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僅是趙睿,埋伏在左營外的高翔,也稀裡糊塗的被亂軍攜裹直退。
趙睿發動進攻,直撲大營的時候,高翔也正欲出兵協同。誰知,將令剛剛傳達下去,己方後面就是一陣喊殺聲起。
緊隨而至的便是大軍逐步混亂,有人說是匈奴人襲擊,也有人說是後方兵馬叛亂,更有人說是太尉帳下的兵馬……
總之,說什麼的都有。
高翔也沒那心思管那麼多了,黑夜之間,本就浮躁的帳下將士,遭此襲擊,瞬間混亂了起來。
無數的兵卒在盲目的四處亂跑,連帶着自己也被亂軍衝散。想要召集將校,收攏兵卒都做不到了。
不僅僅是如此,由於不知曉敵軍是誰,整個大軍都陷入炸營的狀態。慌亂而逃,自相殘殺的情況到處都是。
無奈之下,高翔也只能盡力收攬親兵,一同殺出亂軍,先保住性命再說。
上艾城內的張楊,望着一片混亂的戰場,也知曉自己的機會來了。
趙軍左右二營外,到處都是廝殺之聲。要麼是趙軍的伏兵遭到了己軍援兵的進攻,要麼就是己方援兵再度中了趙軍的埋伏。
但,足以爲城內兵馬逃脫,爭取足夠多的時間了。
張楊也不遲疑,看到機會後立馬讓城內早已準備妥當的將士們,趁亂突圍。
城門一開,大軍蜂涌而出,徑直朝着北方撤去。
不過半刻,千餘名先鋒剛剛出城,便有數十騎飛奔至城外。
漢軍當下如臨大敵,虎視這突然出來的幾十名騎兵。
“張太尉可在軍中?”
幾十騎中,一人縱馬而出,衝着城頭大喊。
城上張楊疑惑了一下,沒有說話。身旁的一員親衛,迴應一句:“張太尉在城內,爾等何人,速速離去,否則休怪弓矢無眼!”
“切莫放箭,某乃南匈奴使者,特來敬告太尉。趙國朱儁將軍爲吾等內應,已破趙軍營寨,正掩殺敵軍潰兵。還請太尉整軍備戰,援應吾等!”
“匈奴人?”
城上親衛低吟一聲,目光看向張張楊。
張揚還在沉思,方纔那人說的話,自己聽得很是清楚。朱儁反了袁紹,成爲了自己人?
鬧呢!
要不是朱儁這老兒,自己與張燕何以損失慘重,一人困守孤城,一人亡命深山!
現在,你居然告訴我朱儁是自己人,我信你個鬼呦!
張楊衝着親衛搖了下頭,親衛領意,當即大喝道:“爾等小賊,也敢誘吾等出城,來人!放箭!”
聲音剛落,城下幾十名匈奴騎兵,匆忙撥馬而走,生怕被不明情況的張楊部下給射成篩子。
城上張楊冷哼一聲,揮手示意大軍繼續出城。
至於說朱儁是真降還是假降,那關自己什麼事。如果真如方纔那人所言,趙軍潰敗,自己就算是出兵也撈不到什麼功勞。
反正跟朱儁這樑子算是結下了!
……
上艾城外,混亂不堪。
早早離去的袁紹,也帶着衆人狼狽逃到了顏良、韓猛的大營。
不過,顏良、文丑、韓猛等多數將領,皆在與郭太交戰的前線。坐鎮後方的只有淳于瓊一人,以及數千兵馬。
迎袁紹入帳後,淳于瓊當下問及情況。這都發生了什麼事,怎麼大王及諸公卿狼狽的逃回了自己大營。
莫非匈奴人擊敗了上艾城外的四五萬大軍?
不可能啊,就匈奴人根本不是幾萬精銳的對手!
“唉,韓將軍,是豐失算了。萬萬沒想到朱儁,竟如此能狡詐。”
田豐懊惱的嘆了一聲,滿是悔恨。
先前自己還防了朱儁一手,以免其突然叛變,導致戰略部署出現差池。然而朱儁一手詐降,幫助己方殲滅了張燕的黑山軍主力,使匆匆趕來的後手韓猛大軍沒了用武之地。
自己也因此稍微鬆懈了戒備,才導致有今日夜之局。
怪不得匈奴人準確的知道了大王所在,也怪不得匈奴人會奔襲長城關口。
“朱儁?”
韓猛詫異了一聲,緊緊皺起眉頭,疑惑問道:“田公,朱儁不是……”
“大王,當下之急,還是要速速召回大將軍,以免朱儁發兵斷其後路。”
韓猛話還沒說完,佇立在一旁緩過勁來的沮授立即勸言道。
袁紹也猛然驚醒,看向韓猛問道:“韓猛,營內尚有多少兵卒,顏良將軍又在何處?”
韓猛頓了一口氣,拱手回道:“大王,營中兵馬僅有五千,沿途十餘寨,亦有五千人馬。大將軍率衆六萬餘,正與郭太交戰。”
“立即派人傳訊顏良,率衆回師。”
“諾!”
與韓猛說完,袁紹轉首田豐問策:“元皓,眼下如何部署?”
田豐深吸了一口氣,吐言道:“速速退回上黨,一定要保壺關不失。只要壺關不失,大軍尚可從容而退。待來日,再整兵頓甲,與王允狗賊一戰!”
“退兵?”
袁紹虎目一瞪,怒喝道:“孤興大軍,今稍有挫折,便狼狽退去,徒惹天下笑爾!”
“大王,此刻非計較些許小事之時。長城關口必然已經失守,屯於常山的糧草輜重,運抵不至。只有長子尚存谷慄數十萬石,足以三軍所用。還請大王三思,萬不可意氣用事!”
田豐隨即勸言。
眼下一場大敗,雖然兵馬損失不多,可重要的糧道卻斷絕一條。
趙國實力強大,卻爲糧秣所制。自冀州入幷州,數徑之間,皆山路險途。否則,各路大軍也不會拖延如此長久,爲的就是囤積足夠的糧草,來供應大軍作戰。
現在大營、長城關口一失,損失了數以百萬計的糧秣。冀州的糧草,也無法從井陘道運抵。南面的河內,又時刻受楚軍威脅,唯一安全的糧道只剩下壺關道。
其次便是這一敗所帶來的影響,幽州戰局已經糜爛。幷州戰局又遭失利,楚軍可就未必只是坐壁上觀了。
一旦楚軍渡河北上,河內根本守不住。壺關,不僅僅是糧道了,還是幷州各路大軍安然退回冀州的保障。
被田豐這麼一頂,袁紹也躊躇起來,局面的慘淡自己倒不是看不見。只是,就這麼撤兵,未免也太丟面子了。
“唉~罷了,撤兵吧!”
撤兵二字一出,帳內諸幕僚,皆是大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