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兵發漢中

bookmark

天還沒有一絲亮色,夜色依然深沉,五更時分,李慶安悄悄起牀了,這是他多年的習慣,不管是什麼曰子,五更時都要起牀,他動作很輕,不想驚動身旁的佳人,微弱光線中,他又仔細看了看他的這個新婚嬌妻,她是如此的年輕美貌,她的頭髮黑得像烏玉一般,眼睛像羚羊的眼睛一般溫柔,她那富有古希臘雕刻之美的手指,輕盈飄逸的身材,和一雙勻稱豐滿的雙腿,她一切都顯得是那麼美,是那麼充滿了朝氣。

佳人曼妙的身姿使他忍不住伸手去輕輕愛撫,裴婉兒‘嗯!’的一聲睜開了眼睛,她其實幾乎一夜未睡,她在四更時睡着了,愛郎的撫摸使她又一下子驚醒,她連忙要起身,愛郎起牀了,她必須要伺候他梳洗,這是母親再三給她說過的事情,是做新婦的本分,但渾身的軟弱無力卻使她坐不起來,李慶安笑着將她按住了,“繼續乖乖睡覺,我不用你伺候。”

此時,裴婉兒心中充滿了告別少女時代的失落,又使她對李慶安充滿了依賴,這個男人就將是她一生的依靠了,她不想他離開自己,渴望着他能再陪陪自己,女人的本能使她抱住了李慶安,撒嬌道:“你也別走,再陪陪我。”

裴婉兒的撒嬌使李慶安想起了她昨晚的羞澀,本來他也喜歡這個女人,但昨晚上,他有點過分了,他心中有一種莫名的情緒,似乎在折磨她時得到了某種快感,但現在,李慶安的心中生起了一絲歉疚,便摟住她笑道:“我不走,我只是出去走走,習慣了這時候起牀,去呼吸一下清晨的空氣,你繼續睡吧!”

他俯下身在她脣上親了一下,便起身出去了,這一吻竟使裴婉兒心中充滿了幸福感,昨夜的痛楚和心中的茫然此時都統統消失得無影無蹤,她終於有了一種做人妻子的感覺,一種感動的淚水充滿了她的眼中,再也無法入睡,坐了起來,夜色依然很黑,但她已經無心入睡,她開始梳理自己長長的頭髮,今天她要入宮去接受冊封,那個曾經讓她無比反感的誥命,此時她的心中也開始期盼起來,她的腦海裡全部都是李慶安的影子,那是她的丈夫,她一生的依靠。

李慶安簡單地將頭髮挽了髮髻,走出了蓬萊閣,外面的空氣十分清新,帶着一種湖水的腥味,又有一絲寒意,風撲面而來,李慶安頓時感覺到了神清氣爽,他走到湖邊,長長地伸了個懶腰,他喜歡這面湖水,喜歡這座湖中的島嶼,什麼時候他給自己請上幾天假,將自己關在蓬萊閣好好思考幾天,現在他需要思考的時間。

這幾天李慶安爲崔家之事頗費心神,爲了遏制裴家的坐大,他需要給裴家找一個對手,崔家無疑是最好的選擇,但是他不要崔渙,他要崔平來掌控崔家,這樣,崔家纔會成爲他忠實的獵犬,但崔家的遲遲不肯答覆又讓他感到了一絲不安,李慶安也知道,這些世家之所以數百年不倒,就在於它的風骨,在於它的獨行特立,絕不會輕易成爲當權者的工具,大唐建國百年,從來就沒有見崔裴等世家在皇權面前彎過腰,他着實有一點擔心,崔渙是否會在他的威脅和壓力下讓步。

“大將軍!”

身後有人在叫他,李慶安回頭,見一艘小船駛近,船上是他的一名負責送信的親兵,李慶安快步迎了上去,“什麼事情?”

“回稟大將軍,昨晚崔平送來急信,他說請大將軍立刻看信。”

“信在哪裡?”

李慶安的心中有些不安起來,親兵取出一封信,遞給了他,果然是崔平的筆跡,但行筆匆匆,顯得非常倉促,看得出他寫這封信時,心中很急,李慶安打開了信,只見裡面只有一句話,族祭推遲到明年正月,族長已正式決定將崔家家主之位移交給崔寧。

李慶安長長出了口氣,目光復雜地望着湖面,果然被他猜對了,崔渙不肯向他屈服,世家的風骨,他真的領教到了,李慶安拳頭漸漸捏緊了,很好,他倒要看看崔家的風骨能硬多久?

.......

崔渙也是一夜未睡,昨晚他終於做出了重大的決策,他召集二十餘名崔家的重要人物開了一個短會,短會的內容只有兩條,一是族祭推遲四個月到新年,其次是他辭去崔氏家主之職,而把它讓給了比自己年輕十幾歲的崔寧,這就是他最後的決定,寧可崔家敗落,也絕不做皇家走狗,李慶安想利用崔家來對付裴家,他不幹。

天邊已經有了一線微明,乳灰色的晨霧籠罩在崔府的後花園中,崔渙揹着手在花園裡散步,此時他的心情十分平靜,充滿了閒情雅緻,他從二十歲考中進士入仕開始,在官場上已經打滾了近四十年,他知道跟上位者共玩權力遊戲的後果,或許崔家會一時獲利,多有幾個崔家子弟能入仕爲官,也會有幾名崔家骨幹進入大唐權力中樞,但以後呢?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一旦崔家成爲李慶安的走狗,就不會再有翻身之曰,那時崔家的風骨,使崔家能挺立數百年的脊樑被打斷了,那崔家真的就毀在他手上了。

不僅如此,目光深遠的崔渙更看到了另一種危險,現在是李慶安需要得到世家的支持而上位,而一旦他掌控了大唐江山後,他必然會對世家下手,這一點不容質疑,大唐皇帝從來不會允許世家坐大,唐高宗借武則天之手鏟除王家,中宗的韋后倒臺後,一度最強勢的韋家遭到殘酷的清洗,那下一個會是誰?是裴家還是他崔家,這一點,崔渙非常清楚,和李慶安走得太近,未必是一件好事

在後花園走了一圈,他的意志更加堅定了,李慶安若要清理崔家就讓他去,崔家自有艹守,幾百年來,崔家屹立風雨而不倒,又豈會在乎一次兩次的挫折?

回到了書房,崔渙鋪開了一張紙,他提筆沉吟了片刻,便揮毫在紙上寫下了‘辭呈’二字。

天漸漸地亮了,一個消息在朝廷內部迅速傳播,禮部尚書崔渙以身體原因辭去了政事堂的相國之職,消息震動了朝廷,政事堂隨即召開了緊急會議,會上以表決的方式,接受了崔渙的辭呈,同時政事堂又採納了裴遵慶的提議,接受門下侍郎崔平入閣,取代了崔渙在政事堂中的地位。

這個消息着實讓很多有心人感到驚訝,崔渙將家主之位讓給了崔寧,而他的相位卻被崔平得到,這裡面是不是有某種不可告人的隱秘呢?但是,隨着來長安參加族祭的人都紛紛離開了長安,崔寧私通南唐之罪也不了了之,就彷彿什麼事情也沒有發生一樣,各種猜測也難以維持下去,隨後崔家便沉寂了。

.........

又過了一天,御史中丞宋藉彈劾漢中節度使李奐私通南唐,已經向南唐效忠,政事堂當即下旨,召李奐入京應對,但李奐卻強硬地拒絕了政事堂地旨意,並公開放言:將在外,朝廷旨意有所不受。

李奐的強硬態度激起了滿朝的憤慨,李慶安便正式向政事堂提出了進攻漢中,將對南唐的防禦推到漢中一線,這個提議得到了政事堂的批准,並授權李慶安全權策劃漢中之戰。

李慶安隨即任命安西節度副使李嗣業爲徵南大元帥,率四萬安西軍征討漢中,又命隴州、岐州、鳳州等三州分攤後勤,戰爭的序幕又一次緩緩地拉開了。

咸陽大營外,四萬餘安西軍將士列隊整齊,旌旗招展、盔甲鮮亮,刀戟漫天鋪開,儼如黑森林般的密集,李慶安在李嗣業的陪同下,緩緩起騎馬從隊伍旁走過,這時,李慶安調轉馬頭,面對着數萬安西將士,四萬安西軍陣內鴉雀無聲,每一個士兵都擡頭凝視着他們的主帥,目光中充滿了堅毅之色。

“安西軍的將士們!”

李慶安的聲音十分低沉,但他的每一句話都傳到了每個士兵的耳中,“我並不認爲攻打漢中是一件艱苦卓絕的任務,你們身經百戰,比漢中軍更強大十倍的軍隊你們也戰勝過,所以你們戰勝了漢中軍是勝之不武,沒有任何可以炫耀的資本,但你們也可以用這場戰役告訴天下人,安西軍的真正實力,我只給你們十天的時間,對!只有十天,從現在開始算,十天後,我會再來此處接受你們的凱旋,你們就算晚了一刻鐘,那你們也是恥辱的失敗,若失敗了,主將降三級,全軍罰俸一年,若成功了,那麼你們不僅會得到重賞,而且你們每個人都會得到大唐百戰之軍的金質英雄勳章,好了,我要說的就是這麼多,讓你們的實際行動來證實安西軍的實力,我們纔是天下第一軍。”

說到這裡,李慶安舉起了右臂,凝視着四萬將士的眼睛,四萬將士猛地揮臂大喊:“必勝!必勝!”

喊聲震天動地,李慶安的臂膀向西一揮,“出發!”

一隊隊的安西軍將士列隊出發了,騎軍、弓弩軍、重裝步兵,浩浩蕩蕩,殺氣騰騰,上萬頭駱駝裝載着各種輜重,跟着隊伍後面向西進發,李慶安和李嗣業騎馬並駕而行,他見李嗣業一臉凝重,便笑道:“怎麼,十天的壓力太大嗎?”

李嗣業毫不掩飾自己的擔心,便點了點頭道:“是的,我們從駱穀道入漢中,從這裡到駱穀道,再從駱穀道到漢中,最快也要三天時間,這樣一來一去,路上的時間就用去了六天,我們實際的作戰時間只有四天,確實有點緊張了,我被降職倒是其次,我擔心會影響士氣。”

“放心吧!你們能在四天內拿下漢中,我心裡有數,我不會隨意給你們施加壓力,辦不到的事情我絕不會提,你只管放開手去作戰,不要有任何顧忌,也不需要用什麼奇兵,只要注意斥候情報,不要被漢中軍打了伏擊就行。”

李嗣業見李慶安十分自信,他心中也略略心安,他忽然又想起一事,便問道:“那拿下漢中後怎麼辦?不會讓我們長駐漢中吧!”

“怎麼會呢?我還要你們去打安祿山呢!”

李慶安笑了笑道:“我已經安排好了,到時崔光遠會率三萬人來接手漢中防務,由他出任漢中留守。”

這時,一名騎兵飛馳而來,對李嗣業稟報道:“李將軍,中軍要出發了,請將軍歸隊!”

“好吧!”

李嗣業抱拳對李慶安施禮道:“大將軍,我這就出發了。”

李慶安抱拳回禮,“一路保重,祝旗開得勝!”

“駕!”李嗣業猛抽了一鞭戰馬,向西疾奔而去,李慶安望着他的背影,淡淡地自言自語道:“十天,你們若十天內歸來,那你們將無愧於天下第一軍的稱號。”

.........

漢中位於終南山以南,隸屬於山南東道,狹義上的漢中只包括梁州、洋州和金州,以梁州爲中心,其中梁州的南鄭縣是漢中地區的政事、文化和軍事中心,城池高大深闊,若聚以重兵和充足的糧草,南鄭縣至少可以防守半年以上。

漢中山高林密,地勢陡峭,自古便是行軍艱難之地,易守難攻,不僅是巴蜀防禦北方軍的重要門戶,同時也是巴蜀軍北上的主要障礙,諸葛亮七出祁山,很大程度上就是無法順利逾越漢中,但東漢以後,關中前往漢中的道路已經不像從前那樣簡單,尤其子午道、駱穀道、褒穀道三條道路進行大規模修葺,使它們成爲了穿越終南山的捷徑,從長安到漢中南鄭最快只要三天便可抵達,可以一次姓通過十萬以上的大軍。

目前漢中的主將是節度使李奐,李奐身高七尺,肩膀寬闊,使用一杆一百二十斤重大鐵槍,槍法精奇,堪稱一員猛將,他是李唐宗室,十分看重宗室的血統,他一直認爲李亨纔是李唐宗室正統,而長安所立幼帝,不過是李慶安玩的把戲,遲早要被李慶安篡位,而李慶安是隱太子的後人,怎麼可能讓他繼承大統?

正是這個原因,李奐名義上歸屬長安政事堂,但實際上已經向成都李亨效忠。

李奐並不傻,當他被御史臺彈劾,政事堂命他進京應查時,他便猜到是李慶安要向他動手了,只不過要找一個光面堂皇的理由,不敢他去不去,一場南攻漢中的戰爭都不可避免地要爆發了。

李奐手中有三萬軍隊,可以和安西軍一搏,同時他派人赴成都緊急求救,數百斥候被他派出去打探安西軍的消息。

這天下午,李奐接到情報,安西軍大隊約四萬人從駱穀道南下,前鋒一萬人已經佔領了華陽縣,並在那裡駐紮。

華陽縣位於洋州境內,距離南鄭約還有兩百里,路途崎嶇,峽谷衆多,李奐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傍晚時分,李嗣業的主力大軍都陸陸續續抵達了華陽縣,這是從咸陽出發的第二天,行軍了整整兩天一夜,大軍便順利抵達了漢中,再從華陽縣前往南鄭,至少還需要一天一夜的時間,如果大軍不休息,直接出發南鄭,那麼明天傍晚,大軍便能抵達南鄭縣,這樣就完成了三天入漢中的計劃,但李嗣業並沒有着急去完成這個任務,而是命令大軍原地休息四個時辰,三更時分出發。

華陽縣是個小縣,只有千餘戶人家,縣城也很小,駐紮不了那麼多軍隊,安西的大隊便駐紮在縣城外的一片空地上,幾千頂大帳依次排列,四周豎起了巨大的營柵,埋下鹿角、蒺藜,架起了六座眺望塔,數十支斥候隊派了出去,在方圓十里內巡邏,戒備異常森嚴。

大營內基本上都熄滅了燈,十分安靜,強行軍兩天一夜,將士們都累得筋疲力盡了,倒下來便呼呼大睡,只有李嗣業的大帳依然亮着燈。

大帳內燈火通明,正中擺了一張巨大的沙盤,這是漢中各州的地形圖,沙盤上的城池、關隘、道路、軍營等等,都標註得非常清楚,李嗣業正和幾名大將商討作戰的計劃。

李嗣業神情十分凝重,按照沙盤上的標識,他應該遭遇到兩個漢中軍的駐兵之地,一個駱谷關,一個是華陽堡,兩個關隘都應該駐兵五百人,但是他們經過這兩處關隘,卻沒有一個駐兵,而且看到出兩處關隘內原本有駐兵,而現在剛剛撤出沒有多久,這正是蹊蹺之處,說明對方已經知道了他們的到來,沒有抵抗,便撤走了守軍。

其實拿下駱谷關和華陽堡並不是那麼容易,關隘十分險峻,要拿下它們至少要經歷一番血戰,死傷千人以上,但事實上他們什麼抵抗也沒有遭遇到,這不應該是李奐的風格,難道他是在示弱以誘敵深入嗎?

“你們說,我們的下一步行軍該怎麼走?”

.........

(未完待續)

第529章 謀事在人第469章 關中內訌(下)第120章 史田生隙第452章 重組千牛第544章 理順官場第422章 徹底決裂第344章 名將之死第315章 突發事件第698章 急求外援第195章 兩姓突騎第85章 細水長流第645章 上黨戰役(七)第326章 帝國來使第632章 商人牽線(下)第159章 上元觀燈(下)第362章 翁婿和解第27章 背後發力第661章 蝦釣大魚(下)第260章 夜遇貴妃第223章 重回北庭第434章 皇莊驚魂(中)第430章 楊家不甘第154章 清月詩社(三)第43章 小露鋒芒第327章 夫妻夜話第441章 馬車風波第63章 殺楊保楊第635章 風雲急變第582章 成都高案第692章 渤海計劃第663章 灞上軍營第275章 借刀殺人(下)第103章 初到揚州第469章 關中內訌(下)第209章 明月探監第710章 君臨天下第568章 計賺南鄭(上)第451章 被迫撤軍第26章 紫宸決策第496章 危機加劇第402章 看破迷局第160章 芝麻變瓜第280章 以勢迫人第383章 遠征信德(下)第357章 廟堂斷裂第14章 石國胡女第531章 涇州匪患第197章 氣吞萬里第575章 獵鷹行動(完)第612章 微服私訪(上)第33章 血戰險堡(上)第356章 初展頭角第675章 宮廷政變第460章 以彼之道(上)第613章 微服私訪(下)第6章 太陽寶石第579章 火燒東市第351章 一封密信第204章 楊慶聯手第369章 攔截河東第332章 玉奴風波第206章 盅巫之禍第477章 順者昌盛第320章 金蟬脫殼第271章 李王結盟第450章 苦澀藥酒第285章 朝會之爭(中)第591章 雪夜殺人(上)第516章 以勢迫人五十七章 夜遊長安下第297章 攜美遊莊(上)第191章 南詔事變第354章 回紇撤兵第240章 攻心奇兵第103章 初到揚州第36章 阿弩越城第249章 怛城決戰(下)第398章 山谷禁地第437章 軟硬兼施第706章 楚州異兆第307章 漫天開價第647章 上黨戰役(九)第209章 明月探監第659章 攻心爲上第42章 權宦高翁第547章 河東時局第145章 胡人酒肆第379章 血戰月氏(中)第232章 曲池壽宴(中)第434章 皇莊驚魂(中)第640章 上黨戰役(二)第288章 老薑嫩蔥第661章 蝦釣大魚(下)第580章 事態蔓延第510章 登基之戰(下)第48章 封賞前夜(上)第143章 慶王之邀第9章 安西副帥第21章 酒樓慶功第224章 說服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