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虢亭會戰(7)

天下局勢,讓許多人看的都頭暈目眩。

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上黨郡守張揚,接受了晉漢朝廷的冊封,一躍成爲冀州刺史。

嗯?

冀州刺史?

張揚不傻,當然不會沒事跑到冀州去。

不過,其卻是帶領麾下一萬多人,返回了上黨郡,似乎打算徹底歸附晉漢朝廷。

這一招,讓袁紹措手不及。

但,同樣袁紹也沒有做出什麼糊塗選擇,對此事也默不作聲。

袁紹沒有聲音,也使得大河以北聚集的冀州盟軍,出現了些許異動。

前一刻大家還靠在英明偉大的大將軍袁紹麾下,盟誓招討亂臣賊子董卓。可一眨眼,張揚跑了!

箕關外三萬大軍,只剩下王匡的一萬多人,亦是匆忙後退至河陽津大軍所在。

如此嚴重的情況,袁盟主居然也沒有動怒,只是來書安慰了一下王匡。

冀州諸郡守、國相肯定不會擅自棄盟,但王匡就說不準了。萬一再被丁原拉攏去了,自己這盟主也未免太尷尬了。

張揚棄盟的消息,自北向南,迅速傳開,無數人在罵張揚不忠不義、不誠不信的舉動。

有人不開心,自然就會有人拍鼓擊掌。

呆在滎陽的臧洪別提多開心了。

最近被精銳的高、董聯軍部隊,打的有點火冒三丈。

之前會戰失利也就算了,兩家小打小鬧的打了幾十場,結果盟軍就勝了三陣。

還都是濟北相鮑信的部下打贏的,最近鮑信每日喜笑眉開,看的真是煩不勝煩。

心情不好的臧洪,聽到張揚棄盟,興奮不已。袁本初擅自盟誓,另立山頭,汝當初不是很厲害嗎?還來書嘲諷本盟主?

不過,此事是讓人能欣喜片刻,但眼前的仗還是得打啊!

幾十戰下來,損折的兵馬也有近萬人。一直這麼跟董賊打小仗,實在是太吃虧了。

只是,再行戰陣,萬一又輸,那那軍心士氣就完蛋了。

一籌莫展。

正面打打不過,側面的兩支大軍,又各自按兵不動。

毫無辦法!

按道理來說,自己大軍已經將高逆、董賊數萬精銳主力拖在這滎陽。那袁紹和袁術,應當趁虛而入,直逼洛陽。

如此一來,縱是高誠用兵如神,也擋不住崩潰大勢。

想到這,臧洪對袁紹的抱怨又加深一分。

在虢亭不遠的高、董軍大營中,高誠與董卓也召集諸將,就張揚棄盟一事,展開探討。

這件事並不是說對自己等人就有利,雖然眼下晉漢朝廷正跟燕漢朝廷對峙,可畢竟沒有打起來。

也就是說,這些個傢伙隨時有可能突然聯手,先滅了自己和董卓,不能不防。

“丁原手裡擁有的兵馬不少,兩萬騎兵打底,步卒數量不明。可張揚一過去,其步軍怎麼說也不會低於五萬之數了。”

高誠拿着一支細木棍,在幷州的與圖上滑來滑去。

滑到五原的時候,又開口繼續說道:“幷州荒僻,糧草是丁原最大的問題。同時,還有北面的中部鮮卑。不過,鮮卑還在內亂,些許邊患丁原根本不會在意。”

董卓皺着眉頭,思忖了片刻,問道:“子明,汝的意思是,丁原一旦糧食緊缺,很可能會南下?”

“不錯,正是此意!”高誠點下頭,指着河東說道:“相國遷京畿之民、之富皆至河東,這一點丁原肯定清楚的很。而丁原如今聚大兵於雁門,糧草供給所需非常大。”

“所以,估計到不了明歲,丁原就必須做出選擇了。要麼與幽州開戰,結束對峙,進入幽州劫掠糧草。要麼就是將兵南下,與幽州暫時結盟,以取河東!”

“應該不會吧,吾軍在河東兵馬不少。丁原若是強攻,五萬不足根本不夠。而騎兵,最多就是劫掠村鎮。那點東西,可不夠丁原所用。”

徐榮道出一句,其言也並非毫無道理。

京畿遷民,幾乎都集中在河東安邑一帶富裕之地。而且眼下糧食都已經收了,那些黔首繳上稅糧,兜裡還能有幾個。

河東的糧食泰半都在董卓手中握着,集中在安邑堅城中。

安邑城,好吧!

不是看不起丁原,而是五萬兵馬想要攻破近兩萬守軍的安邑,簡直難如登天。

“不錯,此外丁原若是將大兵攻吾河東,其就不怕劉虞派兵抄了後路?”

董卓贊同徐榮的觀點,以前大戰未起的時候,誰也沒想到幷州丁原現在會跟劉虞鬧翻。爲了防備丁原南下,自己可是派了三萬河東精兵來守護河東。

現在,感覺有點多啊,看着樣子要不了一萬人,就能守住。

丁原怕嗎?

當然怕!

幷州雖大,可絕大部分都是貧瘠之地。手中真正的地盤就是太原郡和上郡,這兩郡還算的上富庶。

北面五郡全是邊郡,口戶加起來還沒有一個太原郡多,耕地更是少之又少。

偏偏這五郡又是丁原的根基,幷州所有的牧場、馬苑都在這五郡之內。

一旦這些都劉虞搶了,丁原除了等死別無他途!

所以,與劉虞的交惡,讓丁原南下河東的可能又降了三分。

但,高誠從來不將希望寄於敵人。

“話雖如此可一旦丁原糧草不濟,攻打幽州更難,而且幽州一樣貧瘠。若是某是丁原,到時候肯定全力南下河東。”

“京畿百姓加上河東本郡百姓,近二百萬口,又有京畿之富,河東鹽田。用北方五郡,來換河東,怎麼換都是賺!”

“相國,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河東的兵馬決對不能出動,務必堅守。別忘了,丁原步卒是少,可郭太麾下,全是步卒,攻城夠用了!”

高誠一番話,點醒了董卓和徐榮。徐榮只是皺皺眉,沒有說話。

而董卓略有失色,呼出一口濁氣,言道:“若非子明提醒,本相差點忘了還有郭太這賊廝。唔~子明,汝以爲本相若是命牛輔現在剿滅郭太,如何?”

“萬萬不可!”

徐榮急忙說道:“相國,郭太未動,也未歸附丁原。一旦此刻吾軍攻打郭太,其定然附於丁原。驟時,丁原很可能順勢南下!”

“這……這,這~”

老董一聽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頓時就火氣上涌,大聲吼道:“不滅郭太,其日後亦會與丁原勾結,來攻河東。既是如此,何必不可現在滅了郭太。”

“相國,吾等缺的是時間。只要吾等擊敗周圍諸多盟軍,大軍回援河東,丁原絕不敢來犯!”

“哼!”

徐榮說完,老董冷哼了一聲,言道:“周圍數十萬賊兵,吾等只有這五萬兵馬,如何能在明歲之前,盡皆潰之!”

“某有一策!”

第482章 紛爭再起第355章 籌謀第779章 冬季攻勢(5)第678章 諸路伐蜀第715章 犍爲之戰(24)第3章 舉將第915章 定略(下)第120章 武威段氏第826章 張郃、高覽第680章 江州第383章 千里澤國第814章 軍漫於野第328章 虢亭會戰(14)第653章 夜戰第463章 射策第415章 建國稱制第464章 長大了自然會認字了第464章 長大了自然會認字了第342章 兄弟隔仇第634章 胡夷之爭第869章 軍議(上)第740章 聚私成軍第845章 內爭第918章 宵小之徒第876章 貪腐風氣第795章 冬季攻勢(21)第226章 孰輕孰重第124章 去職、削食邑第392章 京兆韋杜第250章 調查司相助第637章 河西第322章 虢亭會戰(8)第558章 作逆第452章 炎黃貴胄之風流第69章 泄憤踏營第304章 徐榮顯威第798章 冬季攻勢(24)第903章 破勢第645章 王氏第417章 春耕第913章 定略(上)第208章 無題第387章 界橋之戰(上)第609章 甘泉宮第54章 百里無人煙第812章 肱骨第628章 當在今夜第436章 戰丹水第538章 魏王卓第442章 是歲,關中大飢第752章 護氐中郎將第797章 冬季攻勢(23)第869章 軍議(上)第820章 前奏第897章 轉戰第32章 鳴金退兵第842章 鮮卑肆虐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836章 雁門關外虓虎逞威第314章 虢亭會戰始第192章 對峙第654章 君臣相交第424章 才子雲集第416章 大肆封賞第8章 募兵第200章 下駟決上駟第476章 訂盟第108章 夜入姜府第78章 連鎖反應第914章 定略(中)第925章 行陣入江河,截水斷流!第687章 臨陣倒戈第896章 渡江第790章 冬季攻勢(16)第518章 蔡璣第654章 君臣相交第878章 其爲人孝弟也第326章 虢亭會戰(12)第514章 安邑諸公第535章 鐵騎交鋒第160章 周慎兵敗(下)第775章 冬季攻勢(1)第160章 周慎兵敗(下)第213章 民情第335章 席捲第679章 大軍壓境第262章 孟津會盟第893章 楚帝袁術第676章 逐利第164章 美陽之戰(4)第686章 漢夷自治第576章 許以厚利第39章 一漢當五胡第428章 授學第813章 計議第883章 進軍(中)第104章 削髮代首示衆第475章 休屠各第783章 冬季攻勢(9)第56章 朱懏兵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