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老縣城的街道
薊縣老城裡的街道有許多條,長的短的寬的窄的都有。過去城裡人的習慣稱謂是,把官府辦公的衙門和官員居住的府邸門前的道路稱爲“街”,把兩側既有居民住宅也有商家店鋪的道路稱爲“大街”,把兩側僅有老百姓住宅的道路稱爲“衚衕”。
據《薊縣誌》記載:明朝洪武年間,城內主要街道以鼓樓爲中心,向東的大街稱文昌街,向西的大街稱武定街,向南的大街稱太平街,向北的大街稱拱星街。除四條大街之外,城裡還有30條小街道,也稱某某衚衕。到民國年間,爲了表示反對封建文化,縣政府決定把文昌街改稱東大街,把武定街改稱西大街,把太平街改稱南大街,把拱星街改稱北大街。
經過六百多年的發展,老城垣內的房屋增加了許多,也形成了一些新的衚衕,可是主要街道的佈局沒有太大的變化,到1980年以前,還是以鼓樓爲中心的四條大街。這四條大街在明清時代的文雅名稱,大部分人已經不知道了,大家的習慣稱呼就是以鼓樓爲中心的東西南北四條大街了。
由鼓樓至東門臉(東城門)一段稱東大街(現稱文昌街),鼓樓至西門臉(西城門)一段稱西大街(現稱武定街),鼓樓至南門臉(南城門)一段稱南大街(現稱漁陽南路),鼓樓至北倉廒一段稱北大街(現稱漁陽北路)。
除了城牆圈裡面的大街之外,城門外還有西關廂大街和南關廂大街,東關廂由於居民較少,過去沒有形成大街。
老城裡的衚衕很多,大約有幾十條。每條衚衕都是以本衚衕知名度較高的廟宇、公用設施、或大戶人家的姓氏爲名稱的,如龍泉庵衚衕、張相公廟衚衕、岳家衚衕、侯家衚衕等。
由鼓樓前十字路口到南城門爲南大街,南面有兩個十字路口,北面的俗稱“中街口’,南面的俗稱”下街口”。
中街口(現在的中醫院北)的東面是“三府橫衚衕”(現改稱“三府街”),直通南北向的“龍泉庵衚衕“(現改稱”昌南路”)。往西是“南四眼井衚衕”,直通南北向的“塔東胡同”。
下街口(現在的工業局南側)東面的是“龍泉庵西衚衕”,與縱向的“龍泉庵衚衕(昌南路)和東側的橫向“龍泉庵東胡同”相通。下街口西面是“白塔寺衚衕”(現改稱“白塔寺街”),直通西城南部牆根的白塔寺,現在已與城外的津圍公路相通。
在臨近南城門的路東(南樓商場後面),是“南門東馬道”,往東直通南城東部牆根,現在成了一個小衚衕。與之相對應的是街西的“南門西馬道”。因爲“馬道”本來是指城門兩側既可走馬又可行車的斜坡登城牆的磚道,但人們習慣的把城根下地面連接馬道的土路也稱爲“馬道”,這樣“馬道”就成爲地名了。因爲城牆根下本來是沒有民宅的,城牆被拆毀後,“馬道”兩側逐漸蓋滿了房屋,於是就形成了小衚衕。
由鼓樓前十字路口到西城門爲西大街(現改稱“武定街”),街上沒有相對稱的十字路口。
西大街北面有兩個大衚衕,西面的是“石門坎衚衕”,往北直通“文廟衚衕(文安街)”,並與城隍廟大院(現在的文安街派出所)門口遙遙相對。東面的是“北四眼井衚衕”,往北直通“文廟衚衕(文安街)”。
西大街南面本來有一個大衚衕,兩個小衚衕。中間的大衚衕(商業職工醫院西),稱爲“塔東胡同”,往南直通南城西部牆根,現已與城外的人民西路接通。兩個小衚衕,東面的小衚衕稱爲“星星石衚衕”,位於西大街與四眼井衚衕之間。也就是現在的梅花樓小區及北面的鑫龍商城裡面,衚衕南口正對着林家衚衕(現在的中醫院西側醫院家屬樓院牆大門口)。星星石衚衕北面有兩個出口,東側一個出口在路北的四眼井衚衕的斜對面,西側的出口與路北的老爺廟(現在的旅遊局)大門相對。星星石衚衕在西大街改造中已消失。
塔東胡同西面的小衚衕過去稱“西門南馬道”,後改稱爲“塔西衚衕”,直通西城南部牆根。“西門北馬道”的地段,沒有民宅,沒形成衚衕,解放後被薊縣文化館(後改爲局)圈進獨樂寺大院內,文化館及下屬的圖書館、電影隊、皮影社、評劇團及後來的文物保管所都在這裡辦公,貼近西城牆的空場地曾經是露天電影院。
過去的北大街是從鼓樓門洞穿行的,從鼓樓往北到北倉廒(後改成北操場)是北大街,城牆北面沒有城門,城根下有座真武廟,廟內有兩棵千年古柏,每棵樹四個大杈,俗稱“二柏單八杈”。
過去北大街路西只有兩個大衚衕一個小衚衕。南面的大衚衕是“侯家衚衕”,直通獨樂寺後西城牆根。北面的大衚衕是“文廟衚衕”,現在稱爲“文安街”,直通城隍廟前的西城北部牆根。中間的小衚衕是“錢家衚衕”,位於北大街與南北向的“北四眼井衚衕”之間。現在城關一小後半部與漁陽中學前面的“迎賓西路”,過去是一片荒地和果樹園。
北大街東面過去也只有兩條街,南面的在縣衙門前邊,現在稱爲“府前街”(縣政府前邊),北面的在廣福寺和魯班廟前邊,現在稱爲“府後街”(一中前邊縣政府後邊)。這兩條街都位於北大街(漁陽北路)與新鼓樓衚衕(府東路)之間。
現在薊縣一中北門外的“迎賓大街”,過去既不是“衚衕”,也不是“街”。因爲這裡沒有住宅,只是廣福寺後面的一大片空場地,俗稱“北倉厫”。“北倉厫”前邊有一條從北大街通往“錢局子”和“上庵”(現在漁陽賓館處)的小土道。
由鼓樓前十字路口到東城門是東大街(後改稱文昌街),從鼓樓往東第一個路口(郵局東面)是十字路口,過去這裡有一座比西面鼓樓建的晚的魁星樓,俗稱“新鼓樓”。它位於十字路口正當中,東西街和南北街都從新鼓樓基座的門洞中穿過,日僞時期被拆除。十字路口北面的大衚衕稱“新鼓樓衚衕”,現在改稱“府東路”,往北直通“北倉厫”(迎賓大街)。因新鼓樓路口南面的街道兩側均無民宅,往南十幾米外就是一個集貿市場——豬市(郵局南部),也不算衚衕。
再往東邊的路北有一個大衚衕,也就是原物資局西側的那條大衚衕是“大蔣家衚衕”,往北直通“錢局子”和“上庵”(現通迎賓大街),現改稱“賓昌路”。再往東邊的路北原物資局與農業局之間的小衚衕是“小蔣家衚衕”,往北直通“王家菜園衚衕”(現在的城關小學東北隅分校前面)。
再往東面路北水務局和工經委之間的小衚衕稱爲“小間道衚衕”,往北直通“王家菜園衚衕”。
臨近東城門路北的小衚衕稱爲“東門北馬道”(世紀商廈東側),往北通東城北部牆根。與其相對的是東大街路南的小衚衕“東門南馬道”,往南直通東城南部牆根。
在與“小蔣家衚衕”斜對面的路南有一條大衚衕,原名“龍泉庵衚衕”,往南直通南城東部牆根,現在改稱“昌南路”,已與城外的人民東路相通。
東大街路南武裝部東邊,還有一條不足二米寬的小衚衕是“三道彎衚衕”,向西、向南、再向西拐三道彎可到龍泉庵衚衕(昌南路)。
老縣城除了以上大街及與其相通的衚衕外,在衚衕與衚衕之間,還有許多小衚衕。有寬有窄,長短不一,名稱各異,如藥王廟衚衕、南城根衚衕、米市衚衕等等,很難都說請,故不再贅述。
南、北、東、西“馬道”,之所以未加以“衚衕”二字,是因爲解放前這裡沒有民宅,只是地名,算不上“衚衕”。後來兩側建起了民宅,形成了衚衕,人們還習慣稱其爲某某“馬道”。
薊縣城裡的東西大街,自古就是北京到東陵和山海關的必經之路,而從天津到承德,也是從南門進城,從西門出城再往北去的。所以,老縣城裡的大街是比較寬的。街道的主路路面大約有六米多寬,可供兩輛載重四噸的解放牌汽車互相錯車。主路兩側各有一米來寬、半米多深的石砌排水溝,每年臘月都要清理一次。主路路邊,排水溝沿上(不是門口的地方)還栽種了國槐樹。排水溝外是兩米到三米多寬的輔路,輔路上的人可以對面行走。輔路外邊是房屋或者院牆,兩旁建築物之間的距離大約十幾米。現在的武定街(西大街)就基本保持了原來的寬度,只是把過去的主路、排水溝和輔路都連成一體了,武定街上現存的幾棵粗大的國槐樹,還是西大街改造之前保留下來的,石門坎衚衕前面街道南北兩側槐樹之間的距離(包括樹幹在內),就是過去主路的寬度。槐樹外面纔是排水溝和輔路。不過以前南側的建築物牆基並不都在一條直線上,輔路的寬窄度不一樣。西大街改造後,有的門市部前面的臺階,也超越了過去排水溝的界限。
在各商家店鋪的門前或大宅院的門口,都有用長條石板架在排水溝上的小橋,小橋的寬度比門口的寬度略大些。另外,在各商家店鋪的臨街屋檐下,還設有與輔路寬度相當的類似走廊的木製“雨搭子”。下雨時,街上的行人可以在“雨搭子”下面避雨。另外,在各店鋪門外的主路邊上,還豎立着一人多高的路燈杆,燈杆頂部是玻璃匣子,裡面是麻油燈。每到晚上,各店鋪都把門口的路燈點着,一方面方便街上行人,更主要的是爲自己招攬晚間的顧客。
城門外三個關的大街寬度也和城裡差不多,現在西關大街從東風賓館西側到漁陽建工集團之間的路段的主路,還是過去的老街道的寬度,西關村的居民大多居住在街道兩側。東關大街和南關大街都不像“街”而更像路,過去的東門外大街與現在不同,現在新街道的路北是崔店子村和東北隅村的民宅,路南纔是東關村的民宅。過去東門外大街走向是朝東偏南的方向的,東關村的居民大多居住在路南。過去南門外大街走向與現在一樣,但南關村的居民住宅大多在這條街道的西側,路東只有一個大車店和一所古廟改成的小學校。現在南關村十字路口以西的街道的寬度還是過去的老樣子。
與現代化城市相比,老縣城的街道當然太狹窄了,不過在當時還是適應的。因那時城裡人口少,機動車基本沒有,主要運輸工具是膠皮大馬車,而且也不多,自行車更沒有幾輛,所以沒有交通阻塞和擁擠現象。1956年以前,每年正月十五那天,全縣各村的“花會班子”,都來城裡匯演,俗稱“走會”。這天早晨大約有三四十“撥”(俗稱一個花會班子爲“一撥”)會班子都到北倉厫(一中大操場)集合,然後從鼓樓前面開始分成三組,每組十幾“撥”,分別在東、西、南三條大街上“扭會”。上午、下午、和晚上輪換走遍三條大街。
那時街上的店鋪和機關單位,都在自家門口的小石橋上擺好點心桌,上面的盤子裡擺上點心、茶水、和開包的散菸捲(以免整盒拿走)。會班子過來後,只要見到門口擺點心桌的,就停下來扭一陣子。然後休息一會,演員們喝茶吃點心抽菸卷,有時吃不完,那個扮演“傻小子”的演員,就把剩下的點心和菸捲都裝進肩上背的褡褳(俗稱“上馬子”,一種粗帆布製作的中間開口,兩側裝物的長條布袋)的口袋裡。上一撥“花會”走過之後,店鋪主人再添續茶水點心和菸捲,準備給下一撥“花會”用。
走會時的中午飯和晚飯都是飯館供應的份飯,估計飯錢可能由縣裡開支。晚上表演時演員們在帽子和頭飾上都有個閃亮的小電珠(電池帶在身上),打旗的有提燈(馬燈),各店鋪門口有點燈油的路燈和新掛的燈籠(點蠟燭的),看着也很好。只是晚上觀衆少些,因遠處村莊的觀衆不來了。
那時大街的主路上只有花會班子,沒有觀衆圍着。觀衆自覺地都站在街邊排水溝的外面輔路上觀看,只站兩三排,也不擁擠。店鋪的人坐着或站在點心桌旁邊看,也有的街旁居民在自家院子裡站在凳子上隔着院牆看。總的說秩序很好,沒有擁擠現象。
薊縣城裡的街道過去都是沙石白灰與黃粘土夯實的混合路面,路基是比較堅硬的,不像城南平原道路那樣有很深的兩道“車轍”(木輪鐵瓦車軋出的痕跡),下雨天也不會踩兩腳泥。所以路面還算平坦的。據說滿清年間,每年清明節前後,皇帝、娘娘們去東陵上墳,來回都從薊縣城裡經過。
老百姓把皇家上墳的隊伍稱爲“皇差”,城裡的獨樂寺、廣福寺、上庵、龍泉庵、西關的天仙宮等地,都是“皇差”午休或者夜宿的處所。每年“過皇差”之前,官府就組織民工用所謂“清水潑街、黃土鋪地、碾壓夯實”的方法,把城裡城外的道路修整一遍,爲的是避免大隊人馬經過時車輛顛簸和塵土飛揚。
“皇差”經過時,城裡的老百姓要像過節一樣,穿上乾淨的衣服,在大街兩旁“跪迎”,並要山呼“萬歲”的口號。所謂“跪迎”,就是讓老百姓頭朝外跪在大街旁邊,不許站起來也不許轉身,當然可以扭頭觀看。
跪迎的老百姓其實只能看見那些打着旗羅傘扇、舉着金瓜斧鉞的儀仗隊和持槍垮刀的警衛隊,以及跟在龍車鳳輦旁邊的太監和宮女們,根本看不到坐在車輦裡的皇帝和后妃們。
據說爲了使“皇差”隊伍步伐整齊,隊旁還有個敲梆子的官員,類似現在“嘟、嘟”的吹哨子或喊“一、二、一”的口令,使全隊人員步伐整齊又威嚴。
過去,由於交通工具落後,路上車輛行人每過幾十里就需休息餐飲方便,所以國家的公路都需要穿城過鎮。那時從北京到唐山、山海關、瀋陽的公路,都是先從西邊十三公里外的邦均鎮街裡穿過,到薊縣城裡的鼓樓前十字路口後,有兩條路可選。一是從東大街出東城門再向東走十八公里,從馬伸橋鎮街裡穿過去,經遵化縣城再分路去山海關、瀋陽或者唐山;二是從鼓樓前向南拐,出南城門向南走八公里到溵溜鎮。從溵溜鎮街裡穿過去,再向東拐,走八九公里到別山鎮。從別山鎮街裡穿過去,再奔玉田縣。到玉田縣城再分路去唐山或山海關和瀋陽。
民國年間和新中國成立後,因爲城裡的大街還是國家級公路的一部分,所以雖屬沙石路面,但質量一直是很好的(改革開放後薊縣纔有瀝青路面)。
八十年代以後,國家又把京沈公路延長爲京哈(至哈爾濱)公路,並且在薊縣境內截彎取直,從邦均鎮、溵溜鎮和別山鎮的南部開闢一條新路(注),一直到玉田縣境內去了。但是,津承公路(以後又延伸爲天津至圍場的津圍公路)和邦喜(薊縣邦均至遷西縣的長城出關口——喜峰口)公路,還是要從薊縣城區的外環路交叉而過的。這樣一來,老縣城裡的街道,就從國家公路中分離出來,純粹屬於城市街道了。
談到老縣城的街道,還要說一下街道上的牌坊。牌坊,老薊縣人也稱之爲“牌樓”,大概是因爲它和過去的樓房相似,也有斗拱結構的大檐和雕樑畫柱的頂部。過去鼓樓前十字路口的東、西街口,各有一個牌坊,與現在鼓樓廣場上的東西兩個牌坊的位置間距相比,距離要小的多。因爲過去的街口東西向寬度還不如鼓樓基座大,所以東西牌坊的間距也就和鼓樓基座的長度差不多。牌坊的大小和現在鼓樓西側武定街(西大街)的牌坊差不多,因爲武定街的寬度和過去一樣。
在鼓樓南面的南大街中街口北側,也有一個牌坊,位置和現在鼓樓廣場的南牌坊一致。大小也和現在武定街口的牌坊差不多,也是三門四柱形狀,中間的大門在主路上,排水溝和輔路在兩側的小門裡。只是東大街(文昌街)口和南大街中街口的牌坊不如現在鼓樓廣場的東牌坊和南牌坊寬大,因爲那時的街道沒有現在這麼寬。
另外,在西大街的石門坎衚衕口也有一個牌坊,和現在新建的牌坊的位置相同、大小樣式也差不多。在北大街路西文廟衚衕路口,也就是文廟(孔子廟)大門東側也有一個牌坊,大小與路口相當,樣式都相同。
城內街道上的牌坊就這幾處,現在武定街西街口的牌坊,過去是沒有的。不過有些廟宇的院裡門外,也有牌坊,但不是街道上的了,不再介紹。
過去的牌坊與現在的幾座牌坊建築風格是一樣的,都是石樑石柱斗拱飛檐,彩繪樑面。不同的是,過去的牌坊大梁和柱子是方形灰白色的長條花崗石,石面上不刷油漆。只在樑框中間的匾額部位和斗拱飛檐上油漆彩繪。在牌坊頂部的下側,也就是在石柱的肩膀處,前後各有一條和石柱寬度厚度相似的斜向石柱,使牌坊的頂部固定在一個等腰三角形的三根組合石頭柱子上邊。這種建築結構斜柱和現在的電線杆斜拉線似的,對中間直立的主柱有非常強的固定作用。在石柱的下部,前後兩側各有一塊露出地面一人來高、上面三四十公分寬、下面五六十公分寬,與石柱厚度相同的半梯形“夾柱石”。“夾柱石”的下部與石柱一起深埋地下,上部用大鐵箍固定成一體。“夾柱石”與石柱緊貼的直角側面是平的,互相之間嚴絲合縫。梯形側面和上面的棱角是圓滑的,左右兩側雕刻圖案花紋。
現在新修的牌坊,柱子是用鋼筋水泥做的圓形紅色油漆仿木柱子,樑上部位全部油漆彩繪。現在的鋼筋混凝土柱子抗震能力很強,兩側也沒有必要在配置斜拉柱來支撐了,使牌坊顯的秀氣多了。除石門坎衚衕口的小牌坊還是用“夾柱石”夾圓柱(不是嚴絲合縫)外,其他幾個牌坊的柱子的下部,都是用漢白玉做的“抱柱石”包裹。當然也是下部深埋地下,上部用鐵箍固定。總的看,現在的牌坊比過去的要漂亮多了。
解放前老縣城裡街道雖多,但與城外官道相通的只有三個城門處,而且要經過甕城門洞,城門洞本身就比街道窄,還要拐個一百八十度的彎,看起來很彆扭。解放初期,可能是縣裡財力所限,無力整修。1955年後,經濟發展了,就逐步對城裡的街道進行了改造。
首先是拆除了城門洞和甕城,扒開比街道還寬些的城牆豁口,道路截彎取直,看起來順暢多了。
二是公私合營以後,私家的小店鋪取消了,沿街修建了大商店、大飯店。以前各家店鋪門前屋檐下的“雨搭子”和門前的路燈杆,也都拆除了。
三是大商店大飯店的門前、窗前的排水溝,都用石板或水泥板蓋上了,輔路主路連在一起。這樣一來,整個街面就顯得比過去寬敞、豁亮了。
四是架設了路燈,1958年,最先在南大街鋪設了水泥路面,路旁架設了高大的路燈杆(用南關水電站發的電)。1960年以後,縣裡接通國家電網,四條大街全部安裝了路燈。後來又逐漸都改成水泥路面。不過,變化最大的,還是七十年代後期。
七十年代後期,城區向外擴展,在城牆頂上和城牆外邊建起了不少機關單位、家屬宿舍和農民的宅院,城裡的許多衚衕都延伸到城牆圈外。1976年大地震之後,先對南大街實行拓寬改造,搬遷了街道兩側的十幾戶居民,拆除了街面上所有的臨街房屋和店鋪。大街的主路面擴展到二十米,修建了地下排水管道,兩側輔路一般三四米寬,有的店鋪門前還留有很大一片停車場地。如1980年在南大街路東修建的影劇院,門前就是一大片停車場,這就爲二十多年後修建鼓樓廣場,預留下了空地。
後來,隨着改革開放的發展,城裡的人口和汽車越來越多,於是對東大街和北大街也先後進行了拓寬改造。東大街的主路約十六七米,雖不如南大街寬,但是輔路面很寬,整個街面的寬度比南大街還要大。
1984年後,縣裡爲發展旅遊業,又把西大街改成了古建築街。本來西大街和其他大街一樣,都是普通的民宅和解放後修建的新式商業店鋪,只有獨樂寺保存了原來古式豪華型建築。改建後兩側房屋全部變成了雕樑畫柱的豪華型古式建築,但是整條街的寬度基本沒變,有的地段比過去還窄了。獨樂寺的院牆位置沒變,但是山門前的影壁牆向南移動了三米左右。過去的影壁牆是在路南排水溝北面的,影壁牆前邊三四米外是民宅(過去的何家大車店),現在影壁牆前面是一片空場。
尤其是北大街的改造動作更大,把鼓樓兩側的建築物都拆除了,使原來從鼓樓門洞子穿行的街道,變成從鼓樓基座兩側繞行,大大增加了行車流量。北大街不僅修建了十六七米寬的主路和三四米寬的輔路,還在鼓樓後面和路西修建了小花園,擺設了座椅,供行人休息。只是由於要對北段路旁的魯班廟和孔子廟的文物遺址進行保護,所以,文廟衚衕(文安街)和府後街以北,一中和一小兩個學校之間的的街道沒有拓寬。但已把北面一中學校後北倉厫前的道路一直延伸到東城牆外邊,與早修的東風路連在一起了,稱爲“迎賓大街”。
到了二十一世紀之後,爲美化縣城,增加人們的文化活動場地,2003年11月至2005年5月,縣裡又把南大街的北段改建成鼓樓廣場,修建了廣場地下商場和地上噴泉池。2009年後,爲方便交通,又挖開西北角的老城牆,把三八水庫大壩由直改彎,把迎賓大街延伸到城西的津圍公路上。這樣,老城裡的四條大街,就完全改變了舊模樣。
其他街道和衚衕中,只有郵局東側文化市場和南側“三府街”西段的技術監督局,在新建的臨街樓房前面留下了很大的門前空地,使街道看起來顯得寬了。別處的街道,總的看寬度沒有變化,有的地段不但沒有加寬,反而因路旁各戶房屋地腳盤的增高,在街道的路面上建造高大的臺階,使路面變窄了,但是路面面貌及兩旁建築,也都有了顯著改變。
以前,三關四隅各村的路面雜七雜八,有泥土路、有水泥路、還有規格不一的方磚路。後來,城關鎮統一施工,把老縣城裡的所有街道、衚衕都鋪設了水泥路面,這就使老縣城的大小街道都變得更美觀了。
注:《薊縣誌》記載:1958年11月,開展以“直、平、寬、實”爲標準的公路大修工作,並且把北京至唐山的公路“南移”,避開邦均和薊縣城,從白澗村南側、邦均鎮南側、洇溜鎮南側和別山鎮南側進入玉田縣境內。全線長30.15公里,都是砂石路面。從北京至唐山的貨運汽車可不再穿行邦均鎮、薊縣城、洇溜鎮、別山鎮了,但是客運汽車爲方便旅客,還是走原來的老道。1975年後,薊縣逐漸在邦喜公路和津圍公路的主要路段鋪設瀝青路面。所以在1978年以前,這條京唐公路“南線”路因車輛較少,又是砂石路面而鮮爲人知,類似縣裡的“小公路”。1984年定名爲“京哈公路”後,進一步截彎取直,從三河縣界至玉田縣界縮短爲28.92公里,而且全部是瀝青路面,這條路才被大家認爲是“國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