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 種田1

136種田1

原來此時呂方所控制的範圍大約爲今天的浙江省全境、上海市、江蘇長江以南的一部分,即杭嘉湖平原,加上浙南山地。這塊地盤在今天看來自然是全國的精華所在,光上海這個全國第一大港口所得的海關關稅就是個天文數字,更不要說浙江和蘇南的天文數字gdp了,可惜在大約一千一百年前的呂方卻沒有這麼好運,今天的上海市所在的地方在唐末還大半是波濤洶涌的大海,當時對外貿易的樞紐還是廣州、泉州、廣陵還有杭州,而且由於古代的高昂運輸成本所限,當時的貿易只能限於少量的奢侈品,要想支撐起一個有志於大陸爭霸的割據政權,是農業也只有農業能夠提供足夠的糧食、武器和人口來組成軍隊,而且必須是十分發達的農業,纔有能力提供足夠剩餘糧食來供養士兵、手工業者、官僚、商人,組成強力的軍隊征服其餘的割據勢力,這點在古代中國歷史上體現的尤爲突出,秦帝國與關中平原和成都平原;東漢與河北大平原和南陽盆地、唐帝國與關中和中後期的江淮平原,都是十分鮮明的例證,即使呂方是個來自現代中國的穿越者,在唐末的中國也無法成爲例外者。

可是呂方此時控制的地盤作爲一個爭霸天下的基地還差得很遠,浙江東西兩道的地形爲西南高,東北低,從西南大約海拔千餘米的天目山脈、括蒼山脈,階梯狀的往東北方向階梯狀的下降,一直到杭嘉湖的水網密集的衝擊平原,比較適宜大規模農業開發的平原主要有杭嘉湖平原、寧紹平原、溫黃平原、溫瑞平原、柳市平原、還有是金衢盆地。其餘的地方由於山脈縱橫、交通不便,即使在今天,也不是大規模的商品糧生產區域。而這些平原在當時開發程度還很低,以其中大而且開發條件最好的杭嘉湖平原爲例,杭嘉湖平原的地形主要是由大量的縱橫交錯的水道和高地不平的丘陵地帶,而那些地勢低下之處,由於水量的充沛,往往就變成了大片的沼澤,呂方當時在圍攻杭州是就驚訝的發現,當時的杭州北面就是大片的沼澤,大規模的軍事行動根本就不可能。經過漢末三國到唐末數百年間的艱苦開發,居民點還是集中在紹興山會山地支谷和扇形沖積地、吳興的天目山地的支谷、還有平原上的那些地勢較高的高地上,其原因主要是要排幹低地的沼澤要消耗的人力物力十分驚人,沒有官府的組織,普通百姓是無力完成這樣的工程的,而且爲了完成這麼大的工程,移民不得不組成以當地豪族爲核心的民團來開發水利,這也是江南豪族勢力強橫的一個重要原因。更糟糕的是,由於錢塘潮的存在,浙江的下游沒有像其他河流一般有肥沃的沖積平原,土地貧瘠,而且海水滲入地下水,有鹽鹼化的危險。這些沼澤所在地氣候溼熱,蚊蟲極多,也是疫病的重要發源地。這一切導致浙江東西兩道的戶口數比較起現代乃至兩宋來,要少得多。整個杭嘉湖平原上只是孤零零的散落着一些居民點,而其間則是大片大片毫無人煙的沼澤地。

聽完駱知祥如數家珍般的情況介紹,饒是如今已是十一月的寒冬,呂方的額頭上也已經滲出了一層細密的冷汗,他自渡江以來,大半的時間都在帶兵打仗,對這些民生之事所知甚少,行軍打仗所到之處雖然經常是了無人煙,可也沒放在心中,還以爲兵荒馬亂的時候自然就是這樣,可現在聽駱知祥說完,自己千辛萬苦打下來的地盤還是塊處*女地,等着人去開墾呢?想到這裡,呂方看着眼前這人的目光又多了幾分熱切。

“駱先生,那你腹中可已有方略。”呂方恭聲問道,眼下鎮海軍中多謀善斷,勇猛善戰的都不乏其人,可善於搞經濟的只有眼前這個寶貝了。

“方略不敢說,知祥只是有些想法,還請主公指正!”駱知祥等得就是這一句了,他也不是傻子,方纔將兩浙說得跟瘴氣橫行的雲貴一般,就是想要引起呂方的重視,投入足夠的人力物力到他的工作中去。其實兩浙當時的農業基礎雖然差,但是戰爭破壞的程度並不大,比起中原、河北、關西打得數百里了無人煙還是好多了,而且水量充沛,日照時間長,農作物一年可以兩熟,只要在水利工程上下功夫,保持政治上的安定,吸收移民,還是大有可爲的。

“杭、湖、蘇、溫等州,所在土地平夷,河流縱橫,若小心整治,幾不下六千萬畝,按每十畝徵一石糧計算,每年秋稅上供之數就有六百萬石之多。”

“且住且住。”聽到這裡,呂方滿臉通紅,雙目中滿是興奮的光芒,一把抓住駱知祥的胳膊問道:“駱先生此言可不是說笑,當真能每年秋稅就有六百萬石糧食?”

“哎呦!”

隨着一聲慘叫,呂方趕緊放開了右手,臉上露出訕訕的笑容問道:“駱先生可曾受傷,方纔呂某忘形了,還請見諒,只是方纔先生所言,當真屬實?”原來方纔他心情激動,手上一用力,竟然將駱知祥捏疼了,他這些年天天打熬力氣,彎弓披甲,一身筋骨早就如鋼鐵一般,駱知祥一介文吏,如何受得了他這一下。可這也怪不得他,要知道《舊唐書食貨志》中有記載,玄宗天寶二十一年,關中旱災,穀物涌貴,玄宗則以裴耀卿爲黃門侍郎、同中書下平章事,充江淮、河南轉運都使,全力運送各地糧食入京,三年時間內一共運了七百萬石糧食入關中。當時河南、江淮兩道所轄極大,關中的旱災規模極大,以至於玄宗不得不前往洛陽,逐糧而行以減輕關中的負擔,可是像這種情況下,也就在三年時間運送了七百萬石,而按駱知祥所言,兩浙區區十三州就竟然有六百萬石的秋稅,按照一名士兵一天三升,如果不考慮其他消耗的話,這就是十萬大軍近六年的軍糧,夏稅、鹽稅、商稅等其他收入還不算,這對於他來說簡直是個天文數字,也怪不得呂方忘形了。

駱知祥此時自然不敢喊疼,只得強忍住笑道:“還好不礙事,的確是六百萬石,可那是在進行開發完畢後的事情,現在的數字連五分之一都不到,當然夏稅也其他稅收也會隨着田畝和人口的增長隨之增長,但是這一切還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

此時的呂方已經完全被駱知祥方纔放的那個大衛星給衝昏了,有這麼多的剩餘糧食,他可以養活多少工匠和士兵,完全可以大鍊鋼鐵,爬科技樹,一統全國也不是夢想了,以至於連駱知祥話語裡那個“開發完畢之後的事情”這個伏筆也沒有聽見。便急着催促道:“那好,駱先生,你快說說該如何進行開發?”

駱知祥見呂方已經完全被自己的計劃勾引入港,便從指着几案上的地圖細心講解起來。中國傳統農業的主要發源地是在黃河流域中下游和黃土高原地區,到了唐末時對江南地區這種溼潤地帶農業開發技術積累已經基本完成,大體上來說,主要是分爲兩種:分別是主要適應於沿海區域的海塘鹽田系統和適應於中下游低地的紆田系統。沿海地區由於靠近海邊,會因爲海潮的存在而導致田地鹽鹼化,爲應對這種情況,中唐以後在以鹽田開發爲目標的江淮巡院的主持下,修建了大量的海塘、漕河、溝渠等水利設施,在擴展海塘內側鹽田的同時,對以內的河川系統進行疏浚、整修、加固,在海塘的重要部位設置水門以便放水。在河川水源和淡水湖區修建護岸、設置堤防,和海塘一樣設置水門,利用河川水源和淡水湖區提供的淡水,沖洗海潮倒灌帶來的鹽分和死水,使之縱橫貫通、循環交流,最終構築成經海塘向大海排水的水利工程,逐漸使鹽鹼化的土地變爲可以耕種的良田。這一技術,早在東漢時期,便在越州修建鑑湖使用過,經過幾個世紀的逐漸改良,已經逐漸被江南百姓熟練掌握了。而對於杭嘉湖平原上大量的沼澤地,則應該採用圩田。首先在沼澤地的高地選擇定居地,然後選定附近的自然河道用作交通和排水供水的乾渠,在乾渠只見則挖掘互相連通、供排灌之用的支渠,然後將一塊一塊的沼澤用堤壩圍起來,逐漸排幹其中的水,將其排入入溝渠中,使之成爲可供耕作的田畝。

聽到這裡,呂方已經有些明白了,這不就是後世臭名昭著的圍湖造田嗎?感情唐末時候就有了,便沉聲問道:“這些水利工程耗費不少吧?”

這裡多謝聖羅蘭之血書友,他給我提供了很多資料,這裡先謝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