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高翁決定

bookmark

走出激昂漕運並不是楊國忠的創意,當年裴遵慶主政漕運時便提出過這個方案,事實上也曾小規模??運送過,但後來沒有大規模推廣,但派親王坐鎮江淮確實是楊國忠的專利,歷史上李隆基對他的兒子控制極嚴,從來就不准他們離開京城一步,但安史之亂爆發後,李隆基便將他的兒子派往全國各地,但現在還是天寶十一年,至少在李隆基的心中,大唐還處於開元盛世的餘威之中,在這種情況下,楊國忠建議派親王坐鎮富庶的江淮,確實是冒着被李隆基當場駁斥的風險,如果在一個月前他這樣建議,結果肯定是被怒斥,但現在不會了,李隆基剛剛把他的長子派到安西坐饋,已經開了派親王到地方任職的先河,說明他心中親王不準離京的原則已經放鬆了。李隆基沉吟了片刻便道:“那你認爲派誰到江淮坐饋爲好?”“臣推薦永王磷,永王嚴厲正大,一絲不苟,臣以爲他去江淮最爲適合。

這就是楊國忠的目的,京城有沒有糧食,他其實並不關??心,他關心的走到底是誰入主東宮,在三個熱門的親王中,最熱門的棣王已經被囚禁,其次便是穎王和永王,楊國忠認爲新東宮太子必會在這兩人之中出來,但$!;。菟會??是誰???到現在也很難判斷,爲了能尋找到一絲端倪,楊國忠使用坐饋東南的建議來試探李隆基。“好吧!這件事朕知道了,朕會考慮考慮,如果可行,朕自會同意。

說完,李隆基站起了身,也不理會楊國忠,便離開了御書房,楊國忠呆愣愣地站了半晌,魚朝恩上前道:“楊尚書,陛下已經走了,你也回去休息吧!”他提起燈籠又笑道:“我送楊尚書一行。”

魚朝恩提燈在前,楊國忠跟着他,心事吒??重地走着,瞅見四下無人,魚朝恩低聲道:“聖上再??次寵信梅妃,恐怕對貴妃不利,尚書需要我做什麼嗎?”

楊國忠從沉思中驚覺,他連忙道:“梅妃不用管她,關鍵是不要讓獨孤家的那位進宮,記住,無論如何不能讓她進宮。”“我記住了,楊尚書還有什麼吩咐嗎?”

楊國忠想了想又道:“還有東宮的繼承人,聖上到底選擇誰,這對我很重要,你一定要打聽到。”

魚朝恩沒有高力士那種政治眼光,也沒有高力士對李隆基的瞭解,他不能意會李隆基的內心想法,因此他竟不知道李隆基其實已經定下了皇長孫,他連忙點頭道:“楊尚書放心,我一定留心此事,不過??r,r”說到‘不過,二字,魚朝恩的笑容變得曖昧起來。

楊國忠知道他的意思,便道:“你放心吧!??我會給你重謝,照老規矩,明天你派心腹來我府上吧!”“多謝楊尚書??!我還要去伺候聖上,那我就不送了。”

魚朝恩心中得意,向楊國忠告辭,轉身走了,楊國忠望着他的背影,不由暗暗‘哼??”了一聲。

高力士府裡,高力士揹着手,慢慢踱到李慶安的小院前,負責照顧李慶安起居的管家婆連忙施禮“老爺!”“李將軍呢,休息了嗎?”“老爺,他還在沐詒■0“。&??!等他沐浴結束,請他到我房中未,就說我有事對他說。

高力士吩咐完,便轉身走了,管家婆望着那間門窗緊閉的浴房,她不由暗暗嘆了口氣,都已經快半個時辰了,他們還沒有結束嗎?

浴房中熱氣騰騰,在足有三丈寬的大浴桶中,李慶安半身泡在熱水中,正閉着眼睛享受那波情後的放鬆,在他身邊,如詩如畫姐妹一左一右服侍着他,霧氣中,隱約可見她們雪白晶瑩如凝脂般的肌膚。

“大哥,明天你能封一個什麼官?”如畫將她那美妙動人的肉體緊緊挨擠在他身邊問道。李慶安伸手攬住她的腰肢笑道:“你覺得我能封什麼官?”“我覺得你能封王,什麼魯王、齊王之類,大哥管那麼大的地方,最差也該封個安西王吧!”李慶安呵呵一笑,又仰頭??問如詩道:“如詩,你覺得呢?”

如詩正在給他梳洗頭髮,她兩??腮潮紅,眼睛裡還盪漾着漏*點後的春意,她嬌媚地瞥了愛郎一眼,道:“我聽人說,官坐得越大,皇帝就擼忌,我希望大哥的官不要太大,平平安安的過下去。”

李慶安呵呵一笑,道:“男人都是有野心的,每人會嫌自己官小,我也不例外,人在朝堂上,都是身不由己,不進則退,這就像走過獨木橋一樣,走過這一關就海闊天空,可若走不過去,只能掉進深測粉身碎骨。

如詩一呆,手上的動作慢了下來,李慶安明白她的心事,又伸手將她攬在自己懷中,臬聲對她們姐妹道:“你們放心,就算我出事,我也會把你們安排好,我會給你們足夠的錢財,讓你們舒舒服服度過後生。“大哥,我不要錢,我及要你平安無事??!”

如詩有些動情地抱住他,焦急道:“你答應我,你不能有任何事情,你說,你快說!”“大哥,我也不願你出事??!”如畫在旁邊也道

李慶安望着眼前這對長得一模一樣的孿生姐妹,心中暗暗忖道:若自己有什麼事情,如詩肯定會跟着自己走,如畫就不一定了,外貌雖像,心卻完全不同。”

他輕輕拍了拍姐妹倆的臉,笑道:“我只是說說罷了,我不會有事,就算當今皇帝,也動不了我。”

如詩嘆了口氣,輕輕將臉貼在他胸膛上,良久,她低聲道:“大哥,你馬上就要娶妻了,說實話,我們都有點害怕。”“大哥,我也是??!”如畫趴在他耳邊小聲道:“我的脾氣不好,我擔心將來明月姐不能容我。

“那是你們想多了,明月是大家閨秀,心胸寬廣,你看她替舞衣解除婚約,就可以看出她不是一個小心眼之人,只要你們尊重她,尊她爲??長,她就會善待你們,你們畢竟是我的妾,屆時我也自有家規,你們就放心吧!”

這時,門外傳來了管家婆的聲音“大將軍,老爺說有事找你!”

“我知道了,這就好!”

李慶安長長伸了個懶腰,又摟住二女在她倆的胸臀間摩挲了一陣,這才芙道:“好了,不能再泡了,咱們洗洗就起身吧!”

如詩如畫姐妹連忙起身,替他梳頭擦身,片刻,李慶安洗浴完畢,換了一身舒適的新衣袍,走到院子裡,管家蕃連忙上前稟報道:“大將軍,老爺請你到他房中去,他說有事和你談。”

李慶安吞點頭,回頭對姐妹倆道:“你們先回屋收拾一下吧!明天我要參加早朝,將我的朝服取出來。”姐妹倆答應一聲,上樓回房去了,李慶安這才向高力士的房中走去。

高力士房中點着幾根蠟燭,燈光明亮,他正坐在燈下看書,這時一名侍女道:“老爺,李將軍來了。”

高力士放下書,只見李慶安笑着走了進來,對他施一禮道:“高翁,你找我?”“來!七郎,坐下。”

高力士請李慶安坐下,又讓侍女端了??兩杯茶進來,他笑道:“七郎,明天朝會了,心中可有什麼想法?”“我在想,我封郡王可能性有多大?前面天李相國告訴我,我極可能被封郡王,但今晚發生了這件事,他會不合改變主意?”“這倒不會,我很瞭解他,他雖然對明月有想法,但他不會因此遷怒於你,女人固然重要,但他的江山更重要,七郎,你明白嗎?”

李慶安點了點頭道:“今天哥舒翰半路攔住我,希望我能配合他發動對吐蕃的戰役,聖上已經批准了,我想或許是這個緣故。”“哼??!窮兵黷武,竟不知悔改!”

高力士重重哼了一聲,對李慶安道:“我不是說你,我是說當今聖上,他總以爲現在還是開元盛世,以爲天下富足,殊不知大唐已經??羸弱之極,各地庫房的輕貨都被楊國忠賣掉,積錢於左藏,造成天下富足的假象,事實上各地庫稟空虛,尤其江淮各地去年普遍下了一個多月的大雨,很多地方顆粒無收,損失慘重,聖上卻一無所知,只知道整天逼江淮運糧,以致江淮屢加稅賦,惹得民怨沸騰,十之五六棄田而逃,聖上非但不知節儉,反而更加奢靡,給貴妃過壽便幾乎耗盡左蕺存錢,去年高仙芝平定南詔判亂,只能說是慘勝,二十萬大軍只剩下十二萬,巴蜀富饒之地也被這場戰爭拖累得元氣大傷,朝廷太倉一百五十萬石米,最後只剩下不到四十萬石,連百官的祿米都減半了,現在他更加好大喜功,哥舒翰提議發動對吐蕃戰爭,他竟欣然同意,就爲了奪取吐蕃千里不毛之地,要知道這種大戰將會使大唐徹底陷入深測,七郎,你久在安西不知,大唐其實只剩下一個空架子了。”

高力士情緒??有些波動,他一口氣將這幾豐積壓在胸中的憤懣都傾吐了出來,眼睛裡充滿了焦慮。

李慶安沉就了片刻,問道:“高翁這些話告訴過聖上嗎?”

“怎麼會沒說呢?”

高力士長長嘆了口氣,道:“就是因爲說得太多??了,才讓他反感,說我危言聳聽,他只喜歡魚朝恩那種只會阿諛奉承的小人,楊國忠說的話他也是深信不疑,他現在已經不是從前那個勵精圖治的中興之帝,他現在真的老糊塗了,竟然色慾薰心,要奪重臣的妻子,這哪裡還是一個有作爲的皇帝。”

高力士痛心疾首,從桌案上取出一本冊子,道:“我已經心灰意冷,打算等你成婚後我便告老還鄉,回嶺南潘州去,不想再呆在長安了。

聽說高力士有意回鄉,李慶安不由有些傷感,道:“高翁若是,我在朝中就真的無人了。

高力士微微一笑“想當年我初見你時,你不過是個校尉,替我打馬球,可如今你已經升爲郡王,還有什麼可擔心的,你怠全可以像安祿山一樣,在朝中培植自己的勢力,再說你還有王珙爲盟友,怎麼能說朝中無人?”

說到安祿山,李慶安一下子被提醒了,他緩緩問道:“我在安西聽到一種說法,說妥祿山有反意,不知是否屬實?”這是李慶安最關心的事情,現在歷史的細節已經更改了很多「安史之亂還能像從前一樣爆發嗎?據他從河北得到的情報,安祿山已經完全掌握了河北的軍政大權,鑄幣屯糧,還有說法是他的兵力已不止范陽和盧龍的額定兵員,他至少私自招募了四萬人馬,如果從大唐的社會走勢來看,叛亂總是在民不聊生、民怨沸騰到頂點時爆發,而現在的大唐社會正符合叛亂髮生的前夜。

李慶安的??問題讓高力士有些爲難,他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其實不僅是李慶安,朝野中很多人都有這個懷疑,關鍵是妥祿山掌控范陽已近二十年了,如果按照大唐節度使的輪換制度,他最??多呆五年便該換地方了,可是不知爲什麼,妥祿山卻能在范陽呆這麼長時間,他還記得當年張九齡曾經對聖上提過這個問題,而聖上的答覆是,‘非安祿山不能壓制契丹。”

或許這就是一條理由,聖上可以懷疑王忠嗣有造反之嫌,卻從不懷疑安祿山、哥舒翰這些胡人,或許在他認爲,造反只有??漢人才會爲之,這也是理??由之二,還有安祿山善於投李隆基所好,善於表現忠心,善於巴結權勢全盛時的李林甫,當然,他也善於討好自己。

種種原因,使安祿山的位置穩若礱石,甚至連監軍都佾得派了,相反,李隆基不僅派監軍去安西,甚至還派親王去坐饋,就因爲李慶安是漢人的緣故。

“七郎,安祿山會不會造反,我確實不知道,儘管現在也有一些流言,但都沒有確切證據,不過,大唐邊軍太重,而中原府兵空虛,這確實很大的危險,大唐四面皆敵,不可不屯重兵防禦,而從前的中原府兵又喪失殆盡,可朝廷又沒有這麼大的財力慕兵充實中原,說到底還是土地兼併太狠的原因。”“那聖上以存安祿山會造反嗎?”

高力士笑了“聖上若懷疑他,早就把他調回長安了,七郎,聖上相信他,可遠遠超過相信你啊!”

李慶安聵■就地??點??了??點頭,欠身道:“若高翁沒什麼事,我就回去了。“去吧!我叫你來,就是想告訴你,我已決定告老還鄉,不想再過問朝中之事了。”

高力士站了起來,笑道:“明天的早朝或許是我最後一次上早朝了,我入宮五十年,也曾權傾一時,得意如此,也不枉我人生一場,七郎,明天,我祝你再上一步。”

次日,天還沒有亮,轟隆隆的鼓聲便敲響了,坊門開啓,散居在各坊中的朝臣紛紛出門,頂着夜色向大明宮進發,一路上都是燈籠的世界,高品重臣則乘坐馬車,而低級官員則騎馬前行,一路上車輪聲轔轔,馬蹄聲敲打着地面,這是天寶十一年繼新年大朝後的第一次朝會,規模爲大朝,在京七品以上官員都必須要參加。

高力士和他兒子已經共乘一輛馬車走了,他是以騍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的身份參加朝會,李隆基身邊已經不再需要他。

李慶安的馬車也已停在門口,馬車便是哥舒翰送他那輛,昨晚他便直接乘坐歸來,馬車旁百名親衛左右護衛着,李慶安改乘馬車,對他們來說也是減輕了很大的壓力。

舞衣住在獨孤府,不在這裡,如詩如畫姐妹將李慶安送出了大門“你們今天去獨孤府幫忙吧!我晚上可能會去軍營,不回這裡了。”

他給姐妹倆交代了幾句,便上了馬車,車伕長鞭一振,馬車起步,向大明宮方向駛去,馬車異竄寬大,四周覆襞了厚厚的鐵皮,不懼弓矢,一盞橘紅色的燈籠掛在車轅上,上面用黑字寫着‘安西節度李??五個字,字體遒勁,另外馬車上還插着節度使的旌節,百名親衛個個高大威武,殺氣騰騰,格外地引人矚目。

馬車內點着蠟燭,光線明亮,李慶安坐在寬闊的車廂內,細細地讀着自己的述職報告,報告早已經交上去了,李隆基爲此已經決定採納他移民安西的方案,同時也決定築唐直道,縮短大唐到安西的時間,包括李琮坐饋安西,這些今天都將正式宣佈。

但李慶安還關心另一個細節,那就是從國子監和關中、隴右的各州府學中招募五百名年輕士子赴安西勸學,另外再從中原各州縣官府中挑三百名自願者赴安西任職三年,主要是負責建立州縣,安置移民,這兩條李隆基都沒有提到。

李慶安沉思了片刻,既然哥舒翰要發動兩伐戰役,李隆基肯定要和自己單獨談一談,便可在那時提出這兩個要求。

翊善坊內住着不少朝官,大家幾乎都是同時出門,行至坊門時,車流和馬匹長長地排成了一隊,朝官們也看到了李慶安的馬車,衆人不敢靠近他,都遠遠地跟着,這時,坊門前面奔來一匹馬,馬上有一名報信兵大聲道:“大將軍何在?”“有什麼事嗎?”李慶安挑起車簾問道。“稟報大將軍,大食親王特-使已經到了咸陽??!”

第349章 不甘貶黜第22章 石國來客第12章 馬球風波(下)第684章 胡商造反第567章 力取褒城第414章 朝廷借錢第51章 大殿封賞(下)第177章 回紇特使第169章 初到北庭第253章 迴歸正身第500章 布兵河中第484章 真兇是誰第136章 石堡大戰(下)第92章 除夕之夜(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清月詩社二第423章 迎戰安賊(上)第681章 路遇明珠第253章 迴歸正身第602章 血戰相州(六)第206章 盅巫之禍第526章 驚弓之鳥第458章 枝節橫生第502章 截斷歸途第557章 鄠縣偶遇第313章 賣官之案(下)第584章 臺前幕後第182章 月亮之河第563章 軟硬兼施(上)第325章 重劍無鋒第123章 青海湖畔第100章 調將揚州第612章 微服私訪(上)第3章 凌山打獵第65章 高府練球第680章 陳留故人第251章 掌控河中(下)第61章 琴仙身世第119章 楊家發難第571章 破解秘密第47章 胡人祿山五百一十五心照不宣第497章 祿山條件第449章 同室操戈第539章 槐樹鄉談第479章 高原烽煙第294章 兵不厭詐第397章 楚河淘金第413章 太祖上皇第69章 花府大宴(二)第529章 謀事在人第212章 欽差大臣第408章 圍城之戰(上)第360章 貴妃爲客第83章 人口販子第627章 安祿之癖第126章 軍旅嬌娘第414章 朝廷借錢第136章 石堡大戰(下)第347章 釜底抽薪第378章 血戰月氏(上)第45章 太白酒樓第146章 誰是兇手第663章 灞上軍營第98章 貴妃擲壺第62章 安楊之交第342章 渡河阻擊(上)第663章 灞上軍營第368章 退而結網第49章 封賞前夜(下)第17章 胡女多情第392章 貨幣戰爭(中)第115章 城門風波第489章 血戰且末(下)第554章 河北大遷(中)第17章 胡女多情第90章 古怪樂器第191章 南詔事變第258章 入城風波(下)第238章 唐軍間諜第667章 全城搜查第148章 北庭論政第471章 獨孤家宴(下)第23章 分配不公第318章 吐蕃戰役(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出發前夕第614章 通貨膨脹第20章 自古傷別第383章 遠征信德(下)第382章 遠征信德(上)第214章 鴻門宴會第594章 兵抵相州第93章 東市失火第539章 槐樹鄉談第437章 軟硬兼施第572章 獵鷹行動第576章 將帥異心第211章 第三條計第131章 奪島之戰(下)五十八章 一封請帖第399章 夜襲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