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七十三章 你摻和不起!【求票】

張行成清瘦俊朗,雖然年過五十,已然風度翩翩,有着世家大族累世沉澱所凝聚的底蘊氣質。

二人對坐,張行成將侍女斥退,親自給高士廉斟茶,笑道:“申國公當真是享福之人,天下風雲聚散不縈於懷,寓居豪舍琴瑟相和,晚輩真真是豔羨無比啊!”

高士廉似笑非笑:“怎麼,德立見這風雲激盪波濤洶涌,想要站上潮頭當一回弄潮兒?”

德立,是張行成的字。

高士廉乃是北齊皇族一脈,祖父是北齊清河王高嶽,祖籍渤海蓨縣,故此與山東士族關係親密。而他的妹妹嫁給長孫晟爲續絃之妻,又與關隴集團糾纏不清,造就了高士廉能夠在兩大對立的政治集團之間遊刃有餘的獨特身份。

張行成默然稍傾,斟酌着語句,而後才說道:“不知申國公何以教我?”

這就是承認了高士廉的話語。

高士廉點點頭,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放着眼前諾大的利益誰能不心動,誰能不去全力爭取呢?

“德立想要謀求一府之長官?”高士廉問道。

張行成啞然失笑:“申國公笑話晚輩不成?晚輩有自知之明,非但京兆尹是房俊的囊中之物,就連其餘五府也不是山東士族能夠覬覦的。晚輩只想謀求一介副官,心願已足。”

高士廉嘆氣道:“是看中了京兆府吧?”

張行成亦不遮掩,點頭道:“房家出身山東,但是今年卻與山東士族漸行漸遠。房相至誠君子,吾等自然不敢前去攀扯,可房俊現如今水漲船高,吾等自是不願放棄此等良機。”

仔細論起來,房玄齡其實算得上山東士族的領軍人物。只是房玄齡此人性格清淡,輕易絕對不願牽扯到派系爭鬥集團傾軋之中,對於山東士族來說,對房玄齡其實是非常失望的,有這麼個人等於沒有……

不能給大家爭取利益又怎麼能算得上領軍人物?

高士廉早就活成了人精,山東士族的想法他清清楚楚的看得透徹。這是耐不住寂寞了,想要在風捲雲動的朝堂上銳意進取,於關隴集團牢牢把持的局面中撬動一條縫隙。

山東士族憋屈得太久了……

高士廉微微向後靠在椅背上,說道:“德立肯否信老夫一言?”

張行成趕緊說道:“申國公請賜教,若非衷心敬服你老的品性和智慧,晚輩又怎敢貿然前來?”

高士廉點點頭,淡然說道:“既然如此,老夫便給你一個忠告。安安穩穩的做你的給事中,爲後輩在朝中盡心盡力的鋪路,朝局變換,何必親身犯險?現如今是關隴集團與皇權爭鬥,智者當抽身事外儘管其變。你要始終相信,底蘊和實力纔是左右前程最重要的條件,只要山東士族能夠保持千百年流傳的底蘊,終有一日能在朝堂之上獲得一個光明正大的位置,厚積方能薄發。臨淵羨魚,何如退而結網?”

高士廉位置超然無慾無求,更能夠站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朝局問題,理解得更爲透徹。今日說這番話不是爲了得到什麼,只是念着心中那一份鄉土情。

畢竟渤海高氏的祖墳尚在原籍,日後自己落葉歸根魂歸故土,總要有幾個家鄉人念着自己的好……

張行成悚然動容。

自己當真是當局者迷!

山東士族的確底蘊深厚,但是入唐以來遭受百般打壓,於朝堂之上的勢力幾乎可以忽略不計,即便有有些出身山東士族的子弟入朝爲官,也大多是閒散職位,因此自己這個門下身給事中正五品上的芝麻官兒才能成爲“代表”,不得不說是一種悲哀和諷刺。

在這種情況下,卻要貿貿然的摻和進關隴集團與皇權的爭鬥之中,豈不是自尋死路的做法?任何一方隨意的動動手指,自己都能被碾壓成渣滓……

正如高士廉所言,臨淵羨魚何如退而結網?

憑藉山東士族的底蘊,總有一日會再次顯赫於朝堂!

一句隱藏的話語是:現在的你,根本摻和不起!

而他現在要做的,就是將這份底蘊繼續沉澱下去,然後默默的在朝中爲了後進鋪路。

張行成起身離席,一揖及地,喟然感激道:“多謝申國公指點迷津,晚輩不自量力,險些誤入歧途矣!”

高士廉見張行成聽勸,甚是欣慰,呵呵笑道:“坐坐坐,某一個經將就木的老頭子,哪裡來的這麼多規矩?素聞德立你師從河間名士宣德先生,不知得了你老師的幾分精髓?宣德先生乃經學大家,所編撰的《尚書述義》老夫亦曾拜讀,實是獲益良多啊!”

宣德先生名叫劉炫,乃是隋末經學大家。

此人是個奇人,自幼聰明機巧,具有多種特異功能。據說他的眼睛特明亮,可以直觀日頭而不眩暈,讀書一覽十行,過目不忘。他還可以“左畫方,右畫圓,口誦,目數,耳聽,五事同舉,無有遺失”……

這人學問深厚,名噪一時,只可惜晚景淒涼。

當時正值隋末天下大亂,劉炫從長安離開孤身返回家鄉河間。河間郡早已烽煙處處,城外到處都是義軍戰亂不已,他困頓城中,與在景城老家的妻子僅隔百里,但無法通音訊。

劉炫的許多門人已經參加了義軍。他們體恤老師的困境,到河間郡城去把劉炫索要了出來。後來,起義軍失敗,劉炫孤苦無所依,踉踉蹌蹌奔回老家景城。景城的官員知道劉炫“與賊相知”,怕受牽連,哪裡敢接納他?於是將城門緊閉。

當時正是嚴冬季節,已經是將近古稀之年的老人腹中飢餓衣履襤褸,在那冰冷的寒夜裡,呼天不應,叫地不靈,滿腹經綸的一代巨儒凍餒至極,最終慘死城下……

他生前名聲就很大,死後更是名噪一時。

張行成聞言,想起老師的慘死,神情有些黯然,強笑道:“老師學究天人身懷異稟,豈是我這等愚笨之徒可以得其精髓?不過是在老師教導之下,知曉爲人之道,不曾誤入歧途罷了。”

高士廉嘆道:“人誰無死?能在死後被學生銘記、被天下傳頌,亦算死得其所了。”

張行成默然。

兩人又閒聊幾句之後,起身告辭。

張行成走後,一個圓臉短身的男子自後堂走出,正是長孫無忌。

長孫無忌隨意的坐到剛剛張行成的位置,有些不悅的看着高士廉:“舅父爲何要勸退張行成?山東士族雖然備受打壓,但是起根基深厚未傷筋骨,一旦參與進來定然可給予吾等可趁之機。難道舅父在關中生活了一輩子,與關隴集團同氣連枝,卻依舊念念不忘鄉梓之情?”

關隴集團與皇權的對抗,如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是關隴集團處在極爲不利的下風。這時如果有山東士族的參與,就會攪亂局勢,增加變數,這對關隴集團有利。

可高士廉卻讓張行成退出,長孫無忌如何不埋怨?

高士廉嘆了口氣,看着自己這位極其優秀的外甥,語氣鄭重:“你只見到陛下要如同當年打壓山東士族一般打壓關隴集團,可你爲何就沒有見到陛下處處剋制?將局勢侷限於皇權與關隴集團之間,這是爭奪利益,事態在陛下的掌控之中,所以這是陛下默許的。但若是將山東士族牽涉其中,無疑會將規模擴大到整個中原腹地,山東河北你知道還有多少竇建德的餘孽劉黑闥的黨羽?一旦局勢大亂這些人就會興風作浪,到那個時候,你認爲陛下會怎麼做?”

長孫無忌愣住了。

高士廉所言很有道理,一旦山東士族加入其中,這種後果是極有可能出現的!

那麼陛下會怎麼做?

若說起對於陛下的瞭解,長孫無忌自認不必任何人差。

答案只有一個,必定會在第一時間內快刀斬亂麻的處理掉關隴集團,哪怕自斷一臂、哪怕殺得人頭滾滾亦要穩定關中,然後再全力攻掠中原。

到那時,不僅山東士族要遭受毀滅性的打擊,亦是關隴集團的末日……

第一千七百九十一章 賢妃徐氏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留情面第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皆大歡喜第三千七十一章 陛下遺詔第一千七百六十九章 世家根基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天亡我也第八百四十二章 靠邊站(上)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房俊的報復來得很快(下)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儐相之首第五十一章 拉幫結夥第一百七十九章 魂飛魄散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形勢危急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門閥之傾頹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王族末日第五百二十章 水師抵達第五百七十二章 自作聰明第4563章 新羅使節第一千六百八十一章 再等一等第一千九百章 李承乾:此事下作,房俊你來第九百一十九章 在南海畫個圈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馮智戴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饒你不死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風波未平第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無利則散第二百七十六章 你去天上問問第四百七十七章 給你挖個坑(中)第一千兩百三十章 回馬槍第六十九章 又上當了?第4606章 墜入彀中第一千九百二十二章 災情危急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窮途末路第六百零七章 斷尾求生(下)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搶骨頭的第一千九百三十章 一羣亂臣賊子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利潤驅使社會變革第一千九百四十七章 怕啥來啥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一座金山第七百九十六章 生產新模式【第三更求月票】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太子不好當第兩千二十九章 臨陣脫逃第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反殺第七百五十五章 甕中之鱉(萬字求月票)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拆橋第二十五章 求醫第一百二十八章 鬧劇第五百零六章 老三婚事第一千八百零五章 風波未平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烽煙滾滾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魏徵病危(下)第一百一十章 李二陛下的親戚第三百九十二章 朕也要吃第八十二章 談判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打草驚蛇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一切順利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 所謂儒者第四百三十一章 婕妤徐氏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血戰玄武門(下)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煩躁的韋義節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風起於東市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危在旦夕!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狂衝猛殺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略(下)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胡攪蠻纏第八百六十九章 蘇州刺史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進駐白水第三千七十九章 人心反覆第九百五十二章 離情別意第一千八百七十一章 隔河觀火第三百四十九章 傷兵營第三千二十二章 針鋒相對第五十一章 勒石記功第4642章 晴天霹靂第七百三十八章 華胥之國第一千兩百八十九章 一切順利第四百二十九章 寡人無疾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不臣之心第一千九百三十三章 皇家救援第八百五十一章 唐軍來襲第八百三十七章 暗鬥【求月票】第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童言無忌第兩千零二章 迂闊之談第一千八百四十章 擋箭牌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眼線內應第一千一百章 心懷戒備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逆轉第六百九十八章 天家無情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父親,您的喪事已準備妥當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我要認罪第三百零一章 血肉磨坊第九百六十章 錢?替殿下送人了第一千六百六十九章 敕建大慈恩寺第五十四章 關隴的危機第三千一百二十九章 攻佔板渚第一千四百五十八章 守不守得住?第一千七百零七章 找人頂罪第一千九百八十六章 秦晉之好第八百一十四章 心中有虎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帝王野心第一千八百四十三章 卻之不恭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文武相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