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章 宮廷政變

bookmark

自高仙芝離開蜀中後,羽林軍大將軍郭英義接替高仙芝出任劍南節度使,掌握了蜀中軍權,郭英義原是隴右採訪使兼秦州都督,爲官期間窮奢極(欲),他最好馬球和女人,爲將二者完美結合,他便訓練幾支女伎馬球隊,每日耗錢數十貫到百官,引發民怨官恨,李慶安東進後,罷免了他的官職。

這讓郭英義對李慶安極爲憤恨,便跟隨李隆基入蜀,頗得李隆基信任,出任羽林軍大將軍,很快他又投靠了新主人李亨,在李亨的宮廷政變中立下汗馬功勞。

和高仙芝不同,郭英義極會當官,諳熟官場規則,他尤其善於見風使舵,絕不會把自己綁死在一棵大樹上,這次成都大搜捕,他放縱士兵明搶暗奪,使軍隊上下都發了大財。

不僅如此,他還抓捕了五千多家有軍械的平民,藉口審查北唐探子,實際是勒索錢財,每人以二十貫到百貫不等的價格放人,僅這一項,他的軍隊便斂財達二十餘萬貫,惹起民怨沸騰,朝官也對他極爲憤慨,甚至百官聯名彈劾他,但郭英義本人卻並不在意,他自己自己掌握着南唐最重要的軍隊,就不怕那些文官御史翻上天去。

郭英義的家並不在城內,而在北郊的一座莊園裡,當然,他在成都也有府邸,但他卻嫌府邸太小,無法打馬球,便舉家遷到郊外,建造了一座佔地一百五十畝的莊園,僅一座馬球場便有百畝之大,每天傍晚,他都要舉行一場女子馬球賽,馬球場上紅纓舞動,嬌聲呵斥,看得郭英義呵呵大笑。

不過這兩天郭英義沒有心思看女子馬球賽了,太子之爭、荊襄失守、北唐南壓,種種不利的局面使他心情格外沉重,他也意識到自己的好日子不多了,但他仍然抱有一絲僥倖,事情不會太好,也不會太壞,北唐佔領荊襄只是爲了漕運需要,在安祿山未剿滅之前,他們或許只是對南唐施壓,而不是真的進攻南唐。

夜已經很深了,郭英義仍然沒有睡覺,李亨的病倒使他有一種預感,或許這些天會發生什麼事,睡覺會使他失去很多機會。

已經快一更了,他打了一個哈欠,確實有些困了,他放下書,起身準備回房睡覺,他剛站起來,便聽見外面傳來急促的腳步聲,這是他親兵校尉的腳步聲。

“大帥!有人要緊急求見大帥。”

“是誰?”

“好像是....是李輔國。”

“什麼!”郭英義愣住了,李輔國來了。

郭英義是支持彭王李僅,倒不是說他對彭王李僅有什麼特殊好感,而且他發現李亨想換太子,既然是皇帝想換太子,他自然是跟着皇帝走,其實說老實話,他壓根就不喜歡彭王,那個親王太文弱,太木訥,又喜歡聽那些文臣的話,如果他登基,其實對自己沒有好處。

但郭英義首先考慮的皇帝的態度,只要皇帝支持,哪怕是頭豬,他也會舉雙手支持,但李輔國可是太子的人啊!他來找自己,難道是想讓自己轉而支持太子?

想想很有這個可能,襄陽完了,太子失去了魚朝恩的軍隊支持,他的形勢岌岌可危,來找自己,或許是他們孤注一擲了。

郭英義首先想到的是條件,他又問道:“李輔國帶了什麼來?”

“李輔國帶來幾口大箱子。”

郭英義若有所悟,便笑道:“請他到大堂稍候,把箱子也一起擡進來。”

片刻,李輔國走進了大堂,郭英義的二十幾名親兵將五口沉甸甸的大箱子擡上了大堂,一字擺開。

李輔國今天是低姿態來求郭英義,雖然他能控制住李亨,但朝臣們要擁立李僅,他卻毫無辦法,這裡面最重要是軍隊支持,五千羽林軍已經表態支持李繫了,但還有駐紮在城外的十萬軍隊,他們的態度至關重要。

歷史上宦官之所以屢屢戰勝文官,不僅僅是他們掌握宮內大權,而且他們做事風格也和文官不同,文官做事要面子、要風骨,要一等二看三通過,而宦官大多是實用主義者,他們更加直接,而且更加講究效率,善於抓住機會。

比如今天晚上,李亨已經向大學士竇華表態廢太子,讓他去拿奏摺,但竇華卻認爲天色已晚,不急這一時,明天再去拿也不遲,不慌不忙,而李輔國卻相反,他不僅搶先把聖旨拿到手,而且和皇后太子定好了大計,不僅如此,他還連夜出城,來找郭英義尋求支持,他的方法也非常簡單實用,不講大義,用利益來交換。

很快,郭英義走進了大堂,他瞥一眼五口箱子,便呵呵笑道:“這麼晚了,李公公還不休息嗎?”

李輔國笑道:“來探望一下大帥,順便表表心意。”

“哦!我怎麼敢受李公公的心意呢?”

李輔國很瞭解郭英義這個人,貪財好色,他是李隆基一手提拔,卻又背叛的李隆基,說明此人心中只有利益,而無忠義,這是一個可以拉攏的人。

李輔國也不說話,隨手將四隻大箱子打開,頓時滿堂璀璨,珠光寶氣,炫耀得讓人睜不開眼,滿滿兩大箱珍寶,還有兩大箱黃金。

李輔國謙卑地笑道:“這是太子殿下給郭帥的心意。”

郭英義眼睛都笑眯了,他憑直覺,這些珍寶黃金,至少價值數十萬貫,簡直就是天降橫財,他毫不掩飾眼中的貪婪,不停地搓手,“這、這怎麼好意思呢?”

“太子殿下仰慕郭帥久矣,只是沒有機會表示心意,這只是太子一小部分心意。”

李輔國言外之意,還有更重要的利益,郭英義也不再虛僞了,他立刻命令親兵將四隻大箱擡進內室給夫人,李輔國則被請到了他的書房。

兩人進書房坐下,既然已經說開了,郭英義也不再繞彎子,直接問道:“不知太子還有什麼心意給我?”

李輔國一笑,開出了天價清單,“宮女五十名,都是上上佳麗。另外封驃騎大將軍,晉昌郡王,實封五百戶,再加封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晉昌是沙州屬縣,也是郭英義的家鄉,財富、郡王、大將軍、相國,李系大手筆啊!郭英義倒吸了口冷氣,連皇帝的女人都給他了,這是要做什麼,難道是......

郭英義忽然意識到,這不是簡單地要他支持。

“李公公,出什麼事嗎?”

李輔國點了點頭,(陰)(陰)道:“聖上的病勢突然加重,御醫說,可能挺不過今晚了。”

“什麼!”郭英義眼睛猛地瞪圓了,挺不過今晚,“這、這怎麼會呢?”

“從小落的病根子,我知道,最怕大刺激,襄陽失守,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把他刺激得太狠了,結果舊病復發。”

李輔國指了指頭,“聽御醫說,這裡面流了很多血,五官都滲出血了,哎!我們都沒有想到,來得太突然了。”

郭英義忽然明白了,五官流血,這是怎麼回事,他完全明白了,這一刻他忽然下定了決心,既然李亨已經不在了,那他還有什麼忌諱,人生在世,利益是第一重要。

“那太子希望我怎麼做?”

李輔國彷彿看見了勝利的曙光,他急不可待道:“太子希望軍隊立刻入城,實行全城戒嚴。”

.........

半夜時,李亨忽然醒了,或許是口乾,或許是腳步聲將他驚醒,或許是一種莫名的不安,他慢慢睜開眼,只見他牀榻旁站着幾個黑影,燈全滅了,他看不清楚模樣.

“你們是...誰?”

“父皇,是兒臣!”是太子李系的聲音。

“你來做什麼.....爲什麼不點燈?”

李亨的身體很弱,說話斷斷續續,李系忽然在他面前跪下,給他磕了一個頭,“兒臣來,是想請父皇退位,父皇既然不能理政,那讓兒臣來挽救南唐的危機。”

“你說什麼?”

李亨心中一陣暴怒,他掙扎着要坐起來,卻被李系摁住了,使他動彈不得。

“來人!快來人!”

李亨情急之下,大喊起來,可半天也沒有任何人進來。

李系冷冷一笑,“父皇,你不用喊了,不會有人進來。”

“逆子!你....你要做什麼?”

李亨忽然看見了兒子眼中的殺機,他一陣害怕,連忙道:“那好吧!我傳旨把皇位讓給你,我.....做太上皇。”

李系搖了搖頭,“不需要父皇傳旨,我是太子,只要父皇駕崩,我就自然登位了。”

說完,李系站起身,給旁邊幾個黑衣人使了個眼色,幾個黑衣人走上前,摁住李亨的頭和手腳,又將他嘴強行撬開了,一個黑衣人取出很小一隻葫蘆瓶,拔開了瓶塞子,向他嘴裡灌去。

李亨嚇得魂飛魄散,他拼命掙扎,但卻沒有用,毒酒灌進他的肚子,李系至始至終都冷冷地看着他,這一刻父子親情都已經不存在了,他們之間只是爭奪皇位的對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父皇不要怪我,是你先要廢我!”

這是李亨在人世間聽到的最後一句話,肚子裡的劇痛已經讓他難以忍受,他想打滾,身子卻被死死摁住,使他一點一點體會死亡的到來。

忽然,李亨眼前出現長子李豫被毒死的情形,他趴在窗前,上前伸手,彷彿在大喊父皇饒命,還有他的孫子,他的父親。

所有死去的人都在他眼前復活了,還有無數人要殺他,都被長子攔住了,他大喊:“不準殺我父皇!”

一顆悔恨淚珠從李亨眼角滾落。

..........

就在李亨被毒死的同一時刻,十萬劍南軍再次衝進城池,開始進行戒嚴,坊門關閉,城門不開,任何人都一律不準出門.

彭王府也被數千士兵包圍了,四更時分,李系下達了賜死彭王的命令。數千士兵衝進彭王,逢人便殺,李僅和閻凱見勢不妙,驚惶逃到後院佛經樓,卻被追來的士兵亂刀砍死,可憐閻凱來不及說出自己的身份,也一併被殺。

五更時分,右相王珙上書李系,正式表示支持他登位,左相崔圓也同樣表達了支持他登基。

天剛亮,身着龍袍的太子李系在三千鐵甲士的護衛下,走入勤政殿登基,接受百官朝賀,正式登基爲帝,改過年號爲宣仁。

南唐的第三任皇帝開始了。

.........

(一七四三的加更,所欠七章全部完成,老高無債一身輕)

第610章 隱龍財富第53章 寶石現蹤第535章 子儀進京第210章 貴妃說情第19章 死地後生第37章 夜襲孽多第296章 翁婿會面第592章 雪夜殺人(下)第555章 顏氏兄弟第21章 酒樓慶功第534章 裴家名份第164章 天若無情第704章 踏平胡都第579章 火燒東市第582章 成都高案第178章 長擊葛胡第11章 馬球風波(上)第290章 有失有得第441章 馬車風波第168章 引蛇出洞第552章 激戰任丘第664章 豹皮風波第537章 裴旻辭職第76章 孿生姐妹第481章 九曲之戰(下)第470章 獨孤家宴(上)第414章 朝廷借錢第31章 地宮偷襲第71章 花府大宴(四)第522章 母女生隙第494章 成都來信第452章 重組千牛第118章 恩生仇起第642章 上黨戰役(四)第579章 火燒東市第98章 貴妃擲壺第124章 改造箭頭第563章 軟硬兼施(上)第199章 以死抗爭第480章 九曲之戰(上)第254章 各有心事第125章 引蛇出洞第5章 安西小娘第39章 奉命東行第446章 暫棄前嫌第415章 霍國公主(上)第489章 血戰且末(下)第571章 破解秘密第344章 名將之死第473章 祖孫絕情第683章 戰役部署第475章 平樓事件(上)第659章 攻心爲上第421章 第三縱隊第497章 祿山條件第648章 上黨戰役(十)第631章 商人牽線(上)第167章 馬匪現蹤第386章 緊急應對第451章 被迫撤軍第165章 出發前夕第232章 曲池壽宴(中)第570章 岐州安民第627章 安祿之癖第332章 玉奴風波第22章 石國來客第228章 步步爲營第567章 力取褒城第319章 危機初現第84章 人質綁架第9章 安西副帥第437章 軟硬兼施第437章 軟硬兼施第179章 口蜜腹劍第666章 營救家眷第344章 名將之死第529章 謀事在人第486章 金山狼羣第64章 相國遠慮第241章 神廟危機第235章 攻取石國(上)第592章 雪夜殺人(下)第280章 以勢迫人第300章 慶安成婚(下)第147章 臨朝大封第625章 請君入甕第81章 燙手差事第247章 歷史岔道第380章 血戰月氏(下)第509章 登基之戰(上)第679章 南唐覆滅(下)第458章 枝節橫生第40章 神秘少婦第321章 觸怒龍顏第427章 誅滅楊家第253章 迴歸正身五十四章 獨孤相親上第45章 太白酒樓第423章 迎戰安賊(上)第262章 風雲驟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