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夫人一聽,立時有些坐不住了,這敢情那些夫人說的都是假的?人家三小姐的親事還沒定呢,怎麼就成了許給了什麼商戶了!當時她就納悶兒,人家堂堂的侯府千金,什麼樣兒的人家挑不着,偏要嫁給一個商戶?現在明白了,合着是有人故意給人家三小姐弄不對付了!
蘇惜月看她的臉色有些不好了,立時又冷笑一聲,“來人!”
門外守着的青龍進來,“不知王妃有何吩咐?”
“去,好好兒將這事情查個清楚,本宮怎麼不知道這妹妹竟是已許了親事了?看看是什麼人在背後嚼這舌頭根子,豈不是要壞了我妹妹的清譽?”
“是,殿下。”
青龍退下,這陳夫人就又起了身,還欲再跪,就見蘇玉兒和雲姑姑回來了。
“姐姐這是怎麼了?哪個又惹姐姐生氣了?”蘇玉兒一進門,便瞧着蘇惜月的臉色不好,有些焦急道,“您的身子纔剛好,千萬別再氣着了。若是讓二姐夫知道了,還不知道要怎麼責罰這別院裡的下人呢。”
蘇惜月的神色,這才略緩,拍了拍蘇玉兒的手背,“沒事。只是剛纔與陳夫人一起聊到了一些個不懂規矩的長舌婦身上,一時有些氣悶罷了。”說着,又轉頭看向了陳夫人,“來人,給陳夫人重新換茶。”
“是,殿下。”
陳夫人見王妃沒有那麼大的氣了,這纔敢又坐了回去,不由得想到這位三小姐倒是真得了王妃的喜愛,三言兩語就將王妃的怒氣壓了下去,看來,這位三小姐,還真是個不錯的!
侯府出身,雖是庶女,可是這禮儀規矩卻是極好的,聽說是在老夫人身邊兒長大的,這書畫又是得了王妃親自教授的,這侯爺對這個女兒也還算是看重。若是能得了這門親事,將來陳家,就再也不是那些個什麼人瞧不起的鄉下人了!
說到底,這陳夫人多少還是有些虛榮心的,總覺得若是自己的兒子能娶一個貴女進門兒,也算是給陳家撐了門面!再者,他們陳家以後,才能再慢慢地融入到了上流社會中,不會被人隨意的擠兌了。
“玉兒,你將這小匣子給陳夫人送過去吧。”
“是,姐姐。”蘇玉兒將一個褐色的小匣子給捧了過去,放在了陳夫旁邊的桌子上,再回到了蘇惜月的左下首的位置坐了,低頭不語。
看着這蘇玉兒的一系列動作,這陳夫人這眼睛裡頭除了滿意,就還是滿意!這纔是大家閨秀的樣子!一舉手一投足,雖不似王妃那樣處處透着貴氣,卻是處處都是極有分寸,不失禮儀。若是能得了這樣的一個兒媳,自己在以前的那樣手帕交面前,還不得是好一番得瑟!
“不知王妃這是何意?”
“陳夫人先打開看看吧。”蘇惜月的臉上,又恢復了先前的和氣溫婉,讓人看不出一絲的端倪。
陳夫人有些好奇地將盒子打開一看,這裡面有小桃的生辰八字,還有她生母的生辰八字,另外,還有自從陳副將去世後,這些年小桃在南疆生活的點點滴滴,雖然沒有詳細到她吃了什麼,用了什麼,可是這上面關於她每年的開銷,都還是記得很清楚的。
“這些年,王爺無暇顧及她,每年讓人往南疆送上五百兩銀子。這銀子,說白了,她一個姑娘家,哪裡使得完?不過就是王爺心中念在了陳副將的面子上,纔會如此罷了。今日,本宮將她的這些東西,都交到你的手上,至於,將來如何,本宮就不管了。到底,她姓陳,不姓蘇。陳夫人,您說是不是這個理兒?”
“是,是是!小桃能得王爺照拂幾年,已是天大的福氣了,怎敢再勞動王爺和王妃?都是臣婦的不是,一時不查,若是能早些將她接回府來,也不至於讓王妃您還爲她**這份兒心了。”
“陳夫人這話就有些見外了。剛纔本宮提及的陳公子的事?”蘇惜月半垂着眼瞼,長長的睫毛將其眸中的光華,遮掩過半,別說是陳夫人不敢直視,就是真的擡了眼,怕也是看不明白王妃是何心思!
不過,有了先前的一段對話,陳夫人大概也明白了這裡頭的事兒,“這個,一切就但憑王妃做主就是!犬子的婚事,能得王妃親自過問,是他幾世修來的福分,臣婦自然也是樂意,呃,不,是感激不盡。”
蘇惜月心中的石頭這纔算是放下了,這個陳夫人,果然是個懂事理的。看來,自己的這個人情,算是沒有白白地賣給她!只不過,關於小桃,她自然是還得再想法子敲打一番,實在不成,那就別怪自己心狠了!
“良辰,你將小桃這一路來的一些事,與陳夫人好好兒說說,要實事求是,莫要誇張胡言。本宮有些累了,就不陪陳夫人了。”
“王妃請便。”陳夫人連忙起身,彎了身子,哪裡敢說一個不字兒?
良辰待王妃前腳一走,就開始一五一十地將小桃這些日子的囂張跋扈都說了出來。當然,也包括先前在肖家鎮的事兒,只不過,到了良辰的口中,自然就是王爺將外院的房子讓給了她住,自己和王妃一起住在了後院。畢竟那是民宅,屋子少,不過,王爺還特意吩咐了護衛守在門口,防止有人壞了小桃的名聲。
陳夫人聽完了,覺得這一張老臉都快要掛不住了!這是什麼事兒?自己怎麼就攤上了一個這麼不懂規矩的外室女!簡直就是將陳家的臉面都丟盡了!
末了,良辰又自袖間取出了一張銀票,“陳夫人,我們王妃說了,以前王爺就不該越過了陳夫人,去照顧小桃姑娘,這不是在打您的臉嗎?回京後,王妃聽人說您是個心善的,待府中的庶女和下人都是極好的,所以,這才放心將人交到您的手上。這裡是一千兩的銀票,王妃說,這原也是王爺應了陳副將的。如今將這一應的費用,交到您這正經的嫡母手上,也是應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