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厚顏無恥

贊悉若受了呵斥,驚得冷汗涔涔,忙道:“父親教訓得是,孩兒一時得意,居然忘了父親的話語,真真該死。”

得意之時,莫忘形。

先前於父親、兄弟在一起商討局勢,還曾說贊普命噶爾家族進佔青海湖乃是變相的放逐,提防忌憚之心昭然若揭,從今而後噶爾家族的命運將會極其艱難,一舉一動都要深思熟慮,不可有絲毫懈怠。

結果今日取得青海湖之地,爲家族首次爭取到一塊近乎完全自有的草場便有些得意忘形,渾然忘記家族所面臨的危機。

身爲噶爾家族的世子,居然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實在是該死。

祿東贊面容陰沉,一旁的次子論欽陵趕緊說道:“也難怪大兄這般疏忽,咱們噶爾家族乃是吐蕃貴族,可世世代代都難有一塊屬於自己的底盤,不得不仰望着贊普的鼻息,卑躬屈膝。如今將青海湖納入家族領土之中,自今而後,這一片廣袤豐美的草場便爲家族所有,子子孫孫都可在此放牧生活,豈能不心中激盪、難以自己?這可是造福子孫的大好事啊!”

跟隨在後邊的三子贊婆也頷首稱是。

見到兩個兒子給長子說情,兄弟之間兄友弟恭,祿東讚的火氣也消散下去,正欲說話,便見到遠處一隊騎兵駛來,到了近前將馬背上一人“砰”的丟在地上。

那人手足被縛,這一下摔得結結實實,痛哼一聲。

馬背上的騎兵飛身下馬,施禮道:“啓稟家主,諾曷鉢帶到!”

祿東贊自馬背上微微俯身,居高臨下的看着地上掙扎欲起,卻因手腳被緊緊綁縛始終起不來之人。

那人吭哧半晌,始終無法站起,乾脆放棄,在地上一滾,仰面朝天,破口大罵:“祿東贊,你個狼心狗肺卑鄙奸詐的畜牲!老子真真是失了魂兒才肯信你滿口胡言,致使落得今日下場!吾死不足懼,數萬吐谷渾子弟的冤魂亦會跟着你,食你之肉、飲你之血,看着你噶爾家族斷子絕孫,不得好死!”

諾曷鉢的腸子都悔青了。

當初自己繼承可汗之位,固然族中多有不服者,而向外用兵轉嫁矛盾乃是最好的收攏人心之法,可之所以選擇翻越祁連山入寇河西侵犯大唐之領土,完全是因爲祿東贊親自趕赴青海湖,向他做出吐蕃會護衛吐谷渾根基之承諾。

可誰能料到,唐軍居然兇悍如斯?

數倍於敵的精銳鐵騎,連山口都衝不出去,便被兩萬緊急馳援河西的右屯衛殺得丟盔棄甲、屍積如山,一敗塗地。

想起當時漫山遍野都是亡命奔逃的吐谷渾兵卒之景象,諾曷鉢連晚上做夢都時常驚醒。

而更讓他悔恨莫及的,卻是自己率領殘兵敗將從祁連山中逃出,回到青海湖之時,迎面而來的揮舞着雪亮彎刀向自己發起衝鋒的吐蕃士兵。

這令他目眥欲裂!

自己當真是鬼迷了心竅,怎地就信了祿東贊這個老狗的妖言蠱惑?直至落得如此悲慘之境地。

闔族上下休養生息二十載,方纔積蓄出來的數萬青壯,一戰便折損大半,活着逃回來的也都被唐軍打得膽氣盡喪,再不可能成爲衝鋒馳騁之戰士。尤爲重要的是,如今連吐谷渾生活了數百年的青海湖都落入吐蕃之手。

面對諾曷鉢如此惡毒之咒罵,論欽陵、贊婆紛紛大怒,後者更是從馬背上一躍而下,口中喝罵道:“狗賊!焉敢辱我父親?”

上前兩步,已經將腰畔的彎刀抽出,就待一刀斬斷諾曷鉢的脖子。

諾曷鉢如今慘敗而歸,族人七零八落,連老巢都被祿東贊給佔了,早已沒了求生之慾,見狀憤然大喝:“來呀!給老子一個痛快,老子就在這兒看着你們噶爾家族如何斷子絕孫!”

“嘿!”

贊婆大怒,舉刀便要斬下。

“住手!”

祿東贊在馬背上喝叱一聲,不悅道:“諾曷鉢乃是吐谷渾可汗,豈能這般恣意凌辱?速速退下!”

哪怕再是落水狗,諾曷鉢也還是吐谷渾可汗。

眼下吐谷渾遭逢大敗,又有吐蕃士兵追殺,必定損失慘重。可是這天敵遼闊無垠,終究不可能將其闔族滅絕,定然會有落網之魚,且能夠逃脫追殺的,必然都是精銳之衆的精銳。

若是此刻讓諾曷鉢死在噶爾家族手中,必會有無數的吐谷渾殘餘將噶爾家族恨之入骨,瘋狂報復,不死不休。

如此,噶爾家族風聲鶴唳,夜難安枕。

還不如將其送回邏些城,由贊普發落。吐蕃佔據了青海湖,與吐谷渾已成死仇,贊普斷然不會給於諾曷鉢一條活路。

諾曷鉢死於贊普之手,青海湖陷落於吐蕃,吐谷渾人仇視的對象會將贊普與吐蕃視爲一等,而作爲劊子手的噶爾家族,卻毋須承擔吐谷渾人的血海深仇。

這是絕對不同等級的待遇。

從馬背上翻身下來,祿東贊緊了緊身上的袍服,站在諾曷鉢面前,居高臨下的看着諾曷鉢憤怒扭曲的面孔,嘆了口氣,搖搖頭,緩緩說道:“我若不來,青海湖必落入唐人之手。可汗一戰葬送了吐谷渾二十年積累之力量,更丟了祖宗繁衍之地,至於這地方究竟是丟給唐人,亦或是丟給吐蕃人,又有何分別呢?吐蕃之習俗,與吐谷渾相同,與唐人卻大相徑庭。青海湖落入吐蕃之手,我會善待吐谷渾族人,可若是唐人佔據了青海湖,定會下令經吐谷渾族人內遷,效仿對待突厥之法,使之離了牛羊馬匹,只能耕作種田,嚴加盤剝。幾十年之後,那些吐谷渾人將會被漢人同化,曾經煊赫一時的吐谷渾,終將成爲史書之上的一個名字,消失在歷史雲煙之中……所以,可汗應當感激我纔是,而不是對於我當初的承諾耿耿於懷。”

諾曷鉢氣得呼呲呼呲喘氣,卻說不出話來。

原本,兩國之間便唯有利益爭奪,何來言出法隨、一言九鼎?自己偏信了祿東讚的承諾,也只是因爲在當時那是最有利的決定而已。

被人家被騙了,又能怨得誰來?

不過祿東贊言及今後吐谷渾之遭遇,卻讓他心中涌起更大的恐懼。

今日之敗,吐谷渾元氣大傷,夾雜在吐蕃與大唐這兩個當世大國之中間,此後再難有復興之時。

不過總要有族人苟延殘喘的活下去,吐谷渾的血脈不能斷絕。

正如祿東贊所言那般,若是被大唐得到青海湖之地,必將效法之前對待突厥之策,將所有吐谷渾人內遷,然後禁錮起來。幾十年後,這些族人說漢話、寫漢字、通漢俗,甚至完全忘記自己曾是吐谷渾的血脈……

這可是比死亡更加令人恐懼之事。

祿東贊輕聲道:“所以,可汗你得感激老夫,是老夫冒着與大唐開戰之風險悍然進佔青海湖,保住了吐谷渾之苗裔不絕。”

諾曷鉢瞪大眼睛,一口老血噴出。

她也算見多識廣、識人無數,卻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

……

命人將諾曷鉢待下去,首飾一番即刻送往邏些城,祿東贊對論欽陵說道:“眼下青海湖已經成爲吐蕃與大唐之間的緩衝地帶,一個不慎,兩國會在此開戰,我噶爾家族被夾在中間勢必難存。所以,你即刻前往河西會見房俊,獻上誠意,許諾只要唐軍不過祁連山,那麼噶爾家族便不會踏足唐土半步,永不開戰。”

贊婆正將彎刀收回鞘中,聞言蹙眉道:“唐人亦不是什麼易與之輩,這等承諾豈能當真?眼下其國內兵力空虛,無暇西顧,所以或可暫時與咱們虛與委蛇。可一旦東征結束,百萬大軍迴歸關中,皆是兵強馬壯,又攜大勝之威,必會翻越祁連山攻略青海湖,大戰將起!”

祿東贊微微頷首,這個兒子還算有些見識,不過卻並未見識到緊要之處,便將目光看向另外兩個兒子。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煩躁的韋義節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唐人戶籍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前第一章 無間道?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交鋒第四十四章 出乎預料第4657章 都敲斷腿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歷史的慣性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強人所難第一千九百四十八章 晴天霹靂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送上門來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真相如何?第二百一十四章 勸退第四十七章 純屬巧合第五百四十章 正中下懷第三千四十五章 反目第七百七十三章 扯虎皮拉大旗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大禍臨頭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寒門軍隊第一千兩百六十八章 卑劣餘孽第五百二十三章 謀逆(七)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殘虐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 新婦回門第一千七百六十五章 你得找個替死鬼第二百七十章 震天雷第4633章 隱忍一時第一千九百五十三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零九章 殺雞儆猴第六百四十七章 峰迴路轉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生死之間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軟禁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人心惶惶第八百五十二章 鐵騎狂飆第一百九十五章 這個棒槌!第一千八百章 用意爲何第八百七十三章 風起雲涌第四百六十四章 話不投機第四百一十一章第4644章 幸災樂禍第八百零二章 造紙【求月票】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安枕無憂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質問第四百四十五章 房俊監考(中)第七百九十章 新式海船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誓不低頭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列陣拒敵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當街搶人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你錯了!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動手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聊的李二陛下(上)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晉位九卿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重返政事堂第八百零四章 分化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皇后幫忙第一千兩百零七章 長樂被擄第七十章 榮歸桑梓第六百五十七章封賞第九百二十一章 人情世故第二百八十二章 大動作第四百七十章 充當說客第一千六百六十六章 政事堂論戰第二百一十三章 君臣(昨晚的承諾,加更!)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風雨如晦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許諾第八百一十五章 驚弓之鳥第八百九十九章 郭孝恪的報復(下)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一敗塗地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單刀赴會第九百五十四章 血火戰場第九百四十五章 一言不合,就敢拔刀!【萬字求月票!】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童言無忌第一百四十一章 佞臣!第九百零三章 是情敵啊第七百四十章 好尷尬……(萬字求月票!)第八百二十章 糾結的士族【求月票】第七百六十三章 家國情懷第五百一十七章 名譽之爭第七百八十三章 幼兒園水平的孔穎達(萬字求月票)第一千八百九十四章 陛下有旨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不知死活第一千九百八十七章 寶寶心裡苦,卻又說不出第四十六章 做一個有理想的小地主(下)第五百七十六章 軟硬兼施第八百七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死士誓死第四百五十九章 衝突(中)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來給我擋刀子吧第八百六十二章 亢奮反常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滅口第三千一百十九章 逆轉之機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擺明車馬,開戰吧!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死戰第三千一百十一章 登基在即第六百五十章 隔岸觀火第九百五十四章 血火戰場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計劃不如變化快第九百七十二章 下馬威第一千七百三十二章 突襲暖泉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掣肘束縛第4312章 捲土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