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河東

河東安邑,夜深人靜之際。

魏王宮內,窗外寒風呼嘯,其內孩童哭啼。

魏王秉,一個尚不足五歲的孺子,此時也不知是生了什麼事,哭鬧不休。周圍魏王宮中的女婢們,圍繞着小小的魏王,左哄右奉,可依然不能止。

魏王宮外,衛覬緊了下身上的披風,想要將寒風悉數擋在外面,時不時還會搓兩下冰涼的手。但腳下卻始終未停,快步朝着大王寢宮走去。

剛到殿門外,便聽聞到裡面一陣陣的哭鬧。

“吾等拜見國相!”

門外幾名頂着寒風戍衛的將士,立即躬身行禮。

衛覬面色一沉,輕嗯一聲,便走過衛士,徑直推開殿門。

殿門一開,裡面的人不由自主的扭頭望來,見是衛覬,皆是心中一驚。

幾名女婢屈身作禮:“奴婢拜見國相!”

衛覬眯着眼鏡,掃了一眼女婢,隨機凝視着董秉,作禮道:“臣,拜見大王,王上萬年!”

魏王秉年紀小是小,但禮節卻是學了不少。此時也停止哭鬧,不敢在亦臣亦師的衛覬面前失禮,撫手囔囔道:“國相請起!”

“臣,叩謝大王!”

衛覬平身致謝,而後緊接言道:“大王,近日來國朝局勢,動盪不堪,宵小叢生。吾朝河東,北面晉漢之西河,東臨楚之河內,趙之上黨。值此關鍵之際,大王還需多行仁善,莫要荒廢朝政!”

魏王秉微微頷首,帶着些不服氣的言道:“哼,孤就是想出去玩,天天呆在這宮內,一點意思都沒有~”

聞言,衛覬眉頭不由一皺,勸諫說道:“大王,河東之要,乃國朝屏障。安邑之中,爲吾魏之社稷。大王深受周王溺愛,就國安邑,自當施行德政,修兵繕甲,已報周王恩典。豈能每日只顧遊玩,忽於社稷乎?”

“可是...”

小傢伙還想頂嘴,但道了聲可是後,硬生生把後面的話給憋了回去。再說下去,估計也是沒有出去的可能,還會再度連累老師。

“大王,近日時局驟變,不宜出宮,以免出了差池。方纔,臣得調查司傳訊,王允老賊派張揚帥大軍,屯駐界休,對吾河東虎視眈眈。漢軍一動,其附庸匈奴,也必然已是出兵。東面的楚軍,倒是無甚異常。不過,上黨的趙國大將顏良,亦是率軍屯駐高都,不知其意欲何爲!”

衛覬說了一大通,可對於年歲不到五歲的董秉來說,宛如聽天書一般。

不過,董秉也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於是說道:“此事便全由國相來處理吧!”

衛覬聞言,立即行禮道:“臣多謝大王信任,必不負王上厚望。”

說白了,就是走個過場。衛覬也清楚自己所說的話,對於王上來說委實晦澀。然,君臣之禮,不可有失。

凡事有所奏,有所命,方可爲之。

得到授權後,衛覬心中也犯起急來,局勢確實難以捉摸。或者說,眼前河東的局面,純粹就是周王和國朝諸卿一手造成的。至於如何處理,也從未先有明告。

“大王,臣尚需尋張府君、嚴軍將商議軍機,權且告退!”

“外面風寒,國相何不待明日天亮之後再去?”

董秉天真的看着衛覬,有些想不明白,這些事情有那麼重要嗎?呆在屋裡烤着火盆都冷的不行,跑出去還不得凍死啊!

衛覬嘴角微微揚了一下,流露出一絲笑意,卻也沒多說話,躬身不斷後退。距離漸遠後,這才轉身朝着殿門闊步走去。

一出大殿,衛覬便加快了步伐,同時還不忘安排宮衛,前去通知張既、嚴顏、楊衆、李傕四人。

約莫兩刻鐘後,五人在衛府內碰了頭。

很簡便,連張桌案都沒有。平常素來看重禮節的幾人,悉數搬着胡凳,圍在炭盆前。

“王允既然屯兵界休,肯定會向吾河東發起進攻。他晉漢的糧秣可不足以供應數萬大軍作戰持久,只是讓傕疑惑的是王允哪來的自信?莫非其認爲韋端能夠成事?”

李傕皺着眉頭,腦海中回憶着河東東北一帶的地形。怎麼想都不曉得張揚如何能夠擊破第一軍的防線,殺入道河東腹地。而若是連河東腹地都打不進來,縱是韋端在長安鬧的再兇,也毫無勝算。

嚴顏贊同的點了下頭,正如李傕所言,這其中的疑點實在是太多了。

“衛君、張府君,會不會是韋端和王允另有依仗?顏良兵馬進駐高都,很有可能也會進攻吾河東,甚至楚國也不是沒有可能。”

嚴顏剛問完,旁邊的楊衆就搖搖頭,反駁說道:“未必。趙王袁紹,外寬內忌,並非是胸懷四海之人。先前趙國在王允手下吃了那麼大的虧,再加上天無二日。袁紹與王允勢必是死敵,連媾和的可能都沒有。”

“再說楚王袁術與趙王袁紹,二子相爭,必有一勝一負。近些年來,楚軍在趙軍手中吃了不少的虧。現在趙軍屯駐高都,聚衆天井關,可謂是與懷縣的袁譚遙相呼應。更加擔心袁紹進攻的反倒不是吾等,而是袁術。”

楊衆略作分析,卻是讓其餘幾人面色更加犯難。

怕就怕這種多方勢力的混戰,四家爭雄中原,必然會互相媾和,以爲持對。然而現在三家都跟大周有仇有怨的,想要聯合一方有些困難。而且,也不能準確的確定趙、楚兩國會不會趁機進攻大周。

若是如此,河東面臨的敵軍將會遠超想像。而國朝也要臨兩線作戰,一邊應對北面安邑,一邊應對東面函谷。

“嚴軍將,大王可有明令示之吾等。眼下局勢非常,河東急需支援。”

衛覬看向嚴顏,發聲問道。

河東只有第一軍的一萬六千餘人,加上一千左右的魏國兵士,連兩萬人都不到。面對張揚手中的三萬步軍,以及可能會出現的大量匈奴騎兵,都難以言勝。

嚴顏搖了搖頭,回道:“衛君,這些時日來,顏並未收到長安任何關於調兵的安排。不過,聽聞周瑜所率的新軍已經進駐潼關。第三軍肯定也會很快抽出來,驟時支援河東應該不成問題。”

“不只是第三軍,還有吾那犬子的騎兵軍,最好一併支援河東。漢軍的目的,肯定是直指安邑,奪取此富庶之地。匈奴人,也會緊隨漢軍之後,南下劫掠。到時候吾等手中無一精騎,不好打啊!”

“中尉放心,明日嚴某便上奏一書,由大王抉擇。”

第292章 天子!崩!第149章 明鬥第11章 殺人第569章 士族第396章 子弟軍第455章 袁紹討黑山第182章 美陽之戰(22)第105章 攻城第421章 造紙與立學第32章 鳴金退兵第437章 奇襲西鄂第316章 虢亭會戰(2)第275章 入洛第104章 削髮代首示衆第793章 冬季攻勢(19)第639章 坐視天下第84章 折返洛陽第537章 對峙第849章 相約合謀第258章 東進第793章 冬季攻勢(19)第647章 制強第314章 虢亭會戰始第98章 殺胡令、招賢令第35章 慘淡之狀第518章 蔡璣第670章 豐年第684章 宋建出兵第41章 悲喜交加第587章 青州第198章 三駟而決第720章 犍爲之戰(29)第464章 長大了自然會認字了第761章 辯計第558章 作逆第604章 鬱郅第703章 犍爲之戰(12)第834章 下晉陽第278章 定關中第827章 大戟士第431章 丹水降第181章 美陽之戰(21)第6章 大權旁落第632章 戰事酣酣第528章 獻計第315章 虢亭會戰(1)第464章 長大了自然會認字了第421章 造紙與立學第937章 荊軍失利第407章 使蜀第53章 兵發關東第238章 平襄第912章 破勢(終)第345章 紙第811章 焦灼之際第472章 子衿第705章 犍爲之戰(14)第794章 冬季攻勢(20)第45章 天下紛擾第920章 勢、力!勢力!第862章 割疆劃界第750章 南國第378章 軍民一心第20章 漢中戰事第714章 犍爲之戰(23)第603章 兩軍交錯第148章 羌軍棄隴縣第566章 大軍入城第487章 複議第331章 逐師孟津第721章 犍爲之戰(30)第915章 定略(下)第811章 焦灼之際第430章 張兵伐術第565章 兵敗城破第83章 北上第386章 鞠義第139章 朱儁請辭第789章 冬季攻勢(15)第637章 河西第791章 冬季攻勢(17)第130章 血戰隴縣第862章 割疆劃界第211章 耀武揚威第225章 牧馬童第19章 家第255章 養病第399章 虛張聲勢第45章 天下紛擾第932章 陰圖荊軍第737章 廢佃戶除私兵第582章 營城第618章 大雪紛飛第726章 犍爲之戰(34)第498章 豐、授夜談第791章 冬季攻勢(17)第829章 爭城(上)第196章 陣前鬥將第617章 無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