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 日春天正是讀書天

第一零二日春天正是讀書天

(吼吼求月票,第四差距又近了,壓力好大)

張家走的很倉促,似乎出人意料,又似乎意料之。

意料之的是張慶和進京之事,會試明年二月,安路距離京城兩千多里路,年後進京肯定是來不及了。

安陸的舉子多月間就起程進京,像張慶和因婚期耽擱到現下已經夠晚了。

早就有人猜測,張慶和是不是因舉人名次不高,放棄了這一科,才拖延到這個時候還沒啓程。張家族人甚至還有人說酸話,覺得是娘子耽擱了他們的舉人侄兒,不夠賢惠知禮,云云。

誰會想到張家大郎陪着婦回門後,就舉家進京。

等到親戚得了消息時,張家一行人已經離了安陸,家只留了幾個老僕看房子。金銀細軟,半點沒留。

這些習慣了到張老爺家打秋風的族人,立時傻了眼。每年藉着過年,可是他們大開口的好時候,今年怎麼辦?

道癡送走依依不捨的順娘,重回到王府。

依舊上午隨着衆人上經史課,下午跟着陸炳學刀,晚上則是苦讀四書五經,日子過得極爲規律。

冬去春來,半年轉眼而逝。

四月初,順娘寄了家書回來,張老爺沒有參加會試,張慶和名落孫山,不過宗房二老爺的幫助下,拜一個老翰林名下,京準備下一科。至於順娘,三月初查出身孕,如今京待產。

張家即便家道落,可張老爺這一房日子過的不賴。即便是客居京城,可也買了宅院,又添了僕婦下人,日子過的井井有條。

張老爺那個曾掌家的妾室,也是個性子厚道的,對順娘多有幫扶。張老爺也對順娘甚是寬和,順孃的日子順心如意。

王寧氏看了順孃家書,佛前拜了又拜,順娘這是過門喜,不管第一胎是男是女,都是好事。

對於順孃的身體,王寧氏到沒有太過擔心。因早年家境艱難的緣故,順娘從來沒有嬌養過。她性情雖綿綿軟軟的,可身體卻比尋常女子要結實。今年十七歲,身子已經長成,並不需要多擔心什麼。

道癡用觀音像與佛像容娘那裡借了八兩銀子,容孃的張羅下,去年十一月西城開了一家當鋪。半年過去,外債已經還了大半。照這樣看下去,再過一年半載,不僅能還清容孃的銀子,還能剩下置辦鋪子的銀錢。

容孃的婚期定月,三郎月裡參加完院試後,便會同父母進京送嫁。

算算時間,容娘月出閣,順娘十月生產,道癡閒暇時分,就常去西城溜達,一是爲小外甥、小外甥女置辦滿月禮;二是想要尋幾樣好東西給容娘添妝。尋了兩次,卻沒有什麼閤眼的,正好容娘將之前她那裡典押的白玉觀音與紫金彌勒送回來,道癡便有了主意,兩位姐姐一人一個,暫時撂下此事不提。

雖說道癡與三郎兩個一個王府,一個家,只有月末才能見上一兩面,可兄弟兩個越親近。

兩人全部心思,都放院試備考上。每到月末,道癡放假的那幾日,三郎就到外房,將自己做過的時與各種羅到的擬題拿過來;道癡也會將自己本月裡的各種作業帶回家,兄弟兩個交換學習。

每到此刻,道癡對三郎都心服的不行。三郎可不是他這個假正太,活了兩輩子,多少佔着些小聰明的便宜,可三郎的筆、靈氣,真不是他能比得上的。

每次看了三郎的時,再看自己的,又澀又幹,沒一處滿意。

三郎卻是極有耐心,每次將道癡的時逐字句點評,還時不時地鼓勵兩句,例如“二郎,這種承題的法子很好”,或“入手越切題了”之類的。

除了鼓勵,三郎也毫不客氣地指出道癡的不足,策論勉強尚可,時缺乏靈氣,詩賦淺顯直白,字運用不足。就像“紅花”、“綠葉”這兩物,時裡不宜多做修飾,否則顯得字輕浮;詩賦直述就過於淺白,若是換做“紅瘦”、“綠肥”,實物換成擬代,意境一下子就上去了。

這個時候,道癡真的很想捶地。

各種穿越書,試靈的納蘭詩詞,爲何他一都想不出,想要取巧都不能。這個時候,只能勤能補拙,死背唐詩宋詞。熟讀唐詩三,不會作詩也會吟。

後世的人,字獨創性上差了些,可不是還有向某某“致意”的說法麼?他又無心成爲詩賦大家,只要能考試過關就好。

三郎第一時間就現道癡取巧的想法,並不贊同,難得地板起臉,一本正經地教訓道:“贗品再像,也是贗品,詩詞章之道亦然。形似而無味,若是二郎科舉之途上,只想過了童子試,如此取巧還能渾水摸魚。若想要再進一步,半點不容作假。”

因道癡這點不足,三郎狠了要給他扳過來,便給他留下作業,要求他不拘格式、不拘內容,每日做詩詞三。

換做其他少年,對於三郎的這番話,說不得還要反辯一番。

道癡心智成熟,仔細想想三郎的話,確實是這個道理。自己要是不能直面對自身不足,說不定真的止步院試,鄉試、會試是奢想。自己除了活的久些,並不比當下的讀書人強多少,甚至於真論起讀書來,自己還欠缺太多。

旁人寒窗苦讀時間,他這邊再用功,拼時間是拼不過那些人得。

整整一個月,府學衆人便看到一個奇景,道癡眼神木木(想的出神)不拘是看到花草樹木,還是飯食點心,還是經史課上,隨時都會走神,嘴上振振有詞。

道癡的書桌上,迭起厚厚的詩稿,詠的東西五花八門。

王琪與陸炳曉得他作詩,好奇的不行,湊過來看道癡的詩作。

《煮粥詩》

貧者有所乞,

碗粥影稀。

風吹水面涌

穀米七八粒。

《懷古詩?衛青》

寒門自古有才俊,衛氏兒郎朝天賀。

利祿不求椒房賜,功名尤向塞外得。

昨夕北風嘶朔馬,今朝胡霜切冰河。

將軍橫行萬里外,單于慌躥棄戰車。

竟是良莠不齊,有的淺白,有的則是有點意思。不管不管是淺白,還是頗有意境,都能稱之爲詩了。

王琪與陸炳見了大奇,少不得盛讚一番,說起寫詩,他們勉強也能應對上幾,可像道癡這樣信手捏來,想到什麼寫什麼,沒有幾分靈氣還真是做不來。

道癡唯有苦笑,他原也自詡博覽羣書,可真等到開始認真作詩,現自己的典故詞語十分匱乏。

對於月院試,他心裡真有些沒底。

呂召聽說道癡學作詩,揚起鼻孔,對着道癡得意幾日,而後拿出個冊子來,得意洋洋地遞給道癡,口上說着請道癡指正,實際上壓根就是顯擺的意思。

書冊輕飄飄的,道癡倒是覺得分量尤重。不管呂召這人怎麼不懂事,這回出手,也是想要幫忙。

裡面確實是呂召的筆跡,不過看到上面錄着的詩詞時,道癡的臉色都綠了。

這是詩?韻呢?平仄呢?

我立天地間,

胸懷凌雲志,

無人知心憂,

空對日月明。

這叫詩?

才高五斗無人知,

知己不見莫強求,

平生信守周召志,

手杜康可解憂。

這叫詩?

詩不詩的,道癡真沒看出來,卻終於明白什麼叫“懷才不遇”,什麼叫“爲賦詞強說愁”。

呂召真是個青少年,從這厚厚的手抄本上,有能看出他是個愛做詩的,可是這水平麼,還真是無法評說。就是道癡這半路出家的,都看出這些不入流。

道癡從頭到尾看了一遍,很是佩服呂召,讀了十來年書,水平能差成這樣也不容易。偏生他還極爲自信,即便沒有下場參加童子試,也不覺得是自己自身不足的緣故,反而覺得是受家規所限。若是自己下場,案定是手到擒來。

陳赤忠是武人,對於詩詞之道一竅不通;劉從雲這邊幾日沒動靜,只是下次月假完了的時候,從家裡帶了一大包的詩詞冊子。不是市面上常見的李杜詩詞之類,而是當時人流傳開來的一些詩詞作。

對於道癡來說,研究研究當下的詩詞味道,瞭解當今的鑑賞水平,對他下場大有助益。

道癡真心感謝,他沒想到劉從雲會幫自己這一把。畢竟府學少年,如今隱隱分作兩派,有些別苗頭的意思。

劉從雲笑道:“無需謝,我只是想看看,二郎能走到哪一步。”

聽他這話似有深意,道癡一愣,道:“劉世兄不想參加鄉試?”

劉從雲笑道:“考試之類的太煩,熬完院試,我就不想費心。”

若是單單王府混屬官,有個秀才功名夠用了,舉人功名不過是錦上添花。可等到世子進京,衆屬官即便會跟隨,秀才功名與舉人功名的分量絕對不同。舉人能直接有資格授官,秀才則不能。

鄉試還兩年後,離現還遠,道癡深深地看了劉從雲一眼,沒有說話,心裡卻是打定主要,只爲今日這一包詩冊的情分,就要找個機會說服劉從雲繼續考下去……

小詩都是臨時憋出來的,水平有限,大家勿怪。

第133章 利益當前親人惱第74章 爲安定道癡一建言第99章 大成殿讀史驚心第126章 崔小舅、劉大舅(上)第88章 別親人四小村遊第8章 說長道短,郡主趣評第158章 兄弟聚前程可期第109章 五百甲士衛安寧第23章 笑劇鬧劇離別劇第22章 對與錯,親與疏第155章 聽新聞,生忌憚第68章 一跪一請,三爺離鄉第4章 同窗少年初聚首(下)第6章 樂羣堂裡接風宴(下)第18章 紀先生,李御史第82章 分派系王琪薦虎頭第172章 登門第90章 回家來預備佳節第110章 今早練就殺人膽九十七章 姻親登門議遠行第7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一)第62章 暴雨虐世子出行(二)第165章 入皇城君臣再相聚第16章 訪族親,珉與瑾第30章 寒門窘境度日艱第147章 聰明人辦“聰明事”第119章 啓運殿劉安點丹第91章 分明一個女財神第22章 對與錯,親與疏第69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一)第67章 牛刀小試,衆小立功第22章 揮揮衣袖作別了第14章 論反王,傳大考第88章 別親人四小村遊第156章 讀史料草木皆兵第84章 王府大喪,宗房相邀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71章 旦夕禍福,不測風雲(三)第8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二)第3章 同窗少年初聚首(中)第22章 對與錯,親與疏第31章 翩翩少年暮登門第118章 童子身,泄元陽第67章 牛刀小試,衆小立功第17章 小算計,大靠山第21章 樂羣院王七初立志第2章 靈前誰誦《地藏經》(一)第129章 三代人,議前程第108章 四小披甲出安陸第7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一)第21章 無情兒,孝順子第64章 議水患士紳雲集(一)第112章 爲世子道癡二建言第26章 仗勢欺人,爽中之爽(二)第171章 端倪(二)第16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一)第138章 出籍第93章 心存奇世子出府第10章 人情到底,世子施恩第134章 一年勝似一年景第107章 流民將至,世子悲憤第163章 進京入駐會同館第19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四)第9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三)第15章 挑挑揀揀長命鎖第157章 千里迢迢抵良鄉第12章 一回合誰輸誰贏(上)第95章 柔弱女亦有犯擰時第26章 最憾情深轉情薄第140章 欲分房宗家生隱患第18章 紀先生,李御史第60章 試科舉雛鷹展翅第2章 靈前誰誦《地藏經》(一)第86章 手足情重,三王齊聚第161章 禮儀之爭今日始第30章 寒門窘境度日艱第171章 端倪(二)第25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下)第6章 樂羣堂裡接風宴(下)第112章 爲世子道癡二建言第13章 一回合誰輸誰贏(下)第101章 柔順娘出閨成大禮第79章 雛鷹欲飛,不畏風雨第7章 小僧今日會親行(一)第25章 命硬嫗收命硬孫(下)第113章 如何殺二郎教虎頭第85章 聞已逝道癡赴西山第159章 嗣皇帝遭遇“下馬威”第164章 會同館三郎來訪第118章 童子身,泄元陽第21章 無情兒,孝順子第92章 中秋月下人團圓第10章 人情到底,世子施恩第3章 同窗少年初聚首(中)第105章 二郎話裡露留意第141章 善惡到頭終有報第115章 事已定,平安歸第16章 抓週宴抓破美人面(一)第11章 混小子唱作俱佳第136章 世間多有稀奇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