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韓信 二百一十章 火中取粟(下)
戰場之上,趙軍已經佔據了絕對優勢,燕軍正在趙國鐵騎的衝擊之下節節敗退,雖仍能勉強保持着隊列,卻也離潰散不遠了。
張耳渾身浴血,一向喜潔的他此刻已經毫無形象可言。他雙眼血紅,揮舞着劍帶着部下左突由衝,想要鑿穿趙軍的方陣,逆轉戰局。可是他的部下仍然驍勇,可畢竟人少,在趙軍的層層包圍下衝勢漸緩,最後停了下來。
趙兵善戰,雖只是倉促成軍的烏合之衆,但也勝於臧荼的燕軍,一戰之下,強弱便見分曉。
仗着三萬精銳騎兵,趙軍攻勢勢如破竹,騎兵仗着巨大的衝擊力,生生將燕軍方陣鑿穿。燕卒大恐,紛紛丟下兵器掉頭就跑,臧荼見勢不妙,急忙帶着親衛逃入薊城。見主將也跑了,燕軍便一鬨而散,十餘萬人潰不成軍。
靠着部下的拼殺衝殺,張耳也僥倖的衝出重圍,帶着手下的五千殘兵衝入了薊城。趙歇欣喜若狂下一面下令收編俘虜的燕軍,同時下令將薊城團團圍住,即可展開攻城。
薊城雖然殘破,但畢竟曾是燕國七百年的都城,城牆主體仍然保存,城內的燕兵憑此拼死抵抗。趙軍倉促攻城,攻城準備都未做好,倉促之下在燕人的頑抗下死傷慘重。這時如果趙歇心智堅忍些,不顧死傷繼續發力攻城,趁着燕軍立足未穩攻下薊城將臧荼和張耳都殺了,那麼燕地便很快就會平定。
可惜趙歇鼠目寸光,心疼兵卒的折損,想着反正臧荼反正也已經要完蛋了,不如放他在撲騰幾天。便下令大軍一部圍城,剩下的繞過薊城攻略燕國東部的領土。
也就是趙歇的麻痹,讓燕軍贏得了寶貴的喘息時間,連夜收攏殘兵,加固了城防。到了趙歇意識過來時已經爲時已晚,薊城已經難以攻下。只好圍而不攻,將臧荼和張耳困死在薊城之中,一面抓緊打造攻城器械。
薊城之中,臧荼猶如驚弓之鳥,稍有風吹草動便以爲是趙軍攻入了薊城,驚慌失措的想要逃命。在燕國大臣將軍們的支持下,張耳全盤接手了薊城的防務,一面加固城防,一面跑出趕死之士衝出趙軍的包圍,向項羽求援。
此時遠在楚地的項羽,似乎成了燕國唯一的救星了,也成了張耳不斷鼓舞城中士氣的最後手段。儘管也心中知道項羽已經自身難保了,絕不會出兵遙遠的燕地,但他仍然堅持派出死士突圍求援,僅僅是做給全城的軍民們看的而已。
畢竟天下皆知,項羽是一個善於創造奇蹟的人,鉅鹿之戰、彭城之戰,一場場輝煌的勝利無不是如同神話般的讓人不可思議。在項羽的人生中,從來沒有“不可能”這三個字。
趙軍並不擅長攻城,這點從他們蹩腳的攻城手段就可以看出。也幸得如此,張耳才靠着殘破的薊城強撐了十幾日。不過另外一個問題便凸顯出來了,那就是糧草的問題。
薊城雖是燕都,卻並不是糧倉所在,城內所存的糧草並不是很多。張耳現在手頭還有五萬多的殘兵,再加上城內二十多萬燕人的吃用,存糧最多也只能再支撐半個月了。到那個時候,就算趙軍沒有攻破薊城,城內的人也要活活餓死。
趙歇也正是看準了這點,所以才採取了圍而不攻的戰術。雖然明知困守薊城是死局,城內的張耳卻也是毫無辦法。
……
趙軍營內帳中,管樂之聲遠遠可聞,趙歇滿臉通紅,舉着酒杯哈哈大笑道;“來,諸位愛卿,爲我大趙國運昌榮乾一杯。”
營中衆人連忙站起回敬,一時阿諛之詞不絕於耳。趙歇興奮的漲紅着臉,眯着眼睛一副沉醉其中的樣子。
他確實是高興,相當的高興。要知道二年前他還是個放牛的牛倌,而現在確實趙地之王、河北之主,吞併燕地之後,趙國的國土將得到大幅度擴張,意思囊括了幾乎整個河北。除了西南角的魏國和西北殘喘延續的遼東國外,河北已經是趙歇的囊中之物。單從國土上而言,趙歇已經超過了漢王劉邦,一躍成爲了天下第三勢力。
但這僅僅是表面而已,燕地是新收之地,士民皆未歸心。再加上這次趙國攻下燕地,自身也是損失近半,且還有燕國的殘存勢力固守薊城,讓他寢食難安。
但不管怎麼說,趙歇的自尊心都得到了極大的滿足。當初張耳和陳餘找到他立他爲趙王時,幾乎沒有一個人對他心服,張耳和陳餘二人也不過是把他當做一個聽話的傀儡,藉着他趙國王族的身份想要控制趙國。
幸而天佑大趙,張耳和陳餘反目成仇,趙歇趁機收攏了一部分忠心自己的勢力。隨後張耳怒走,陳餘則死在了彭城之戰楚軍的鐵蹄之下,趙歇這才成爲了真正的趙王。
初嘗王權滋味的趙歇迫不及待的想要證明自己,他想讓所有人都知道他趙歇是憑着自己的真材實料坐上這個趙王王位的,而不是靠着張耳和陳餘這兩個傢伙的主意。
事實上他也是幸運的,因爲他碰到了比他還要蠢的臧荼,趙歇第一次親自指揮的大戰就得以大獲全勝,更重要的是他擊敗了一直瞧不起他的張耳,心中大爲痛快。
趙歇雖然是趙國王室,但趙國滅亡的時候他才十歲多些,父母皆死於戰亂之中,他便成了孤兒,靠着給人放牛爲生。張耳當初爲趙相時,因爲瞧不起他的粗鄙,時常出言相諷,讓趙歇心中記恨不已,常思報仇。
這一次更是傾國之力北上,要的就是除掉張耳,如今這個心願眼看就要實現了,趙歇心中怎麼能不得意萬分。
所以一直不善飲的他如今不惜喝的爛醉如泥,只是爲了放縱心中的痛快。
酒過三盅,酒興正濃,趙歇已經喝得分不着東西南北。睜着惺忪的雙眼,看着帳內一個個放浪形骸的大臣將軍們,趙歇一把抓住其中一人的衣領,醉的口齒不清的說道;“你說……說,我比那張耳如何?”
“張耳算個屁。”那人朝地上重重的吐了口唾沫。“大王你是什麼人,怎麼能自墮身份和他相提並論。”
趙歇哈哈大笑起來。”說的好,張耳算個屁呀,寡人這就去提着他的腦袋出來。”說完跌跌撞撞的想要走出去,卻不知道被誰伸出的腿給絆倒,倒在地毯上也不起來,只是大笑起來,醉態十足。
這是帳簾忽然被揎開,一股冷風沿着縫隙灌入,迎頭的趙歇被冷風一吹,頓時打了一寒戰。
“大王。”一名趙兵跌跌撞撞的闖了進來,跪在趙歇身前滿臉的焦急的說道;“大事不好了,代縣失守了。”
帳內太過吵鬧,那士卒的聲音傳的並不是很開,所以聽見的人只有小半,剩下人仍然若無其事的喝酒取樂。
趙歇此時腦子裡一團漿糊,迷迷糊糊之間好像聽到了“代縣失守”這幾個字,卻一時沒有反應過來,仍然眯着眼胡思亂想着。忽然間反應了過來,霍的坐了起來,失聲道;“你說什麼?”
“大王,代縣失守了。”那士卒滿臉焦急的喊道。
這時衆人已經聽得真切了,帳內一時鴉雀無聲,只聽見趙歇粗重的呼吸聲。
趙歇用顫抖的聲音說道;“快、快、快,我們立即拔營奪回代縣。”
…….
代縣位處北疆要衝之地,東鄰繁峙,西接原平,南界五臺,北毗山陰,是代郡郡治所在,也是當年趙國北部重要的屏障。
始皇帝滅趙後,代縣因爲是銜接長城和內地的重要樞紐,便做爲長城駐戍大軍重要的營地之一被保留了下來。代郡也成了北地八郡中最最重要的郡縣之一,地位僅次於北軍大營所在地膚施,聲勢鼎盛之時駐有六萬精銳北軍。
可惜當初王離南下平叛時,將北地的精兵抽調一空。後鉅鹿慘敗後,秦軍的在北地的勢力迅速萎縮,代縣因爲緊臨趙地,所以被最先放棄。趙歇、陳餘佔據代郡後,便將此處作爲了根基所在。可以說代縣是趙國除了邯鄲外最爲重要的城池了,被趙國北部領土的中心所在,也是這次入侵燕地的大本營。
因爲匈奴被秦國擊敗後勢力萎縮,新盛起的樓煩忙於草原上的爭奪,而無暇南顧。趙國北部除了燕國外已經再無威脅,所以趙歇放些的將代地的軍隊悉數徵調,用以增援燕地的前線。
就在趙國毫無防備之下,一隊萬人的黑色騎兵卻忽然殺到了代縣城下,而城內只有不到一千的老弱之卒。一陣箭雨射上城頭,倉促應戰的趙兵便一鬨而散,讓來敵輕易攻上城頭,隨即大開城門,萬餘騎兵蜂擁而入。
聽到代縣失陷的消息後,趙歇驚恐頓時驚恐不已。要知道代縣不僅是他的老巢所在,扼住了趙國大軍退路,同時也是趙軍的糧草輜重所在,若是不能奪回代縣的話,恐怕大軍很快就會因爲糧盡而譁變。
趙軍倉促從燕地徹兵,急忙朝着代縣趕回。在路上趙歇又得知此時代縣城頭已經遍插秦軍旗幟,這股來歷不明的大軍竟然是秦軍,一時驚駭不已。
趙歇之前想過可能是張耳的奇兵,也可能是樓煩人渾水摸魚,甚至想過是魏國來趁火打劫,但絕對沒想過是遠在千里之外的秦國。
要知道秦國此時正大張旗鼓的出兵函谷關,以韓信爲主帥的三十萬秦國大軍正在中原和楚軍鏖戰,任誰也想不到秦國居然會膽大至此,居然千里迢迢的來攻打趙國。
趙歇一時慌了神,他實在想不通秦軍突然出現在趙國北部,還奪取了要地代縣代表着什麼。他忽然想到了一種可能,會不會是中原的項羽已經完蛋了,是不是河東和邯鄲都丟了,秦軍這纔打到了代地。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自己前去代縣肯定是送死了。
趙歇急忙下令大軍停止行軍,原地待命。趙歇的猶豫讓正在後方防止燕軍反攻趙國的大將軍辛劇大驚失色,他深知軍情如火,而趙歇卻既不進也不退,白白的將十幾萬大軍耗在這裡。他連夜趕回營中求見趙歇,面呈利害關係。
當趙歇告訴他來襲的是秦軍,又將心中所擔心之事說出時,辛劇不由又氣有笑。氣的是這個大王竟然如此置大軍的生死如同兒戲,笑的是這個趙王腦子確實不好使,竟有如此可愛的想法。
且不說秦國有沒有實力在這麼快的時間內擊敗項羽,就算擊敗了項羽,也應該是趁勝追擊,不給項羽喘息的機會。再加上東邊還有虎視眈眈的劉邦,韓信除非是腦子壞掉了,纔會揮軍北上功打河北。
再說就算秦軍北上,魏國和趙國留守部隊就算再不濟,也不至於連個報信的人都逃不出來。所以辛劇料定這部秦軍一定是秦國輕騎遠道突襲,想要來河北趁趙燕大戰時趁火打劫,火中取粟的。
這麼說來秦軍人數絕對不會太多,很可能只是一支小部隊,真正的主力仍然在中原和楚軍鏖戰。
待辛劇將猜測說出,趙歇這才恍然大悟。不得不說趙歇有一個好習慣,那就是他雖然固執己見、剛愎自用,但一旦意識到了自己錯了,就會馬上去改正。於是下令天明後趙軍立即拔營,繼續西進趕回代縣,一擁而上利用兵力上的優勢將這部秦軍撲殺。
朝令夕改,突如其來的命令變更讓趙軍不知所以,一時間軍中謠言四起,有人說邯鄲丟了,有人說秦軍度過了大河正在攻打趙地,甚至有人說項羽北上攻下了邯鄲。種種謠言讓趙軍士卒恐懼不已,將士皆心懷懼意。
其實辛劇只猜對了一般,這支秦軍確實只是輕騎突襲,兵力並沒有多少,只有三萬餘騎,俱是輕裝快馬騎兵。
但他仍然沒有料到,這支騎兵卻並不是秦軍偏師,而是韓信一手佈下的戰略,那就是南守北攻。南部大軍和楚軍在中原鏖戰,吸引天下人的目光,而北面駐紮在九原郡的秦軍精銳騎兵從漠南穿插,沿着長城北麓繞道進入趙地,攻擊正在和燕國激戰中的趙國。
而這支奇兵的統帥正是韓信本人。王涇早已經秘密前往函谷關,接替了韓信的指揮大權。爲了掩護這支奇兵的行跡,扔詐稱韓信在秦國大軍中,打的仍然是他的節杖和大旗。
不得不說韓信此舉冒了很大的險,一方面他自己離開中原戰場,留下秦國大軍對抗項羽的楚軍,這無疑需要極大的膽量和魄力。
要知道項羽是什麼人,這天底下除了韓信外,幾乎沒有人能有資格成爲他的對手。秦國的中原大軍是秦國的主力所在,若是有失的話那秦國無疑會元氣大傷,幾乎可以斷言將一蹶不振了。
爲了力保南面不會有失,韓信秘密調回了王涇,令他暫代主帥之職,由張良爲軍事,趙無忌和英布等人爲將,力保秦軍不失。王涇在軍中聲望本就極高,才能和經驗也足以擔此大任,又有算無遺策的張良在,兼之英布、趙無忌之勇,秦軍即便小挫,想要自保卻絕非難事。
而韓信則親自前往新收復的九原郡,接掌了四萬精騎。要出其不意的突襲趙國,那必然要借道穿越樓煩之地。樓煩如今雖然對秦國納貢稱臣,但聰明人都知道這種關係不過是權宜之計,若有機會的話,樓煩王昆莫絕對不介意背後捅秦國一刀。就算不出兵直接伏擊秦軍,也會將消息泄露給趙軍。
所以這一路秦軍人數一定不能多,而且要迅速穿過漠南,期間儘可能少的停留。
於是韓信精選三萬騎兵,剩下一萬多人繼續在營中正常操練,以此矇蔽樓煩匈奴在九原的探子。他和李左車蒙石三人則率三萬鐵騎,人皆雙馬,日夜不停的策馬趕路。路上並不停留,騎士困極了救災奔跑的馬背上小憩會,若遇見草原牧民則一個不留,防止走漏消息。
正是靠着如此,秦軍纔在短短六天內猶如閃電般快速的穿過了漠南,輕取了空虛無比的長城關隘,突然出現在了代地。
而此時的趙國主力大軍正在薊城下燕軍鏖戰,趙歇正躊躇滿志的想要吞併燕地,做他的河北王。
趙國內地的空虛給了秦軍可乘之機,先鋒蒙石部迅速的攻下了代縣。韓信到達代縣後,所幸大張旗鼓,打出秦軍的旗號。以此爲據點,秦軍鐵騎四出,將代地的縣城紛紛攻陷,趕在趙歇回援前控制了代縣四周。
代郡曾是北軍所轄的八郡之一,這裡因爲是邊郡,民風彪悍,民大多擅弓馬騎射,當年北軍中就有着大量的代人從軍。相反中原實行的那套苛政,在這裡倒是沒那麼嚴重,所以代人對秦國倒也沒有什太多的惡感,秦軍佔領空虛代地也是輕而易舉,並沒有受到什麼激烈的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