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節度使

zt節度使

度使簡介

官名。唐初沿北周及隋朝舊制,重要地區置總管統兵,旋改稱都督,惟朔方仍稱總管,邊州別置經略使,有屯田州置營田使。唐代開始設立的地方軍政長官。因受職之時,朝廷賜以旌節,故稱。唐睿宗景雲二年,賀拔延嗣爲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節度使開始成爲正式的官職。

編輯本段節度使制度

節度使制度之所以形成,是有幾個很重要的原因。

1、唐均田制度的崩潰。

從高宗、武后以來,均田制漸趨破壞,流民、逃戶成爲嚴重的社會問題,玄宗時期曾採用很多種辦法試圖解決。一是重申均田法令,嚴禁流徙;二是檢括客戶,聽其所在落籍;三是招募流民客戶充軍。在這幾種辦法中,前兩種都失敗了,而募流民客戶爲兵的辦法雖能誘得“通逃者”“爭出應募”,暫時解決了社會問題,卻使這批人漸漸成爲僱傭職業兵而不可卒去。於是,由於均田制度的崩潰,導致了唐兵制從府兵的徵兵制,向募兵制演化。

2、巨大的擴張機器無法繼續運行,唐代邊疆形勢開始由攻轉守。

節度使制度的開端,是從唐開元天寶年間所設立的緣邊節度使。這和當時的邊疆形勢是

分不開的。在這以前,唐在厲兵秣馬擊敗了東突厥之後,實際上對外用兵一直都是保持

着旺盛着擴張進攻的。唐初先後擊破了東突厥,薛延陀,降伏漠北諸部,設立都督府;

此後,又打敗西突厥,滅高昌,於其地設立州縣治理,奠定了唐朝遼闊的疆域。但進攻

的步伐還沒有停止,顯慶年間又平西突厥賀魯,設立二都護府統其地。又在新疆以西,

波斯以東的地區分置都督府十六、州七十二,縣一百一十。最後,在顯慶五年討伐百濟

,總章二年平高麗,達到了顛峰狀態。在這段時間,征討是由行軍總管和大總管統領部

隊臨時出征,事畢則解。所以杜佑說“……皆是卿相,率兵御戎,戎平師還,並無久鎮

”,緣邊都督“其在邊疆,唯明烽燧,審斥候,立障塞,備不虞而已”(參見《通典·

兵典·總序》),和後來的緣邊重兵的節度使大不相同。

但是從高宗儀鳳年間開始,到景雲、開元之際,邊疆形勢就逐漸發生變化了。唐廷的目

的變成了守住開拓的疆土。從七世紀時期,唐廷對吐蕃連續兩次慘敗,甚至在儀鳳三年

時大將劉審禮葬身青海,損失摻重。從此時開始才“少發兵募,且以備邊”,“且令大

將鎮撫,蓄養將士”。到了武后時期,狄仁傑更提出“邊兵謹守備,蓄銳以待敵。待其

自至,然後擊之”,認爲“當今要者,莫若令邊城謹守備,遠斥候,聚軍實,蓄武威”

。定遠以及東中西受降城都是在此時設防的。在東北方面,由於奚和契丹在679年受到突

厥的煽動誘惑,侵襲州縣,唐廷於朔方置雲中守捉和大同軍鎮之。特別是自奚和契丹號

曰兩蕃之後,唐廷多次調發大軍與戰,卻是每戰皆北,於是更加緊的地方邊區的軍鎮建

設。范陽的清來軍、威武軍以及平盧軍都是此時陸續設置的。這種變化的重要原因是由

於當時唐朝內部宮廷政變此起彼伏,所以對外部軍事行動和外交政策產生了很重要的影

響。此外,就是都督府州制度促進了少數民族的經濟文化長足發展,使他們勢力逐漸強

大起來。

到了玄宗朝設立緣邊節度使,正是這一形勢的延伸。開元之際,大都護府實際上已經被

八節度使所代替,緣邊駐紮數十萬鎮兵。而且由於四面受敵,唐朝開始收縮戰線,對東

北少數民族契丹和奚晉封爲王並進行和親,以騰出兵力對付西面北面的吐蕃和突厥。

而從開元25年(737)到安祿山反叛,是唐朝最難堪的時期,與周邊各族四面作戰:北有

突騎馳和阿布思,東北有契丹、奚,西有吐蕃,南有南詔。雖然在唐廷與吐蕃激烈鏖戰

之秋,曾企圖緩和與東北“兩蕃”的關係,並於天寶四年(745)再度“和親”,但契丹

、奚竟殺公主而叛,盾廷始終未能騰出東北這隻拳頭,相反必須在那裡集結大批兵力,

屯集鉅額軍費,故范陽軍能冠八鎮之首,清河糧倉號“天下北庫”。其餘邊疆形勢也孰

不樂觀,因此自開元以來,邊軍城鎮日多,這些軍鎮設立有兩種形式,一種是行軍留鎮

,一種是派兵鎮守。天寶元年時期,緣邊軍鎮八十餘處,以八節度使統之。同時,由於

募兵制的擡頭,軍隊素質也隨之變化,軍隊對將領有了更多的依附性。唐初以防丁、行

人爲主,軍城鎮戍爲輔的防禦體系,就是這麼逐漸演變,逐漸形成了節度使制度。

最後一個原因,就是採訪使制度的設立和二使歸一。

如果把緣邊節度使與安史之亂以後的藩鎮割據等量齊觀,簡單地看成邊疆節度使向內地

的移植,就太淺薄了。

編輯本段唐朝節度使

節度使之設立,可上溯到高宗景雲年間。這時它所統領的軍隊主要還是府兵和兵算等徵

點制軍隊,只是當邊疆上逐漸增設久鎮長征之兵時,它所統領的軍隊素質才爲之一變。

但就其權限來說,仍基本上未超過唐初的都督:“都督掌管諸州兵馬、甲械、城隍、鎮

戍、糧稟,總判府事。”只是節度使作爲諸軍統帥,所領兵力更爲廣大些罷了,人們往

往把節度使兼支度營田使看成是“有其財賦”的證據,實則不然。支度使是管軍資糧購

的事務官,“凡天下邊軍有支度使,以計軍資糧仗之用。每歲所費,皆申度支會計,以

長行旨爲準”。支度使由節度使兼任時,一般由副使、判官主其事。屯田或營田是爲了

解決邊軍糧食供應問題,“凡軍州邊防鎮守,轉運不絕則沒屯田,以益軍儲”。這種辦

法自漢代已然,不足以說明節度使獨立的財政權力,至多隻是表明節度使僅僅有權調配

本鎮的軍費開支而已,而軍資的支付則必須以中央度支所定“長行旨”爲準。這裡就出

現了採訪使這一概念。

採訪使全稱採訪處置使,始置於玄宗開元二十二年(733),前身是唐初不時派遣的巡察

等使。貞觀十五年,分天下爲十道,朝廷巡撫使、存撫使的派遣絡繹不絕,由於位輕職

微,所以並沒有起到很好的作用。於是在景雲二年(711),朝廷設置二十四都督府,每

個都督府相當於省長的地位,但由於考慮到權柄太重,容易造成太阿倒持的狀況,所以

這一實行辦法還是擱淺了。但是由於領土內人口的急劇增加,所以在開元二十一年,關

於設立更高一級的地方官又重新被提上了日程,張九齡奏請設立了十五道採訪使,朝廷

要求採訪使“準刺史例入奏”,到開元末年,採訪使的權限已經是“許其專停刺史務,元和年間方鎮圖

廢置由己”了。

初期的採訪使是沒有軍隊的,政權與軍權沒有合二爲一,一樣不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局

面。天寶年間採訪使和節度使的區域劃分並不完全吻合。常常是一個地區又有節度使又

有采訪使。但是隨着邊疆戰爭劇烈化,多元化指揮難以勝任,於是終於出現了採訪使與

節度使逐漸歸一的狀況。

天寶九年,安祿山在已經是平盧節度使加范陽節度使的情況下,兼領河北採訪使,終於

可以做到一方軍政財務自己一把通抓。在安史之亂時期,由於玄宗下令給予各道節度使

自調兵食、總管內徵發,任免管內官吏等權利,採訪使的權限已經被節度使架空。

所以在乾元元年(758)下詔,罷省採訪使,改爲觀察處置使。此後,這個職務例由節度

等使兼任,藩鎮的軍權和行政督察權徹底合而爲一。

唐代藩鎮割據的格局,到此才正式形成。

唐節度使一詞出現甚早,意爲節制調度。東漢安帝永初二年108,樑懂受命主持西方軍事,爲諸軍節度使。曹魏景元四年263,魏軍伐蜀,由司馬昭指授節度。唐代也很早就用此語以明確指揮權限,如唐太宗李世民爲秦王時,任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蒲城河北諸道總管及東討諸府兵均受其節度,但尚未用作職銜。唐代節度使淵源於魏晉以來的持節都督。持節都督出征時是一軍統帥,屯駐時是軍區首腦,對所統將領及州郡長吏都有節制以至生殺之權。南北朝時,刺史大都加持節都督,轄區既狹,權任亦輕,北周及隋改稱總管。隋荊、益、並、揚四大總管轄數十州,事權很重,但只管軍事。隋煬帝楊廣廢總管,唐初恢復,仍稱都督,而自貞觀以後,內地都督府並多省罷,惟軍事活動頻繁的地區尚存,以統州、縣、鎮戍。

鎮戍是經常性的防禦據點,比較分散,兵力單弱,故每遇戰事發生,必須由朝廷另行調發府兵、兵募,派遣大將統率出征或備禦。這些大將稱爲行軍總管;規模較大的戰役,又設置行軍元帥或行軍大總管統領諸總管。早在唐初,已在軍事要地留駐部分徵行軍隊,並每年派遣士兵輪番戍守。唐高宗、武后時期,突厥、吐蕃、契丹強盛,屢次入掠內地,戰事頻繁。爲了加強防禦力量和改變臨時徵調的困難,這類屯戍軍設置愈多,並逐漸制度化,形成有固定駐地和較大兵力的軍、鎮、守捉,各自置使。軍、鎮、守捉使是差遣的,還保留徵行的組織。與此同時,行軍大總管也逐漸演變成統率諸軍、鎮、守捉的大軍區軍事長官,原來有\";行軍\";含義的\";道\";,如蔥山道、交河道、崑山道,也演變爲大軍區的道,如朔方道、隴右道等。於是長駐專任的節度使應時出現。高宗以後,由中央派出的行軍總管或經略大使,常受敕節度諸軍,因而漸獲諸軍節度大使的名稱,但還不是固定職銜。節度使成爲固定職銜是從睿宗景雲二年711四月以賀拔延嗣爲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開始的。至玄宗開元、天寶間,北方逐漸形成平盧、范陽、河東、朔方、隴右、河西、安西四鎮、北庭伊西八個節度使區,加上劍南、嶺南共爲十鎮,始成爲固定軍區,各有受其統屬之州、軍、鎮、城、守捉。節度使爲差遣職名,例以所駐州都督、大都督長史或都護爲其本官。受命時賜雙旌雙節,得以軍事專殺,行則建節、府樹六纛(大旗),威儀極盛。節度使例兼管內調度軍需之支度使及管理屯田之營田使。天寶後,又兼所在道監督州縣之采采訪使,集軍、民、財三政於一身。又常以一人兼統兩至三鎮,多者達四鎮,威權之重,超過魏晉時期的持節都督,時稱\";節鎮\";。於是外重內輕,到天寶末釀成安史之亂。安史亂起,唐廷爲了平叛,內地也相繼設置節鎮,增至二十餘道,不置節度使處亦置防禦使,防禦使不賜旌節,多以採訪使兼領。其後,採訪使改名觀察使,例兼都團練使或都防禦使,兼理軍民,成爲地位略低於節度使的地方軍政長官。

節度使的僚佐有副使、支使、行軍司馬、判官、推官等,將校有押衙、虞侯、兵馬使等。由於觀察使是採訪使的改名,故唐代後期節度使例兼所在道的觀察使。節度使的僚屬,都由節度使辟舉,然後上報朝廷批准。所統州縣長吏雖由中央任命,而實際則聽命於節鎮。遇刺史位闕,節鎮常遣上佐攝職,然後報請朝廷正授。地方財政收入分爲上供、送使、留州三部分,送使部分常佔最大份額,對朝廷保持獨立狀態之河北三鎮,甚至全無上供。內地節度使轄區雖是藩衛朝廷的軍鎮,但實際上往往對朝廷保持不同程度的離心狀態。

唐末農民戰爭爆發後,朝廷進一步失去對地方的控制,節度使林立,他們擁兵自雄,互相兼併。其中武力最強、在唐亡後建號稱帝者,先後有五代;其餘割據一方,立國改元(也有未改元者)自傳子孫者爲十國。而五代十國境內之節度使亦多桀驁跋扈,節度使部下更多悍將驕卒,逐帥殺使之軍變事件不斷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