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二章 礦洞

瀝泉分內城、外城,瀝泉總管府乃瀝泉最爲核心之機構,主管瀝泉軍政事務及每年所產四千多萬斤淬金鐵的分配,權責重大,素來由九藩輪流執掌。

森嚴的總管府正殿外面,戰戰兢兢地站着一個老者,只聽到殿內“哐當”一聲,就聽見董疇的怒吼聲從大殿裡傳了出來:“十萬只螞蟻也不可能就此消失掉,何況十萬甲卒,再去探。”

緊接着一個面如土色的黑甲校官從大殿中趔趄跑出,緊接着,過不多時一聲厲鳴,數十頭戰禽總管府後面的軍營裡沖天而起,向西面的秦潼山西麓絕嶺深處飛去。

過了一些時候,聽到殿中沒有其他聲音,那老者匆匆召喚了兩個伶俐的女侍,輕手輕腳地進殿把地上的狼藉收拾一番,都不敢問一聲,也逃了出去。

在武威侯董良閉關潛修的這些年,董疇以世子之尊代掌河西軍政事務,二十年間,將河西打理的井井有條,更在益天帝七十九年時,悍然將鶴川郡全郡吞下,逼得賀蘭劍宗不得遠遁深山老林之中,戰績不可謂不輝煌。

細說起來,這一切也多少是沾了許多陳海的光,但是從陳海自立門戶、暗中跟河西對抗以來,河西擴張的步伐就被迫停滯了下來。

連年積弱的天水郡比賀蘭劍宗所主導的鶴翔郡不知道要差上多少,可陳海這幾年,明裡暗裡向天水郡輸入大量的天機戰械,幫助其培養將卒,又解決其北部的蠻患,使得河西百萬鐵騎頓於天水郡以西,數年都不能再得寸土。

這一次,董疇自認爲抓住陳海的死穴,而聯合九藩及黃氏威逼天機學宮的手段不可謂不高明。

在他看來,只要他們能在瀝泉卡住龍驤軍往京畿增援的脖子,陳海再是神通廣大,都絕不可能以十五萬殘弱之兵,去對抗宿衛軍五十萬精銳。

而只要姚閥及龍驤軍在京畿的十五萬殘兵,被內廷率宿衛軍五十萬精銳吃掉,龍驤軍就相當是生生被打斷一條胳膊。

時變勢變,董疇相信到時候,他們即便不強攻聚泉嶺,天機學宮也會土崩瓦解,不可能繼續維持下去。

沒有多少弟子,會跟隨前程未明、隨時會被其他宗閥撲滅的勢力,何況這些弟子,本來對天機學宮就沒有效忠的義務。

那樣的話,河西不僅能多分得淬金鐵料的供應,更能徹底斬斷龍驤軍的淬金鐵料供應。

而以雁蕩原千里之地,是無不足養龍驤軍四五十萬精銳戰力了,漸漸的,龍驤軍也就不會再是河西的威脅,到時候將陳海再度收服爲河西所用,也不是沒有可能。

董疇的算計不可謂不深密,然而他怎麼都沒有想到,調入橫山城的十萬龍驤軍精銳,一夜之間就失去了蹤跡。

十萬人馬不可能無緣無故的失去蹤跡,既然河西潛伏在橫山一眼的密間,偵探不到這十萬人馬的蹤跡,那極可能意味着這十萬人馬,已經進入秦潼山,正往聚泉嶺增援而來。

陳海數年前爲方便將億萬斤銅鐵礦,運出秦潼山,動用大量的人力物資,在秦潼山西麓絕嶺深處,沿潼河疏浚水道、興修大量的棧道、礦寨。

然而從橫山到聚泉嶺,西麓八百里絕嶺雄山,落差有三四千米之高,即便在疏灘河道之後,其中也要經過十二座高逾二三百米的大懸瀑。

從聚泉嶺,是由上而下,大量的物資通過大懸瀑附近安裝的大量吊軌裝置,一節節下運,是要方便一些,但大量的人馬、物資,要從下往上運,難度就要增加十倍,效率自然也就要拖慢數倍。

即便是凜冬時節,秦潼山深處的河道都冰封起來,人馬可以踩踏河冰而上,但這十二座大懸瀑所造成的瓶頸,使得十萬人馬加上大量的戰械、戰馬,想要跨越秦潼山進入瀝泉,也至少需要三個月的時間。

而且這十二座大懸瀑,地形相對開闊,實際上都暴露在聯軍戰禽營的攻擊之下,龍驤軍要做好防範,這都將使得人馬的運輸拖得更慢。

理論上來說,除非內廷在京畿拖上三五個月,都不對姚閥下手,要不然,陳海從橫山調兵,怎麼都不可能來得及增援天機學宮,但陳海偏偏就這麼做了!

陳海背後的依仗是什麼?

董疇再一次徹底看不透陳海的算計是什麼,這使得從來都從容自若的他今日陡然失了分寸,心情也變得暴躁難安,意識到有什麼地方存在問題,卻又想不透、想不明白,今天也不知道多少茶具傢什遭了殃。

直到夕陽斜斜照下,纔有新的探子匆匆來報。

經過一天的搜索,再度確認到龍驤軍這十萬兵馬的行蹤,而且跟董疇所料的一樣,十萬兵馬已經進入秦潼山西麓深處了——董疇苦思兩個時辰,豁然間想通某個關節,頓時覺得背心都涼透了。

他坐在長案之後,半晌無語。

董疇滿臉鐵青的讓人召八藩代表前來議事,葛玄喬、董潘差不多也同時從百獅嶺趕到瀝泉總管府,看到董疇在書案上的白紙上力透紙背的寫滿“礦洞”等字,他們也是一驚。

他們這時候也纔算明白陳海的運兵算計到底在哪裡!

涼雍苗氏代表苗越、苗子晉,差不多跟黃培義前後腳踏入議事大殿的,看到董疇等人滿臉陰鬱的坐在大殿之中,氣氛極其凝重。

“怎麼回事,可有探查到龍驤軍十萬兵馬的行蹤?”苗子晉坐到董潘的身邊,壓着聲音問道。

“探查清楚了,十萬兵馬經過一夜的行軍,今日午時出現在黑石峰!”董潘說道。

“怎麼可能?”苗子晉聽董潘此語,嚇得要跳起來。

黑石峰位於橫山城以東兩百里的秦潼山西麓深處。

對於精銳悍卒而言,即便不乘御戰騎,一夜奔行兩百里是輕而易舉之事,但那是沿平地馳道行軍的速度,然而從橫山城往東就是高低起伏的深山絕嶺,難道這十萬兵馬,個個都會御風飛行的神通?

“礦洞,”董潘將世子董疇的推測說給苗子晉知道,“這幾年我們都知道龍驤軍在秦潼山深處,開採大量的銅鐵礦石,沿潼河水道輸入雁蕩原築城——如果這些礦洞不是簡單的礦洞,而是已經挖通的深山邃道,龍驤軍在秦潼山深處能快速運動,就可以解釋了!你我也都知道,龍驤軍這幾年在秦潼山深處興修棧道、礦寨,都是圍繞一座座礦洞所進行的!”

苗子晉身子像是被施中了縛身神通,像冰雕般僵坐在那裡,半天都不知道該說什麼纔好。

董疇揉了揉發僵的臉說:“倘若潼河沿岸的礦洞都已經挖穿,龍驤軍十萬精銳可能最快十天之內,就能進入瀝泉——諸位對眼下局勢可有何意見?”

“怎麼可能?”苗氏宗老苗越還是不相信董疇的推測,說道,“要是那一座座石頭山徹底的挖通,需要耗用多少人力、物力?”

他們之前沒有想到這個可能,因爲他們知道挖通一座十里厚的石巖山,難度有多恐怖!

他們之前對秦潼山西麓的地形也有過極深入的研究,知道龍驤軍要將秦潼山深處所修斷斷續續的棧道連通起來,至少需要開挖十座、總計長逾百里的石山邃道才行。

龍驤軍這幾年怎麼可能有餘力做這麼多的事情?

但是,要不是這種可能,龍驤軍一夜之間的行軍速度爲何如此之快,陳海又爲何有這樣的自信,將十萬精銳直接調來增援瀝泉?

“陳海慣用奸計惑敵,這次或許又是陳海在虛張聲勢?”有人小聲的說道,“實際上他們可能僅僅打通一兩座礦洞,而藉此虛張聲勢,迫使我們退兵?”

“……”衆人覺得此人所言極爲有理。

在他們看來,龍驤軍真要已經將秦潼山西麓的絕嶺深山徹底打通連貫起來,動作必定不會小,而他們在瀝泉的眼線,怎麼都不可能一點都察覺不到?

“或許再等兩天看看,又或許直接派戰禽營,去強襲沿途的礦寨,看看究竟?”苗子晉建議道。

殿堂之內一片死寂,龍驤軍這幾年對秦潼山深處的礦寨防禦極爲嚴密,二十餘座礦寨,幾乎每座礦寨都有七八具重膛弩防禦;此時應該都進一步加強了防禦。

這還不算龍驤軍同時也有戰禽營,能隨時快速增援這些礦寨,依據礦寨堅固的防壘,對抗他們這邊的強襲。

何況真要探明這些礦洞已經徹底打通,他們接下來要怎麼辦?

難道要諸閥也派出遠征軍,增援瀝泉?

就算宗閥同意,他們的兵馬,如何飛越重重關山進入秦潼山的腹地裡來?

商議來商議去,大家都覺得多觀察兩天,以當前的形勢判斷,陳海更可能還是在虛張聲勢,他們不能因爲陳海小小的計謀,就亂了陣腳。

第八百四十一章 出戰(四)第六百八十八章 殺魔第五百三十章 解圍第五百零二章 獻寶第一百六十一章 意外的重視第八百四十五章 回程(三)第五百八十四章 入彀(六)第五百一十二章 衝突第六百一十章 死間(二)第九百八十八章 浴血魔峽第一百零八章 流民塞道第三百六十一章 編伍第一百零七章 秘約(三)第七百一十九章 收穫第一百七十一章 戰功獎懲第一百一十九章 流民首領第五百二十二章 條件第九百五十六章 攔截第六百五十三章 截天魔指第三百九十九章 諫君第一百六十六章 風雨馳援第二百三十三章 同仇第八百八十五章 人選第七百一十三章 交戰(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秘議第三百零四章 擊潰敵騎第二百八十五章 妖神殿第九百一十六章 伏兵(四)第六十一章 重建藥師園第六百六十七章 出手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異人(四)第五百七十二章 兵不厭詐(三)第九百四十九章 惡戰(六)第四百六十一章 故佈疑陣第一百八十章 破心第九百二十二章 借兵之議(四)第三百一十三章 張雄第七十二章 試煉塔第六百三十七章 北陵谷(七)第九百四十八章 惡戰(五)第四百九十七章 追殺(三)第四百一十三章 半渡而擊(三)第二百九十九章 拖延第六百一十四章 星衡上域第六百一十二章 死間(四)第五百八十四章 入彀(六)第七百二十六章 真假第七百一十一章 交戰(一)第二百零八章第一百章 董侯第五百三十一章 留駐第一百六十五章 潰敗第四百五十一章 伏妖第四十四章 金州羌民第五百六十一章 決謀第二百五十四章 精絕城第六百四十章 北陵谷(十)第二十六章 荒地異變第十七章 藥田第九百章 效力第一百七十九章 太年輕太單純第十七章 藥田第十九章 少年孔桐第九百章 效力第四百三十九章 十月第六百零一章 血屍第九百二十三章 築道第一百二十三章 坐而論道第七百一十一章 交戰(一)第八百二十章 任職第三百一十二章 赤狻戰騎第八百七十一章 謠傳第六百九十八章 請戰第二百五十章 國使之名第一百九十一章 餓殍第五百一十五章 刺客(三)第八百六十一章 將戰第八百章 嶽博第四百二十三章 魔獒戰旗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戰起(三)第八十三章 上品玄壁第八百二十三章 殛天塔第六百零五章 鬼雄關(二)第四百零七章 天地異變第五十六章 斬殺妖蟒第五百二十章 秘議第五百四十八章 山雨欲來第一百二十章 董潘爲首第一百一十五章 民生誰管第八章驅趕下山第五百七十三章 謝覺源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去留(三)第七百一十四章 軍令不授第三百六十八章 膛線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震懾戰略第十章 武道秘形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冬季初戰(二)第七百零三章 陷阱第二百三十二章 箭射羣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