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朝會之爭(上)

bookmark

大明宮麟德殿,這裡是大唐皇帝在內宮的辦公場所,現在被改爲少年皇帝李適的學習生活之地,天剛矇矇亮,皇太后沈珍珠在幾十名宮女宦官的簇擁下走進了大殿,今天是她兒子第一次上朝日,沈珍珠格外關心,自武則天后,唐王朝對後宮干政便控制得相當嚴格了,若少年皇帝登基,寧可實行監國制,也絕不搞垂簾聽政,因此沈珍珠沒有資格上朝。

沈珍珠走進大殿,見大殿內一片忙碌,便問道:“皇帝梳洗好了沒有?”

一名宦官道:“回稟太后,聖上已經梳洗好了,正在更換朝服。”

“我去看看他。”

沈珍珠走進內殿,一名宦官正要高聲通報,沈珍珠卻擺了擺手,命他不要出聲,她悄悄走到門口,探身向屋內望去。

她的兒子,少年天子李適正坐在一隻繡墩上,朝服已經穿好了,頭戴通天冠,身着繡龍袞冕,腰間束有玉帶,顯得非常精神,但李適的臉色卻不太好,兩隻拳頭捏得緊緊,眼睛裡隱隱閃爍着怒火。

沈珍珠心裡明白,她暗暗嘆息了一聲,前天,有一種說法悄悄傳入宮中,說她的丈夫李豫竟是被太上皇毒殺,李適聽到這個消息,便立刻來找她,開始她根本不信,虎毒不食子,她無法想象父親能狠下心毒殺兒子,儘管李隆基已經殺了四五個兒子,但她不相信丈夫是被太上皇所殺。

可當他們一連追問了爲父皇收殮的宦官和兩個當時在場的侍衛後,真相便漸漸浮出水面,他們的丈夫和父親真的是被毒殺,儘管沒有證據,但兇手直指太上皇。

得到這個真相,他們母子抱頭痛哭,但懾於李亨的權勢,他們只得將這份心碎藏在心中,待李適成年後再追究父親死去的真相。

沈珍珠慢慢走了進來,柔聲道:“今天是皇兒上朝之日,應該多思國家大事,不要想別的事情。”

“母后!”

李適見母親進來,連忙起身,望着母親略帶責備的目光,他黯然低下了頭。

“孩兒不想去見那個人。”

沈珍珠小心地將兒子的通天冠戴正,勸慰他道:“你雖然還是少年,但你是大唐皇帝,是一國之君,天下很多人你都不想見,可是這由不得你,很多人你必須見,你不要讓父皇的在天之靈對你感到失望。”

李適默默地點了點頭,“孩兒明白了,一定不會讓父皇失望。”

“這纔對,早點去,不要讓大臣們久等了。”

“那孩兒先去了。”

李適行了一禮,便在數十名侍衛的護衛下,向前宮含元殿而去,沈珍珠望着兒子瘦弱的背影,她的心揪了起來,一旦知道了真相,還有這麼多年,不知皇兒怎麼熬得過去。

.........

隨着第三次鐘聲響起,八月的朝會終於拉開了序幕,三千多大小官員在龍尾道前排成了長長的兩列隊伍,大唐左右相裴旻和王珙各自站在隊伍的最前面,手中執笏,肅然而立。

今天的朝會司儀是殿中少監崔旭,四名殿中侍御史負責監察百官禮儀,崔旭見時辰已到,便對身邊的傳聲力士道:“可以開始了。”

力士一聲高喝:“時辰已到,百官進殿!”

兩支隊伍開始浩浩蕩蕩地沿着龍尾道向含元大殿內走去,寂靜無聲,只聽見靴底走路的沙沙聲。

含元大殿內足以容納萬人,是大唐乃至天下的第一大殿,位於龍首原之上,氣勢宏偉,寬闊深遠,人走在大殿中顯得格外地渺小,這也是李隆基爲何念念不忘含元殿的緣故,只有含元殿才顯得出權力居高臨下的威嚴氣勢。

含元殿內已經佈置好,近百張坐席放在前面兩排,這是給從三品以上官員的座位,從三品以上則按部寺排隊站在後面,而這些坐席也不是隨便而坐,都很有講究,幾乎每個職事官都有散官品級,部分高官還有爵位,一般先從爵位高低開始排、再比散官品級,最後才比職官官銜。

所以右邊第一人是趙王李慶安的位子,左邊第一人不是右相裴旻,而是太師張筠,接下來纔是裴旻、王珙等人,而李亨的座位在玉階之上,帝位之下,很早以前李亨爲太子時,他坐的就是這個位子,現在他的身份換成了監國攝政王。

李亨已經在坐了,他向李慶安微笑着點點頭,算是打了一個招呼,李慶安也欠身向他笑了笑,相隔甚遠,他們無法交流。

李適還沒有來,大殿內一片竊竊之聲,都在討論着今天的議題,移民和修建唐直道衆人興趣不大,他們關心的是今天的人事變動,儘管昨晚下發的朝議書上寫得很簡略,但很多人還是猜到了今天要補的一些空缺職位。

兵部右侍郎、工部左侍郎、尚書右丞、京兆尹,這四個官職中,原本京兆尹最引人矚目,這可是從三品高官,當初裴耀卿、楊國忠這些重權相國都曾擔任過京兆尹之職,但現在這個職位卻變成了雞肋之職,關中軍和安西軍將關中一分爲二,長安城內又由金吾衛和千牛衛掌控,京兆尹之權實際上已經被架空,發生任何事情京兆尹都首先要和軍隊商量,他根本就無權處置,所以對這個職位,朝官們大都不在意了,他們關心的是其他三個空缺,是趙王黨還是監國黨獲得。

大唐向來有黨派相爭的傳統,從前的相國黨、東宮黨、楊黨等等,現在朝廷基本上分成了四大派系,最大的兩個派系便是趙王黨和監國黨,兩派在政事堂中各佔一半席位,在朝廷的力量也是勢均力敵。

除此之外,還有張黨和保皇黨,張黨就是張筠的勢力,他的家族,老相國張說的門生故舊等等,張黨雖然勢力不大,但忠誠度卻很高,很少有被收買的情況發生。

和張黨的忠誠嚴密相反,保皇黨卻相當鬆散,,他們其實就是中間派,三派都不參加,支持皇帝李適,他們沒有什麼首領,也沒有什麼組織,基本上都是各自爲陣,主要是郭子儀的關內朔方軍、安抱真的羽林軍,以及盧、韋、長孫等各大世家和一些沒有投靠李隆基的宗室,由於趙王和監國兩派形成的時間較短,很多人都沒有來得及考慮自己的定位,所以人數相當龐大,被統稱爲保皇黨。

因此保皇黨也是趙王、監國兩派爭奪的焦點,半個月前發生的韋見素事件,其本質就是爭奪中間派的權力鬥爭,李慶安暫時落了下風,自從韋見素在裴家被抓後,很多想投靠李慶安的世家都向後退了一步,改爲觀察情況再說,最典型的就是盧家,盧氏兄弟再也沒有找過李慶安。

很多頭腦清楚的人都意識到了,今天的朝會極可能就是李慶安和李亨權力交戰的主戰場,戰爭的導火線便是兵部右侍郎、工部左侍郎和尚書右丞三個職位的爭奪。

‘當!’大殿側面一聲鐘聲,一名力士高聲喊道:“皇帝陛下駕到,百官肅靜。”

百餘名坐在前排的高官紛紛站了起來,李亨也站了起來,大殿裡鴉雀無聲,所有官員都面向龍位。

一隊隊手執金瓜銀鉞的宮廷侍衛走了進來,分列大殿兩邊,緊接着是一隊宦官走進,他們手端金盤,站列於玉階兩邊,最後,年少的大唐天子李適在十六名宮女的簇擁下,從側門走進了大殿,宮女們手執長團扇,撐着黃羅傘,站在龍座之後。

李適深深吸了一口氣,平靜一下內心的緊張,坐了下來,前一次登基大典上他沒有說話,但今天的朝會他必須要說話了,他心中緊張怦怦直跳。

這時三千朝官一起躬身行禮,“臣等參見陛下,祝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亨那有點沙啞的聲音傳人了李適的耳中,他眼光一掃,便看見了站在二十步外的皇祖父李亨。

一股刻骨的仇恨頓時從他心中升騰,這種仇恨替代了他心中的緊張,他彷彿看見了父親毒藥發作時的痛苦,臨死時前的掙扎,他曾經追問過收殮父親屍首的宦官,父親的死狀是七竅流血,極可能連腸子都毒穿了,那種痛苦是常人難以想象。

想到了父皇慘死的情形,那種失去父親的哀痛和對眼前仇人的刻骨之恨,讓李適的渾身微微顫抖起來。

這時李亨也向他看來,李適雙目微閉,使李亨沒有看到他眼中難以抑制的仇恨之火,李亨還以爲李適是出於緊張,便笑了笑,低聲提醒他道:“孫兒接受朝賀了。”

李適頓時驚醒過來,這裡不是流露仇恨的地方,他的仇恨只能留到以後再來雪恨,這一刻李適忽然成熟了,他將深深的仇恨藏進了心中,微微笑了笑,對百官道:“各位愛卿免禮平身!”

“陛下有旨,衆官免禮平身。”

百官紛紛歸位,百餘名高官坐了下來,這時又一聲鐘響,朝會正式開始了。

第350章 五條策略第146章 誰是兇手第99章 武舉考試第577章 河北壯士第98章 貴妃擲壺第535章 子儀進京第574章 獵鷹行動(三)第80章 小崔請客(下)第204章 楊慶聯手第126章 軍旅嬌娘第221章 臨危受命第527章 各有心思第339章 雙管齊下(下)第121章 江都弓騎第133章 大戰前夕第545章 將軍轉行第377章 情報爲先第639章 上黨戰役(一)第413章 太祖上皇第77章 皇帝召見第350章 配合默契第671章 獵殺狐首第295章 解決災情第417章 劍走偏鋒第523章 家規國法第404章 致命國情第550章 哥舒之謀第521章 月圓之夜(下)第413章 太祖上皇第175章 後軍之重第681章 路遇明珠第210章 貴妃說情第41章 初見相國第598章 血戰相州(二)第11章 馬球風波(上)第606章 韋張之爭第659章 攻心爲上第528章 禍水南來第85章 細水長流第330章 流水有意第435章 皇莊驚魂(下)第289章 祿山所謀第549章 南唐之爭第175章 後軍之重第80章 小崔請客(下)第701章 胡馬行蹤第308章 反回聯盟第579章 火燒東市第123章 青海湖畔第645章 上黨戰役(七)第138章 絕嶺屠鷹(中)第339章 雙管齊下(下)第590章 緊急求援第87章 各施手段第526章 驚弓之鳥第558章 家有仙妻第107章 連夜追殺第65章 高府練球第396章 致命一擊第259章 貴妃設宴第286章 朝會之爭(下)第483章 粉墨登場(下)第175章 後軍之重第182章 月亮之河第3章 凌山打獵第646章 上黨戰役(八)第239章 北方小城第525章 急商對策第388章 萬里求聘第609章 隱龍入地五十五章 獨孤相親下第23章 分配不公第126章 軍旅嬌娘第616章 家事國事(下)第254章 各有心事第432章 三個條件第194章 大食雄鷹第526章 驚弓之鳥第562章 意外機會第635章 風雲急變第2章 難掩金色第247章 歷史岔道第154章 清月詩社(三)第325章 重劍無鋒第四百五十六章 裴家大壽下第327章 夫妻夜話第3章 凌山打獵第130章 奪島之戰(上)第529章 謀事在人第454章 裴家大壽(上)第416章 霍國公主(下)第370章 天下六分第318章 吐蕃戰役(下)第38章 妖花凋謝第417章 劍走偏鋒第607章 真兇是誰第355章 拒不交權第360章 貴妃爲客第522章 母女生隙第266章 面授機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