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日之後,邊章率領五萬大軍,殺至長安城外。
城內外一片混亂,這一回可沒有渭河阻攔,更沒有五萬銳士在側。
面對數萬羌騎,長安城陷入一片混亂。
然,城中郡府之中,卻是穩坐高堂。
“宋將軍,陵素不曉軍事,此次守城,還要多多仰仗將軍。”
樊陵在首座,朝着側座的宋斌,拱手一禮。
一身甲冑在身的宋斌,面容張展,昂揚高聲:“令君放心,有着一萬三千將士,再徵募城內青壯守城,羌賊不足爲慮。”
在牀上躺了三個月的宋斌,前不久剛剛能下榻。美陽之戰,自己是趕不上了。不過,正好收到了高誠的密令,協助樊陵守衛長安。
若羌騎來犯,則率領關東而來的運糧護兵,守衛長安城。羌騎不來,則領護軍押送糧草。
如今距發糧之日尚有半月之多,自關東而來的護糧兵馬,也都齊聚長安。偏偏此刻,邊章如君侯所言來犯。
君侯當真神人也!
“好,將軍豪氣,有將軍在,長安安然無恙矣~”
樊陵反口就是一頓稱讚。
宋斌遷就一禮,沉穩說道:“令君且安坐府中,末將這去尋長安馬司馬,部署城防。”
“勞煩將軍了!”
“職責所在,斌不敢輕懈。”
說完,宋斌便退出殿堂,朝着城內軍營而去。
運糧護軍皆是自洛陽到長安沿途郡縣,抽調的地方郡兵。多數是由低級軍官統帥,整整萬餘人,連一個校尉都沒有。
而長安城內守軍,也只有都尉馬騰一人。聽聞其年少時頗有勇力,又是伏波將軍馬援之後,當有才能。
還是先尋馬騰商議一番,看看如何部署那一萬各地郡兵。
快馬直入軍營,宋斌下馬,隨着士兵指引,來到馬騰帳前。
“啓稟都尉,安西將軍帳下護軍將軍已至帳外。”
正捋着鬍鬚,觀閱文書的馬騰,當即一下騰起,匆匆問道:“怎不早早來報?”
放下竹簡,馬騰整頓甲冑,尚未來得及出帳,宋斌便已掀開帳簾。
“卑職馬騰,見過護軍將軍,多有失禮,還望將軍勿怪!”
看到宋斌進來,馬騰當即行禮。
宋斌還是第一次近距離端視馬騰,果然如令君所言,有大將之風。
那馬騰身高八尺有餘,比之宋斌還高岀一籌。面鼻雄異,身材洪大,沉穩毅重,非是一般人所能比擬。
“都尉何須多禮,斌此次前來,乃是受令君之命,守以長安,還需多多仰仗壽成兄啊!”
宋斌伸出臂膀,攬起馬騰雙臂,感言道之。
而馬騰也面色一重,洪音滾滾:“子文將軍旦有所命,騰必從之。”
說完,馬騰心中也閃出種種想法。
宋子文乃是安西將軍帳下心腹大將,不然這護軍將軍一職,斷不會着其擔任。
畢竟,掌一軍軍紀軍法,論一部功賞,非親信不能予之。
自己從軍已有十餘年,今歲三十有二,卻還是一區區都尉之職。雖然這長安都尉,比其餘郡國都尉要強上不少,可始終比不上將軍位啊。
再則,身爲都尉,有守城保土之責。若無調令,根本就只能駐紮本地,不得妄動。先前蜀中之戰、黃巾之亂、涼州之戰,自己都被這都尉一職鎖的死死的,動彈不得。
想要升職,必要斬首立功,連戰場都上不去,自己還能升職?不能升職,又何談重振扶風馬氏?
這一戰,若能表現好點,再與宋斌打好關係,就有希望進入安西將軍幕府。到時候,南征北戰之下,總有一天,自己能光宗耀祖。
“好,壽成兄果然忠義之士。斌雖從君侯征戰一年之久,可纔能有限,實不知措也。今有壽成兄,斌當盡託於兄!”
“子文將軍過謙了,將軍之勇武,之忠義,吾等何人不知何人不曉!有將軍坐鎮長安,吾軍定然士氣高昂,阻敵不在話下!”
……
兩人你一言,我一語,很快就完成利益交換。馬騰話間的意思宋斌聽得明白,其也不想任着守城主將一職,只希望能夠投向君侯麾下。
畢竟,他不擔任守城主將,那城中也就只有自己能勝任了。而想在自己麾下幹,與君侯麾下幹有什麼區別嗎?
沒有!
其次,宋斌自己也感覺這馬騰不錯,有大將之風。若是舉薦於君侯,個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馬騰是心中喜悅,宋斌擔任主將,自己全權指揮。功勞歸其所有,自己得到的就是進入安西將軍幕府的機會。
很賺,非常賺。
現在多少人想要擠進安西將軍幕府,都找不到門路。長安城內那些士族中人,天天往宋斌養傷的府上去送禮,爲的還不是這麼一個舉薦的機會。
商量完主次之分,兩人就開始打起那一萬各地郡兵的主意。
這一萬兵馬之中,中低級軍官不缺,缺的是那能指揮一部的校尉、司馬一級的將領。
“子文將軍,馬某帳下也無人可用啊。這一萬將士,還需將軍親率啊。”
宋斌一聽,愣了一下,扭頭看向馬騰。這一萬郡兵若是馬騰能抽出將官掌握,到時候君侯定然器重。
“壽成兄,斌孤身在長安,手下無將校可用啊!”
“子文將軍,某以爲將軍不若自那軍中選拔將校。一來提升軍心士氣,二來也可迅速掌握。”
“唔~”宋斌略作思索,不禁點了下頭,繼續說道:“倒也不錯,只是委屈壽成兄了。日後,斌定當厚謝。”
馬騰這麼一說,宋斌就明白其中意思了。自己掌握了這一萬將士,也就代表着君侯多了一萬足以信任的兵馬。
馬騰憨厚一笑,言道:“此乃騰份內之事,何言謝之。”
“哈哈,壽成兄果然仗義之人。”
城外數萬羌騎彷彿不存在一般,宋斌和馬騰不急不忙的佈置城防,以及整頓那一萬郡兵。
而邊章也不着急,自己還需要等一下美陽高子明的動向。
李文候則是一邊着副將領一萬七千餘騎,大搖大擺的衝函谷方向而去,好像要打破函谷,殺入洛陽。
而其自己則是親率三千精騎,晝伏夜出,拐道武關……
杜水之岸,營寨連結,數萬將士每日勤訓,吼聲震天。
美陽城內的韓遂,除了飲酒,便是大罵。
時至如今,韓遂已經意識到,自己被邊章、李文候等人當作了棄子。
劫糧不成,便要攔河。
自己勸言不聽,現在久久未曾滴雨。那邊章早就應該放棄決水,回援美陽了。
可現在,城外還是隻有那餘下的六千騎兵。
邊章定然是去了長安。
可也不想想,高子明是什麼人,那是聞名天下的名將。三軍齊岀,長安爲後,焉能不作防備?
哼,看來某也要尋尋退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