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五章 放棄

進入五月之後,上百萬將卒家眷、匠工,都陸續經橫山撤入秦潼山之中,黃雙和閻淵也於五月中旬,率部正式放棄潼口、天鈞、雁蕩等城,往橫山方面收縮……

黃雙御騎而行,看着馳道兩側那似金色波濤的麥浪,心裡滿是惋惜,只要他們能在雁蕩原再堅守月餘,就能有上千萬石的糧食徵入府庫,但爲服從大局,他心裡有再多的不捨,也只能放棄他們充滿熱情所建設、經營數年的土地。

爲保證撤離有序進行,確保河西鐵騎及涼雍鐵狼軍不敢銜尾追擊,鶴真人率戰禽營編入殿後兵馬之中,加上兩百多輛輕重型天機戰車以及四百具重彈弩壓後,令敵軍不敢輕越雷池半步。

董氏、苗氏暫時還無意付出太慘重的傷亡與龍驤軍決戰,大股兵馬也只是徐徐跟在龍驤軍後撤戰部之後,不費吹灰之力的接管一座又一座被龍驤軍丟棄的城池。

也許是龍驤軍撤得太倉促了,丟棄在榆城嶺沿線及雁蕩原深處的城鎮,不僅熔鐵而築的城牆都完好無損,城鎮內的屋舍、作坊都保留下來,甚至還有一些像銅鐵這樣的笨重物資,都遣棄在城裡。

雁蕩原上,四十萬大軍,分三批南下,從橫山城延伸到雁蕩原深處的數條馳道皆塵煙滾滾。

這些年好不容易在雁蕩原安穩下來的平民百姓看到這一幕,心中都是五味陳雜。

就他們而言,自然是更願意接受龍驤軍的統治。

這幾年來,他們流落到雁蕩原,不僅是龍驤軍給他們口糧渡過饑荒,也是龍驤軍發放農具、耕牛或者駝馬,助他們在雁蕩原建造屋舍、開墾荒地、種植糧食,更不要說這幾年龍驤軍在雁蕩原大肆興修水利,修築四通八達的馳道,開墾的土地還直接分配給個人。

他們的一切,都可以說是龍驤軍給的。

現在龍驤軍要走了,那些吃人不吐骨頭的宗閥即將到來,如何能令他們高興得起來?但他們好不容易在雁蕩原紮下根來,開墾、擁有自己的田地,凡夫俗子之中又有幾人能毅然放棄這一切,追隨龍驤軍撤到山多地少的秦潼山去?

就算如此,最終撤退到瀝泉總管府的軍民總數,還是超過了兩百萬。

這讓留在潼北府主持政務的郭泓判異常頭痛。

秦潼山內,潼北、潼中、潼南三府的耕地是不少,但多山少田的瀝泉這些年聚集大量的匠工以及進入天機學宮修行的寒門子弟,人數多達四五十萬,都不事農桑。

這時候又要保證瀝泉諸多冶煉場、礦場諸多鑄造工場能高效運營,潼北、潼中、潼南三府,即便還有餘糧,也都讓瀝泉這邊的無底洞給吞噬一盡,現在突然多出了兩百萬張吃飯的嘴,每天就需要六七百斤糧食,郭泓判如何不愁?

不過,他並沒有頭疼太久,很快風焰飛艇就從燕京滿載糧食,頂着凜冽的罡風,飛入瀝泉,以補充糧食的不足。

京畿平原纔是燕京最大的糧倉。

不過風焰飛艇的運力有限,風焰飛艇往返一趟,加上必要的維護、維修,需要六天時間,二十艘風焰飛艇,平均每天僅能輸送不到一百萬斤糧食進入瀝泉,好在陸路運輸也迅速跟了上來,卻也不至於出現饑荒。

雖然秦潼西關控制華陽宗手裡,但隨着龍驤第一、第二鎮師東撤,迅速加強對潼北、潼南、潼中三府的控制,同時也將大量的將卒家眷,往潼中、潼南安置過去,以減輕瀝泉的糧食壓力。

而陳海也早就着手在玉庭城與潼北府之間修築棧道。

所謂棧道,主要是在懸崖絕壁之上開鑿孔穴,插上石樁或木樁,橫鋪石木板,以利行人、通車,雖說風吹雨淋,容易毀壞,也承載不了天機戰車通行,甚至極易爲潛入進來的敵軍斥侯破壞,但要比用破巖戰車挖掘深山隧道要容易得多,花費也少得多,也是當前加強京畿平原與秦潼山腹地聯繫的最佳選擇。

這項目工作經過已有三個月了,從降卒及民勇裡徵用十萬健勇,秦潼山東麓深處的棧道已經修成近一千餘里長,再有兩個月就能讓牛馬駝運物資通行。

那樣的話,在秦潼山東麓深處增設三四十座驛所、中轉倉,僅用最爲傳統的手段,就能保證兩地的物資轉運,同時還能依靠這些驛所、中轉倉,往秦潼山東麓深處的一些河谷、盆地、壩子安置數十萬人口,開墾更多的糧田、種植更多的藥山、開闢更多的礦場……

均田分封策,不只是引起了宗閥的主意,天下的寒門子弟更是在熱切的關注着勢態的進展。

西園軍及六閥上百萬族人撤出京畿,進入薊陽郡,便大肆侵佔山林湖澤及耕地。

要僅僅如此,倒是沒有什麼,畢竟薊陽郡經歷黑燕軍之亂後,人口一度下降就剩四百多人,雖然這幾年有所恢復,但依舊只有戰亂髮生之前的四成而已,有大量的土地荒蕪無人耕種,宗閥要佔便佔過去。

然而六閥上百萬族人,不事耕織者甚衆,不僅要強佔已開墾好的熟田,還要將這些田地耕作的農民,強徵爲奴。

而保證聚集於歷川郡聯軍的補給,太子贏丹不僅在歷川郡橫徵暴斂,諸郡也都紛紛加徵租稅,一時間搞得怨氣載道。

在諸閥的高壓下,普通民衆彷彿蟻螻一般的存在,是沒有掙扎跟反抗餘地的,但出身寒門、敢於作奸犯科的遊俠、武勇,對龍驤軍在京畿及秦潼山所行的均田分封策,則充滿嚮往。

特別是謝覺源出山之後,便受陳海的委託,出任天機學宮大祭酒,自此之後,除天機傀儡術、兵術、武道之外,天機學宮又增玄法、劍修、煉丹術三科,寒門子弟皆可應試入學宮修行,每日都有成百上千、出身寒門的遊俠、鄉勇,翻山越嶺,進入京畿平原、進入秦潼,要求加入龍驤軍,或進入天機學宮修行。

等諸閥意識到這一問題,開始分派精英子弟徹底封鎖前往京畿的所有險僻山道之時,天機學宮在歸寧軍、新宿衛軍、劍修營徵用大量的弟子後,弟子規模又恢復到極盛之時。

*********************

攻陷燕京城之後,陳海就命令姚文瑾率部,以雷霆之勢拿下青龍峪,然後就令姚文瑾率龍驤軍第三鎮師四十萬精銳駐守青龍峪。

爲封堵太子贏丹親率的諸閥聯軍,從青龍峪進入京畿,陳海除了請賀蘭劍尊黃歧瑋到青龍峪坐鎮,還將天地絕陣防禦第一的乾天玄極陣連同八架超級膛弩部署在青龍峪。

除此之外,陳海還以每月兩萬新編之卒、二十輛天機戰車、四十具重膛弩、一架超級膛弩的速度,加強龍驤軍第三鎮師。

而樂毅、韓謇則率龍驤軍第四鎮師,進駐鐵城嶺,雖然一時半會沒能強攻武勝關,但也封堵住魏子軍、俞宗虎率宿衛軍殘部進襲京北地區。

陳海則於六月上旬,在扈衛營的簇擁之下,趕往鐵城嶺,親自主持對武勝關的戰事。

這時候龍驤軍第一、第二鎮師已經都撤到秦潼山,完成從瀝泉對橫山、潼中府對秦潼西關、潼南府對秦川茶馬古道的防禦,鶴真人也率戰禽營返回京畿,與陳海匯合。

蹄聲陣陣,車駕轔轔,修繕一新的鐵城嶺已經遙遙在望,從鐵城嶺再往北三十里,武勝關最南面的延南塞也旌旗招展,兵馬儼然。

魏子牙等人自然不會相信陳海會放他們一馬,早就在延南塞做好了準備,等着龍驤軍大舉來攻。

樂毅隨陳海登上鐵城嶺的主峰,眯起眼睛往北方看去,知道唯有將宿衛軍殘部所控制的武勝關南三塞拿下來,才能封住諸閥聯軍從北面進攻京畿平原的缺口,陳海的戰略意圖纔算初步完成。

而此刻,寧嬋兒彷彿一縷輕煙,消逝在秦潼山與燕山之間的羣山絕嶺之中,收斂氣息,在羣山險壑之間,往北方極速飛遁而去。

鐵鯤雖說對陳海言聽計從,但此次陳海是要鐵崖部放棄堯山,整體往首陽山方向遷移,以便對涼雍諸郡北部、對鐵狼軍構成強大的軍事壓力,更方便血魔大劫大臨之時,能及時南避。

這時候即便鐵鯤還對陳海言聽計從,但鐵崖部內部必然會有極大的爭議跟反對聲音。

陳海只能請寧嬋兒冒險走這一趟,確保鐵崖部能依照他的計劃行事……

2017-05-0423:14:23

第六百二十一章 役魔(七)第三十九章 陰謀第六百五十七章 是人非魔第四百三十二章 雷霆第四百七十五章 堯山大捷第三百五十三章 相疑第九百八十七章 上蒼之子第六百九十六章 兵甲第九百一十四章 伏兵(二)第四百六十六章 紫電雷芒第二百二十九章 妖女相纏第六百二十章 借兵之議(二)第九百八十六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四十一章 萬仙山(一)第二百五十八章 精絕軍第五百三十八章 魏子牙第一百九十九章 黃麋原(四)第九百零六章 太上天尊第一千零四十章 去留(二)第五百五十章 歸寧軍第七百四十一章 逃亡第四百二十六章 瀚海地宮第十八章 藥師園第三百三十六章 此生第一百六十五章 潰敗第五百八十八章 死局第一百四十章 老卒第八百六十一章 將戰第八百九十二章 守城(三)第六百零五章 鬼雄關(二)第三百六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二百零一章 獅城嶺道院第八十三章 上品玄壁第九十八章 維持慌言第七百七十一章 奪島之戰第八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六百一十一章 死間(三)第七十六章 師姐論道第五百零八章 相遇第二百七十章 府兵制第六百三十三章 北陵谷(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出兵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異人(一)第六百六十九章 衆生邪靈第十章 武道秘形第二百零七章 說客第九百四十四章 惡戰第七百六十八章 鼓浪島第五百七十八章 私仇公仇第八百九十七章 療傷第六百三十九章 北陵谷(九)第六百五十四章 引魔入甕第一百一十二章 故人踏劍來第三百一十章 交易第三百章 戰前第九百四十一章 噩耗第八百三十七章 末雨綢繆第六百五十三章 截天魔指第一百零六章 燕京途中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行第五百零九章 姚女第九百一十章 偷渡第六百六十七章 出手第三百七十六章 誘敵(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爲何而死第八百四十九章 分賞第七百五十五章 議盜第五百零九章 姚女第八百五十五章 安排第五百一十七章 刺客(五)第八百二十一章 巡視第八十九章 擅自行動第二百九十五章 鐵勒嶺第八百二十九章 授道第六百二十三章 役魔(九)第二十二章 武威神侯第四百二十章 北線商道第六百零六章 鬼雄關(三)第三百七十四章 人心第一千零一十章 敬酒罰酒第七百零一章 潛入第二百五十九章 再圍黑山寨第八百四十八章 交易第五百零八章 相遇第七百零一章 潛入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戰將至(三)第二百一十七章 盜圖第六百四十三章 魔戰甲第五百九十四章 血霧魔淵(四)第三百二十七章 割裂第四百零一章 衝突第六百零五章 鬼雄關(二)第二百零七章 說客第一千零八章 秘約(四)第八十四章 選兵第六百二十六章 血煉(二)第三百五十六章 再說隱脈第732章 守塞第一百七十五章 練兵實錄第七百九十一章 雙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