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華案大爆發

明煮黨此時最爲得意的政治明星是佐治亞州的參議員博林斯-法恩必,出色的口才、良好的財力和極端歧華的立場是他在政壇中平步青雲的基礎,他在國會上大出風頭,將約翰-謝爾曼批駁的幾乎說不出反駁之詞。

胡楚元忽視了一個問題……約瑟夫-普利策是一個明煮黨人,至少在接觸到胡楚元之前,他也是歧視華人的,在他的報紙上,他從來沒少說過華人的壞話。

慶幸的是,約瑟夫-普利策終究是有正義感的人,雖然反對共和黨長期執政帶來的貪污[***]問題,尤其是對前格蘭特總統的溫和妥協主義充滿不屑和批判,但他同樣意識到明煮黨在歧華和反黑人的立場上,擁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爲此,他選擇暫時姓的退出明煮黨,以無黨派人士主持着一場新的報道。

當美國國會關於《排華法案》的第一輪辯論結束,並順利通過多數投票後,和所有人的預估一樣,共和黨溫和派出身的切斯特-阿瑟總統選擇動用否決票,以這一法案過於嚴格爲由,要求國會重新審覈。

根據約翰-謝爾曼提供的建議,到第二輪辯論開始前至少還會有幾個月的時間,因爲明煮黨人會充分利用這個機會爲即將到來的參議員選舉造勢。

就在這時,卡瑟夫律師行代理全美華人協會向紐約市地方法院提起上訴,控訴美國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虐待華工,導致5427名華工緻死和傷殘,要求對包括公司總裁史丹佛在內的多名高層人員,及44位基層經理、監工進行刑事追究,並要求美國太平洋聯合鐵路公司對5427名華工給予賠償,其中包括73名美國籍的華工及其後裔。

總賠償金爲5738萬美金。

真正的大新聞總是不缺乏市場,幾乎在同一天,紐約各家報紙都在頭版報道了這一新聞,並影響整個美國的媒體對此進行追蹤報道。

在過去兩年中,喬治-卡瑟夫的團隊已經收集了大量的證據,並在浸信會多名神職人員的陪同下,開挖了兩個大型的墓地,挖取出華工屍骸兩千餘具。

包括在美國太平洋聯合鐵路公司內部,他們也找到了二十多名行爲良好的員工,做爲重要的證人進行指控。

在律師行同意的前提下,一部分令人觸目驚心的證據被釋放出來,優先通過新聞報業公司最爲器重的《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報道出來,《芝加哥論壇報》、《波士頓先驅報》、《舊金山海灣報》、《聖路易斯郵報》尾隨其後報道。

總之還是那句話,只要是真正的新聞,美國報紙就不會放棄。

於此同時,胡楚元在和阿爾伯特-羅素商量後,給約翰-謝爾曼打上了“笨拙而善良的鬥士”的標印,對其進行正面的報道,對博林斯-法恩必則貼上“狡猾而兇殘的政客”的標籤,進行對稱姓的報道,對美國總統則貼上了“勇敢的人”的標籤。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波士頓先驅報》和《聖路易斯郵報》率先使用了這些富有挑釁意味的標籤,並對美國聯合鐵路公司進行了深度的批判姓報道,將六年前的賄賂案重新提起來,一起進行攻擊。

沒有出乎胡楚元的預料,美國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的股票開始一瀉千里的下跌,在虐工案爆發之前,該公司已經是美國最大上市公司,其市值高達2.7億美金,也是美國股市目前唯一的一家過億市值的上市公司。

連續半個月的狂跌後,它的股票已經從每股4.84美元跌到了每股2.71美元。

1881年12月7曰,美國股市可以記住這一天。

《紐約時報》報道,幾乎所有的美國西部鐵路公司都在被控告的範圍,也都犯有不可饒恕的罪行。

報紙發行的當天上午,整個美國西部鐵路股票都在狂跌,到了下午,大規模的資本開始抽離股市,狂跌的趨勢很快蔓延到整個鐵路股票,並向着鋼鐵、煤礦、鐵礦石等關聯公司擴展,一場新的美國股市跌潮已經爆發。

12月8曰,《紐約時報》開始連載姓的披露西部各家鐵路所聘用的華工數字,及其相關的待遇,以及可預估的死亡和傷殘人數。

12月10曰,《舊金山海灣報》、《波士頓先驅報》、《華盛頓郵報》同時設置專欄,長期報道華工血案事件,並從《舊金山海灣報》開始揭露華工被拐騙到美國的大致途徑。

12月13曰,《紐約時報》再接再厲,通過卡瑟夫律師行提供的資料,披露了前密蘇里州法官,太平洋鐵路工程西段主要負責人查爾斯-克勞克的罪行,在多名華工死亡後,克勞克憑藉自己在政治界的人際關係,至少向密蘇里州州長等一批官員賄賂了超過兩萬元的美金,使得中央太平洋鐵路公司躲過了州政斧機構的監察。

這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也超乎了胡楚元的預料,他確實猜想美國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的股票會暴跌,可沒有想到整個美國股市都是如此的脆弱,在短短的半個月內,紐約證券交易所的股市市值蒸發了80%的份額。

這已經成了一場比1873年股市暴跌更爲嚴重的金融災難。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局面,主要是因爲三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1873年的股市陰影,其次是股民數量基數較少,美國股市看起來是很繁榮,真正的股民總數卻不超過80萬人,而且有很大一部分集中在紐約;其三,紐約股市的主要投資者仍然是各大金融機構,尤其是銀行。

受1873年的股市崩盤影響,美國目前的主要支柱企業都沒有上市,像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杜邦家族的杜邦公司,卡內基的聯合制鐵公司……都沒有上市,股市上的主要股票集中在鐵路、鋼鐵、銀行、地產和貿易等方面,這些股票受鐵路產業的影響極大,一旦鐵路股出現暴跌,他們也會跟着暴跌。

美國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是由多家鐵路公司合併而成,主導者就是JP摩根。

JP摩根當然是一個很聰明的人,他設計了一套方案,將美國政斧批准授予鐵路建造者的所有土地資產全部剝離出聯合公司,單獨將鐵路公司上市,通過股市將高達一億多美金的債務套現,使得各家投資公司都收回了本錢。

這種艹作手法迅速被別人學得,美國幾乎所有的鐵路公司都在上市,通過銷售股票贖回投資者的本金。

這麼一來,大部分鐵路公司的股權都變得非常分散,很容易出現拋售和暴跌。

這也是股市崩盤的一個原因。

銀行股則是另外一件事,由於美國絕大多數的銀行都擁有發鈔權利,在股市上市之後,利用超高的市值來增發貨幣,這已經成了銀行界的通用手段。

尤其是在美聯儲沒有運作和證監會沒有可靠規則的情況下,這種漏洞式的經營方式讓各家銀行都大獲其利,風險也同時而來。

伴隨着鐵路和銀行股的首先崩盤,其他股票的崩盤也就在所難免。

如果說,1873年的損失是歐洲資本,那這一次的損失則是美國華爾街,剛剛長出羽翼的華爾街迎頭就被打了一棍,血流滿地。

事情的發展完全超乎胡楚元和所有人的預料。

現在怎麼辦?

誰也不知道。

有一點是很清楚的,假如官司繼續持續下去,美國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就只能破產,其他那些小鐵路公司也不會有好下場,這場金融風暴也會一直的持續下去。

在1881年的聖誕節到來的這一天,在約翰-謝爾曼和JP摩根的主導下,聯合太平洋鐵路公司的總裁史丹佛主動聯繫了卡瑟夫律師行和容閎,想要進行庭外和解,願意賠償1400萬美金。

容閎予以拒絕。

胡楚元也支持容閎拒絕談判。

正義不能用金錢來衡量,他們也不缺錢,他就是要史丹佛這些人入獄,如果紐約市地方法院不支持,他們就上訴到紐約州高級法院,甚至是上訴到美國聯邦最高法院。

胡楚元不缺錢,所以,全美華人協會也不缺錢。

羅素家族和伍氏家族倒是受不了,万旗洋行、漢華銀行也深陷在股市暴跌的災難中,他們在股市上投入的資金總數是巨大的,現在都化爲了泡影。

這些曰子裡,胡楚元就住在紐約曼哈頓帝國酒店,距離法院只有十分鐘的步行時間,他很少出去,大部分時間都是靜默的坐在房間。

伍淑珍則默默的陪着他。

他們都已經決定了,無論如何都要一個遲到的正義。

(未完待續)

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戰陰影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一百一十章 阿薩姆(二)第一百七章 實在的華盟會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內相瞿鴻機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萬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華第一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國重工業之崛起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六章 落魄進士顏士璋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麗洋行和押田法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尾海戰(二)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日海戰(三)第五十三章 鹽價風波第九十八章 控股太古洋行第二百三十三章 穩定國內一切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的勝利第二百六十三章 沙暴和颱風第九十五章 鄧世昌和葉富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國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一百九章 阿薩姆(一)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二百四十章 琉球島戰役(一)第一百一十章 阿薩姆(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戰爭與發展第二百七十八章 蘇曼西亞共和國總統第二百四十章 琉球島戰役(一)第一百八十章 旗人就是那麼個東西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視廳流之祖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二百五十八章 李鴻章的結局第一百二十章 商幫,商幫,天下會商第一百五十六章 雲貴總督和滇軍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殺第六十六章 榮寶齋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條約第九十九章 何璟回來了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黨和工黨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開鄴第一百一十章 阿薩姆(二)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錢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六十七章 張靈普也是個人才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五十五章 鹽案風波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二百七十七章 你觸犯了中國的利益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二百九十四章 瘋狂的中國第四十八章 新來的四個法語人才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撫(下)第二十二章 雌雄龍骨第十六章 婚約和左宗棠的心聲第二百一十三章 臨時立憲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二百零四章 直隸總督胡中堂第三十二章 室町通第十一章 送禮也要有藝術細胞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終於來了第八十八章 鈕玉庚和繆荃孫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紳(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講誠信第六十九章 錢向哪裡去?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一百七十九章 日法俄的舉措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潤第十一章 送禮也要有藝術細胞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撫(中)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羣英第二百二十章 一個恐怖的中國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脅第二百二十章 一個恐怖的中國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內相瞿鴻機第二百三十五章 戰爭的陰影第十六章 婚約和左宗棠的心聲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復出的陰影第四十七章 上海灘不是他的世界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與死第一百八十七章 在威海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縣有朋的戰略觀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華民主聯邦共和國的新時代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來了第一百九章 阿薩姆(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格殺勿論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潤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