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違令不遵

蘇定方沉吟良久,對校尉說道:“回去向英國公覆命,就說本帥已然知曉。”

那校尉道:“英國公有令,末將傳遞命令之後,當與水師一同返回華亭鎮,而後再至長安覆命。”

蘇定方無語。

這是派來一個人監視他?

“如此,汝且下去歇息,本帥要召集衆將商議撤軍事宜。待到商議完畢,另行通知。”

“喏。”

那校尉轉身出去,自有兵卒帶他尋了一艘戰船歇息不提。

蘇定方派人將習君買等將校召集至旗艦,將大軍已撤、平穰城之圍已解之事盡數告之,頓時惹得水師將校一陣喧鬧。

“怎麼能撤軍呢?”

“這眼瞅着便要破城而入,卻又全軍撤退,豈不是功敗垂成?”

“這一戰大了大半年,且不說糧秣輜重耗損無數,那些戰死的兵卒就這麼白死了?”

“咱們水師在這大海之上受累受凍,不敢耽誤大軍輜重一時片刻,豈不是白遭罪了?”

一衆將校吵吵嚷嚷,既不理解,更是不滿。

水師雖然一直未曾作爲主力部隊參戰,未有戰損,但一直承擔數十萬大軍的後勤輜重補給,這份任務極其繁瑣艱鉅。尤其是入冬以來,遼東連降大雪,陸路難以通行,水師不得不頂着巨大的風浪在浿水入海口附近駐紮,以便及時將輜重運抵軍中。

待到海岸線冰封,戰艦難以靠岸,甚至不得不以火藥炸碎堅冰,然後儘量將艦船靠向岸邊,各種輜重軍械只能依靠人扛馬拽,一點一點運到軍中,其中之艱難不足道也。

然而即便這般不能作爲主力參戰還要運輸海量輜重,水師上下卻未有絲毫怨言,兵將一心,只爲了儘快攻陷平穰城,覆亡高句麗,完成統一遼東的宏偉大業。

結果現在毫無徵兆的一道命令,便讓所有人大半年的努力與犧牲打了水漂……

“噹噹噹!”

蘇定方拿起茶碗在桌案上敲了敲,喝叱道:“肅靜!吵吵嚷嚷,成何體統?吾等乃是皇家水師,不是商隊走卒!”

艙內頓時安靜下來。

習君買道:“都督,主帥有令,咱們自然不能不遵。然而大戰至此,據勝利一步之遙,這般倉促撤退實在是不應該。且連一個像樣的理由都沒有,這算是什麼事兒?末將等心中不服。”

蘇定方沉吟不語。

習君買熟知蘇定方性格,這位素來殺伐決斷,甚少這般猶豫不定,心中驚奇,試探着問道:“都督,可是有何難以委決之事?”

蘇定方這才緩緩道:“按理說,英國公乃是此次東征之副帥,諸軍皆爲下屬,受其節制,自當尊令而行。然則咱們水師卻是有所不同……”

話題敏感,後果嚴重,點到即止。

習君買眨眨眼,見到蘇定方向他看來,登時會意,忙道:“咱們是皇家水師啊,乃陛下私軍,非是朝廷編制。咱們只聽陛下與大帥的,英國公固然位高權重,卻如何節制咱們?若是咱們事事聽從他的軍令,那纔是大大的不妥!”

這話就有些強詞奪理了,水師的確不隸屬於兵部之管轄,算不得朝廷編制。然則東征大計,全軍一體,水師又豈能脫離於統帥管轄之外自行其是?

不過他這麼一說,其餘將校也都回過味兒來,紛紛附和道:“習將軍所言甚是,若是之前大軍攻城掠地,咱們聽命於英國公也就罷了。眼下既然大軍已然撤退,意味着東征已經結束,咱們水師自當迴歸以往之狀態。眼下既然沒有陛下之聖旨,聽不聽英國公之軍令,那就完全無所謂。”

衆人一邊鼓譟着,一邊眼巴巴的看着蘇定方。

這可是東征啊,平滅高句麗更是名垂千古之曠世功勳!之前水師受到排擠,一直未能以主力參戰,只能運運輜重打打輔助,大家心裡造就憋着一股火氣,恨不能上陣殺敵,建功立業!

眼下大軍已經撤退,平穰城卻早已是強弩之末,只差最後那麼一下便可破城而入,這等機會若是白白放棄,怕不是要悔恨終生?

當然,英國公李績既然已經率軍撤退,且命令已經向水師下達,違令而行可是天大的罪過。

就是不知蘇定方能否有魄力違抗李績的命令,且事後能夠以“水師不隸屬於朝廷,不需遵照軍令”來脫罪。這要看越國公房俊能夠給予堅定之支持,也要看陛下的心意。

蘇定方任憑將校們七嘴八舌,沉吟良久,這才擡手製止諸人的議論,緩緩道:“本帥倒是不怕英國公的軍令,但數十萬大軍圍攻平穰城,最終亦功虧一簣,不得不撤退,咱們水師區區數萬兵馬,難道就能一鼓作氣破城而入,完成這等彪炳千秋之曠世功勳?本帥不怕抗命之罪,怕的是諸位貪功心切,最終非但未能攻克平穰城,反而撞了一個頭破血流、折戟沉沙!”

衆人一聽這話,頓時大喜過望,習君買振奮道:“若說之前,吾等的確不敢誇口必能攻陷平穰城。但如今平穰城已然是強弩之末,城內軍隊損失慘重,怕是十不存二三,又出城追擊大軍,城內防禦愈發空虛。且大軍退去,平穰城之圍已解,淵賊野心勃勃必與高句麗王室生起齷蹉,要麼寶藏王接管平穰城防務,要麼淵賊直接篡位!無論哪一樣,眼下平穰城內必定離心離德,再不復大軍圍城之時的齊心協力。只要吾等行軍迅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猛攻平穰城,大有可能一戰而定!”

蘇定方緩緩頷首。

他對於水師戰力有着充足的信心,眼下所猶豫的並非能否攻陷平穰城,打仗從無必勝,只要超過一半勝算即可全力以赴、奮力一搏,他猶豫的乃是違抗軍令的後果。

自己猜測的到底對不對?

若是事情的確如自己設想那般,此番違抗李績之命令就並無大礙,甚至可以爲太子殿下增添一分強勢底氣,畢竟就算李績一手遮天、權傾朝野,他也管不到水師頭上。

可若是自己猜測錯誤,陛下全然無恙,那必然是陛下瞞天過海意欲圖謀大計,自己必然壞了陛下的好事……

然而如果陛下當真無恙,大軍又豈能在最後關頭撤退,致使東征之戰功虧一簣?

在他看來,之所以撤軍乃是因爲李績擔心不好的消息傳出使得軍心崩潰、士氣糜爛,導致軍隊戰鬥力大跌,面對誓死堅守的高句麗軍極易引發一場大潰敗,故而不得不忍痛放棄大好局面,力圖求穩。

因爲一旦大軍潰敗,其連鎖反應將會使得長安局勢瞬間崩壞,那等後果,相比東征之戰鎩羽而歸嚴重得太多……

沉吟少頃,蘇定方揮揮手,道:“都退下吧,待本帥好好思量,再做決定。習君買留下。”

“喏!”

一衆將校起身離去,背轉身時,一個個擠眉弄眼衝着習君買使眼色。大家都知道習君買極得蘇定方之信重,時常採納他的意見,都希望習君買能夠說服蘇定方,留下來攻伐平穰城,建功立業。

身在水師,長久以來使得上上下下都已經沒有了那種“身在編制中”的感覺,平素行事根本毋須請示,反正無論如何只要報上去房俊就會批准,而只要房俊批准,陛下從未駁斥,這就使得大家對於英國公那等宰輔之首不大感冒——反正咱們也不在大唐軍隊系統之內,你也管不着我啊!

大家覺得違背李績的命令根本不算事兒,這幾年水師我行我素慣了的,何曾向朝廷報備、請示過?

眼瞅着攻陷平穰城、覆亡高句麗這等曠世功勳就在眼前,一個個早都紅了眼……

待到衆人魚貫而出,蘇定方這才問習君買道:“數十萬大軍圍攻平穰城數月而不克,若吾等水師此刻違背軍令,強攻平穰城,有幾分勝算?又有何等破城之良策?”

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出乎預料第一百三十七章 爭先恐後第九百五十二章 離情別意第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誰是核心第一千六百六十五章 唐府奔喪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錯也不認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擋箭之牌第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危急存亡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自首第一千九百二十章 金勝曼的怨念第三千四十章 嫌疑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倭國內鬥第兩千二十六章 時代變了第一千六百一十一章 柱國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變生肘腋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篡位第五百一十九章 平生之恥第六百零一章 下有對策(下)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諸王慌亂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天不假年第一千九百二十九章 儒皮法骨第三十七章 弘福寺內,淑女窈窕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又拿我當槍使……第五百三十四章 望風披靡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以死謝罪第七百九十九章 兩難抉擇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睚眥必報第九百零九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七百五十七章 大食皇宮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一敗塗地第一千六百一十七章 熱潮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利弊取捨第一千兩百零九章 先救人,救火不着急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輕裝上路第三千八十三章 皆爲利來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圍殲之策第一千四百九十一章 兵部要奪權第三百二十一章 陰謀第九百二十一章 曲線救國第一百零二章 交錯第兩千六十九章 門閥落魄第4640章 廢黜“罰贖”第七百一十五章 囂張跋扈第六十二章 房府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周興第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重新出山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月下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借刀殺人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恣意殺戮第一千兩百五十章 心胸狹隘第三百八十一章 銜尾追擊第一千八百七十五章 表露心聲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窮途末路第一百零二章 交錯第一百八十章 失望憤怒第九百二十二章 王師!第一千零五章 天命誰屬?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爆了你,你也得憋着!第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這是早有預謀啊!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你纔是炊餅!第4308章 針鋒相對第4682章 府尹人選第一百三十二章 打劫(下)第一千九百四十二章 士族利益第三百五十四章 道德約束第一千九百五十章 絕處逢生第一千六百七十二章 稅改試點第三千九十三章 虛虛實實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進擊的劉洎第六百七十八章 衛公李靖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廷議第五十六章 追殺第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叛軍齊聚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暴戾之君第二百六十三章 逼供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兵臨城下第4505章 苟且偷生第六百九十五章 黃雀在後第四百零三章 冤家對頭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 軍人立場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誅心之言第六百四十六章 出乎預料第三千五十七章 陛下大行第七百六十三章 背後的影子(萬字,求月票!)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夫妻夜話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欲擒故縱第六百三十三章 房府日常第七百九十七章 釜底抽薪(上)【萬字求月票】第一百二十九章 父子綢繆第九百八十章 褚遂良算計貪功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運籌帷幄第九百五十章 危機潛伏第五百四十二章 契約第兩千二十四章 志存高遠第一千七百二十九章 李二要上天第二百四十九章 鋼鐵(上)第一千八百七十章 城南韋杜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炮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