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骨打點集兵馬準備東進的時候,武好古率領的兩萬騎兵,已經飛速通過了遼西、遼東,在共和二年九月下旬,進入了高麗和大周交界的邊境地區。
此時高麗和大周的邊界線並不在鴨綠江,而是在鴨綠江以南的幾十裡處。契丹人在鴨綠江南岸築起了保州、宣州兩座城池,用來監視高麗。
這兩座城池,在遼東大戰後落入了馬植之手。後來馬植的地盤被改爲延邊府,保、宣二州也由州變成了縣,稱爲保宣縣,是馬植南進北高麗的橋頭堡。
當武好古率領的騎兵,浩浩蕩蕩跨過鴨綠江,進入保宣縣境內時。小小的保、宣二城,正是一片緊張繁忙的氣氛。鴨綠江邊的碼頭上,泊滿了從旅順駛來的貨船。光着膀子的延邊府兵正在繁忙的卸船。
糧食、箭鏃、冬裝、飼料、車輛、馬匹、各種器械工具……各種各樣想得到想不到的物資,流水一樣從貨船上卸載下來。由北高麗軍團的後勤機宜們粗略點數就運進保、宣二城。這兩座土城現在已經變成了巨大的倉庫,由北路進軍的五萬三千大軍所需的補給,都會先由海路運到這裡。然後再由騾馬大車運往前線各處。
北高麗軍團的都督司就設在保城之內,原來的遼國保州州衙之中。北高麗軍團的都督是馬植,不過他的軍事纔能有限,指揮不了正變得越來越複雜的周國陸軍。所以都軍機司就爲他組成了一個由羅岡擔任總軍機的軍機司,實際負責整個軍團的作戰。
武好古的騎兵由浮橋渡過鴨綠江時,羅岡就守在浮橋南岸的橋頭堡上迎接。武好古的兒子武義勇再一次從騎士學院休學,分到了羅岡身邊擔任機宜。這個時候也軍服嚴整,守在羅岡身邊。
看見這個十七八歲的兒子雄赳赳,氣昂昂的站在那裡,武好古臉上的笑意就怎麼都掩飾不住了。
如果高麗之戰進行的順利,共和三年,最多拖到共和四年,這小子就能完成騎士學院的全部學業。然後就該去開封府把趙佶的長女趙玉盤娶回來了……快一點到共和六年時,自己就該當爺爺了吧?
呵呵,那時自己才四十出頭,就當爺爺了……想想都不可思議啊!
羅岡上前向武好古行了軍禮:“北高麗軍團總軍機羅岡見過元首閣下!”
共和國的禮儀和大宋當然不一樣,磕頭作揖都不大流行,軍禮更是簡潔,立正擡起右臂即可。
武好古則在馬背上輕輕舉起右手,也還了一禮,然後問:“馬植呢?”
羅岡道:“回稟元首,馬都督率部往平壤去了。”
“去平壤了?”武好古問,“去和尹彥純交戰?”
羅岡搖搖頭:“不是,尹彥純已經放棄平壤了。”
“放棄平壤?他退回漢陽了?”
“也不是,”羅岡回答,“昨日接到南高麗軍團的通報,高麗人也放棄了漢陽城。西門上將軍的都督司,四日前就已經進駐漢陽城。”
“漢陽也到手了?”武好古笑着點點頭,“如此便只剩一座開城了。”
這時武好古忽然發現羅岡面帶憂色。於是便問:“怎地,可是覺得可殺之敵太少?”
羅岡搖搖頭道:“元首說笑了,下官怎會嫌敵人太少?只是總軍機司認爲高麗人是在做持久抗戰的打算。”
持久抗戰?
憑什麼呀?
武好古眉頭皺皺,對羅岡言道:“克敵,這裡不是說話的地方,去都督司再說。”
“喏!”
羅岡行了一禮,然後衝遠處的隨從一招手,很快有人遷了兩匹馬過來。羅岡和武義勇各騎一匹,羅岡在前面帶路,武義勇則和武好古同行。
父子二人,就在前往保城的途中聊起了眼前這場高麗之戰。
“義勇,你怎麼看高麗之戰?”武好古想考一考兒子的軍事水平,所以就主動挑起了話題。
“父親,孩兒覺得高麗之戰將會曠日持久。”
武義勇的回答讓武好古有點意外。
“怎麼會?”武好古問,“我軍出動了十萬人外帶一百多門大炮,還有海軍從水路運輸物資。高麗人有什麼?怎麼可能持久?”
“高麗人有無數的山谷壁塢,有數百年的經營。”武義勇分析道,“在西海沿岸的平地上,高麗人無論如何都都不是咱們的對手。
可是高麗人沒那麼傻,知道打不過咱們就主動放棄了比較平坦的西部沿海地區,向山巒重疊的中部、東部退卻。這就是在打曠日持久的主意。
高麗的地形又是山區爲主,並沒有遼東、河北那樣的大片平原。即便在西部沿海的三京地區,也只小塊平原。如果咱們不是佔了海路的優勢,要從北往南打,可沒那麼容易。
現在高麗西部的西、開、南三京,以及高麗西南沿海的全州、羅州一帶應該是很快可以攻佔的。但是高麗剩餘的地方卻不容易打下來!”
“就因爲多山嗎?”
“也不全是因爲多山,”武義勇說,“還因爲高麗國自成一體已經數百年,而且國中豪強林立,壁塢遍地,類似後漢兩晉。即便我軍可以捕殺尹彥純,打掉南高麗的朝廷。想要悉數平定數以千計的壁塢,只怕要耗時數年。”
還真是頭頭是道啊!
聽了武義勇的一番分析,武好古也覺得這場高麗之戰可能沒有自己相信的那麼容易打了。
因爲現在的高麗明面上學大宋,也有科舉,也宣稱重文輕武。可骨子裡面還是東漢兩京的那一套,搞得是士族、莊園、部曲,再加上山谷林立的地形,特別容易搞壁塢式的割據!
而高麗朝廷的王權,向來只在西部沿海的平原管用。往東而去,一個個大大小小的山谷,都在望族豪強的控制中。也許有上千個壁塢山寨等着周軍去打破!
如果周國出兵的目的僅僅是扶植一個聽話的高麗的朝廷,不去觸犯這羣高麗國封建土豪的底線,也許可以很快結束戰爭。
但是這一回武好古要的結果是滅國!高麗國現在是最虛弱的時候了,如果再不能吞併,那麼以後就更困難了。
“勇兒,可有破敵良策?”武好古問。
武義勇道:“沒有良策,只有呆仗。幸好高麗國雖然多山,卻沒有天險。而且三面環水,運輸還算方便。大軍只需從三京、全州、羅州,以及南方的釜州出擊,步步爲營,堡壘推進。耗數年之時,當能克竟全功。”
步步爲營,堡壘推進……其實就是用周國半封建半資本主義的堡壘去替代高麗封疆主義的堡壘!
雖然費時費力,但是效果還是很有保證的。
“這是你的想法,還是總軍機司的計劃?”武好古笑着問。
“這是騎士學院裡面教的,估計總軍機司也會用這個方法。”武義勇笑了笑,回答道,“佔地盤就得築堡修城,把咱們的騎士戶、府兵戶撒出去,鎮壓住敵國的險要之地,只有這樣才能鞏固持久啊!”
武好古點了點頭。的確是這個辦法!自己建立的共和國是半封建半資本主義的路數,而且資本主義主要存在於大城市和海外貿易。在廣大的鄉村地區,只能依靠半封建的軍事公民進行統治。
而各種各樣的堡壘,就是大周統治的象徵了!
當然了,堡壘的時代,對於大周共和軍而言,其實已經過去了。
因爲大周共和軍已經跨入了熱兵器時代!雖然沒有裝備火槍,但是已經開始廣泛運用青銅火炮。
除了棱堡,普通的堡壘在共和軍面前,根本不堪一擊。
所以高麗之戰並不難打,只是比較費時……看來武好古必須在高麗國呆一段時間,處理騎士戶、府兵戶的安置問題了——這次是在真正的敵國安置軍事公民,有點夏君夷民的意思。所以怎麼安排就是個學問了。
算上馬植的三萬戶,大周最多能在高麗半島上擺五萬戶軍事公民。安置百戶一塢的標準,差不多能有五百個壁塢。這麼多壁塢,不能都擺在西部沿海,那樣沒有意義,得往東佈署,層層疊疊推過去,一直推到高麗國西海岸!
……
就在武好古規劃着要在高麗半島過冬的時候,他的老朋友阿骨打卻幹了一件出乎所有人預料的事情!
阿骨打的五萬大軍(指正兵的數量)突然向東挺進,出現在了用沙袋和夯土臨時壘砌起來的,位於鴛鴦濼旁的棱堡燕子堡以西的草原上。
五萬正兵,加上隨行的阿里喜,總兵力將近十萬!
女真滿萬不可敵啊!現在一下來了十萬,簡直無邊無際,佈滿了整個草原,怎不叫人膽戰心驚?
而擋在這十萬金兵前方的燕子堡,僅僅是一座便造的中型棱堡。棱堡中還堆放着大量的草料和糧食、醃肉還有奶製品——這座堡壘不僅是大周國在壩上草原的象徵,而且還是一處前線補給中心。儲備着足夠供應數萬大軍幾個月所需的補給物資。另外,堡壘內部的面積不小,完全可以屯駐一整個騎兵師!
不過現在駐紮其中的,僅僅只有王彥、李孝忠指揮的兩個步兵營和一個炮兵營,總兵力不過2000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