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 漢軍入冀

很快,冀幽並三州局勢急轉而下。

呂布率狼騎打破常山關,飛馬進入冀州千里平原,一路南下,鄉亭村鎮悉不能當。冀州百姓,相繼逃命,或避山野,或逃城邑。

而狼騎卻沒有輕易放過這些百姓,但凡途中所遇村鎮,皆是劫掠一番,而後驅逐百姓趕往縣邑,絲毫不顧民心所背。

經過縣邑,郡卒敢出則摧之,不出則耀武揚威一番,轉瞬離去。

短短數日功夫,狼騎便經上曲陽、南行唐、新市、九門,直抵真定城外。

也許是糧草補給夠了,也許是因爲帳下大將趙雲的緣故,狼騎進入常山國後,便老實了許多。所有的縣邑村鎮,悉數繞開,只顧全速前進。

而與此同時,消失良久的朱儁所部,亦是翻越太行,經五臺山,出牛飲山白陘谷,即奔靈壽。而靈壽守軍,兵不過百,民不過萬,見漢軍步軍主力,頃刻降之。

其後蒲吾、井陘皆是如此,或者說整個常山國的數千郡兵,早就被文丑調至高邑城內。些許縣邑,突遭兵禍,只能倚仗丁壯守城。

最尷尬的莫過於趙軍信使,自鄴城一路狂奔,終至高邑。正欲經井陘關,向軍在上艾的長公子所部通傳大王詔喻。

結果出城不過十里,便被數之不盡的漢騎斥候給逼了回來。

要知道常山國治所元氏還沒有丟失,但漢軍斥候卻已至高邑周野。相隔二百里,如入無人之境。

迫於無奈,文丑也只能增派信使,希冀能夠將消息傳到長公子那裡。畢竟,誰也沒想到漢軍來的那麼快,尤其是斥候,居然已經明目張膽的開始封鎖高邑了。

可對於此般種種,身在高邑的文丑也絲毫沒有辦法。帳下三萬衆,兩萬是原先精銳。剩下的一萬人由常山郡兵以及挑選的壯勇組成。

全都是步軍,守城或許能堅持良久,但若與漢軍野戰,恐怕在狼騎手下討不得好處。

派出信使後,文丑召集高邑城內一應州郡官吏,安排彼等準備守城物資,深挖井道,加強糧倉防範。

高邑城外不遠便是濟水,只要水源不絕,糧草充沛,仰仗堅城足兵,漢軍想要拿下高邑難如登天。

次日,文丑得到漢軍步騎合兵,圍元氏的消息。

元氏也未能阻其步伐,無兵協守的治所尚未在漢軍手下撐過一個回合。朱儁拿下元氏後,軍中糧秣悉屯於此。

而後,兵分兩路,朱儁親領兩萬五千步軍,一萬狼騎,進逼高邑。呂布則率一萬狼騎,進入井陘道,目的不言而喻。

漢軍一路所向披靡的消息傳到鄴城,趙國君臣,也全力以赴,籌備這場堵上國運的戰爭。

幽州代郡靈丘縣。

韓猛大纛行轅所在,數十名趙軍將校齊在,靜候韓猛發號施令。

從平舒到靈丘,區區不到百里的山路,步騎七萬餘人,用了八天時間。但也到此爲止了,只要越過西面的戍夫山,大軍就能夠殺入幷州。

“張南,桑乾可有消息傳回?”

韓猛高坐上首,問言帳下大將張南。桑乾並非要地,但其與當城順河而居。

“將軍,桑乾探子沒有發現鮮卑人的蹤跡。而且當城有兵五千,糧秣充足,箭矢數十萬,那些北虜想要拿下當城,非數月之功。有如此時日,吾等早已坐在晉陽城內了!”

張南的口氣很大,此話一出,不由惹的帳內不少將校認同,秉聲大笑。

便是韓猛,亦是如此。

當城雖小,但每過一日,那五千兵卒與萬餘民夫,便能加高城牆三尺。水源、糧秣、箭矢充沛,鮮卑人要下此城,怕是得屍積如山也。

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

“好,既然鮮卑人沒有動靜,那便權且不管彼等胡虜。”

韓猛壓下衆人的調笑之聲,環首諸將,目光最終定格在牽招身上。

“張南,明日汝部爲先鋒,兵發幷州。遇山開道,逢水搭橋,不得有誤。”

“諾,末將明白!”

張南應聲。

“牽招,本將與汝留下五千精兵,五千精騎,鎮守靈丘,支應當城、涿鹿,護吾大軍糧道,可能做到?”

韓猛目光緊盯着這位年輕小將,步騎一萬,是自己能夠給出的所有的兵馬了。再多,唯恐攻伐幷州無力。

牽招挺身拱禮,言道:“將軍,幷州虛實不清,不宜分兵過多。一萬民夫,五千精騎足以用之。糧道但有所斷,招提頭來見!”

“噢?”

韓猛饒有興致的看着牽招,一萬民夫,和五千兵卒,自是兵卒更甚。那些民夫,未經訓練,也就只能守守城池。

也罷,既然其有信心,自己又何不敢信之。

“好,本將再與汝留下一千弓弩手,協助守城。若糧道有失,本將可不會講私情!”

牽招神色不變,寵辱不驚,繼而拱手應諾:“諾,多謝將軍厚愛。”

言畢,退回列班。

“王摩,明日汝部爲後軍,照應輜重。餘者諸部,與本將匯於中軍,攜兵共進。西出伐晉,滅漢翦國之功,吾等共取之!”

“末將等謹遵將軍號令!”

帳內衆將齊聲恭應。

“諸君,且下去準備吧。”

“諾!”

隨着一人人相擁而出,韓猛突然叫住鞠義、李傕,言道:“二位將軍且慢,本將有些想法,欲與二位一參。”

鞠義、李傕神色一怔,停下了腳步,疑惑的看着韓猛。

待到餘者悉數離帳,韓猛這才衝着身旁親衛使了個顏色。

親衛會意,閉門而出,警示室外。

“不知韓大將軍,留鞠某,有何事乎?”

鞠義眯着眼睛,盯着韓猛,發聲問及。

旁邊的李傕,雖有疑惑,但不似鞠義這般桀驁,略微拱手示意。

自安邑兵變失敗後,李傕心力交瘁。尤其是隨着嫡子李式身死,宗族悉數被調查司暗中屠戮後,更是一蹶不振。

此時此刻,亦是珠目無神。

韓猛沒搭理鞠義這廝,此人桀驁不訓,趙國將校無人不知。若非其破白馬義從,攻易縣,滅公孫,功勳卓著,深得大王喜愛。恐怕,早就不知道死在何地了!

第449章 逆襲第352章 太學博士第602章 重訂盟約第732章 金榜題名(上)第53章 兵發關東第934章 進略第595章 狼煙起第780章 冬季攻勢(6)第410章 長治久安第190章 精兵悍將第661章 三爵制第921章 成都交鋒第182章 美陽之戰(22)第149章 明鬥第316章 虢亭會戰(2)第902章 破勢第28章 碧玉年華第689章 天變第492章 諸變第923章 江油城第368章 合縱連橫(1)第469章 文坊四寶第814章 軍漫於野第461章 聚衆大議第103章 圍城第321章 虢亭會戰(7)第208章 無題第510章 易水之戰(6)第570章 兵臨城下第96章 出兵第312章 失心第167章 美陽之戰(7)第794章 冬季攻勢(20)第824章 廟堂魍魎第589章 漢中事第674章 劉焉病故第899章 震動天下第236章 蓄勢待發第710章 犍爲之戰(19)第475章 休屠各第203章 豐鎬大捷第575章 漢中王璽第80章 欲納降第310章 唐姬第375章 抗洪第870章 軍議(中)第403章 丁原丁建陽第263章 南渡大河第603章 兩軍交錯第930章 追根究底第396章 子弟軍第728章 狀元城第251章 狡兔三窟第262章 孟津會盟第338章 黃雀在後第749章 震中第919章 抵關第925章 行陣入江河,截水斷流!第424章 才子雲集第102章 將帥不合第533章 連鎖反應第45章 天下紛擾第493章 張遼投郭縕第881章 長安行第602章 回援第808章 廟算第818章 宗員第233章 調查司第900章 趙國內權第892章 楚王術即皇帝位第84章 折返洛陽第415章 建國稱制第586章 臨陣大忌第195章 激勵軍心第488章 無題第3章 舉將第927章 深夜第533章 連鎖反應第136章 惑敵第879章 二事第724章 犍爲之戰(32)第55章 波纔將兵第535章 鐵騎交鋒第338章 黃雀在後第97章 涼州現狀第574章 國滅國起第364章 錢幣第562章 伏擊第527章 虞城生變第520章 封駁之制第228章 君入甕矣第399章 虛張聲勢第912章 破勢(終)第209章 國事第204章 傳報第724章 犍爲之戰(32)第505章 易水之戰(1)第260章 以直報怨第207章 雄中雄第677章 蓄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