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馬球風波(下)

bookmark

安西人人都知道高仙芝和程千里不和,這並不是誰是誰非的問題,而是官場中最常見的僧多粥少問題,夫蒙靈察是一把手,這無可爭議,但二把手該是誰,那就是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了。

資歷派認爲,程千里早在夫蒙靈察的前任蓋嘉運時代便是副都護了,資歷甚至比夫蒙靈察還高,也沒有退居二線,按理,就算委屈當不了一把手,那二把手也非他莫屬了,可偏偏殺出個高仙芝,搶走了都兵馬使的掌兵大權,硬生生把程千里擠成了三把手,這就着實令人憤慨了,所以在資歷派的眼裡,程千里是受了委屈。

但在實力派的眼中,高仙芝卻是受害者,實力派認爲,安西非中原,擔負守土拓疆的重任,所以真本事要遠遠比所謂資歷重要得多,程千里空有資歷,而軍功不著,這就說明他能力有限,做不了大事,不能成爲獨鎮一方的諸侯。

相反高仙芝雖年輕,但南征北戰,軍功卓著,天寶元年,原來歸附大唐的西突厥達奚部落舉兵反叛,從哈密一帶逃到了碎葉,高仙芝率領二千騎兵萬里追擊,追達奚部落到碎葉,將他們斬盡殺絕。

由此可見高仙芝卓越的指揮才能,而程千里時時進讒言,處處設障礙,這就讓實力派人替高仙芝打抱不平了。

今天,程千里再度發難,而且話說得極重,安西軍姓高,這話什麼意思,如果高仙芝保持沉默,恐怕不久一紙聖旨就會把他抓入京中問罪了,這是程千里的策略,逼高仙芝在節度使面前發作。

見高仙芝發作,程千里卻裝聾賣啞,不理睬他,高仙芝忍無可忍,單膝跪下,對夫蒙靈察道:“大帥,我高仙芝行得端,走得正,可有人卻屢屢陷害,懇請大帥爲我正名,若不然就請大帥罷了我都兵馬使之職,請能者擔任。”

人人在談論程、高不和的根源時,往往只會看到軍權歸屬的問題,卻很少有人會注意夫蒙靈察在這個問題上的責任,可事實上,夫蒙靈察纔是程、高不和的真正罪魁禍首。

很簡單,作爲一把手,製造部下的不和是他的領導藝術,若部下團結和睦,那一把手的危機就會出現了,這也就是夫蒙靈察一手提拔少壯派高仙芝的根本原因,刻意製造不和的根源,用高來遏程,再反過來用程來制高,他則坐享漁翁之利。

夫蒙靈察連忙把高仙芝扶起來坐下,安撫他道:“仙芝,不要爲這種小事大動干戈,程都護的意思是說仙芝要多給李慶安這樣有作爲的年輕人一點鍛鍊的機會,放在身邊有點可惜了,並沒有別的意思,監軍,你說我說得對嗎?”

邊令誠卻似乎什麼也沒有聽見,他大聲鼓掌,“好球!”

停下來,他茫然地問道:“發生什麼事了?”

夫蒙靈察暗罵一聲老狐狸,便呵呵笑道:“沒事!沒事!大家看球。”

......

比賽早已經開始了,球場上,球飛如疾電、馬奔似狂風,兩支球隊你爭我奪,拼鬥得異常激烈,兩邊的士兵喊得聲嘶力竭,如癡如狂,手掌都拍腫了。

兩支馬球隊勢均力敵,交鋒數十次,各有勝負,不過今天高仙芝親兵隊多了一個新人,他便成爲了全場的焦點。

李慶安的馬術沒得說,已經不亞於最優秀的騎手,球場上他神出鬼沒,總是出現在對方防守的空檔處,球隨即向他飛來,讓人感覺他彷彿和鞠球心意相通,這就是捕捉戰機的能力,超人一等,而且讓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的擊球精準更是百步穿楊,第二個球便是他五十步外,一杖擊球進洞。

第三支香只剩下一點點了,一聲脆響,馬球打到了左邊,在對方夾擊之前,白元光又一記揮杖將球又長長地調到右首,大喊道:“七郎,接這一球。”

李慶安縱馬疾奔,對方的兩名高手荔非守瑜和柳青催馬左右夾擊,阻攔他前行,李慶安輕輕一調馬頭,戰馬彷彿和他心意相通,輕巧向側面一縱身,甩開了兩騎的夾擊,輕靈的邁開長腿,向馬球疾追,就在馬球即將落地的瞬間,李慶安趕到了,他側身一擊,球杖擊中了馬球,強勁的力量使馬球宛如一根直線向球洞呼嘯而去,三十步外,球彷彿長了眼睛一般,精準地射入一尺見方的球洞。

李慶安舉杆高喊,“進了!”

十比九,鎖定了勝局,士兵們頓時歡聲雷動,高霧更是激動得尖聲喊叫,巴掌都拍紅了。

“李臭弓,打得好!”

高仙芝卻目光閃爍,顯得有點心事重重,雖然剛纔那件事最後是不了了之,但他卻敏感地捕捉到,夫蒙靈察其實是有點偏袒程千里了,程千里以一個副都護的身份說出了安西軍姓高這樣大逆不道的話,夫蒙靈察居然一點斥責的意思都沒有,這說明什麼,說明夫蒙靈察也有一點對自己不滿了。

或許自己在處理粟樓烽戍堡這件事有點觸怒了他,高仙芝知道,這不是因爲收李慶安爲親兵牙將一事,而是自己擅自將戍堡的兵力增加到了一百人,這等於是改變了粟樓烽戍堡的地位,突破了上戍堡的兵額,應該是這件事觸怒了夫蒙靈察。

想到這裡,他偷眼向夫蒙靈察望去,恰好夫蒙靈察也向他瞟來,細長的眼中閃過一絲難以捉摸的眼神,兩人目光一觸,又立刻分開了。

夫蒙靈察心中冷冷哼了一聲,這個高仙芝越來越囂張了,有點不把自己放在眼裡,有機會要好好敲打敲打他一下才行。

這時比賽已經結束了,高仙芝親兵隊以十比九獲勝,高霧高興得蹦了起來,一把將邊令誠手中的明珠奪了去,笑道:“邊公公,這是我的了。”

“你這瘋丫頭!”邊令誠無可奈何,笑着搖了搖頭。

“我們僥倖獲勝,求大帥封賞!”

白元光等人排成一排,一起向夫蒙靈察討賞,夫蒙靈察呵呵一笑道:“好!照老規矩,你們贏了彩頭,不過今天是兩百貫,監軍又加了一百貫,恭喜了!”

白元光等人大喜,一起躬身致謝,下去領賞了,這時,高仙芝卻叫住了李慶安,“七郎,你等一下!”

觀戰臺上的氣氛一下子變得緊張起來,人人都知道高仙芝要幹什麼,李慶安大步走上前,先向夫蒙靈察行一軍禮,這才面對高仙芝,“請副帥吩咐!”

高仙芝見他應對得體,不由點了點頭,道:“七郎,你箭術高明,可是卻屈身在我的門下,才能得不到發揮,是否感到不滿?”

“回稟副帥,卑職是軍人,只知道服從。”

“那好,從現在開始,你正式調入安西軍斥候營,爲第三隊隊正,以後不用在我身邊了。”

說完,高仙芝冷冷地看了一眼程千里。

........

(大家投票啊!)

第439章 殺人立威第412章 停戰協議第468章 關中內訌第680章 陳留故人第671章 獵殺狐首第207章 衝冠一怒第453章 明珠來請第495章 千牛金吾第118章 恩生仇起第83章 人口販子第276章 雙管齊下第373章 帝國合約(中)第560章 拜訪崔家第254章 各有心事第631章 商人牽線(上)第75章 花府大宴(八)第170章 步步官場第442章 蜀王逼婚第426章 漠北奇兵第220章 兵敗碎葉第643章 上黨戰役(五)第526章 驚弓之鳥第511章 風及南北第227章 趕盡殺絕第444章 制裁哥舒第229章 突胡內訌第697章 兵入河北第365章 祿山送牛第625章 請君入甕第202章 鳳紋玉佩第534章 裴家名份第597章 血戰相州(一)第606章 韋張之爭第121章 江都弓騎第236章 攻取石國(下)第15章 並非盜賊第240章 攻心奇兵第635章 風雲急變第231章 曲池壽宴(上)第96章 家中遇盜第700章 安心爲相第595章 戰爭背後第572章 獵鷹行動第343章 渡河阻擊(下)第530章 太后珍珠第307章 漫天開價第31章 地宮偷襲第538章 明皇之死第591章 雪夜殺人(上)第406章 血洗火尋第317章 吐蕃戰役(中)第249章 怛城決戰(下)第390章 上兵伐謀第676章 人之弱點第20章 自古傷別第589章 楊氏姐妹第326章 帝國來使第439章 殺人立威第219章 攻陷月氏第393章 貨幣戰爭(下)第534章 裴家名份第204章 楊慶聯手第463章 朝會之爭(上)第692章 渤海計劃第561章 重組崔氏第286章 朝會之爭(下)第314章 助情花香第135章 石堡大戰(中)第113章 幕僚李白第366章 飛援潼關第680章 陳留故人第260章 夜遇貴妃第200章 太子之危第355章 拒不交權第565章 婉兒進門第84章 人質綁架第253章 迴歸正身第92章 除夕之夜(下)第356章 初展頭角第6章 太陽寶石第25章 走漏消息第200章 太子之危第101章 龍虎爭鬥(上)第592章 雪夜殺人(下)第618章 吳王虎子第543章 太廟高輩第92章 除夕之夜(下)第411章 斬盡殺絕第438章 形勢突變第161章 穿針引線第548章 老將出馬第580章 事態蔓延第364章 危機漸起第260章 夜遇貴妃第425章 迎戰安賊(下)第523章 家規國法第711章 大結局第12章 馬球風波(下)第691章 圍困契丹第403章 花剌子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