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太子身死,林華耀謀反!

bookmark

林華耀當堂跪拜,老淚縱橫,又一次將上清山拖入了更加爬不出來的漩渦之中。

衝玄一世修爲也穩不住了,當場吐血,仰天當着滿朝權貴向道祖詛咒發誓,此事絕非上清山所爲,此乃天下不容之妄語!

情勢已不再是當初,問題已擴大到無可想象,再也沒有人敢坐而看戲,這是真的一不妙,就要分生死啊。

沒有人知道林華耀到底怎麼了,他怎麼敢做出這種事來,這是要亂國朝江山啊!

然而無獨有偶,就在這時,恰恰京城上空,開始傳聞一陣風聲。

“明王實際已經被皇室秘密送往玉清山學藝,聽聞玉清真人親自收其爲關門弟子,並言明王乃千古奇才,或十年可入真人逍遙之境……”

沒人知道這消息是從哪兒傳來的,但卻是瞬間,便傳遍京城權貴耳中,並且每一個人都只覺得這條消息包含的深意太大了。

“定武帝是真要向道門以示威嚴了。”

“竟然已經秘密與玉清山結盟,難怪兇手會指向上清山……”

“林華耀這老兒,莫非已經靠向了定武?”

“定是如此,這老兒頂不住壓力,而且其本來就是明王岳父,如今明王極有可能一飛沖天,將來當得道門魁首也不再話下,他何需再爲了一個上清山而得罪國朝,這老兒當真陰險……”

“還以爲他失心瘋了,看來這一切都是定武的授意之下,他才這麼幹的。”

這時候很多人都在懷疑,林華耀實際上已經向定武妥協了,這一幕幕,其實都是在幫助定武敲打上清山,重振國朝威嚴。

更加沒有人敢在這事上插嘴了,一時間定武的威勢彷彿無限攀升。

而上清山自然便更加成了風口浪尖,他們明顯已經不能再鎮定下去了。

現在就連民間都到處瘋傳便是上清山不尊王法,膽大妄爲刺殺明王,動機方面傳聞中自然會是越來越豐富。

就在這種情況下,上清山梅真人親自修書一封交予國朝,鄭重承諾,若有真憑實據證實乃上清山所爲,梅真人將親自負荊請罪,爲此案負責。

同時若有必要,上清山願意全權配合國朝調查,封山也並無不可。

但同時書中還陳列了上清山自國朝開國以來,一向忠心耿耿的各種事跡。

不過,有一件事引起了大家的注意,便是梅真人雖然修書,但卻並未親自入國朝大殿。

這其中意思便深刻了,足以說明,連梅真人都已經對國朝不放心了,不敢親來。

而定武明顯也不可能不注意到這一點,最終,其親自開口,表示相信上清山梅真人乃國朝榮耀,定不可能行謀反之事,林大人所證並不足以確證。

此事算是告一段落了,但朝堂之中的氣氛卻是越發微妙了。

定武帝依然繼續打擊林華耀的勢力,並未見絲毫鬆手,這又好像一層迷霧蒙在所有人心裡。

林華耀究竟是不是靠向了定武?

經此一役,上清山和國朝之間又會怎樣?

定武又到底想將事情鬧到哪一步?

局勢一日日越發複雜,林華耀,上清山,和皇室之間糾纏不休,沒人能確定到底是什麼關係。

這兩朝老臣林華耀,一時之間也變得越發不可琢磨,他到底是在逼定武松口,還是已經靠向了定武?

迷霧重重,所有人已經意識到了局面正在不受控制的發展,故而都開始大加警惕。

時日繼續過,大家開始迫切希望這一月之期趕緊到來,早日有個結果。

不過,很顯然事與願違。

十天後,又一次沉寂多日的林華耀在事發已經二十天後,再起事端。

而且相比前兩次,這一次徹底令所有朝臣臉上變色了。

他竟然仿若吃了熊心豹子膽一般,竟將他罪惡的手指伸向了朝中重臣。

不是一個,而是所有!

至此,幾乎日日間均有權傾一時者,開始被牽連其中。

這便恐怖了,這朝中誰是好惹的?

如此局勢下,到底是什麼情況,誰都看不分明,到底是林華耀在幫定武收拾朝中局面?還是林華耀在刻意可以亂定武皇朝?

看不明白,但有一點可以肯定,自己絕不能被牽入漩渦之中,所以,大家頓時抱着一個信念。

你敢動到老子頭上,老子能放過你?

論到攻殲,老子還怕你不成,誰怕誰啊,誰不是個中好手?

混亂以最突然的方式開始了,這可不是開玩笑,一日之間,朝堂上奏章便已滿天飛,各種污水開始到處亂潑,幾乎人人不可事外。

正仿若是滿朝皆奸臣,人人可殺!

人人自危之下,自然最大規模的黨爭便不可制止的開始了。

這時候的林華耀,說實話沒人看的懂,他究竟想幹什麼?

得罪了這麼多人,無論最後明王一事如何瞭解,他都註定不會有好下場。

更加恐怖的是,朝堂之上亂了,這國朝就眼看着似有滅國之象。

所有人也看明白了,這場風波不能再繼續下去,否則當真怕有不可言之禍啊。

國朝這面大旗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不能倒的,畢竟一旦倒了,他們的權威還上哪裡去找?

但同時,國朝倒不倒又遠遠沒有自己倒不倒重要,要犧牲自己去維持國朝穩定?

那想也別想,所以眼看着紛爭一日日大了,所有人心驚肉跳,卻又不能收手,只能坐等定武帝定下乾坤,收拾局面。

而此時,對定武來說,也同樣是一場驚心動魄的豪賭開始。

他冷眼看着那攻殲不斷的朝堂,看着這即將亡國的景象,卻按捺不住心頭的那一絲雀躍。

想要藉着這場風波,借力打力,手段盡出的清洗舊勢力,就此整頓國朝弊端了,想要革新。

他審時度勢,認爲自己應該抓住機會,眼看着就只有不出幾日,便到了一月之期,自然一切會有個結果,只要他能穩住了這最後數日,便能煥發一個新的時代。

但是,他要整頓,重臣卻肯定不能容他,國朝改革的過程中,必然要犧牲一部分人,誰也不會願意自己成爲被犧牲者。

所有人如同定武一樣,也同樣要堅守着最後幾日,不容自己出事,也正因爲此,國朝雖亂,憑空消耗着國力,但卻沒能徹底崩潰,仍自維持着局勢不倒。

但到了這裡,那所謂的明王謀殺案,就已經不重要了。

畢竟所有人都清楚,此時這已經只是一個藉口,所有人的關注點全部轉向了朝堂之上的黨爭之中去了。

沒有人能夠獨善其身,數年來,國朝從未有過的混亂,在慢慢發酵開來。

國朝就像走到一個岔路口前面,可能走向繁華,也可能走向沒落。

也就是在這種局面下,明王才能如此輕鬆的離開了北河,不得不說這真的很詭異。

然而,其實這一切的發展,其實都有一個至關重要的人。

林華耀。

他就像一層迷霧,在這一個月裡,攪風攪雨,卻沒能令自己脫困,反而讓自己一步步走向了死地。

他得罪了上清山,得罪了羣臣,最後還攪亂了國朝……

眼看着一月之期就要到來,也預示着,這場混亂可能終於要結束的時候,這個人,也終於再次做出了一件令世間所有人都驚悚莫名的大事。

也因此,徹底葬送了這最後的封建時代。

不得不說,他應該被歷史銘記!

這年中秋,明王風塵僕僕,來到了明珠。

當他站在了那有着幾分熟悉的環境之中,還沒來得及好好看看這亂世之中,馬照跑、舞照跳的紫醉金迷。

便耳裡傳來了報童們揮舞着手中報紙,激動大叫的聲音。

“驚天秘聞:謀殺明王的元兇已查明,乃是當朝皇后嫡子,明王胞兄,太子殿下墨遠!”

“太子謀殺明王事敗,起兵謀反,被當場擊殺……”

“詳說張邦立爲助太子殿下,謀殺少年宗師皇室明王真相……”

“太子謀殺明王,竟乃驚天謠言,原是當朝戶部侍郎林華耀謀反,誣陷、刺殺太子殿下……”

“爲助明王將來繼承大寶,林華耀謀反刺殺太子……”

“通緝,通緝,國朝下達全國通緝令,當朝戶部侍郎林華耀謀反事敗,拋棄家眷,潛逃出京……”

“太子被殺,必將引起驚天混亂,黨爭又起,國朝希望在何方……”

“秘聞:林大人眼見國朝昏聵以致內憂外患,不忍百姓蒙難……”

滿街的呼嘯聲,傳至墨白與鐵雄耳邊,令兩人久久未能有所反應。

“六爺……”鐵雄眼中滿是迷茫。

墨白擡頭望望天,最後微微搖頭:“走吧!”

第四十一章 舉刀而立第三十三章 一舉數得第316章 將軍爲誰而戰第444章 齊聚一堂!第206章 明王的道門勢力第269章 秘密動手第345章 國朝迴應第201章 宣言第2章 睜眼,就只能活三天!第632章 有人弒君第三十四章 兇手是誰第575章 先皇口諭第118章 麻煩事第563章 壓力山大第258章 回府第398章 來訪第五十一章 殺明王第311章 再臨北河第348章 各有心思第362章 回府第241章 君臣論明王第389章 駕臨第310章 真滅了第724章 無奈爲之第八十一章 吳掌櫃的推薦第410章 應戰,閉關第154章 藥湯第292章 蘭妃反擊第101章 賒藥第222章 墨白的武道實力第350章 心魔第九十四章 陳老哥的“熱情”第411章 出關第460章 刀出必見血第283章 皇后與王妃第365章 楚家小姐第734章 津海第260章 下馬威第九十六章 你攔不住他!第146章 鐵雄殺性第184章 五個月前的慘案第473章 心病第486章 究竟想幹什麼第259章 聽王妃的意見第472章 緩稱王第154章 藥湯第590章 商量第367章 不服氣第155章 幫我殺一個人第624章 四尊,速速來見第198章 竟然是你第九十一章 快了,快了!第498章 是不是你乾的第415章 我就不去了第139章 現實第219章 懦弱男人第324章 定武暴怒第544章 朕這一生第204章 白長青就是明王第514章 要是能一直安穩第377章 嚴懲第三十八章 明王妃(第一卷,序卷結束)第390章 猜測第287章 雞犬不留第421章 生死狀第133章 小刀來歷第567章 信第463章 誰來告訴本帥?第119章 楚老爺想女婿第556章 不服?第158章 開香堂第七十二章 出門迎戰第375章 絕不可能第六十六章 盯梢第623章 拒絕第725章 連尊發怒第320章 杜鵑性命第340章 最後一口氣第619章 隨便找個理由第151章 巡防司出手第535章 一方霸主的能耐第272章 爆炸第318章 磨脾氣第704章 還是先通報第649章 威脅第七十四章 我一定來第672章 未勸服第139章 現實第460章 刀出必見血第192章 有骨氣的道門第十六章 越發複雜的局勢!第222章 墨白的武道實力第330章第295章 相護第410章 應戰,閉關第705章 調胡玉換防第632章 有人弒君第174章 掌嘴.斷手第265章 杜先生辭行第697章 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