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校兵的消息一傳出去,影響斐然。
縱是長安,都未能想到會有如此效果,激昂民氣、攝以宵小,復振雄風。
閱兵所能帶來的軍心民氣提升很大,畢竟後世也在電視上看了不少共和國的閱兵大典,威武之師,雄風颯颯。
根據郡國地方以及徐榮的彙報,整個校兵過程,如印眼目。
這應該是中國自古自來,第一次公開式閱兵吧!
往年,多是校武上林苑、中軍校場、駐兵大營。這些地方,可不是尋常百姓能夠輕易靠近。即便是官宦、世家子弟,也得尋個由頭,才能參與盛事。至於傳播的範圍,更是僅在軍方及政府高層之間流傳。
百姓多聞而不見,自然無法大範圍傳播開來,也無法提升整個勢力的民氣。
立國至今,周國曆經校兵兩次,一在藍田大營,軍事重地。此次校兵,也僅流傳於國朝高層,甚至很多地方官吏都不知道有這碼事。
狄道校兵,就是第二次,也是第一次向地方百姓公開,示武天下。
得到的回報,自然是清晰可見。
長安城,在短短數日之間,便恢復如初,所有的流言蜚語,皆泯滅於歡騰之下。
各地軍民,士氣如虹,提及國朝,必有多贊。
涼州郡縣,一掃伐蜀之晦,整軍備戰,儼然做出進攻之勢。
聚集在隴西的精銳兵馬,亦悉數出動。第一騎兵軍,遠駐允吾,左攬湟中,右攜榆中,北備胡騎,南望河首。
餘者第二軍、第五軍、第七軍及第四軍主力,悉數南下武都,訊通漢中。
一時間,益涼交界,周國囤積大兵,虎視眈眈。
同時,漢中兵馬,在聽聞狄道校兵後,亦是重整旗鼓,再聚三軍,屯於陽平關。
而益州,隨着旬月時間過去,局勢大變。
犍爲方面,蜀兵取得了勝利,拿下武陽城,進逼南安。
武陽城內,守軍士氣日漸低落,賈龍再繼續守了幾日後。便率軍民南下南安,將武陽重城拱手讓於趙韙。
而如今,大軍屯南安,別部掩護百姓渡江,以去峨嵋。
趙韙領着四萬餘蜀兵,及高達八萬之衆的民夫,進抵南安城外,立下大營。
而後,以武陽爲屯糧之所,責兵馬三千,民夫萬餘駐守。責手下大將李異,率兵七千,西進蜀郡屬國。意圖在收復郡縣後,順便可以渡江,沿河東進,與主力大軍匯合。
而在僰道,嚴斌仍然領着手中餘下的五千兵馬,扼守城池。甘寧引千餘兵馬,遊離在外,日夜尋覓良機。不求多傷敵軍,只爲襲擾疲兵。
馬超則是引領着本部一曲精銳,長途跋涉,沿江進入峨嵋。
墊江方面,局勢四平八穩。
周國大將姚瓊,兵力不過四千餘人,雖有數千板楯蠻兵相助,可猶不逾萬。
根本沒有攻打墊江和江州兩座重城的能力,可趙筰、劉瞶、鄧賢等人,在留下兵馬駐守城池,也最多抽出萬餘兵馬,與周兵對峙。
列陣交鋒,趙筰可不敢。
巴郡蜀兵,可以算得上是益州各軍中的一支精銳部隊了。但想要跟周兵扳手腕,差的可不止一籌半點。
須知那第四軍,那是周兵精銳,又是周國重將蘇則統制。這支部隊,自周王平羌亂始,出河西奔擊四方。大破邊章、李文候,東出舉義,復歸擊韓遂、李相如。而後,坐鎮涼州數載,平定叛逆宵小不計其數。
更是以一軍之力,攜郡兵、民夫,力抗步度根帳下十餘萬鮮卑精騎數月之久。
沒有赫赫戰功,遠不及周軍中的第二軍、第五軍、兩個騎兵軍那般耀眼。可也絕對是所有人都無法忽視的一支精銳,尤其是彼等乃是隨周王征戰十載的部隊。
不然的話,周王能這麼安心的給予蘇則那麼大權利,又供給不斷,賞賜連連。
綜上所述,趙筰實在沒信心跟周兵陣戰。
姚瓊幾次三番出營邀戰,自己都一口回絕。畢竟,只要守住墊江和江州,巴郡的敵軍就別想進入益州腹地。
只是,諸事不順,總讓人心煩意燥。
長江南岸的五溪蠻和南中兵,在經歷了一場失利後,更是寸步不進,與僰道隔五十里安營紮寨。
這個距離,連攻打僰道城,給予叛軍壓力都做不到,更遑論破城西進,與趙都尉合擊叛賊餘孽。
甚至,趙筰都不敢保證,沙摩柯與雍慎兩人,會不會扭頭帶兵回家。
真要是發生此事,益州的局面將更加難以收拾。
益南戰局變化不大,蜀兵雖然拿下武陽,可戰略目的,仍舊遲遲沒能達成。賈龍叛軍猶在,看樣子再拖延幾個月的時間,並非難事。
同樣,蜀中剿滅各地叛賊的軍事行動,也沒有太大的成果。
玉壘山中,千餘叛軍遠遁深山,蜀兵將其驅逐數百里後,也怡然收兵。留下兩千餘人,坐鎮綿虒道。其餘人等,悉數往成都而去,準備剿滅死灰復燃的楊洪叛賊。
黃權也沒有想到,短短月餘功夫,這楊洪沒有抓到也就罷了,其居然躲在了鶴鳴山中。並且,莫名其妙的拉出來五六千的蟊賊,聲勢比起玉壘山的賊兵還要大。
至於成都的劉璋等人,就更加沒有預料到會是這般情況。想要發兵剿滅鶴鳴山的楊洪,又總是擔憂些其他,致使楊洪之流,一時猖獗。
黃權率軍匆忙抵達成都後,剛休整兩日,正欲進剿楊洪。
北面葭萌,卻是傳來軍訊。
周兵五萬餘衆,聚集在武都。漢中兵兩萬餘人,聚集在陽平關。
七萬大軍,遠比上回要多得多。
依照常理,周兵在葭萌關失利後,再快也得等到明歲,纔會繼續出兵吧。只是,物業上的規定,便是如此。
於是乎,黑雲突變,將本指向宋建的周兵,遙指南方葭萌。
劉璋也顧不上派遣兵馬,去圍剿楊洪。急忙命黃權率兵北上葭萌,以御外敵。
來回奔波的黃權,心下暗歎幾聲後,還是整頓兵馬,日夜兼程,馳援葭萌北部諸關隘。
但凡有識之士,觀察時局,便知周兵不可能再出兵馬南下。畢竟先前退去,損耗輜重無數,縱是關中富庶,也經不起這般平白浪費。
更何況,周國還面臨着關東諸雄的壓力,想要傾國伐蜀,必然東西難顧。
那袁術已然率兵回到河南尹,數萬楚兵在此,周王豈敢不做防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