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一章 輿論(求月票)

房俊其人如何?

走在關中街頭,隨便找個人詢問,或許會得到各種截然不同的答案。事物有兩面性甚至多面性,人也一樣,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得出的結論自然不同。

對於鮮衣怒馬的紈絝們來說,房俊是一個傳說,是一個標誌,是一個讓人羨慕嫉妒卻又很難超越的存在。他會跟大多數紈絝一樣尋釁滋事、惹是生非,但是他敢做出大多數紈絝一輩子亦不敢的腳踹親王、拳打朝臣;他也跟大多數紈絝一樣花錢如流水,視錢財如糞土,但是他也能輕易賺取大多數紈絝一輩子也賺不到的如山財富……

若是朝中官員談起,則是譭譽參半。有人認爲他不懂尊卑,目無上官,實乃官場之惡疾;亦有人說他勇於創新思路敏捷,敢於任事一身正氣。喜歡者與厭惡者皆有之。

至於尋常百姓……房俊就是神一樣的存在。

今年關中氣候詭異,先是春季多雨,曾連綿數日不絕,導致河道猛漲城中排水困難,緊接着卻又是入夏以來滴雨未下,原本擔心的水澇陡然變成了大旱……不過關中百姓並無太大的憂慮。關中八水環繞,河道縱橫,房俊擔任工部侍郎之時便對諸條河道加以疏浚,堤岸予以加固,各條河流河道順暢河堤堅固,無懼水澇之患。數條灌溉溝渠遍佈關中,又有水車引水,即便大旱之年,莊稼亦能得以澆灌。

這一切,都是房俊在工部侍郎任上做出的成績,以往多任官員未曾坐到的事情,一年之間便被他做到。

“呼風喚雨房遺愛”之名號,關中大地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而在房家灣碼頭,更養活了無數貧苦百姓!長安城周邊的貧苦百姓,有超過半數者皆正在或者曾經在碼頭謀生,出一分力氣,得一分工錢,童叟無欺。

前些時日皆震驚於房俊售賣曲池坊所得鉅款,然而一轉眼,人家依然盡數獻出,用於長安排水溝渠的疏浚。爲富而仁,心念百姓不忘民生,好一個房二郎!

放眼關中,受房俊恩惠者不計其數。

當房俊被困牛渚磯的消息傳播開來,百信們驚詫擔憂之餘,則是無窮的憤怒!

街頭巷尾田間地頭,皆是對於江南各州坐視不管山越反叛,對房俊被困牛渚磯卻按兵不動的抱怨,一時間民怨沸騰,輿論漸起。

*****

政事堂裡,皇帝與宰輔對坐,商討江南亂局如何收拾。

皇帝非是首次進入政事堂,但此次與以往皆有不同。在往常,政事堂作爲宰輔商議政事之所,皇帝是不應該參與議政的,作爲帝國的仲裁者,只需在宰輔們形成決議之後予以仲裁即可。

但是今日,皇帝卻侃侃而談,而諸位宰輔亦未曾提出反對……

蓋因事態緊急,非常之時,自然行非常之事。

數位宰輔,獨缺魏徵。

入夏以來,關中氣溫漸次升高,日間如蒸溫湯,令人難熬。魏徵年老體弱,本就是久病纏身,前幾日在自家廳中昏倒,驚得魏府上下雞飛狗跳。皇帝聞訊,急忙派遣御醫前去診治,回宮報之,說是魏徵雖然只是酷暑入體陽火旺盛,然其體力枯竭,怕是命不久矣。

這令李二陛下很是唏噓……

說句實在話,李二陛下對又臭又硬的魏徵着實厭惡,自己但凡幹一點出格的事情,魏徵就要橫加阻攔,吵吵嚷嚷弄得天下皆知,身爲帝王亦要灰頭土臉,每每怒火填膺,恨不得將老賊手刃之!

可現在得知魏徵已是沒幾天好活,橫垣眼前的大石即將不復存在,這心裡卻忽然又有些空空蕩蕩,患得患失起來。

李二陛下甚至忍不住在想:莫非朕這許多年被魏徵折騰得習慣了,已然有了受虐的傾向?

岑文本擡了擡眼皮,見到陛下不知何故有些出神,便輕咳一聲,說道:“算算時日,想來宋國公已然抵達江南,雖然尚無邸報送達,但以宋國公在江南的影響力,以蕭氏的領袖地位,想來必將聯絡各家,第一時間即會出兵救援華亭侯,山越叛民亦不過烏合之衆,大軍所至,定然冰消瓦解,江南之危可以頓解。陛下不必太過憂慮,連日酷暑,維繫龍體爲重。”

這番話雖然看似在寬解皇帝,但是細細品之,內裡未嘗沒有對宋國公蕭瑀的埋怨。

●тtκan ●℃O

你蕭瑀乃是江南領袖,蕭氏更是江南士族之首,現如今江南糜爛,豈能全無責任?若非蕭瑀屢次擔當江南士族代言人的身份,與朝廷爭利,豈能養出江南士族如此肥碩的膽子?

長孫無忌哼了一聲,淡淡說道:“山越叛亂,不過疥癩之疾。然而其驟起發難,各州官署準備不足,相互之間又互不統屬,導致貽誤戰機,亦非不可饒恕。若是全然將責任歸咎於各州兵事,未免有些過於嚴厲,有失中樞寬厚。至於華亭侯身陷重圍,更是不可預料,誰能想得到他會置身牛渚磯?其時山越叛亂,宣、潤二州亂成一團,若是貿然援救,難免導致縣府空虛,萬一被山越趁虛而入,破牆入寇,必然生靈塗炭。因此各州不敢擅動,未曾發兵援救,亦是情理之中。”

岑文本微微一愣,閉上嘴巴,沉默不語。

這是在爲那些江南士族推脫罪責?

呵呵,面對山越叛亂坐視不管,堂堂侯爵陷身重圍見死不救,如此惡劣之罪責居然亦能輕飄飄兩句“處置過嚴則中樞有失寬厚”、“不敢發病亦是情理之中”來搪塞,當真是臉厚心黑,無恥之尤!

只不過……身爲關隴世家的長孫無忌,怎地卻要幫江南士族說話?

房玄齡端然穩坐,面上並不因長孫無忌替江南士族開脫而惱怒,但是言辭之間卻毫不客氣:“坐視江南糜爛,已是失職;重臣被圍不發援兵,已是居心叵測。然江南士族終究不過是一地之愚頑,究其根本,亦只是眼前所見之近利。如若江南糜爛,對其哪裡有半點好處?華亭侯剛剛抵達牛渚磯,山越便於此時反叛,且第一時間不是攻略州縣司儀搶奪劫掠,而是圍聚與牛渚磯,要置華亭侯與死地……此事處處透着玄機,頗多不合情理之處,若說江南士族所謀甚大,老夫亦可相信。”

長孫無忌老臉頓時一僵,頓時面色陰沉。

房玄齡這番話可謂言辭鋒利,直接點明江南糜爛的亂象並不是表面看上去那麼簡單,無巧不成書,但是當諸多巧合結合在一處,很難說這背後是不是隱藏了什麼陰謀。

無論是誰想要替江南士族脫罪,就必須要承受事態變化之後的後果。

換句話說,若是江南士族當真有劃江而治的決心,你在此時賣力的替江南士族搖旗吶喊鼓動脫罪,是想要給江南士族爭取足夠的時間麼?

江南亂象,現在誰也說不好最終會發展到何等地步,一旦被房玄齡的這番話給套上,等到局面不可收拾的時候,那可就要了老命!

即便是長孫無忌,也不敢承受那樣的後果!

畢竟長孫家已經出了一個謀逆不成畏罪潛逃的長孫衝,名聲已經壞了……

李二陛下瞥了長孫無忌一眼,心中也有不滿。

現在關中輿情洶洶,中樞更需要口徑一致、團結一心以大義名分壓迫江南士族,這應當是每一位閣臣的共識。在江南的糜爛局勢面前,所有的私人恩怨都應當放在一邊,共赴時艱。

你卻跑出來拆臺,替江南士族說話,這算什麼?

李二陛下心中微惱,正欲說話,政事堂外有書佐稟告道:“啓稟陛下,江南有戰報送達。”

第四百一十三章 數學家?第七百七十五章 紛亂第兩千四十五章 前途叵測第八百零四章 做賊心虛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拉人入夥第4644章 幸災樂禍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一勞永逸(下)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以命相博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防範未然第二百一十五章 皇帝准奏第二百八十五章 陰損招數第八百一十四章 心中有虎第一百二十五章 房俊的刀(中)第七百八十一章 人品一流第二十二章 銜尾追殺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是戰是和第八十二章 品鑑會(下)第九十三章 合兵一處第六百六十八章 帝國經濟體系第六十二章 房府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少女慕艾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找茬的樂彥瑋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蓄勢待發第三千一十三章 穩定宗室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 逆賊入宮第兩千零一章 首尾難顧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有所質疑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御史、尚書、侍郎與狗(中)第五百四十七章 甜美可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弄不明白了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遍體生寒第九百九十九章 這是一場時代的碰撞第七百六十二章 一手交錢,一手放人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孫思邈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威逼脅迫第兩千零三章 不吝賜教第八百二十六章 燒個精光第三百四十七章 府兵制的缺陷第二百四十五章 國之氣節第九十九章 偏執之心第一千九百六十四章 甕中之鱉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接管現場第二百六十四章 搜索兇器第九百三十五章 秋雨第二百一十六章 交易所第一千九百零五章 故技重施第一千兩百零五章 唐軍退卻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統一意見第五百二十九章 涇渭分明第二百七十四章 李二試探第七百八十章 帝王有情第八百五十一章 唐軍來襲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跟着你,你就得罩着我第九百四十章 渾水摸魚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決戰之夜(中)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兵分兩路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改邪歸正第一百九十三章 驗貨第八百二十九章 局勢緊張第三百一十二章 愛蓮說第三千一百三十六章 心慈面軟第一千八百六十四章 安氏內遷第九百六十章 殺入城中第八百零九章 防線崩潰第兩千三十一章 戰雲密佈第4489章 全力一擊第六百八十二章 曲池坊第九百七十九章 彈棉花第八百四十八章 蘇定方的感嘆第七百九十九章 釜底抽薪(下)第4609章 殺機暗伏第一千七百九十章 人心惶惶第一千九百二十三章 複製紅會第三百四十七章 府兵制的缺陷第七百九十三章 公主心思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調整第八十二章 百胡云集第八百五十七章 立場選擇第四十七章 純屬巧合第四百九十四章 農莊日常第七百三十六章 抽絲剝繭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這個鍋……還是孫思邈的第一千零二章 戰果斐然第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又見彈劾!第五百八十九章 反擊(下)第三十一章 入關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天上掉美妾第兩千五十二章 明升暗降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吐蕃風雲第七百一十三章 自己把自己埋了……(求月票)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世家子弟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皇帝的執念第4281章 人生如戲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龍首原上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致仕告老第十五章 密謀詭計第四百六十二章 夫妻掮客第九百七十六章 建設堡壘第二百三十七章 報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