墳前的空地上擺好了各家的祭品,並開始點香燒紙。
這個時間段是用來跟祖先“聊天”的。
彙報一年來的情況,然後祈求祖先的在天之靈保佑大家在接下來的一年裡順風順水,學習進步,財源廣進之類。
這些類似禱告的事情一般都是女同志在做,比如譚天的母親就拉着譚月茹加上大姑和堂姐一起,蹲在墳前一邊燒紙一邊嘀咕着什麼。
男同志一般繼續修整着周圍的“庭院”,力圖給先祖們打造一個更加良好的“生活”環境。
譚天就站母親身邊,倒是聽了個一字不漏。
自己這個老媽與其說是來掃墓的,還不如說是來還願的......
一邊感謝祖宗保佑兒子恢復正常,一邊祈求祖宗保佑幾個孩子無病無災,健健康康。
絮絮叨叨說了半天,總之就是不提她自己。
譚天有些無語,更多的是感動,當下心道:我的娘啊,既然祖宗保佑了我們,那就讓兒子我來保護您吧!
......
跟先人聊完天,掃墓還剩最後一步——放鞭炮。
大家收拾好祭品,準備往下一個點趕去,這首發炮仗大家一致同意交給譚天來點燃,後者自是欣然接受。
隨着“噼噼啪啪”的鞭炮聲響徹羣山,帶着濃濃硫磺味的白煙從墳頭升騰而起,迎風飄蕩,彷彿先人的祝福。
放完鞭炮後,譚天仔細檢查了一下週圍有沒有燃起的火星,然後追上大家的腳步後往下一處地點趕去。
加起來一共十來處地方,譚天一羣人翻山越嶺花了差不多大半天時間。
中午就隨便在山上吃了點東西,一圈下來其實花在趕路上的時間就佔了一大半。
對於走慣了山路的人來說倒還勉強能撐得住。
小一輩中,譚愛軍和譚愛梅是真的累得夠嗆。
兩人用看怪物的眼神看着一直閒庭信步的譚天姐弟倆,這兩人每到一處不僅不累,還幫着幹這幹那,都不禁納悶這兩個讀書的娃怎麼也有這麼好的體力?
最後譚愛梅終於忍不住了,問道:“我說小茹小天,都走了大半了天啊!你倆就一點都不累嗎?!”
“啊?!”
譚天和譚月茹對視了一眼,二人會心一笑,同時答道:“不累啊!”
如此默契的回答頓時讓堂姐譚愛梅一陣無語。
譚天笑了笑,轉身從身後的揹簍——其實是隨身倉庫中拿出一個裝滿某種淡綠色“液體”的塑料瓶,遞給堂姐道:“來,大姐,喝一口這個就不累了!”
從顏色上看,這跟後世的某品牌綠茶非常相似,實際上卻是譚天稀釋過的築基丹原液。
從稀釋程度上說,這東西也確實能夠當成恢復體力的“功能飲料”!
唯一的缺點就是有點小貴。
“這是什麼?”譚愛梅疑惑地看着手裡這個跟兩百毫升飲料瓶差不多大的綠色瓶子,“我剛喝過水啊?”
“再喝一口,這是我自己配製的一種可以恢復體力的飲料!”譚天看了一旁偷笑的譚月茹一眼,臉不紅心不跳地答道。
“那我倒要嚐嚐看,到底有沒有這麼神奇了!”譚愛梅好奇心大起。
就在昨天,當她得知譚天突然恢復正常,並聲稱自己拜了一個醫術很厲害的“高人”爲師,然後又把經常臥病在牀的公孫木蘭治好後,他們一家人都震驚地無以復加。
當看到公孫木蘭除了身體還顯得比較瘦弱外,其它方面跟正常人完全沒什麼兩樣時,他們又不得不相信,那種民間傳說中才有的故事真實地發生在了自己身邊,而且還發生在自己人身上。
現在譚天就算說他會飛估計譚愛梅也只會將信將疑。
“咕嚕咕嚕”譚愛梅打開瓶蓋就灌下了一大口,下一刻,她竟真的感覺到整個人彷彿浸泡在溫泉中!
出了一身細汗後,原本已經痠麻脹痛的大小腿也逐漸恢復正常,疲憊的精神更是一掃而空......
瞪大了眼睛還想再喝一口的譚愛梅被譚天及時制止住了,後者看着她笑了笑道:“大姐,這東西喝一口就行了,喝多了可是會鬧肚子的!”
“哦哦!”譚愛梅尷尬一笑,會拉肚子的話確實是不能再喝了,畢竟這荒郊野嶺的......不方便。
慢慢地蓋上瓶蓋,譚愛梅有些戀戀不捨地把“綠茶”遞迴給譚天!
見狀譚天“哈哈”一笑道:“都送給你了,大姐!”
“真的啊!那我就不客氣了啊!”
失落的心情頓時被一種珍寶失而復得的驚喜替代,譚愛梅暗道有了這個東西,自己以後幹活的時候就不怕累了,說不定還能多打幾份工。
譚天要是知道這在修真界都被視作珍寶的築基丹原液,竟被堂姐用來緩解工作疲勞,不知道會是什麼表情?
“丟!阿天,有好東西竟然沒有大哥的份?”
剛到一旁的小樹林放水的堂哥不知從哪冒了出來,頓時嚷嚷道。
好在譚天早有準備,同樣的瓶子直接拿出七八瓶,在叮囑大家每天只能一口後便分發了下去,人手一瓶當茶水喝!
其實多喝一口也沒什麼大問題,但喝多了確實會拉肚子。
這些築基丹原液稀釋的倍數遠高於昨天給自己家人喝的那種,畢竟在譚天的靈植種植計劃沒有成功之前,他並不打算大範圍的改變周圍其他人的體質。
有了“體力藥劑”,大家掃墓的速度就更快了。
不像其它有的大家族要持續一兩個禮拜,譚天他們從早上八點到下午兩點左右,今年的清明節掃墓活動就算正式結束了。
回到村口的時候譚天並沒有進村,而是跟家人打了個招呼後便直奔縣城而去。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