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楊家發難

bookmark

這兩天,李隆基格外地勤政,今天雖是旬休,但他依然一早便趕到了御書房,隴右戰役的重要性使他從未像這兩天這樣關注朝局,他趕到大同殿時,李林甫已經等候多時了。

“臣李林甫參見陛下!”

“相國不必多禮!”李隆基輕輕擺擺手笑道:“旬休日還把相國找來,朕着實是過意不去。”

“陛下爲國事操勞,臣又豈能置身事外。”

“不愧是朕的老相國了,理解朕的心啊!”

李隆基坐下,他翻了翻桌面上的奏摺,不由眉頭一皺,問高力士道:“大將軍,朕昨天看的隴右地圖呢?”

高力士也嚇了一跳,這兩天他爲太子之事有些走神,對李隆基的事情也沒有太盡心,竟不知道桌上的地圖是誰收走了。

“陛下,老奴這就問問!”

他快步走出書房,沉着臉問幾名當值的宦官,“昨天是誰收拾陛下的書案?”

“昨天是我收拾的?”一名年輕的小宦官怯生生道。

“陛下的地圖是你收走了嗎?”

“回稟高翁,地圖在書架上,我以爲陛下不用了。”

“哼!膽大妄爲。”

高力士一聲怒喝:“來人,拉下去打八十棍!”

立刻衝上來幾名侍衛將小宦官拖了下去,小宦官嚇得渾身發抖,“高翁,饒我一命,饒命啊!”

高力士又掃了衆宦官一眼道:“以後陛下桌上的東西不準移位,聽到沒有?誰敢再犯,立即杖斃!”

“是!”

衆宦官嚇得戰戰兢兢,高力士又一指其中一名年輕宦官道:“魚朝恩,這幾天的御書房就由你負責檢查,若再有失誤,我首先拿你問罪。”

“奴才遵命!”

高力士這纔回書房,他從書架上找到了隴右地圖,在書案上鋪開來,小聲道:“陛下,收地圖的宦官已被我重打八十棍,請陛下消消氣。”

李隆基被這個小風波壞了心情,他哼一聲,對李林甫道:“相國,今天朕想和你討論一下隴右戰役,這一次,朕想一次拿下赤嶺,把吐蕃軍趕回大非川以南,恢復開元二十八年以前的勢態,相國以爲如何?”

“陛下準備什麼時候開戰?”

“所以朕要問相國,朝廷府庫情況如何?這一開戰,士卒糧食、撫卹錢糧等等都將是個不小的數額支出,而去年河東、河南招了旱災,關中也糧食減產,朕很擔心國力是否承擔得起?”

“陛下,雖然以上三地糧食減產,但江南、江淮以及巴蜀地區卻糧食獲得豐收,米價始終沒有惡漲,現在太倉尚有存糧三百四十萬石,左藏有錢二百萬貫,以及絹八十萬匹,應該能支撐起這場戰役。”

李隆基聽說府庫錢糧有餘,他心情頓時大好,長長鬆口氣笑道:“朕從即位開始,便與吐蕃打這場隴右拉鋸戰,來來去去幾十年,如今安西小勃律大勝,給隴右之戰打下良好的開端,朕有信心拿下這場戰役。”

說到這,李隆基又感慨道:“隴右一直是朕的心腹大患,正因爲隴右不靖,所以當年昭武九國被大食入侵而向朕求救,朕卻無力出兵,以至於我大唐對嶺西控制削弱,如果這次隴右獲勝,並能鞏固戰略優勢,朕就準備重建碎葉軍鎮,加強我大唐對嶺西的控制。”

“陛下深謀遠慮,臣深爲贊同。”

李林甫也笑道:“如果隴右之戰獲勝,臣還建議也要加強劍南地區的兵力,吐蕃西、東兩線受挫,它的突破口必然是南線,所以加強劍南的防禦,控制南詔坐大,便是下一步同等重要的大事。”

李隆基站起身,走了幾步道:“相國倒提醒朕了,朕剛剛得到消息,南詔王皮邏閣病重,南詔兩個王子爭位激烈,朕以爲無論是哪個王子獲勝,都會首先朝覲我大唐,所以朕要派個熟悉劍南情況的大臣出使南詔,一方面探望皮邏閣的病情,另一方面促使南詔繼承者儘快來長安覲見。”

“陛下,臣推薦劍南節度使郭虛已爲安撫使,前往南詔。”

“嗯!此事讓朕再想一想。”

李隆基說完,他又從御案上取過一本奏摺笑道:“兵部剛剛上了奏摺,赴江淮地區練兵的團練使們都已全部抵京,等待朕的檢閱,朕想盡快一觀江淮軍容,就放在後天,從三品以上的官員都一起參閱,相國以爲如何?”

“臣沒有意見!”

“那好,檢閱就仍然在右武衛校場內,相國安排一下,朕想同時召開隴右之戰的政事堂會議。”

裴寬因李隆基召見,提前趕了回來,而李慶安從軍營回來時,已是下午時分了,他剛到翊善坊門口,卻迎面來了一行人,五十餘名身材魁梧的帶劍騎士護衛着一輛馬車。

馬車鑲金嵌銀,裝飾奢華,在車頂上插着一面杏黃色三角旗,上書一個‘楊’字,李慶安策馬閃過一邊,不料馬車卻停了下來,車簾拉開,露出楊花花那張嬌媚俏麗的笑臉,“七郎,我正找你呢!“

李慶安見是楊花花,一顆心放下,上前拱手笑道:“好久不見,三姐比從前更漂亮了。”

“油嘴滑舌的傢伙,你還記得我嗎?”

楊花花口中埋怨,可眉眼中卻透出一種難以抑制的笑意,眼睛笑彎成了月牙。

李慶安也笑道:“我誰都可以忘記,唯獨不能忘記三姐,上次賜弓之恩,慶安還沒有報答三姐呢!”

想起壽宴那天的情形,楊花花的美眸中秋水盈盈,她媚眼一瞟道:“你上我馬車來,我給你講件正事。”

立刻有一名侍衛拉開了車門,李慶安猶豫了一下,便下馬進了馬車,車廂裡儼然就是一間小屋子,十分寬敞明亮,除了楊花花外,前排還有一名她的貼身侍女。

楊花花今天打扮得格外漂亮,梳着雲鬢,髮絲上斜插着一支鳳凰金步搖,鳳凰口中銜掛金剛石珠串,光芒璀璨,臉上化了紅妝,塗脂畫眉,額頭上貼着花鈿,她穿着一件用紗羅縫製的露胸長裙,雪乳半涌,肌理如玉,紗裙輕如煙霧、薄如蟬翼,隱約可見裡面窈窕曼妙的玉體。

見李慶安進來,楊花花連忙取過一隻鵝絨坐墊,放在自己身旁,嬌笑道:“七郎,坐這裡來!”

李慶安坐下來,打量了一下馬車,車壁用豔麗的蜀錦裝飾,腳下鋪着厚厚的波斯地毯,各種器具皆用黃金打造,上面鑲滿了名貴的寶石,連車後的一隻馬桶都是用整塊藍田美玉雕成,使車廂裡顯得珠光寶氣,富貴異常。

李慶安不由暗暗搖頭,這也太奢華了,楊花花目光透徹,她輕輕一笑道:“怎麼,覺得太奢侈了嗎?”

“呵呵!大戶人家的馬車,我還從來沒有見過,今天確實開眼了。”

‘大戶人家的馬車?’楊花花冷冷一笑道:“莫說一般的大戶人家,就算是相國的馬車也遠不能和我比,更甚者,就是貴妃娘娘的鳳輦,也要遜我幾分。”

李慶安一怔,他有些不解地問道:“可三姐不怕被人嫉妒嗎?”

楊花花笑得花枝亂顫,“嫉妒?我還巴不得呢!”

她的笑容慢慢消失了,凝視着窗外,良久,她嘆了一口氣道:“我丈夫死得早,生計艱難,一文錢都恨不得掰成兩半用,那時我就發誓,假如有一天我富貴了,我一定要讓自己痛痛快快地生活,隨心所欲,絕不會委屈自己,喜歡哪個男人我就招他入幕,不喜歡我就一腳踢開,管他別人怎麼說我,今天我如願以償,這種榮華富貴能享受一天是一天,誰知道明天我會是什麼樣子?”

她回頭又瞟了一眼李慶安,輕輕握住他的手,媚然笑道:“七郎,你肯上我馬車,我真的很開心。”

李慶安聽她說到‘不喜歡便一腳踢開,’心中略路有些不爽,便拍拍她的手笑道:“三姐,你說有正事告訴我,是什麼?”

“嗯!是有一件要緊的事。”

楊花花注視着他眼睛問道:“你告訴我實話,我二哥前天馬車傾翻,是不是你做的手腳?”

李慶安聳了聳肩道:“爲什麼說是我做的手腳?難道你們抓到了我的什麼證據了嗎?”

楊花花搖了搖頭,“雖然沒有直接證據,但我的兩個姐姐和幾個堂兄都一致認爲是你所爲,這次二哥傷得很重,他咽不下這口氣,一定要去娘娘那裡告你的狀,你告訴我實話,我才能幫你。”

李慶安輕輕抽出手,淡淡一笑道:“真的很抱歉了,既然沒有證據說是我做的,那爲什麼一定要我承認,三姐,我真的不明白,裴家的馬受驚了,撞了你二哥的馬車,怎麼就是別人暗算?就算是有人施了手腳,可當時城門洞擠滿了人,憑什麼只盯住我?三姐,你們楊家也未免太荒謬吧!”

楊花花怔怔地看着他,半晌才道:“七郎,我是爲你好,希望你能明白。”

“三姐爲我好,我當然明白,我也心存感激,只是莫須有的事情讓我承認,很抱歉,恕我不能接受。”

說完,李慶安喊了一聲,“停車,我要下去。”

楊花花一驚,“七郎,你、你要去哪裡?”

“我當然是回家,還能去哪裡?”

楊花花咬了一下嘴脣,低聲道:“七郎,今晚我想請你吃飯,到我府裡去,好嗎?”

李慶安搖搖頭,歉然道:“三姐,我城外的軍營昨晚被人射箭了,傷了一名弟兄,我回來是取東西的,要立刻趕回去,下次吧!下次我一定去三姐的府裡。”

“那明天呢,明天可以嗎?”

“明天兵部要考覈我們的訓練,我一天都會在軍營內,三姐,真的抱歉,等忙過這陣子,三姐就算不請我,我也會厚顏上門。”

“那你親我一下再走!”楊花花目光火辣辣地盯着他。

李慶安笑着摟過她的香肩,在她臉上輕輕一吻,不料,楊花花卻一把抱住他的脖子,紅脣重重地吻在他的嘴脣上,柔軟的香脣使李慶安的頭腦一陣迷糊,他不自覺地摟住她的腰,手上下撫摸她的胸臀,開始回吻她,低聲呻吟道:“七郎,到我府裡去。”

李慶安卻放開了她,深深吸了一口氣道:“三姐,我確實要立刻趕回軍營,對不起!”

楊花花臉一沉,揚手便給了他一記耳光,“不知好歹的東西,給我滾!”

這一巴掌把李慶安心中對她的一點點好感打得無影無蹤,他鐵青着臉,不等馬車停下,一腳踢開了門,一躍跳下馬車。

楊花花心中一陣懊悔,她連忙喊道:“七郎,你等一下!”

李慶安飛身上馬,他狠狠抽了一鞭戰馬,頭也不回地向城門方向疾奔而去。

“七郎!”

楊花花又喊了一聲,她呆呆地望着李慶安遠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了一種難以形容的失落。

興慶宮瀛洲門外,楊錡揹着手焦急地來回踱步,儘管他是貴妃族兄,但也不能隨意進入後宮,必須要貴妃召見他才能進去,他已經將一紙告李慶安暗箭傷人的狀書遞進了宮內,現在他在等貴妃娘娘的答覆,已經等了快半個時辰了,宮內卻一點消息都沒有,令他焦急不安。

京城五楊中,他是大哥,肩負着維護楊家權威的責任,這次老二受了重傷,如果他不能討回說法,那麼他在楊家的威信將大大貶值。

就在他焦躁不安時,一名宮女匆匆走了出來,楊錡認得這是貴妃娘娘的貼身侍女雪鸚,他心中大喜,連忙上前道:“娘娘要見我嗎?”

雪鸚卻搖搖頭道:“娘娘叫我帶句話給你。”

“什麼?”楊錡一呆。

“娘娘說,沒有證據,不要隨意誣陷大臣,她讓你們好自爲之,約束自己和家人的言行。”

楊錡聽得目瞪口呆,他跳腳大聲道:“娘娘有沒有看我寫的東西?”

“娘娘當然看了,否則她怎麼答覆你。”

“這、這”

楊錡的頭腦一陣眩暈,他忽然又問道:“那陛下呢?陛下在娘娘身邊嗎?”

“陛下在大同殿御書房,不在娘娘身邊。”

說完,雪鸚轉身便走了。

楊錡呆立了半晌,他猛地一咬牙道:“不行!這件事不能就這樣算了。”

他調頭便匆匆向大同殿跑去。

李隆基已經結束了一天的忙碌,正準備返回後宮,忽然有侍衛來報,司農寺卿楊錡有緊急要事求見。

李隆基便又重新坐下,笑道:“讓他進來吧!”

片刻,楊錡匆匆走進,立刻跪下泣道:“求陛下爲臣做主。”

“楊愛卿,出了什麼事了?竟讓你如此傷心。”

“陛下,臣前日和二弟在出城時被人暗算,二弟受了重傷”

楊錡便將前天發生的事情掐枝去葉地說一遍,自然是他們怎麼怎麼禮讓三分,但被人嫉恨,暗中動了手腳,最後,他支支吾吾地說出了李慶安的名字。

“我們有人親眼看見,是他射了一箭,致使馬發瘋,陛下,李慶安膽大妄爲,暗傷皇親,懇請陛下嚴懲此人。”

這時,旁邊的高力士笑着接口道:“既然有人親見,那爲何楊使君前天不來向陛下稟報,而要今天才來?”

高力士輕描淡寫地一句話,便提醒了李隆基,恐怕有人親眼看見也是不實,李隆基心裡明白了,如果是平常,說不定他會給楊家一個面子,多多少少處置一下,但眼下他要發動隴右戰役,正是要鼓舞邊將士氣之時,他怎麼可能爲一件沒有證據之事處理李慶安呢?

他用眼角餘光瞥了一眼高力士,便道:“這件事情朕知道了,既然光祿寺卿受了傷,就讓他在家中好好養傷,朕會多給賞賜,朕今天有些累了,這件事改日朕再好好追究。”

楊錡退下去了,李隆基也沒有急於返回宮中,而是坐在御案前按着太陽穴久久沉思不語,高力士沒有打擾他,在一旁垂手站立着,作爲跟隨李隆基幾十年的貼身宦官,高力士實在是瞭解皇帝的心思。

等侯了片刻,高力士見李隆基欲言又止,便低聲道:“陛下,要不就召見一下楊釗吧!”

李隆基嘆了一口氣道:“好吧!宣楊釗覲見。”

高力士匆匆出去了,李隆基只覺頭痛欲裂,楊家子弟在長安飛揚跋扈的事情他也偶有聽說,這種事情他一般不會太放在心上,用楊家來打壓一下世家門閥的氣焰也未嘗不可,但這中間他也有條底線,只要不超過這條底線,楊家再囂張他都不會干涉。

可今天楊錡的告狀使李隆基忽然意識到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楊釗會不會加入到五楊集團,一旦他加入而形成六楊,那對他的仕途將是致命性的打擊,楊釗也將無法完成他李隆基的厚望。

過了一會兒,一名宦官領着楊釗匆匆走了進來,楊釗跪下行大禮參拜,“臣楊釗參見陛下!”

這幾個月裡李隆基對楊釗很滿意,低調隱忍,恭謙有加,而且勤於政事,每天都要很晚才離開朝房,看來一次縣令的經歷對他大大有益。

“楊愛卿,朕今天找你來,是想問一件事情。”

“陛下請說,臣知無不言。”

“是這樣,朕聽說光祿寺卿前天在明德門處受了傷,你們是兄弟,想必更加清楚其中的內情,你說說看,這件事是否和李慶安有關?”

“陛下,臣以爲和李慶安無關。”

楊釗這句話說出,不僅高力士吃了一驚,就連李隆基也大大出乎意料。

“哦?你這話怎麼說?”

“陛下,臣是以實情相告,雖然李慶安的箭法很好,但不能因爲他箭法好,就說此事是他所爲,臣勸過兩位兄長要愛惜貴妃的名聲,不要在外過於飛揚跋扈,但他們從不聽微臣之言,這次二哥受傷,他們更是一口咬定是李慶安所爲,無根無據,臣深感遺憾。”

李隆基沉默了半晌,忽然笑道:“楊愛卿,朕打算讓你去劍南爲官,你願替朕分憂嗎?”

“臣願替陛下分憂!”

“好!朕就加封你爲劍南節度府長史兼姚州都督。”

第612章 微服私訪(上)第704章 踏平胡都第520章 月圓之夜(中)第634章 人熊屠城第473章 祖孫絕情第496章 危機加劇第615章 家事國事第249章 怛城決戰(下)第96章 家中遇盜第89章 各逞心機第475章 平樓事件(上)第526章 驚弓之鳥第128章 短兵相接第618章 吳王虎子第504章 意外事件第195章 兩姓突騎第452章 重組千牛第218章 楊釗折臂第641章 上黨戰役(三)第158章 上元觀燈(上)第514章 爾虞我詐第117章 神秘邀見第232章 曲池壽宴(中)第487章 血戰且末(上)第670章 靜室密商第178章 長擊葛胡第354章 回紇撤兵第15章 並非盜賊第22章 石國來客第545章 將軍轉行第199章 以死抗爭第545章 將軍轉行第261章 棣王遇刺第675章 宮廷政變第107章 連夜追殺第362章 翁婿和解第82章 金吾萬騎第105章 泗州響馬第88章 軍政之爭第132章 朝中論戰第415章 霍國公主(上)第333章 受夾板氣第112章 形勢急轉第674章 風雨南唐第210章 貴妃說情第150章 韓國夫人第348章 出兵回紇第19章 死地後生第686章 兩國來使第503章 雪域奇兵第293章 利令智昏第97章 慶王李琮第485章 敵蹤初現第211章 第三條計第132章 朝中論戰第699章 西線備戰第144章 拜見太子第110章 隔山打牛第584章 臺前幕後第576章 將帥異心第549章 南唐之爭第708章 雨夜入宮第169章 初到北庭第405章 不戰屈人第306章 共同敵人第38章 妖花凋謝第335章 帝國公主(下)第41章 初見相國第92章 除夕之夜(下)第564章 軟硬兼施(下)第33章 血戰險堡(上)第343章 渡河阻擊(下)第4章 拔煥之旅第82章 金吾萬騎第201章 亂點鴛鴦第502章 截斷歸途第38章 妖花凋謝第406章 血洗火尋第122章 隴右備戰第553章 河北大遷(上)第53章 寶石現蹤第587章 祿山隱憂第616章 家事國事(下)第31章 地宮偷襲第74章 花府大宴(七)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114章 十萬黃金第101章 龍虎爭鬥(上)第220章 兵敗碎葉第449章 同室操戈第38章 妖花凋謝第697章 兵入河北第134章 石堡大戰(上)第528章 禍水南來第479章 高原烽煙第698章 急求外援第30章 發現敵情第130章 奪島之戰(上)第81章 燙手差事第551章 偷襲陳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