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大結局

bookmark

寶應二十年,大唐皇帝李慶安已登基二十年,此時大唐人口已經突破八千萬,國家強盛,人民富足,四海安寧。

六月,張掖郡王、河中道觀察使兼軍府大都督段秀實不幸在撒馬爾罕病逝,朝廷休朝哀悼三日,右相、吏部尚書裴瑜舉薦戶部侍郎張知節爲河中道觀察使。

由十三名相國組成的政事堂三讀通過了任命,並報皇帝李慶安批准,李慶安批准了政事堂的任命,並加張知節爲御史大夫,同時他頒佈皇帝令任命晉王李棣接任河中軍府大都督一職。

‘君不見走馬川行雪海邊,平沙莽莽黃入天.....’

九月的安西已是朔風四起,黃沙漫天,這天下午,在安西道拔煥州的西域大道上遠遠來了一支軍隊,約有三千餘人,盔甲鮮亮,旌旗招展,被疾風吹得獵獵作響。

“張使君....你若抵不住....就進馬車去吧!”

疾風中,李棣的聲線被吹得斷斷續續,晉王李棣是李慶安的第五子,母親是惠妃獨孤明珠,他今年只有十八歲,長得酷似其父,身材高大,兩臂修長,從五歲起便拜羽林大將軍南霽云爲師,學了一身超羣武藝,再加上他箭法尤其高明,能開七石弓,幾追其父李慶安,去年在三軍比武大賽中箭術一舉奪冠,被軍隊美譽爲‘小李廣’。

這次除了出任河中大都督外,他還有三件事要替父親去做,一件已經做了,在龜茲勸說皇姑高霧回長安養病,高霧十年前升爲龜茲都督、雲麾將軍,是大唐軍職最高的女將軍,三年前高仙芝因病不幸去世,高霧便按照父親生前的心願將他安葬在龜茲。

高霧在父親去世後便辭去了軍職,在龜茲爲父守墓三年,她終身未嫁,辭去軍職後被李慶安封爲安西公主。

今天春天,她母親也不幸在長安去世,高霧因悲傷過度而大病一場,至今病體未愈,幾個月前她寫信告訴李慶安,她的身體每況愈下,已經不能適應安西的氣候,李慶安擔憂之極,便讓兒子借這次赴任的機會,替他勸說高霧回京養病。

高霧因爲母親安葬在長安,便決定將其父親的靈柩一併遷回長安,和母親共葬,她要爲父母終身守靈。

李棣另外還要去撒馬爾罕祭掃俱蘭公主之墓,這也是李慶安二十年的心願,除此二者之外,還有第三件事,就在拔煥城。

張知節是張筠之子,張筠已經在五年前去世了,這次張知節以戶部侍郎的身份被封爲河中道觀察使兼撒馬爾罕政務主官,依照慣例,他將在在河中道任職五年,然後回京入閣,將成爲政事堂相國之一。

按照大唐新六典的規定,大唐皇帝一般不過問政務,只掌軍權,但軍國大事必須經皇帝批准後方能實施,另外在人事任命權上,以正三品爲界,正三品以下官員由政事堂任命,張知節的觀察使是從三品銜,所以是政事堂任命,而御史大夫又是正三品銜,就由李慶安加任。

張知節身子有些單薄,被安西的秋風吹得瑟瑟發抖,他也大聲道:“好吧!我真不行了.....先進馬車躲一躲!”

他鑽進了馬車,這時,李棣打量了一下遠處,他遠遠看見了一座城堡,便對軍隊大聲令道:“前方是粟樓烽城,大家進城休息一日,明早出發!”

粟樓烽城就是從前的粟樓烽戍堡,戍堡還在,但已經成爲軍隊教育設施,是安西新兵入伍必須參觀之地,新粟樓烽城在戍堡北面約五里處,十年前修建而成,是一座有兩千軍隊駐紮的上等軍城。

三千軍隊的到來,使粟樓烽城立刻熱鬧起來,駐軍郎將席駿前來給李棣見禮,“末將席駿,參見晉王殿下!”

席駿是信德總督席元慶之子,今年也只有二十五歲,他十五歲從軍,現在已經是十年老軍了,去年升爲郎將,駐守粟樓烽城。

李棣向他回一禮笑道:“席將軍,我想去參拜聖石,將軍現在可方便帶我去。”

“現在就去嗎?”席駿笑着問道。

李棣緩緩點頭,“對!現在就去。”

“可以,殿下請隨我來。”

席駿點了三百騎兵帶着李棣和他的親衛向北一路飛馳而去,半個多時辰後,騎兵隊約奔行了五十里,來到凌山山口,這裡有一根石柱,上面曾經是烽火臺,但十五年前烽火臺已經拆除了,大石下有一個一人高的山洞,原來裡面填滿亂石,現在也清理出來了,李慶安封這根石柱爲聖石,四周已用鐵鏈包圍,不準人輕易靠近,並專門修建一座戍堡,守衛這座聖石。

在聖石旁還有一座靈堂,供奉李慶安的父母,也就是昭敬皇太后,和昭遠皇帝。

李棣翻身下馬,他從馬袋中取出祭祀香燭,快步走到了聖石前,這是李慶安託他做的第三件事,替他祭祀聖石,李慶安之所以封這裡爲聖石,因爲李慶安宣佈這裡是他的出生之地,他就在這座聖石下的山洞內出生,事實上,他就是從這塊聖石走進了大唐,所有的秘密就在那座山洞裡,這個謎他至今未解。

李棣點燃香燭,將它們放在聖石前的供奉臺上,他緩緩地跪下,鄭重地替父親磕了三個頭,併爲他的皇祖父和皇祖母在天之靈祈福,祝願他們安息。

(全書完)

第508章 毒蛇之心第366章 飛援潼關第369章 攔截河東第143章 慶王之邀第654章 高陵異兆第556章 井陘血案第409章 圍城之戰(中)九十一章 除夕之夜上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93章 東市失火第498章 高原斥候第660章 蝦釣大魚(上)第598章 血戰相州(二)第430章 楊家不甘第346章 李豫之憂第683章 戰役部署第108章 有朋遠來第581章 特殊援軍第638章 貴妃消息第577章 河北壯士第550章 哥舒之謀第53章 寶石現蹤第696章 談婚論嫁第567章 力取褒城第110章 隔山打牛第527章 各有心思第132章 朝中論戰第82章 金吾萬騎第477章 順者昌盛第392章 貨幣戰爭(中)第629章 驚聞碩鼠第246章 帝國公主第578章 何以爲報第633章 燕軍西寇第235章 攻取石國(上)第354章 回紇撤兵第244章 西曹之戰第152章 清月詩社(一)第294章 兵不厭詐第327章 夫妻夜話第558章 家有仙妻第5章 安西小娘第676章 人之弱點第639章 上黨戰役(一)第243章 暗流涌動第339章 雙管齊下(下)第71章 花府大宴(四)第335章 帝國公主(下)第146章 誰是兇手第616章 家事國事(下)第443章 咸陽事件第271章 李王結盟第431章 密集佈局第443章 咸陽事件第652章 渤海王子第63章 殺楊保楊第589章 楊氏姐妹第143章 慶王之邀第640章 上黨戰役(二)第44章 雪夜幽夢第227章 趕盡殺絕第625章 請君入甕第388章 萬里求聘第604章 裴相之死(上)第508章 毒蛇之心第539章 槐樹鄉談第654章 高陵異兆第408章 圍城之戰(上)第124章 改造箭頭第207章 衝冠一怒第394章 消息走露第457章 成都來信第4章 拔煥之旅第550章 哥舒之謀第257章 入城風波(上)第131章 奪島之戰(下)第210章 貴妃說情第162章 相國退婚第510章 登基之戰(下)第122章 隴右備戰第182章 月亮之河第632章 商人牽線(下)第645章 上黨戰役(七)第448章 先禮後兵第524章 驅狼入蜀?第530章 太后珍珠第270章 引君入甕第510章 登基之戰(下)第360章 貴妃爲客第122章 隴右備戰第653章 營救人質第360章 貴妃爲客第364章 危機漸起第697章 兵入河北第209章 明月探監第215章 攔路鳴冤第218章 楊釗折臂第45章 太白酒樓第139章 絕嶺屠鷹(下)第581章 特殊援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