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房內,李泰從箱籠之中取出一個竹筒,去掉蓋子,將內裡一幅畫軸拿出來,小心翼翼的在桌上鋪展開來,以鎮紙壓住四角。
房俊湊上前去,仔細觀摩。
這是一副山水畫,畫紙上山峰連綿、雲霧堆迭,佈局精巧、渾然一氣,最顯眼是畫作之上山石樹木雖然空勾無皴,但全以色渲染,以青綠設色爲主……這風格明顯是“青綠山水”。
然“青綠山水”在隋唐兩代並無突出,甚至極爲稀少,卻有一位開宗立派之鼻祖……
“此廬山五老峰啊,筆墨濃淡相宜、青綠相間,大氣磅礴之餘更有筆鋒細膩婉約,莫不是前朝展子虔之手筆?”
李泰驚訝:“此等技法乃展子虔所創,天下罕見,二郎以前曾經見過?”
房俊沒理他,仔仔細細又觀摩一遍,並不是後世曾經流傳的展子虔名作,想來此畫應當是在歷史當中散佚了,作爲“青綠山水”之鼻祖,展子虔流傳下去的此類作品並不多,足以見得其珍貴之處。
畫上題跋寫着“開皇十二年初春,攜子同遊廬山,雲霧漫障、山峰堆迭”……
李泰取過筆墨紙硯親自研磨:“展子虔一代名家,存世的畫作頗多,不過似此等僅有題跋大量留白的作品卻極少,二郎詩詞雙絕且久未有作品問世,不知可否勞心?好詩配名畫,也算是一段佳話了!”
這個自然難不倒房俊,這幾年越來越少“創作”,意味着可供“抄襲”的還有很多,又仔細看了一遍畫作,遺憾未有瀑布懸掛其上、傾瀉而下,否則就可“致敬”一下李太白,不過畫紙上峰巒堆迭、霧氣隱隱,也還有另外一人之作品頗爲合適。
遂接過毛筆,飽蘸墨汁,在畫紙偏左上的一處留白落筆,筆走龍蛇、鐵畫銀鉤,一揮而就。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嘶!二郎才思敏捷、當世無雙,即便是七步成詩的曹子建也不過如此啊!”
名畫,好詩,相得益彰,尤其是房俊的字體配上展子虔的畫技,兩相映襯、美妙絕倫。
李泰美滋滋的畫作放在那裡,待到墨漬乾透才能捲起收藏,拉着房俊在一旁坐了,問道:“剛纔你說有解我困境之策?願聞其詳!”
房俊指了指那幅畫:“剛剛不是寫了麼?以殿下之智慧,仔細思量想必就能尋出辦法。”
“嗯?”
李泰一愣,扭頭看向書桌上的畫……那首詩?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哎呀呀,一語驚醒夢中人啊!”
李泰恍然,驚喜交加。
他之所以落入困局,自然是因爲身在局中,作爲太宗嫡子、陛下親弟,無論皇位如何變幻他都牽涉其中,心有覬覦之意、卻又害怕反噬之力,舉目四顧皆茫然,不知如何自處。
唯有將自己從局中摘出去,方能置身事外、一窺全貌。
如何破局?
說難也難,但說容易也容易。
房俊喝了口茶水,問道:“殿下當真能夠下定決心?這一步走出去,那個位置可就永遠不能染指了。”
“滾蛋!”
李泰翻了個白眼,不滿道:“當初是誰勸我說那個位置根本不會落到我頭上的?既然永遠得不到,那就乾脆徹底斬斷,一了百了。”
房俊讚道:“殿下胸襟廣闊、魄力十足,微臣佩服。”
以李泰之身份、地位,能夠做出徹底斬斷皇位之決定殊爲不易,畢竟那可是天下至尊之位啊,況且某種程度來說,李泰也並非全無機會……
單純從能力來說,李治第一,李泰第二,李承乾不入流。
然而皇位之傳承並不能簡單的論能力,李治可謂史書之上公認的合格皇帝,但就是因爲其得位不正,不得不將絕大部分的精力用在鞏固皇位之上,將大唐立國之根基拆的七零八落,元氣大傷,看似開疆拓土疆域大盛,實則卻將“貞觀之治”的家底折騰得爲之一空。
若非武則天內政無雙,大唐之興盛怕是就得三世而止。
實則若是李承乾亦或李泰繼位,功績也不會太差。
太宗皇帝已經帶着貞觀勳臣將周邊強敵挨個打了一遍,唯獨未能攻陷的高句麗也予以重創始終未能恢復元氣,可即便如此,李治也僅只是形式上覆滅了高句麗,整個遼東之地還處於新羅、百濟等等控制之下,也給日後高麗崛起埋下隱患。
李治是歷史上出類拔萃的皇帝,但絕對沒有史書評論的那麼強大,若不是其有武則天、李隆基這兩代帝王收拾殘局,怕是大唐早已在他手中盛極而衰……
在沒有任何補充的情況下覆滅了關隴門閥,動搖了帝國根基,正是武則天重用士族、提拔寒門才穩定了局勢。
李泰嘆息道:“你呀,爲了徹底斷絕我與那個位置的聯繫,也算是煞費苦心了。”
*****
武德殿。
李承乾剛剛用過晚膳,手裡拿着李泰回京述職的文書仔細翻看,一邊聽着李君羨的回稟。
“……魏王殿下自春明門入城,嚴令隨從不得招搖過市,一路低調返回王府便閉門謝客,不過隨即越國公登門拜見……”
“哦?這兩人交情素來不錯,魏王也不見?”
“回陛下,魏王的確不見,不過越國公自己推開大門,登堂入室,魏王夫婦避之不及。”
“哈,這的確是越國公的作風。”
李承乾饒有興致的笑了一聲:“然後呢?兩人談了什麼?”
李君羨搖頭道:“魏王殿下說是從洛陽得了一副名畫請越國公鑑賞,兩人便避入書房,沒有外人在場,故而說些什麼無從得知,不過越國公離開之後,魏王殿下一個人在書房坐了一宿,喝了很多酒,徹夜未眠。”
似魏王這等身份重要的親王,府中上下早有“百騎司”密探,隨時掌握魏王的一舉一動,但凡有一絲一毫詭異之處,馬上就能報至李承乾的案頭……
李承乾想了想,想不明白兩人究竟談了什麼:“看來魏王的心情很不好啊。”
李君羨不語,這種話不好接,因爲不管說什麼都是猜測,他只能基於事實說話,絕對不能在任何事情上妄加揣測,一旦因此影響到陛下的判斷,輕則失職,重則有“誤導”之嫌……
李承乾也沒想從李君羨這邊得到什麼答案,擺擺手,叮囑道:“派人看護着魏王府,說不得就會有膽大包天之輩行悖逆之舉謀害魏王性命,一定要確保魏王的安全。”
從始至終,李泰的性命都是各方關注之焦點,極有可能被其中一方謀害從而嫁禍給另外一方,一旦李泰身死,必將引發劇烈震盪,甚至能夠波及整個天下……
李君羨自然曉得輕重:“陛下放心,從魏王踏足長安城之時,末將便已經派遣‘百騎司’的好手暗中保護,不敢有絲毫懈怠。”
……
李君羨離去之後,李承乾一個人坐在書房喝了會兒茶,思索着當下局勢,而後讓內侍加了幾根蠟燭,埋首案牘、處置奏摺。
內侍總管王德輕手輕腳進入御書房,小聲道:“陛下,皇后遣人過來,說是準備了一些宵夜請殿下移步過去食用。”
李承乾停筆擡頭,看了看書案上仍舊堆積如山的奏摺,搖了搖頭,道:“去給皇后回話,我今夜怕是要批閱奏摺到很晚,讓她自己吃完先睡吧。”
“喏。”
王德退出。
李承乾放下毛筆,揉了揉臉,活動一下痠疼的胳膊,吐出一口濁氣。
做一個合格的皇帝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標準便是勤於政務,然而這四個字說來簡單,想要做到卻很難。帝國疆域廣袤、縱橫萬里,治下黎庶何止億萬?每日裡的事務多如牛毛、過目的文字浩如煙海,這可不是看雜書,要仔細推敲那些封疆大吏、朝廷大臣們在奏疏之中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否則容易被矇騙了去。
他雖然自認能夠做一個合格的皇帝,但相比起太宗皇帝,卻欽佩無地、自愧不如。
不說別的,太宗皇帝在處置政務之餘猶有餘力、時常遊山玩水飲酒作樂,對於宮裡的妃嬪更是雨露均沾,時不時還要填充一下後宮,換一換口味……
而他在面對浩如煙海的奏疏之時幾乎殫精竭慮、耗盡心血,最近明顯感受到精力不足,對於房事愈發冷淡、可有可無。
每一次面對皇后之時都能躲則躲,很是心虛……
再想想坊市之間的那些緋聞傳說,再度嘆了一口氣。
……
翌日清晨,李承乾睡眼惺忪起牀,在侍女服侍之下洗臉漱口換了一套衣衫,神情懨懨的坐在桌前用膳,拿起調羹舀了一口白米海蔘粥放入口中咀嚼,食不知味。
王德忽然從外面快步而入,一改往昔謹小慎微之形象,來到李承乾面前疾聲道:“陛下,大事不好!魏王殿下剛剛出城奔赴九嵕山昭陵,說是要祭奠太宗皇帝與文德皇后!”
“噹啷”
李承乾瞬間清醒,將調羹仍在碗裡,勃然大怒:“他想作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