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詭局

陳海這麼輕易就允諾半年內供給雁行塞二百具重膛弩,符少羣心裡是有困惑的,一方面他認爲可能陳海迫於吳氏一族的壓力,急於跟他們示好,又懷疑這有可能是陳海的緩兵之計。

不過,符少羣當下對陳海難有什麼不滿,即便懷疑陳海沒有那麼容易入彀,但也只能等到半年後,看陳海是否真乾脆利落的交易二百具重膛弩給他。

談過事後,符少羣就告辭離去,而陳海在燕臺關難得有兩三日的閒暇,也無意出去應酬,便下令扈從關門閉戶、謝絕朋客造訪,借眼下難得的閒暇時間梳理這段時間的修行。

陳海已經觸摸到大道本源,所以絕大多數道胎境強者此生永遠無法跨的那道門檻,對陳海來說是不存在的,他眼前要做的也就只是不斷的鞏固道基,直到他在道胎及肉身上的修行有把握扛過大道雷劫,便可以渡劫衝擊天位境了。

道胎乃神魂所繫,陳海修行火鴉陣書,在體內開闢七十二靈竅、修煉七十二火鴉精魄,與雷電淬體秘法一起,能同時提升道胎跟肉身的修行,但整個過程是漫長而枯躁的。

姜寅說他潛心修行,百年之後就有希望渡劫踏入天位,這不要說在萬仙山了,即便是在崇國,也是千年難出的絕世妖孽,但八十三年後血雲荒地跟星衡域的天域通常就將徹底的打開,而且玄元上殿與天呈山的魔族必然會在此前有一場大決戰,陳海哪裡可能閒下心,留在萬仙山潛心修行?

修煉七十二火鴉精魄,此事需要時時爲之,但急切不得,可能真需要上百年之久,才能真正小有成就。

陳海想着武道秘形不僅僅跟殺伐兵氣相關,而流陽宮太子商缺也絕不會隨隨便便在玉虛神殿第二層入口處留下五百武道秘形的考驗,他此時就差三十一種武道秘形,就能補足五百之數。

就眼下而言,要能參悟出更多的武道秘形,不僅能提升他對武道的參悟,提升他的實力,也能令他對殺伐兵氣能有更深的理解。

不同的武道秘形,能組合成武道絕學,同時修行不同的武道絕學,能拆解出新的武道秘形來。

陳海之前差不多將燕州他所能接觸到的武道絕學,特別是最基礎的部分,都修習過一遍,也從中拆解、參悟出四百六十九種武道秘形,他此時要想參悟更多的武道秘形,最好的方式,也是從星衡域流傳已廣的武道絕學入手。

爲方便魔獐嶺三鎮軍中的弟子修行,萬仙山在魔獐嶺深處設有一座道院,陳海心想那裡應該保存大量的玄功真訣,或能供他參詳。

想到這裡,陳海也不驚動潛修養傷的墨翟,徑直御劍往位於魔獐嶺中麓的道院飛去,一個時辰就橫跨千餘里險山絕嶺,在一組位於山峽深處的道院建築羣前停下來。

山峽裡種滿梅樹,此時正值梅樹吐蕊的季節,那一株株老梅暗吐芳華。

陳海聽姜赫說過,道院的監院長老是個擅修武道的武癡,但他神識往道院內掃去,卻發現監院長老人不在道院裡,其他幾位長老都僅道丹境修爲,趕出來看到陳海亮明身份,趕忙誠惶誠恐的將他迎入道院之中。

陳海聽道院的其他長老說魔獐嶺南麓某處深澗生長一株怪梅,這幾天芳華吐蕊,監院長老特地跑過去賞梅去了,心想也真是趣人,以後有機會倒可以找上門切磋切磋,但這時候也不想打擾別人的雅興,就沒有讓道院的人跑去將監院長老請回來,他讓傳功長老帶着他去藏經院翻閱此時所收錄的武道典藏。

道院都是道丹境以下弟子所能修行的玄法真訣,幾位長老都不明白陳海都修成道胎了,又是太上長老薑寅老祖的親傳弟子,怎麼會對如此低微淺顯、內門弟子都不會修煉的武道絕學感興趣?

不過,在萬仙山,真傳弟子地位高高在上,堪比護法長老,遠非他們這邊外門道院的普通長老能及,只當陳海修行遇到什麼瓶頸,需要追本溯源的去發覺問題所在。

陳海作爲真傳弟子,有一項特權就是所有內外門弟子所能修行的道藏寶典,都無法用宗門功績兌化,就能直接翻閱修行——這也是七姓本宗嫡系子弟所擁有一項特權……

雖是外門道院,但也藏有十數萬冊道卷,僅武道玄功錄有七十九種;而萬仙山歷代弟子對這七十九種玄功,最爲經典的參悟心得另有三千七百餘種。

以陳海此時的修爲及強大的神魂,已經遠不是用一目十行就能形容的。

即便如此,他還是花費了三天時間,將七十九種武道玄功都拓印到識海之中。

今天還要去參見即將上任的新鎮守將軍吳之洞,陳海不能繼續耗在道院,便請道院將對其他三千七百餘種武道參悟,以及道院裡還有十數種對天機傀儡術的研究道藏,抄尋一份送到他在燕臺關的府邸之中。

大道艱深,修爲越高越難突破,從這之中也能稍窺一斑。

這七十九種武道玄功,對此時的陳海來說簡單之極,但都修煉一遍、從中拆解出新的武道秘形來,就非三五年能做成的事情。

從道院出來,陳海先御劍回到燕臺關城內的府邸,看到趙大成在院子裡伺弄他馳聘戰場充當坐騎的金毛狻猊獸。

問過趙大成,陳海才知道他傳言回北陵塞,姜雨薇、姜震、沙天河他們預料到他會在燕臺關住上一段時間,便將修爲不高,卻擅長處理種種庶務的趙大成派過來,照顧陳海的起居。

今日已經是建興十八年的新年,下了三天的雪已經停住,陳海得知北陵塞一切安穩,便讓趙大成隨他趕往鎮守將軍府。

“大人,你這樣子可是不行。”趙大成說道。

陳海疑惑地問道:“有什麼不妥?”

趙大成指着陳海的衣服,說道:“今天新的鎮守將軍上任,在燕臺關營尉一級的將官都趕過去拜見,大人這麼一身布袍過去,怕是會被新的鎮守將軍挑剔吧……”

陳海這才注意他身上穿了一件灰色便袍,自嘲地笑道:“我一向隨意習慣了,卻忘了這茬,現在想想還是北陵塞來的舒服,最起碼可以爲所欲爲。”

陳海回房換上代表軍司馬身份的高冠錦袍,看到趙大成在府門外將車駕都安排好,便乘銅車轔轔軋着石板路,趕往鎮守將軍府。

鎮守將軍府就在同一條街上,即便是慢悠悠的乘車,半炷香工夫也走到了。

陳海穿過儀門,看到姜赫、桓溫站在門廊前說話,兩人眉頭都微微皺着,也不知道他們在想什麼。

“你這時候倒有時間跑去道院,符少羣放出消息,說你答應半年內提從二百具重膛弩裝備雁行塞?”姜赫迎過來,傳念說道。

“嗯,是有這回事——之前答應過他了,也不能因爲這事就突然變故。”陳海心裡一笑,說道。

他沒想到符少羣這麼怕他反悔,又或者是怕姜明傳等在燕臺關的姜氏子弟,對他不夠厭惡,竟然現在就直接將消息放出來了。

姜赫倒也不喜歡姜明傳爭權奪勢在背後搞事,只是他還以爲陳海不會急於跟符少羣|交易,還以爲陳海會緩一段時間,有些擔憂陳海跟姜明傳再起齟齬,而他心裡也清楚,是姜晉老祖暗中在支持姜明傳——畢竟比起師尊來,姜晉老祖更在意姜氏一族的利益不被他人侵犯。

陳海走進大廳裡,營尉以上的將領已經有八九十人聚集過來,其中絕大多數都是萬仙山的弟子,而十之五六又都是姜氏弟子。

看到陳海與姜赫走過來,姜氏出身的將領看陳海的眼神都有些怪訝,但陳海乃是姜寅的真傳弟子,在燕臺軍又是僅次於鎮守將軍及長史的軍司馬,在場的姜氏子弟以及其他萬仙山弟子,都還不敢對陳海不敬。

姜明傳還沒有到來,符少羣也未見蹤影,而在鎮守將軍的虎案一側,秦謙孤零零地坐在一張長案之後,臉色神情凝重,並無喜色。

元陽宗太上長老、秦謙的師叔吳之洞到燕臺關擔任鎮守將軍,然而秦謙此時長眉深蹙,似乎已經知道姜明傳以及姜明傳身後的姜族,絕不會輕易看到燕臺關的軍政大權旁落元陽宗之中……

第八百二十九章 大殿二層第五百六十五章 潛龍第四百九十二章 石鏡第五百六十九章 續命真法第八百八十一章 迴歸第七百三十一章 伏殺第三百零五章 勝敗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戰起(三)第三十一章 刻刀之下第六百七十章 焰湖第八百一十二章 道禪峰(二)第二百八十九章 肉身第一百四十二章 巡營第五百九十五章 血霧魔淵(五)第七百零五章 天地山河第九百零三章 借債將還第四百六十六章 紫電雷芒第七百六十七章 誤入歧途第五百二十章 秘議第七百五十二章 海盜船第三百二十一章 自立門戶第七百八十四章 渚碧洞府第二百六十章 伐兵真意第五百七十九章 入彀(一)第八百四十三章 回程(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魔戰甲第六百六十一章 秘道第三百七十七章 誘敵(二)第九百一十六章 伏兵(四)第四百三十六章 結盟第五百四十一章 入京第三百六十二章 奪山第八百四十六章 回程(四)第一百八十四章 聚泉嶺第二百三十五章 誘騙第七百二十八章 各懷鬼胎第四百八十五章 形勢第七百七十八章 血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戰械第四百九十一章 元神第二百四十一章 國使第八十七章 操練第三百一十章 交易第四百零五章 攝政第五十一章 更名改姓第九百四十章 龍鼎之秘(二)第七百一十章 火鴉戰車第八百四十三章 回程(一)第三百四十五章 急轉直下第六百五十九章 分身第三百六十三章 望曦峰第五百四十六章 擁立第十章 武道秘形第四百三十六章 結盟第五百一十九章 相認第五百六十章 引蛇出洞第三百一十一章 燕州近況第三百零五章 勝敗第六十二章 山北論戰第三百四十七章 夜行第六百七十四章 邪念四百一十四 虎頭蛇尾第四百二十四章 蛟龍第三百六十章 道丹第一百六十八章 破釜沉舟第八百九十九章 魔奸第七百七十七章 勸留第三百五十七章 說降第五百七十五章 放棄第四百四十八章 爲何而死第七百零六章 天地山河(二)第七百四十一章 逃亡第二百二十九章 妖女相纏第四百七十一章 關鍵時刻第七百七十六章 黑風島第七百五十七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二十八章 分割第二百七十章 府兵制第二百七十六章 辭行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冬季初戰(二)第八百二十九章 授道第五百八十章 入彀(二)第732章 守塞第八百七十九章 邀戰第一百零七章 秘約(三)第九百九十五章 伏殺(一)第四百九十章 綢繆第六百四十五章 天武臺(二)第七百一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六十四章 回家第六百二十章 役魔(六)第二百三十三章 同仇第五百三十八章 魏子牙第六百八十三章 精魄猶存第八十三章 上品玄壁第五百八十八章 死局第五百一十九章 相認第三百五十七章 說降第六百三十六章 北陵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