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高處不勝寒

孫策有沒有小覷不知道,但退回盱臺的俞涉,卻是知道淮南之地,難了。

自己在趕往平安的途中,居然遭遇了江東軍。若非當年在大谷關外吃了一記悶虧,自己從此心性大改,出兵必遣斥候,不然鐵定會被孫策伏擊成功。

而這還不是關鍵,關鍵是揚州刺史惠衢惠使君。

惠使君的信騎報於自己消息時,便已率軍趕往平安,而現在孫策越過了平安。那說明,惠使君主力大軍已經被江東軍擊潰了。

整個淮南地區,就剩下自己手中這寥寥四千餘弱兵,以及即將趕到的鐘離駐軍。

鍾離駐軍常年駐守壽春,戰鬥力只能說是勉強。畢竟快十年沒打過仗的郡兵,怎麼可能跟在前線的一線作戰部隊相提並論。更別提,與那橫掃劉繇的江東軍比較了。

水軍盡喪,惠衢兵敗,廣陵被圍,自己可以調用的兵馬,全然不過萬餘人,還皆是久不經戰之兵。

這仗太難打了!

江東軍出動的兵力,俞涉不知道,但怎麼着也不會低於五萬人。

事實正是如此。

在擊退了俞涉所部後,孫策並沒有繼續輕兵冒進。而是一邊掃蕩周圍諸縣邑、鄉亭,一邊派人聯絡曹操、陶謙,準備陪袁術玩把大的。

廣陵城外的江東兵,隨着程普的到來,也達到了四萬之衆。再加上水軍,不多不少,剛剛五萬兵馬。

江東丹陽、吳郡二郡,只有數千郡兵,以及孫賁率領的一軍部曲防守。

廣陵城是大城、堅城。

當孫策把周圍掃了一遍,回到城外大軍營寨時,各軍在數日的準備下,打造出了充足的攻城器械。

可江東軍依舊沒有動,一連幾日都如往常一樣,按兵不發。

一萬多人駐紮的廣陵城,想要強攻下來,再不濟也能拼掉江東軍兩三萬人。這對於兵力不足的孫策而言,絕對不能接受。

時間也進入九月中旬。

孫策起兵反叛的消息,也傳到了洛陽,傳到了滎陽行營,傳到了各個勢力的中心。

得知此消息的袁術,暴怒如雷,三尸神跳。

討論了一天,整個大楚短時間內,對於孫策的反叛無能爲力。或者說,在楚國高層的眼中,曹操的威脅要遠遠大於孫策這個無毛小子。

雖然說張勳帶領的大軍正在圍攻定陶,可如同廣陵一般,定陶也有重兵把守。已經不足五萬兵力的張勳,也不敢下最後的決心。因爲,誰也不知道這座定陶城,得填進去多少人命。而填完定陶後,他這一部兵馬還有沒有能力攻打昌邑。

陛下那邊自然是催戰催的要命,可一羣人呆在滎陽,就是不派橋蕤所部來與自己匯合。甚至把河洛地區的守軍調來兩萬支援自己也成,起碼拼個三兩萬人命,擊退曹仁後,大軍仍可繼續逼近昌邑,威脅曹操主力後方。

真是不曉得劉勳小兒獻了什麼掐媚,手握十萬大軍,沒打下郯城也就算了。反而損兵折將四萬餘人,全然壞了大楚的所有戰略部署!

眼下的楚國,就是面臨着這困境。

東線兩處戰場,都無法迅速擊敗曹軍。趕來支援的橋蕤,也被迫留在了彭城一帶,以防劉勳抵擋曹操不住。

河洛一帶三萬兵馬,又要防範周國和趙國。南陽郡、江夏郡的兩萬精銳,也得防着劉表進犯。

而孫策統帥的近七萬江東水步軍的反叛,以及廣陵的五萬大軍的覆滅,導致了楚國紙面上的兵力一瞬間沒了十二萬之多。

兵力,促然不足堪用!

——————————————

次日,楚國密探從江東帶來了孫策的討袁檄文!

行營中帳內。

袁術面色陰沉的嚇人,掃了一眼帳內的楚國重臣,咬着牙說道:“今日,務必議出定論。如若不然,朕不介意換一茬人!”

一開口,就是殺氣騰騰。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從巔峰轟然摔下,對於心高氣傲的袁術來說,落差太大了。

由帶着,一對龍眸,看着那些每日拿着雞毛蒜皮的小事來煩自己的傢伙,愈加的不滿。心中更換要臣的想法,也越來越強!

剛從洛陽來行營敘政不久的大楚丞相楊弘輕皺了一下眉,陛下並非是對着自己這位百官之首發脾氣。但不論針對誰,說出這番話,已是有損天家形象。

“陛下還請息怒,諸位公卿也皆是慮國憂難,雖有不決,亦屬常事。”

楊弘站了出來,行禮言道。

袁術冷哼一聲,沒有再說話。自己怎麼不知道剛纔失言之處,但還是得唬一下這幫子潁川士族。不然,日後豈不是更加難治!

天子不說話,楊弘卻不能不說,給了自己陛下一個臺階下後,回身面向諸卿,言道:“諸卿,本相依舊決議以昨日之策,來應對當下局勢。不知昨夜歸去後,諸卿可想明白了?”

“陛下,老臣還是擔心劉表啊!荊州水步軍,近八萬之數,聚於襄陽。此時,想必劉表已得到孫策叛亂之事,又怎會不心動?南陽、江夏之兵萬不能動,甚至河洛之兵可能還需支援兩地,防範劉表。”

陳紀還是半眯着眼睛,拄着楠木杖,悠悠闊論。

旁邊的陳諶,也不忘記幫自家阿兄一把,亦是挺身言道:“司徒所言甚是,荊州劉表可非善類。其覬覦南陽、江夏久矣,必出兵一試。再者,這些兵力縱是交由大將軍,大將軍便能迅速拿下昌邑?能迅速徹底擊敗曹操?”

“唉~曹孟德用兵如神,手下兵馬尚有十萬。戰事旦有拖延,莫說劉表了,只怕周王、趙王都會跑過來,從吾大楚身上咬塊肉下來了!”

楊弘冷眸相視,言道:“二公以爲,退兵方是正途?笑言爾!此時勢頹,三軍一頹,士氣盡喪。如此行事,纔會引得豺狼羣起而攻吾!”

“丞相所言差矣,吾大楚縱是退兵,仍有兵馬二十萬,錢糧廣足。只消分兵十萬,駐守各地,拒來犯之敵。再以十萬大軍南下,平孫策之亂。而後養息三載,可再定中原。”

陳紀、陳諶譏笑不語,陳諶之子陳忠卻出口言道。

楊弘折目怒視,斥道:“爾一孺子,焉有議政之宜?”

陳忠眉頭一緊,正欲與楊弘相辯,身後衣袍卻爲人一扯,不禁回頭視之。

正見兄長陳羣,衝其搖了搖頭。

當下,罷下到了口邊之語。

第305章 孔伷兵敗第693章 犍爲之戰(2)第159章 周慎兵敗(中)第426章 周瑜入蔡府第185章 美陽之戰(25)第791章 冬季攻勢(17)第500章 劉備請兵第473章 意會第541章 定議第258章 東進第43章 板盾蠻受降第30章 輕兵陷陣第832章 晉陽城下第522章 徐榮借糧第855章 天尚未亮第483章 離石議兵第833章 天子北駕第733章 金榜題名(中)第23章 蜀道難第557章 勢氣第196章 陣前鬥將第869章 軍議(上)第460章 西域之遠第690章 雨第168章 美陽之戰(8)第341章 洛陽羣雄第934章 進略第440章 欲圖合縱第403章 丁原丁建陽第21章 共葬一土第849章 相約合謀第932章 陰圖荊軍第462章 鴻門宴?第737章 廢佃戶除私兵第916章 王平子均第133章 閻行之勇第358章 大徵兵第812章 肱骨第305章 孔伷兵敗第399章 虛張聲勢第584章 戰起第189章 韓遂出逃第672章 明武元年第196章 陣前鬥將第183章 美陽之戰(23)第334章 流凌殺到第624章 喪家之犬第195章 激勵軍心第87章 宮廷奏對第816章 端氏休兵第134章 信騎第308章 困虎之掙第585章 慘烈如斯第662章 諸事第898章 高處不勝寒第776章 冬季攻勢(2)第427章 緣起第555章 王允退兵第679章 大軍壓境第484章 逼迫第479章 初平五年第753章 東進高奴第180章 美陽之戰(20)第386章 鞠義第863章 和平解決第320章 虢亭會戰(6)第529章 河東之爭第696章 犍爲之戰(5)第285章 過武關第330章 虢亭會戰(終)第888章 江左之要第649章 假事真做第315章 虢亭會戰(1)第760章 趙宮第920章 勢、力!勢力!第619章 襄陽第635章 舉城大慶第562章 伏擊第79章 攻滅趙宏,韓忠上位第405章 不行刀兵第211章 耀武揚威第494章 藺縣之變第4章 騎軍軍侯第315章 虢亭會戰(1)第122章 夏育南下第930章 追根究底第524章 魏軍北望第866章 鄉里第677章 蓄勢第757章 時局難測第270章 偃師易幟第699章 犍爲之戰(8)第229章 攻略隴西第25章 白衣雪夜襲城第338章 黃雀在後第108章 夜入姜府第500章 劉備請兵第775章 冬季攻勢(1)第825章 兵臨城下第786章 冬季攻勢(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