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
一萬一千精騎,兵發涼州。
行至長安,平西將軍何苗坐鎮此地,負責糧草轉運。
高誠則領其餘衆將,繼續前往涼州州治隴縣。
過了大震關,便能發現關東與關西的不同之處。
行在關中,尚且還能見到百姓耕種,雖多有貧困,但未及拋棄田地,背井離鄉。而越過大震關後,整個涼州大地,都顯得滄桑。
數不清的涼州百姓,攜老帶幼,涌向大震關。
一路走來,暴屍荒野者不計其數,插標賣女者,更是多不勝數。
高誠皺着眉頭,很是不爽。這羌逆不過兩月時間,看樣子已經禍結到隴縣一帶。涼州刺史府真不知道是在幹什麼!
“子明,看樣子,情況不妙啊!”蓋勳快馬趕上,來到高誠身邊。
高誠無聲點頭,目光盯着路邊一男孩。
身上布衣早就被撕爛的不足以裹體,泥垢更是佈滿渾身上下。男孩很瘦,瘦到皮包骨頭,但手中依舊握着一根枯黃的草根,時不時遞到口中嚼着。
目光望着走在大道上的漢軍甲士,衣甲鮮明,威武壯觀,頗是羨慕。
而其身後,則是一條野狗墜在身後。
“傳令下去,安營紮寨,收攏流民!”
“子明?隴縣情況未明,吾等當先至隴縣,再收留百姓!”蓋勳急忙勸解。
高誠擺了擺手,目光轉向蓋勳,說道:“元固兄,不收攏流民,汝以爲他們能走到關中,能在關中活下來?”
“可到了隴縣,施粥攏民,未曾不可。”
“涼州境內,吾漢家百姓不過十萬戶,口區區四十萬。如今自大震關所行十里,吾等所見流民不下五萬。再不攔住他們,涼州真的就沒有漢人了。到時候,還如何平定羌逆!”
高誠越說越激動,這些百姓是自己平定羌逆最重要的構成部分。
“這...”蓋勳遲疑了,子明心中所計,自己是知道的,只得嘆氣一聲說道:“那好,子明在此攔住百姓,吾先去隴縣。原涼州刺史左昌,早被押解回洛。”
“月餘以來,諾大涼州無一主官,吾早去一刻便是好事!”
高誠看了一眼蓋勳,想了一會,這才說道:“好,吾派五百精騎與元固兄隨行。隴縣城中,便要仰仗元固兄了!”
“子明放心,羌逆不過是些遊騎而已,百姓驚慌這纔多有離鄉。勳至隴縣,定能安百姓之心!”
拱手行禮後,高誠目送蓋勳縱馬而去。
此去隴縣不過四十里,快馬今晚便能抵達。大軍停駐此地,亦可無恙。
收攏百姓的活計很不好乾,高誠自己以前沒搞過這個。其餘人就更不用說了,多是領着騎兵,將流民一攔,全部帶到軍營後方安置。
手段雖然粗暴,但傅燮還是知道一些安撫百姓的道道。先是施粥,其次又指揮者士卒,帶領流民中的青壯,伐木紮營。
臨到傍晚,高誠大軍營寨之後,又出現了一個更大的營寨。其間流民不下五萬,熙熙攘攘,熱鬧非凡。
能夠這麼快的平定百姓之心,得虧了高誠的威名。
尤其是得知此次率領大軍平叛的主將,正是已經功拜封侯的高誠時,流民更是一陣歡呼、驚異。
而高誠也趁着天色未黑,來到流民營地之中。
數萬百姓都圍在一起,想要瞻望安西將軍高子明的威嚴。可惜的是,人太多了,能夠看到的僅有那麼少數。
幾十名親衛緊緊跟在高誠身後,而高誠則是徑直走到一老者身前,握住那拄着破舊木棍的老人手掌。
“老丈,可安好?”
老者很是激動,顫顫巍巍,正欲跪着行禮,卻被高誠緊緊扶住,彎不下那膝蓋。
“老朽拜見君侯,拜見君侯!”
“老丈不必多禮!”高誠儘量保持着自己親和的面色,語氣也比往常溫和許多。
“老丈年歲已高,緣何不去隴縣城中,卻背井離鄉,漂泊他地?”
“唉~君侯不知,隴縣早就擠滿了。那羌賊見人就殺,若非如此,吾等黔首又豈會捨棄過了一輩子的村子。”
“羌賊已經打到隴縣了?”
老者遲疑了一下,不確定的說道:“這個,老朽還真不曉得。只是聽別人說,羌賊二十萬大軍已經攻破冀縣,要不了兩天,就殺到咱隴縣地界了。”
“冀縣已經破了?”高誠皺眉眉頭,有點擔心。
老者急忙說道:“君侯,老朽也是聽聞他人所言,不知虛假。”
“冀縣定然破了,不然隴縣何必匆忙關閉城門,徵調民丁!”人羣中不知道是誰喊了一句,頓時點燃了這油鍋。
一時間,整個大營都熱鬧起來。
“肅靜!”
見高誠面色不暢,親衛統領宋斌當即大吼一聲,隨後也示意親衛們一同呼喊。
“肅靜!肅靜!”
“咚咚!”
營寨寨牆上的將士,亦是發現了情況不對,急忙擊鼓震懾流民。
鼓聲一震,流民們也安靜了下來。
“諸位無須驚慌,本將此次領軍進入涼州,爲的就是殺那幫羌賊。此等賊寇,不顧吾大漢恩典,竟敢亂吾大漢邊疆,戮吾涼州父老。誠此來,不破賊寇,勢不回師。”
“若諸位父老相信子明,明日吾等同入隴縣。城破則子明與父老共葬鄉土;城若不破,那便是吾等涼州悍勇,殺羌胡,攜手級,建功立業之際!”
高誠聲如響雷,在這寂靜無聲的大營中響徹。
“君侯尚不惜身,老朽年歲六十有餘,早該入土!君侯不棄,老朽願隨君侯入城。此身雖老,亦可咬羌賊一塊肉下來!”老者以木棍拄地,雙臂連連顫抖,堅毅之色猶如當年。
高誠心中亦是波動一起,嚥下口中餘液,後退三步,躬身行禮:“本將謝過老丈!”
“吾等願隨君侯!”
“吾等願隨君侯!”
聲音自那一小圈,慢慢向整個大營擴散,直到邊地皆是呼聲。
高誠歷經數年征戰,積累的名望,終於在這一刻展現出其用處所在!
涼州百姓,相信這位征戰沙場、斬首無數、功拜封侯的年輕名將,更相信出身涼州本地的高子明!
或許,很快,自己也能達到段熲在涼州的名望。
那種,一聲呼,十萬衆相應!
那種,一揮手,壯勇相從!
威望!
涼州百姓需要一個英雄,尤其是涼州兒郎的英雄!
以前是段熲。
現在,不!
此戰過後,若存,自己纔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