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倉廩實

蔡邕是被魏傑硬生生派出一千將士,護送回到長安。

幾十名御史部的官員,在蔡邕的帶領下,向高誠彈劾一大通魏傑,各種罪名都給按上了。可以說是十個魏傑都不砍了,好在高誠一番解釋,這才安撫下蔡邕。

當然,魏傑這校尉也當不下去了。正趕上杜畿奉命前往漢中,高誠思慮良久,還是讓魏傑隨杜畿一同前去。

魏傑的能力並不算突出,不過其好歹也帶兵有個四五年了,大仗也打了幾場,擁有豐富的戰鬥經驗。正好可以彌補杜畿沒有帶過兵打過仗的缺憾,而且漢中一行,世事萬變,有魏傑在也能預防萬一。

魏傑去了職,掛了個閒散將職,跟隨杜畿前往漢中。蔡邕知道後,也冷哼一聲,放過了這人。然後,轉頭將火氣撒到自家大王身上。

一天到晚的勸諫,各種批評大周的國政,尤其是居然能餓死十萬百姓,何稱仁義。

搞得高誠那叫一個頭大,一天到晚都快氣的崩潰了。要不是看在他蔡邕是大儒的份上,看在自己兒子還在跟其學習,早就一擼到底了。

八月,年邁枯老的太傅樊陵終於頂不住了。經歷關中大水、四郡大飢,去年便身體不行的樊陵,臥病數月之久,而今亦是撒手離去。

對於樊陵,高誠給予了很大的尊重。一來,樊陵在關中民望深厚,二來也是大周太傅。

高誠親自攜帶世子高龑以及文武百官,出席樊陵的喪葬之禮。又下詔追贈樊陵爲宛侯,諡號曰穆。又使樊陵之子樊寬,承魯陽侯爵位。

其後,高誠特許樊陵入葬於樊陵渠側,同時正式爲渠立名樊公渠。此前渠名只是百姓尊稱,來紀念樊陵修此渠的功勞。但現在,是正式紀念樊陵之功。

樊陵的去世,對於大周的影響並不算太大。因爲太傅的主要職責,僅僅是引導國王處理政務,並無實權。再者,任樊陵爲太傅時,其已病臥在牀。

現在,樊陵去了,高誠也不打算再另擇他人,出任太傅一職了。

八月底,關中各地百姓歡欣雀躍的收割者田裡的莊稼。今年的收成並不算是非常好,僅僅是一常年而已。可對於這艱苦熬了一年的關中百姓來說,無疑是最好的時刻。

數不盡的糧食曬在太陽底下,百姓帶着歡喜的笑容,打理着收穫的糧食。關中四支軍隊,也再度分散到各郡縣之內,幫助百姓收割。

九月底,最先完成收穫的京兆、弘農兩郡,開始上計賦稅。同時,近萬民夫在官府的號召下,開始幫助藍田、華陰一帶的軍屯田收穫糧食。

高誠也滿是歡喜的看着賦稅,所有的煩心事都丟到了一邊。那一串串的數字,可比蔡邕這老頭的奏摺看着喜人多了。

接着是扶風以及馮詡,還有涼州。

扶風還好,大飢之時,保留了不少的苗田,賦稅雖然少,可也足夠百姓所用。而馮詡就慘了不少,北部數縣餓死人高達數萬,苗田更是早就被吃光了。

只有緊鄰渭水沿岸的諸陵縣,上交了一些賦稅。其餘地方,還是要靠官府來救濟。

至於涼州,那不是上交賦稅的報告,是來請求糧草支援的報告。

漢陽還好,百姓衆多,又遷了一部分人到金城郡,在湟水沿岸耕種。隴西和武都,一直都是老樣子,只能裹住自己吃喝。

而河西四郡以及北地、安定二郡,就難了。去年大量青壯的損失,讓兩郡耕田減少了不少。今年,又減去一部分,根本不足以供應軍隊以及官吏開銷了。

蘇則那邊駐紮武都,在羌道、武都道都有所屯田。可武都地勢如此,兩處屯田也不過墾田三十多萬畝。至於收成,那就更可憐了,還不到三十萬石。平均下來,一畝地的產糧不足一石。

將近三十萬石,聽起來是不少。可蘇則麾下第四軍一萬六千將士,還有數千民夫供使,近兩萬人。這些糧食,只夠大軍吃用半年而已。

武都郡也是一樣,那點賦稅也就足夠供養本郡郡兵,或者給官吏發放俸祿。

這事,高誠先放在了一邊。現在還不用着急,韓遂和馬騰還沒有消息,且先看看這兩人混的如何。

再不濟,蘇則那邊還有三十萬石糧食呢,抽調一批供應地方郡國用就是了。畢竟,一支軍隊,自己留那麼多糧食幹嘛。

要不是武都實在太遠,蘇則又是自己義兄,可以信得過,高誠都想讓蘇則遣人把糧食送到長安府庫。

九月末,各地賦稅進入長安城內的倉廩之中。原本乾淨的跑老鼠的糧倉,再一次被塞滿。

去歲大洪前,關中各郡的耕田爲三千多萬畝。而糧稅是十一稅,也就是四百五十萬石。然而,現在實際上只有三百一十萬石糧稅。也就是說,關中少了足足近千萬畝耕田。

不過好在藍田、武功、華陰三地的屯田工作還不錯,墾地二百餘萬畝,足足有三百二十餘萬石。除去各屯田地自留二十萬石外,餘下的二百六十萬石全部進入府庫。

總共是五百七十萬石糧食,入倉廩。

關中洪災前,有口衆百餘萬,戶二十餘萬,理應有耕田兩千萬畝。但現在卻有三千萬畝之數,多出來的也就是世家藏匿的人口。

這些人口,高誠當然沒辦法從世家嘴裡多食。這與其他利益不同,那些口戶是世家的部曲,也就是世家的私產。

而這多出來的糧稅,也是立學最大的交易之一。人口你可以藏匿,但有多少田,你就得給我交多少稅。

當然,肯定還有貓膩。

大周國各級官員,幾乎要麼是世家子弟,要麼是與世家牽連非常。少不得有人弄虛作假,來糊弄上面。

不過,現在高誠懶得管這些,也不好管。一切只能等到明歲,與世家攤牌之後,才能狠狠的清理一番。到時候,這些人口,自己都要。

第689章 天變第210章 迴歸冀城第483章 離石議兵第354章 姜紓訓弟第626章 再戰第145章 蓋勳蓋元固第47章 婚後四禮第345章 紙第320章 虢亭會戰(6)第127章 無題第757章 時局難測第717章 犍爲之戰(26)第489章 王子師第628章 當在今夜第455章 袁紹討黑山第712章 犍爲之戰(21)第516章 燕國困局第916章 王平子均第166章 美陽之戰(6)第708章 犍爲之戰(16)第15章 殺俘第33章 死裡逃生第714章 犍爲之戰(23)第599章 勝第321章 虢亭會戰(7)第344章 甲乙種軍第882章 進軍(上)第375章 抗洪第808章 廟算第873章 拼人才第86章 回府第256章 高氏嫡長子第406章 瞻之舊事第321章 虢亭會戰(7)第567章 禮、家、義、存第922章 摩天嶺第803章 冬季攻勢(29)第272章 意欲何爲?第727章 犍爲之戰(35)第343章 軍制第583章 邊將權重第684章 宋建出兵第217章 甜秫杆第756章 禁足安邑第417章 春耕第691章 負隅第602章 重訂盟約第903章 破勢第222章 各有綢繆第934章 進略第623章 奇兵第255章 養病第783章 冬季攻勢(9)第901章 司馬懿第3章 舉將第831章 爭城(下)第795章 冬季攻勢(21)第296章 傳國玉璽第453章 起居注第743章 邀名之徒第14章 銜尾追擊第651章 禮崩樂壞第749章 震中第320章 虢亭會戰(6)第669章 退兵第892章 楚王術即皇帝位第468章 長安城內第534章 兩軍徐聚第857章 交易第259章 入河東第712章 犍爲之戰(21)第900章 趙國內權第119章 青石岸之戰(下)第782章 冬季攻勢(8)第151章 袁逢身死第140章 棋局第254章 三軍雲集第13章 千騎破十萬第497章 劉和起兵第566章 大軍入城第223章 段煨第760章 趙宮第709章 犍爲之戰(17)第349章 宣帝五銖錢第924章 下江油第694章 犍爲之戰(3)第133章 閻行之勇第409章 張魯從之第213章 民情第842章 鮮卑肆虐第272章 意欲何爲?第53章 兵發關東第609章 甘泉宮第446章 交易第620章 劉表第775章 冬季攻勢(1)第605章 統戰部第334章 流凌殺到第241章 撤離第384章 數千裡之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