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伯邑考在費仲的幫助下向紂王獻三寶
話說伯邑考從西岐來到了朝歌爲了父親的安全回西岐,因爲西岐不能沒有父親。
特此,準備深入虎山大商王朝的首都朝歌城中,實施捨命救父!
所以捨命救父親,在皇叔的合理安排下,早上一大早就起來了,來到了皇叔府中,只見皇叔和家將遠遠地在門口等候他了,他非常的開心和高興,爲了表示感謝皇叔的大恩厚德。
於是在西岐帶來了一副名畫清明上河圖送給皇叔,皇叔讓家童把名畫拿回去交給夫人,讓夫人把這幅名畫掛在書房裡面做紀念。
皇叔說道:“我們也知道你們父子離開這麼多年了,思念之前人之常情,特此我們在這裡等候你已經好久了,我讓廚房做了兩份點心,你先吃一份,還有一份留給你父親,吃完我們即刻出發去尤里看望你父親”。
尤里這邊西伯侯姬昌,由於被紂王關押在這裡時間已經有八年了,滿頭白髮蒼蒼的,人也憔悴了許多,他在尤里故鄉里這八年來。
一直教導這些普通老百姓好好地孝敬父母,善待家人,忠於朝歌和朝廷,尤里這些老百姓在西伯侯姬昌的教導之下,民風淳樸,善良互相尊重,出現了第二個西岐的良好景象。
西伯侯姬昌今天一大早就起來給自己佔了一卦,卦象出現不好之兆,大兒子伯邑考此次來朝歌城中必定會遇難,而且還會被剁成肉餅被自己吃了進去,越想越害怕。
看他的衣着都很破舊了,畢竟是時間這麼長了嘛,加上西岐那邊也不知道自己在朝歌被妲己陷害的事情,何況又沒有西岐那邊的任何消息,不知道西岐那邊怎麼樣了?好不好。
正依靠在窗戶邊上思考之間,忽然看到大門口有幾個人向這裡過來,走近一看是皇叔和家將,還有大兒子伯邑考,於是心裡想不妙。
伯邑考一見父親現在這個慘樣,就噗通一下子跪倒了西伯侯姬昌面前喊道:“父親,你受苦了”。
姬昌扶起了伯邑考道:“坐下來說話,一邊讓皇叔和家將一起坐在牀上”。
問道:“孩兒,你此次不該來的啊,你此次來凶多吉少啊。西岐好不好”。
伯邑考回道:“母親和家人身體都很好。西伯侯姬昌急道:我是問西岐現在好不好”?
伯邑考說道:“西岐現在很好,一切都好,我們就是擔心你,所以此次來朝歌準備把你接回去的”。
西伯侯姬昌說道:“孩子,爲父,都把你占卦了,你此次來朝歌必定會遇難啊”。
你可要小心預防啊,特別是妲己,她讓你授琴藝的時候,你可要多忍耐擔當些啊,千萬不要貿然得罪她,不然的話你此次必定會死在她那個魔爪之上啊。
皇叔和家將們聽了很驚訝,說道:“西伯侯你們先安下心來,今天是你們父子離別這麼多年相逢的日子,你們要多往好處想,我想不會的,我儘量安排起來”。
你不要擔心,加上伯邑考從西岐帶來了三件你們祖傳之寶,還有金銀珠寶和十大美女,那三寶獻給大王,讓大王放你回去,其他那些送給費仲等四大奸臣讓他們在大王面前幫你們父子說說好話。
讓你們父子安全回去,這裡有一份點心你先吃了吧。
西伯侯姬昌俯身拱手向皇叔說道:“謝皇叔了,但願如此吧”。
到了下午時刻,伯邑考等人告別了父親,他再次跪倒說道:父親,孩兒去了,你多加保重啊。
伯邑考離開父親,在回朝歌的路上一直在想父親怎麼會如此慘遭不幸的啊。
下午三刻,在皇叔的合理安排下,紂王允許覲見西伯侯姬昌長子伯邑考了,宣召官宣召,伯邑考覲見。
伯邑考緩緩地整理衣服,帶上三件祖傳寶物,上朝覲見大王去了,見到了紂王。
於是就兢兢業業如履薄冰地俯身拱手啓奏道:“犯臣之子伯邑考叩見大王,願大王江山永固,萬壽無疆”。
紂王說道:“愛卿,請起”。
伯邑考謝恩道:“謝,大王,罪臣之子,今日來朝歌覲見大王有兩件事情”。
紂王說道:“請詳細一一道來”。
伯邑考俯身謝道:“第一,罪臣之子,從西岐帶來祖傳三件寶物獻給大王,以深表我西岐子民對大王的恭敬之心。第二,是代表我父親對大王的赤誠之心。第三是希望大王,看在我父親,年老體弱多病的份上釋放我父親迴歸西岐安度晚年吧。紂王答道:一切好商量,好說”。
妲己在邊上插嘴道:“聽說伯邑考琴藝高超,一曲能使人間百鳥爭鳴,牛迷醉忘記了吃草”。
何不讓伯邑考在宮中彈一曲呢。紂王心想也是。
就即刻說道:“愛卿可有此事。伯邑考道:其實,也不是那麼神奇,只是民間的傳說罷了”。
妲己說道:“是不是神奇,讓伯邑考彈奏一曲就足以證明一切了啊”。
於是紂王道:“愛卿,如何”?現在娘娘要聽你彈奏一曲。
伯邑考回禮說道:“那臣就獻醜了”。
忽然間,只見伯邑考手上按着琴絃,十指發揮自然,那琴音簡直是天外絕音,妲己聽了差一點魂魄都被那美妙的自然琴音吸引了過去。
紂王聽了也讚不絕口說道:“好,好“。
皇叔在邊上爲伯邑考捏一把汗,心想不好,妲己這個妖孽必定會設計陷害伯邑考的。
於是想制止,可惜有點晚了。
妲己在邊上和紂王獻計道:”大王,伯邑考如此的高超琴藝,你如果把他們父子無罪釋放回去,這種美妙的琴音只有天上有,我們再也聽不到了啊”。
你爲何不把伯邑考暫時留在宮中親自授我,我學會後,你再釋放他們父子回去,那樣我可以天天彈奏給大王聽,這不是很好,很妙嗎?
紂王說道:“也是”。
說道:“愛卿,娘娘讓你授琴藝於她,你可願意”?伯邑考說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