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十一章 利弊取捨

程咬金不願出頭去逼迫東宮放棄追殺關隴,但李勣的命令他不能不遵從,儘管心裡罵娘無數遍,將李勣祖宗十八代都給問候了,還是得老老實實的寫就書信,派人分別送去右屯衛大營以及終南山,請雙方各派遣代表人物前來春明門外,商議停戰事宜。

他現在是東征大軍的先鋒,麾下左武衛兵強馬壯,威壓東宮六率、右屯衛,關隴軍隊更是不在話下,他只要按照李勣的意思表達態度,無論多麼客氣,實則就是在警告關中各方勢力——誰不聽話,就打誰。

這也正是他不願按照李勣的命令照辦的原因,不管東宮還是右屯衛,都會在他這份強硬態度之下有所不滿……

……

李承乾收到程咬金派人送抵的書信,沉默一下,便將幾位重臣交到面前,商議對策。

蕭瑀看完書信,蹙眉想了想,道:“如今英國公挾東征大軍即將返回長安,聲勢正盛、威風凜凜,不可輕忽視之,不過殿下乃是千金之軀,坐不垂堂,還是讓老臣代殿下去會一會程咬金,看看他們到底意欲何爲。”

一旁的馬周瞅了蕭瑀一眼,藉口道:“無論誰去參預會晤,下官覺得應當事先定好章程方略,照本宣科即可,不能被他們牽着鼻子走。眼下局勢明亮,咱們大獲全勝,關隴兵敗如山倒,但是如何收拾殘局,咱們想要做到哪一步,關隴門閥到底需要付出什麼樣的代價,要先搞明白,統一方針,纔不會自亂陣腳。”

他素來不拉幫、不結派,一心只在自身之職務,算是一個純臣。眼下東宮大獲全勝,各方勢力邀功請賞、分潤利益乃是理所應當,他並不會摻合其中,但這種事必須在東宮內部達成共識,不能任誰都跑出去宣揚自己的主張,攫取各自的利益。

蕭瑀默然不語。

素來不摻合派系爭鬥的馬周忽然開口,這讓他心中有些警覺,關隴門閥傾頹敗落,江南、山東兩地門閥大舉進入朝堂之勢不可阻擋,但顯然已經引起很多人的忌憚與排斥。

他此番主動要求代表太子與李勣、關隴兩方談判,自然是想要將主動權操之於手,爲江南士族爭取更多的利益,但若是因此引起東宮內部各方派系之忌憚、不滿,他決定立即放手,不應將這種矛盾加劇。

反正江南士族進入中樞已經不可阻擋,又何必鋒芒畢露,成爲衆矢之的?

岑文本對馬周之言甚爲贊同:“可以預見,英國公對於關隴之下場,大抵是會予以維護的,這是他的利益所致。那麼咱們是需要以強硬之態度毫不退卻,務必將關隴叛逆連根拔除,還是在某些利益得到穩固的情況下,可以適當讓步?”

衆人皆沉默,仔細思量其中之利弊得失。

都是站在帝國權力最上層的人物,自然不會有人喊出類似“逆賊當亂刃分屍,破家滅門”之類的熱血之言,大家需要考量的是整個東宮的利益與自身利益之間如何協調……

李承乾見到房俊坐在旁邊慢條斯理的呷着茶水,半點意見也未曾發表,遂笑問道:“二郎有何高見?”

房俊放下茶杯,笑道:“殿下折煞微臣,微臣打打殺殺還行,這種運籌帷幄的事兒那裡做得來?還是殿下與諸位賢達商議便好,無論如何應對,微臣皆無異議。”

身在朝堂,固然要銳意進取、展示才華,但最應學會的還是如何韜光養晦。此番兵變,包括之前吐谷渾興兵進犯河西諸郡、平滅入寇西域的大食軍隊,他自己以及麾下右屯衛的表現堪稱驚才絕豔,道一句“帝國柱石、居功至偉”毫不爲過。既然已經攫取了最大的那份功勞,自然要給予旁人發揮之餘地,否則好事都讓自己拿了,豈能不引起公憤?

再者說來,無論堅持覆亡關隴門閥,亦或是有限度的給予關隴門閥一條生路,其間各有利弊,自是並無太大區別。

帝國承平、王朝興盛,世家也好門閥也罷,總是會應運而生,這是隨着階級固化不可避免的結果。近日將門閥連根剷除,明日還是會有世家自草根之間崛起,大勢不可擋。

但只要門閥再無私兵在手,並且在政治之上予以限制,使其不可壟斷一地之政治、教育,便不足爲慮。

李承乾頷首,對諸人道:“孤之意,給關隴留一條生路未嘗不可,但一定要將其根基掘斷,使之難以死灰復燃、捲土重來。但這個人情,必須是咱們東宮施捨於他,而非在旁人威逼之下不得不予以退讓。”

衆人連連頷首。

眼下李勣挾大軍以雷霆之勢返回長安,即便是東宮也不得不暫避其鋒,予以妥協,這是事實。但東宮一定要以強硬之姿態給關隴門閥巨大壓力,而後才略微鬆口,而不是讓關隴門閥認爲“活命之恩”乃是李勣所賜予。

見到衆人贊同,李承乾續道:“所以,此番便由孤親自前往春明門,會一會這些亂臣賊子吧。”

政治之本意在於妥協,但每一個人都是有血有肉,自有愛恨情仇,利弊得失之下予以讓步乃是必然,可心中又豈能沒有怨憤?

所以李承乾這一句“亂臣賊子”說出的時候咬牙切齒、恨意滿滿……

衆人見他堅持,也就順從其意,畢竟長安城內皆由東宮六率掌控,春明門外則是程咬金的左武衛,太子安全問題無虞,隨着他便是。

……

自隋以來,佛教於關中地區迅速發展,信徒增多、寺院無數,不僅長安城內多處裡坊皆建有佛寺,城外各處景色宜人、風水形勝之初亦是多不勝數,只不過終南山作爲道門之福地,道觀俯拾皆是,佛寺卻沒有幾座。

終南山麓、滻水之畔的大雲寺原是前隋吏部尚書楊玄感所建,以爲避暑之地,貞觀初年,李二陛下將此地賜予長孫無忌,幾經修葺,逐漸恢復當年之恢弘繁盛,且於寺中增建別院,屯駐家兵。

陰雲微風,山青如黛。

長孫無忌以及宇文士及、令狐德棻等人坐在書齋之中,敞開着的窗戶隱見遠處樹木掩映之後的流泉飛瀑,水聲陣陣,清亮宜人。

待到令狐德棻最後看完程咬金送來的書信,長孫無忌放下茶杯,道:“都說說吧,如何應對?”

宇文士及端起茶杯,嘆氣道:“不過是東宮、李勣擇選其一予以依附罷了,哪裡還有什麼應對之餘地?”

喝了口茶,搖頭不語。

眼下關隴爲魚肉,東宮、李勣皆爲刀俎,關隴之生死皆操於對方之手,但想必這兩方都願意留得關隴苟延殘喘,以便爲己所用,所以生死之間不會有太大的變故,總是能夠活下來的吊着一口氣的。

左右逢源的可能根本不存在,要麼依附東宮成爲太子鞏固朝政的馬前卒,要麼歸順李勣成爲其對抗山東、江南兩地門閥的刀子,別無他途……

令狐德棻亦是心中感慨,誰能想到原本顯耀煊赫的關隴門閥旦夕之間便淪落至此?

悶聲道:“到底還是有區別的,眼下看來東宮固然不如李勣勢大,很長一段時間內朝政都要被李勣所攫取,但到底是名正言順的國之正朔,終有一日能夠壓過李勣,盡收大權。故而吾之意見,還是應當依附東宮,先苦而後甜。”

長孫無忌與宇文士及皆頷首,予以認同。

說到底,太子佔據着大義名分,身邊既有蕭瑀、岑文本那等老成之臣,又有房俊、馬周那些後起之秀,未來前程不可限量,李勣固然因眼下之大勢佔據主導,但未來極有可能被太子死死壓制。

既然三位主要人物意見一致,旁人自然不會反駁,宇文士及道:“這一趟我去談談看吧,無忌不可露面。”

李勣的態度大抵已經明朗,挾大勢以攫取朝政而已,不過由於關隴門閥未能復取得兵變之勝利廢黜太子,所以李勣另立儲君的盤算落空,到手的利益大打折扣。但程咬金的立場卻不明,其人對於李勣的命令會遵從幾分有待商榷,萬一長孫無忌貿然出面被程咬金扣押,對於關隴來說將會是徹底的災難,再無翻身之機。

長孫無忌頷首道:“也好,此番談判不會一蹴而就,大抵還是要多番磨合,東宮與李勣之間相互試探、各自爭取,而後彼此妥協,總要談個三五次纔能有一個大概的眉目,你只需靜觀其變即可。”

宇文士及應下,心中卻無奈,除了靜觀其變又能如何呢?如今關隴門閥只能作爲那兩方意欲重用以衝鋒陷陣的卒子,根本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書齋內沉默片刻,山風自窗戶吹入,一片清涼。

良久,長孫無忌才幽幽說道:“若東宮執意想要一個交待,你可代我答允下來。”

宇文士及默然。

關隴門閥舉兵起事,形同謀逆,不可辯駁,固然若東宮意圖借關隴之餘力對抗李勣、鞏固朝政,一定會尋找一個理由抹掉關隴謀逆之罪,可一旦太子登基,這件事便攸關帝王威嚴,不可視如不見,所以關隴是一定要給予太子一個交待的。

將長孫無忌丟出去承受兵變謀逆之罪名,既能鞏固皇家之威嚴,又能維護律法之公正,還能讓關隴門閥承受最小之損失,是各方都能夠接受的最佳解決方式……

第七百八十一章 千里眼第四百一十四章 毫不退讓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軍令狀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一拍兩散第一千九百五十四章 府兵募兵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抗旨不遵第一千八百七十八章 大慈恩寺第兩千八十九章 天象異數第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只能保一個?第三千九十六章 心有埋怨第六十四章 找個野男人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槍舌劍第五百二十章 水師抵達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你不管,我管第一百七十二章 道德淪喪?第九百零二章 天下形勢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封建天下第四百五十章 長孫衝的陰險第三百二十七章 長孫無忌的擔憂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政分離(下)第三十七章 弘福寺內,淑女窈窕第4533章 年前瑣事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血戰平穰第兩千一十三章 臨川夜訪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堅定路線第九百一十四章 撞破私情第一千九百八十四章 納妾、故人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晉王破案(下)第4658章 情況複雜第4645章 居心叵測第兩千二十三章 穩坐中軍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據理力爭第二百零九章 犯闕(四)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萬事俱備第四百一十五章 皇帝嘉獎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摧枯拉朽第五百一十一章 崩塌的重生第一百八十三章 人情第四百六十章 衝突(下)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天命何屬?第一百四十七章 仁愛?懦弱?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兵敗身死【求票】第五百九十一章 捱揍第七百七十八章 何去何從第一千七百六十二章 談判交鋒第一千七百四十三章 糧稅截留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死生契闊第三百四十二章 歷史的車輪第八百九十一章 降將之道第一千八百一十六章 帝王尊嚴第三十五章 善守的唐軍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功勳打折第九百七十四章 這纔是生活!第六章 鞭撻第四百六十四章 話不投機第三十二章 苦肉計?第一千九百五十一章 李愔的堅持第三百五十七章 未來科技第二百三十九章 集會第六百九十九章 牛渚磯第七百零七章 培養班底第三千二十六章 斷卻後路第四百七十三章 秋收(中)第六百六十二章 君臣奏對(下)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靈柩第三百零九章 房二斗酒詩百篇(中)第九百一十八章 強人所難第六百八十九章 大興善寺第三百八十五章 皇帝異常第一百八十七八章 其實,我是一個詩人(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房俊的刀(中)第一千八百五十章 悔之莫及第八百三十三章 新時代的怒吼!【求月票】第九百四十四章 推出斬首第四百六十章 衝突(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政治宣言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言語警告第一百五十七章 班底(上)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情根深種?第兩千四十八章 暴怒如狂第四百零九章 入宮朝會第六百四十七章 峰迴路轉第八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皇帝召見第五百零五章 欲語還休第一百五十二章 這是房俊的佈局?第4264章 老謀深算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自然科學的先驅第兩千五十三章 父子交鋒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來給我擋刀子吧第四百零四章 可憐無定河邊骨第一百四十四章 力挺劉洎第六百零六章 斷尾求生(上)第一千八百三十六章 奉命調停,不服者殺!第八百零八章 以戰養戰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定論第一千八百四十八章 王城夜宴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形勢大好第六百二十一章 溫酒第兩千二十二章 疑惑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