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徹底決裂

bookmark

安祿山大軍渡黃河的消息讓李豫感到異常震驚如果說河東還有潼關天險以阻攔安祿山進入關中,那麼他一旦渡過黃河,便可以從關內諸州南下,進入關中,那無異於狼進摘,給紛亂的關中局勢再添一把火。

李豫心急如焚,回頭向李泌望去,李泌一直在沉思不語,他沒有像李豫那樣表現吃驚,安祿山渡黃河在他的意料之中,儘管守潼關的軍隊兵力較弱,但只要閉關不戰,安祿山再多的精兵也難以入關,可一旦安祿山過了黃河,問題便麻煩了,朔方無兵,各路大軍都聚集關中,關內道空虛,如果安祿山佔據關內道以北,那對關中、對長安無疑如泰山壓頂,朝廷處於危卵之勢。

“陛下,當務之急是要將安祿山趕回黃河以東,可請求李慶安協助,請他擋住安祿山的兵鋒。”

“李慶安,他會嗎?”

“會!一定會,只要他還自認是宗室,自認是趙王,就一定會對付安祿山,一山不容二虎,其實不用陛下出旨,他也一定會出兵,只是陛下出旨更加名正言順,可將他綁在陛下身上,若是興慶宮搶先下旨,那可就麻煩了。”

李豫當即下旨,封李慶安衛關內北道安撫使,巡視關內諸州,這其實就是命他率軍迎擊安祿山,又封戶部尚書裴渂爲御史大夫,前往李慶安軍中頒旨。

但做出這個決定還不夠,爲了防止安祿山趁關中局勢混亂公開造反,李豫決定和他的皇祖父議和,尋找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妥協方案,一集中兵力對付安祿山,以集中兵力對付安祿山。.........

興慶宮,這些李隆基也同樣處於一種焦慮的緊張之中,他得到了消息,蜀王已經抵達前軍大營,但正是以爲他的出現,進攻勢頭迅猛的高仙芝忽然放緩了攻勢,駐兵陳倉以南的寶雞山,再不肯輕易出兵,這讓李隆基恨得牙根直癢,他知道自己這個十三子其實並不是什麼用兵謹慎,而是不肯爲他賣命,爲了保存實力,而漢中的李瑁也是象徵似得打了一戰,淺嘗即止,也會思維了保存實力。李隆基心中有火,卻難以言述,只得嘆氣對高力士道:“我的這兩個兒子都缺乏一種做大事的魄力,尤其是十三郎,空有十萬大軍,卻畏受畏腳,成不了大事啊!”

“上皇,不如和皇孫議和吧!”高力士小心翼翼地建議道。

“議和?”李隆基警惕的看了高力士一眼,不悅道:“怎麼議和,他肯讓位給我嗎?我看你是越老越糊塗了,連最起碼的判斷力都沒有。”

高力士知道李隆基的偏激,雖然不像他得病時那般昏庸固執,但也和開元年間那個從諫如流、銳氣勃勃的年輕皇帝完全不是一個人了,想勸服他,實在是難上加難,但高力士還是想嘗試一下。

“可是上皇,他畢竟是你的孫子,他的皇位,就是大唐江山的延續,可如果被安祿山之流竊取了江山,那就將是我大堂的不幸,上皇,我們不能內鬥以利外賊啊!”

“你想多了,安祿山不過是跳樑小醜,不必把它放在心上,要擔心也是那逆孫去考慮,我就一句話,那逆孫不下臺,我就絕不會善罷甘休。”

高力士見李隆基執迷不悟,只得嘆息一聲道:“上皇出去走走吧!久在房內對身體不好,老奴賠上皇去後花園逛一逛。”

“也好!我也想曬曬太陽,你陪我去吧!”

他們話音剛落,便聽外面隱隱傳來一陣吶喊,李隆基眉頭一鄒,對身旁的宦官道:“去看看,出了什麼事?”

宦官奔了出去,片刻便回來急道:“上皇,是聖上來了,就在殿外,他要求見上皇。”

“他來做什麼?不見!”

李隆基頓時惱怒起來,對左右喝道:“去!把他給我趕走,我沒有這種孫子。”

高力士連忙勸道:“上皇,見一見吧!他這個時候來,必然有大師,不如聽一聽他要說什麼,然後上皇再做決定。”

李隆基連聲冷笑:“哼!他派兵來圍困於我,已經不念祖孫之情,我爲什麼要讓步,我寧可死在興慶宮,也不會再見他,叫他滾!”

“上皇息怒,說不定他是來讓步的,上皇先聽聽他怎麼說,再攆他走不遲。”

李隆基臉色稍,便對高力士道:“那你去聽聽他怎麼說吧!我是不會再見他,你告訴他,我羞於見他這種欺凌宗族之人。”

“好吧!老奴先去看一看。”

高力士無奈,只得快步向宮外走去。.......

在興慶殿前的廣場上,李豫跪在臺階前,腰挺得筆直,一遍又一遍地高聲道:“請皇祖父見孫兒,有大事相商!”

旁邊幾名宦官驚惶不已,幾次要來扶他,卻被他推開,無論如何,他今天一定要說服皇祖父,停止內鬥,一致對外,如果皇祖父能推出一個他也能接受的新皇,那這個皇位他可以讓出,爲了大唐社稷長治久安,爲了徹底解決造成大唐動亂不止的土地兼併問題,他寧可放棄這個皇位,也要讓皇祖父知道,他是爲了先祖大俠的江山着想,而絕不是想留戀這個皇位。

“請皇祖父見損了,有大事相商!”

這是,高力士快步走了出來,老遠他便聽見了李豫的呼聲,他心中暗暗嘆息,這麼好的一個孫澤,這麼好的一個皇帝,李隆基久鐵定了心要趕他下臺,口口聲聲說是因爲他侵犯了宗族的利益,可實際上,還是一個“權”字在作怪,李隆基眼看要緊圖的認了,就是看不破這個權字,他要坐這個皇位,至死方休,卻不管身後洪水滔天。

高力士連忙上前,要負起李豫,“聖上,起來吧!”

李豫卻固執的搖了搖頭,道:“高翁,我和皇祖父面談,談一談大唐社稷的命運,如果他不來見我,我久絕不起來。”

高力士又嘆了口氣道:“你皇祖父年事已高,他累了,有什麼事,你就告訴我,我去轉告他,勸說他。”

“高翁,大唐社稷已經到了生死存亡之際,內憂外患,煎迫人心,我作爲皇帝,責任重大,如果皇祖父覺得我無能,那我們可以商量,共同推舉一個賢能的宗族,選出一個能帶領大唐走出困境的新皇,那我可以退位,高翁,我今天來就是想和皇祖父談這些事情,請皇祖父爲社稷考慮。”

“好吧!我去給你皇祖父說,但你不要跪了,站起來吧!”

“不!我一定要等他來見我,這是我的誠意。”

高力士搖了搖頭,只得又進宮了,一進殿,李隆基便冷冷問道:“他答應退位嗎?”

“上皇,聖上說要和你面談,現在局勢堪憂,希望你們能暫時放棄分歧,然後再坐下來談一談,共同推舉一個你們都能接受的新皇,上皇,聖上很有誠意啊!”

第194章 大食雄鷹第365章 祿山送牛第7章 突胡來襲第215章 攔路鳴冤第345章 回紇寇邊第76章 孿生姐妹第452章 重組千牛第134章 石堡大戰(上)第120章 史田生隙第629章 驚聞碩鼠第546章 野心之將第119章 楊家發難第220章 兵敗碎葉第649章 上黨戰役(十一)第106章 盱眙剿匪第92章 除夕之夜(下)第510章 登基之戰(下)第379章 血戰月氏(中)第266章 面授機宜第102章 龍虎爭鬥(下)第408章 圍城之戰(上)第73章 花府大宴(六)第549章 南唐之爭第440章 皇后珍珠第233章 曲池壽宴(下)第173章 天山春獵(上)第526章 驚弓之鳥第395章 父子反目第275章 借刀殺人(下)第340章 再立規矩第493章 隱龍聚會第602章 血戰相州(六)第407章 沙漠焦土第612章 微服私訪(上)第585章 視察戰備第142章 冤家路窄第98章 貴妃擲壺第166章 河西安帥第612章 微服私訪(上)第710章 君臨天下第308章 反回聯盟第686章 兩國來使第628章 春季攻勢第223章 重回北庭第500章 布兵河中第397章 楚河淘金第329章 雪夜來客第619章 勇烈不足第132章 朝中論戰第580章 事態蔓延第353章 僵而不反第442章 蜀王逼婚第414章 李亨暗訪第21章 酒樓慶功第655章 順藤摸瓜第109章 奇貨在手第639章 上黨戰役(一)第168章 引蛇出洞第266章 面授機宜第50章 大殿封賞(上)第449章 同室操戈第506章 皇帝染恙第438章 形勢突變第119章 楊家發難第176章 深谷藏胡第606章 韋張之爭第443章 咸陽事件第285章 朝會之爭(中)第10章 又見小娘第642章 上黨戰役(四)第208章 連環三計第33章 血戰險堡(上)第3章 凌山打獵第299章 慶安成婚(上)第690章 渤海登陸第288章 老薑嫩蔥第668章 兄弟鬩牆第282章 楊家之患第51章 大殿封賞(下)第271章 李王結盟第553章 河北大遷(上)第324章 再行一棋第201章 亂點鴛鴦第328章 神秘商隊第340章 各懷心思第452章 重組千牛第161章 穿針引線第421章 第三縱隊第43章 小露鋒芒第215章 攔路鳴冤第140章 我兒何在第317章 吐蕃戰役(中)第332章 玉奴風波第465章 婚姻如衣第279章 獨孤家宴第464章 朝會之爭(下)第653章 營救人質第322章 身份暴露第245章 北城失守第455章 裴家大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