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4章 嶺南之軍

bookmark

兩國相爭,不斬來使,張知節平安無事地走了,李璘卻多了幾分心事,他明白李慶安信中的意思,就是給他下最後通牒,命他撤出江南,按理,這就是他一直所想的事情,只是從前被荊襄所隔,他無法順利西撤,一直令他無比沮喪。

可不知爲什麼,現在荊襄已經被劍南軍拿下了,他隨時可以西撤,但李璘信中卻有了一絲微妙的變化,他不那麼甘心撤離江南了,或許是因爲沒有了後顧之憂,他對江南便又多了一分留戀,反正可以隨時西撤,爲什麼他不試一試留下來呢?

正是這種患得患失的心態,讓李璘心中充滿了矛盾和苦惱,他揹着手在大帳內來回踱步,帳中人有的勸他撤離,有的勸他留下。

副帥李成式和幕僚李白勸他撤離,‘如今之計,應保留實力爲上,以安西軍的實力,又有李慶安親征江南,絕非我們所能敵,不如將大軍西撤到荊襄,取代從前李瑁的勢力,對我們非但沒有損失,而且能保存實力。’

而另外三個謀士卻異口同聲勸李璘留下,‘北軍不悉水戰,又現造戰船,沒有兩三個月的時間是無法渡江,就算造出戰船,又豈能和江南水軍相比,哥舒翰就是最好的證明,那麼勇猛的大將在水中卻被艄公所殺,再說西撤後未必能呆在荊襄,說不定是去守南詔,況且河北安祿山未平,一旦安祿山反攻,李慶安只能撤軍北上,最後必然劃江而治,現在就放棄江南,未爲過早,而且,如果李慶安能南渡進攻,他又何必遣使來威脅,這就說明他也束手無策了。’

兩派人爭論不休,使李璘心中厭煩之極,“夠了!都給我出去。”

他將所有都趕出了大帳,一屁股坐在軟榻上,目光怔怔地望着眼前的江南地圖,他怎麼捨得放棄物寶天華的江南呢?

就在這時,帳外傳來一陣腳步聲,帳簾一掀,他的兒子李易快步走了進來,江南大軍中恐怕只有他這個兒子不用稟報便可直接進帳了,李璘對兒子十分寵信,對他千依百順,而且把部分軍權也交給了他,不過今天他卻有點惱火兒子對江北來使無禮。

“那麼急匆匆的,什麼事?”

語氣中帶着一絲不滿,李易卻摸透了父親的心,他跪下道:“孩兒剛纔太沖動,請父王責罰。”

他不說自己無禮,而說自己衝動,衝動是因爲年輕,有朝氣,這些都可以原諒,尤其是父親對兒子,哪有父親罵兒子衝動的。

李易這一跪,李璘心中的一絲不滿便立刻消失得無影無蹤了,他點點頭道:“你衝動我不怪你,不過下次你要記住了,不要再魯莽,今天要不是爲父喊住你,你就讓爲父和張相國結下血海深仇了,你知道嗎?那使者是張相國之子。”

“孩兒已經知道了,所以孩兒很後悔,向父王請罪。”

“算了,吸取教訓就是了。”

李璘見門口還有一個人,似乎要進來,便問道:“還有什麼事嗎?”

按照李易的性格,他是絕對不會爲這種事低頭,莫說是張筠的兒子,就算是太子,他也一樣不放在眼裡,但如果他低頭了,那隻能說明他有求於父親。

“父王,孩兒剛剛得到一個消息,嶺南五府經略使何廣平率三萬軍北上了。”

“什麼!”

李璘吃了一驚,何廣平一直是效忠於北唐,他這時候北上,當然不是來幫自己,而是協助李慶安圍剿自己,他急忙問道:“嶺南軍到哪裡了?”

李易回頭一招手,門口的報信兵便走了進來,跪下道:“回稟王爺,嶺南軍已經到了洪州豫章,正向東開來。”

嶺南軍沒有走海路,這倒有點奇怪,不過李璘已經顧不上這個奇怪之處了,他心急火燎地走到地圖前,將地圖攤開,豫章也就是今天的南昌,嶺南軍北上,向東再行軍半個月,便可抵達杭州、湖州,那可是江南的富庶之地,而且兵力極爲空虛,如果真讓他們佔領杭州,那江南軍可就腹背受敵了。

這個突來的情報讓李璘有些茫然失措了,但李易的眼中卻閃爍着興奮的光芒,這個何廣平來得太及時了,正好可以用來給他提升軍隊的鬥志和士氣,而且李易非常動心,嶺南軍當然不能和安西軍相提並論,他還從來沒有機會指揮過一場大戰,送上門來的美味佳餚,他怎麼能放過。

“父王不用擔心,李慶安沒有戰船,一時渡不了大江,讓孩兒率軍去迎戰嶺南軍,他們只有三萬人,不足爲慮,孩兒有把握一戰擊潰他們,這樣,我們的軍隊將士氣大振,父王,這是我們凝聚軍心的良機啊!”

李璘也有點被兒子說動了,如果是安西軍,他是萬萬不敢去迎戰,可現在是嶺南軍,那又另當別論了,他也想兒子去領兵作戰,鍛鍊一下帥才,唯一擔心的就是兒子太年輕。

李璘想了想便道:“你去也可以,我讓李成式做你副將,而且儘量多帶軍隊,畢竟對方有三萬人,你要兩倍於他們,爲父才能放心。”

李易大喜,儘管他是想獨立出戰,不要李成式這個副將,但他知道,父親準備帶兵出戰已經是對他的最大讓步了,而且父親給他六萬大軍,這是他徹底掌握軍權的決定性一步。

“謝父王,孩兒準備明天就出兵,將嶺南軍攔截在杭州、湖州以外。”

李慶安在江北近一個月的平靜,極大的減輕了江南軍的壓力,也使李璘分兵作戰成爲了可能,爲了攔截北上的嶺南軍,十二月下旬,襄城王李易爲主將,李成式爲副帥,率六萬大軍離開了潤州,向南方的杭州開去.

揚州江都大營,就在李易領兵南下的第二天,一份詳細的報告便擺在了李慶安的桌案上,從軍隊的總數量到各個軍種的人數,戰馬的數量、糧草的運輸,行軍路線等等,各種數據都非常詳細,這是一般斥候所辦不到的,不容置疑,李慶安在江南軍大營中已經安插了不少密探,甚至收買一些重要官員。

所有的一切都在按照他所設計的軌道演變着,唯一有些出入的是,李慶安以爲李璘會派七萬大軍南下,但他預料多了,李璘最終只派了六萬軍南下,多多少少有些遺憾。

事實上,李慶安從半年前便開始策劃奪取江南了,他精心設計了一個又一個的圈套,包括奪取鹽港;包括他宣佈兩個月內造三百艘大船;包括他派張知節出使江南,這一切都是他放的煙霧彈,他無所作爲就是爲了迷惑江南軍,讓他們產生一種錯覺,安西軍不悉水戰,沒有戰船,無法渡江南下。

他用了近一個月的時間來迷惑對方,已經取得了初步成功,已經使李璘放鬆了警惕,派軍隊南下去迎戰嶺南軍了。

當然,嶺南軍北上也是他計劃中的一環,而且是重要的一環,他目的就是爲了讓李璘把軍隊調離長江,離開得越遠越好,他之前所釋放的一切煙霧彈,也是出於同樣的目的。

南下奪取江南,對李慶安而言是易如反掌,就算沒有戰船,他也一樣可以輕而易舉辦到,李璘的防禦只是從江寧到江陰一線,那他完全可以在江寧以西的當塗用漕船渡江,或者江陰以東的胡逗島渡江,就可以避開李璘的防禦線,從而使安西騎兵直接殺向潤州。

但如果是那樣的話,李璘的十萬大軍就會登上千艘戰船入江,從長江西進,安西軍在大江中遠不是江南水軍的對手,不僅會損失慘重,而且只能眼睜睜地看着李璘大軍遠走。

這不是他的戰略目的,他的戰略目的不僅要奪取江南,而且要全殲李璘十萬大軍,這樣一來,讓李璘的軍隊離開長江就是其中最關鍵的一環了。

李慶安輕輕把報告扔在桌上,他嘴角露出了一絲得意的笑容,起身慢慢走到了帳門口,負手向南方望去,五天,最多五天時間,他就能得到李抱真的飛鴿傳信。

“大將軍,那個李易雖勇烈,但他的自負會要了他性命!”一旁,張知節低聲道。

李慶安瞥了他一眼,他知道張知節在江南大營所遭受的侮辱,那一記耳光足以讓張知節對李易記仇一輩子了。

李慶安淡淡一笑道:“李易其人我在半年前便開始研究他了,他是李璘唯一的兒子,從小在深宮中長大,惟所欲爲,八歲那年因一件瑣事親手殺死了從小跟隨他的小宦官,那是他第一次殺人,十一歲時身材已如成人,十二歲那年,他強暴了李璘的一個姬妾,沒有受到任何責罰,同年,他殺死了李璘的一名侍衛,卻得到李璘的褒獎,從此棄文從武,李璘爲他遍請天下有名的武師,教授了他一身高強的武藝,他今年只有十八歲,但死在他手下的人已經數不勝數了,被他強暴的女人也不可計數......”

“此人就是惡魔!”張知節咬牙道。

“不!”

李慶安搖了搖頭,不屑一顧道:“叫他惡魔他還不配,不過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的莽小子罷了。”

說到這裡,李慶安臉上露出了一種輕蔑的笑意,“他使一杆大鐵槍,他自以爲重一百四十斤,實際上只重一百三十八斤,我對他的瞭解可能比他本人還清楚,李璘的軍隊必將敗亡在他手中。”

———————————————————————————————

第639章 上黨戰役(一)第553章 河北大遷(上)第405章 不戰屈人第547章 河東時局第577章 河北壯士第306章 共同敵人第362章 翁婿和解第331章 初次談判第466章 貴妃失蹤第570章 岐州安民第527章 各有心思第109章 奇貨在手第266章 面授機宜第602章 血戰相州(六)第338章 雙管齊下(上)第573章 獵鷹行動(二)第347章 釜底抽薪第110章 隔山打牛第370章 天下六分第572章 獵鷹行動第174章 天山春獵(下)第310章 夫人外交第324章 再行一棋第246章 帝國公主第330章 流水有意第173章 天山春獵(上)第464章 朝會之爭(下)第513章 激戰步師第688章 河北風雲(下)第33章 血戰險堡(上)第226章 突胡異動第533章 夜市偶遇第315章 突發事件第227章 趕盡殺絕第545章 將軍轉行第433章 皇莊驚魂(上)第340章 再立規矩第347章 釜底抽薪第575章 獵鷹行動(完)第171章 再會沙陀第665章 宗室命門第155章 祿山斷爪第667章 全城搜查第637章 各有對策第168章 引蛇出洞第586章 幽州急報第407章 沙漠焦土第307章 漫天開價第64章 相國遠慮第416章 霍國公主(下)第221章 臨危受命第634章 人熊屠城第18章 生死關頭第492章 天下戰略第435章 皇莊驚魂(下)第194章 大食雄鷹第696章 談婚論嫁第390章 上兵伐謀第428章 綏州血戰第352章 太真蒙難第570章 岐州安民第192章 楊釗入相第233章 曲池壽宴(下)第92章 除夕之夜(下)第249章 怛城決戰(下)第29章 接受軍令第234章 公主失蹤第28章 將門虎女第234章 公主失蹤第452章 重組千牛第649章 上黨戰役(十一)第357章 廟堂斷裂第394章 消息走露第326章 帝國來使第12章 馬球風波(下)第25章 走漏消息第369章 攔截河東第227章 趕盡殺絕第157章 隱龍之會第329章 雪夜來客第96章 家中遇盜第570章 岐州安民第446章 暫棄前嫌第670章 靜室密商第409章 圍城之戰(中)第151章 楊家有事第6章 太陽寶石第235章 攻取石國(上)第370章 天下六分第224章 說服大將五十七章 夜遊長安下第339章 雙管齊下(下)第342章 渡河阻擊(上)第340章 各懷心思第510章 登基之戰(下)第711章 大結局第66章 縣令楊釗第193章 兵臨五城第666章 營救家眷第618章 吳王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