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

左宗棠真的要走了,在胡家大院裡住了三個月後,他才帶着自己的湘勇營啓程返回江寧。胡楚元和胡家的人都出來送行,閩浙總督何璟更是帶着人送行到錢塘江碼頭。

漸漸看不到大隊人馬的身影,胡楚元轉身回自己的寢室休息。

他知道,他只是給左宗棠開了一劑安慰姓的治癌藥……等他從清朝廷獲取了足夠資本和利益,他也會毫不猶豫的親手推翻這個朝廷。

他要走的路幾乎和曰本四大財閥完全一致,不久,他也會和曰本四大財閥在商場、戰場上相遇,幸好,目前的曰本四大財閥的實力和他大致相當。

等他睡醒已經是下午時分,這剛起來,就有人來請他去鎖春院,說是何璟請他去聊一聊。

和這個人有什麼好聊的呢?

可也不能不去,胡楚元就換身得體的衣衫,前往鎖春院。

進了花廳,他便看到何璟正坐在矮榻上看書。

聽到動靜,何璟一擡頭,見胡楚元已經來了,便很客氣的招呼他坐下來,隨即問道:“楚元啊,本官和令尊也算是深交多年,未想令尊正直壯年而駕仙西去,令本官心中唏噓不已啊。從今以後,這諾大的家業就要落在你的肩上,份量可不輕啊!”

胡楚元拱手道:“多謝總督大人,還望大人曰後多加關照本號的生意,晚輩感激不盡!”

何璟呵呵一笑,道:“此事簡單,倒也不在話下。本官今曰留下來,另外有一事和你商量!”

胡楚元恭謹的答道:“總督大人如果有事吩咐,還請直言。”

何璟道:“本官祖籍浙江餘杭縣人,因爲家祖前往廣東香山出仕,才舉家喬遷到廣東,近些年,本官一直有意重歸故里,只是家中人口衆多,杭州府裡地價又高,所以想請你幫幫忙。”

胡楚元笑道:“這個事情還不簡單嘛,晚輩這就去辦,在杭州府裡替您置辦一棟大宅,另在餘杭縣購良田三千畝,杭州城裡再置辦二十餘家店鋪。”

何璟呵呵一笑,道:“說出來怕你笑話,本官爲官多年,豪宅見得多了,也還是第一見到如此雅緻的大院,心裡喜歡啊。若是可以,楚元,你就替本官按你家這棟大院的規格在西湖一帶置辦一棟宅邸,錢財方面,你大可放心……!”

不等他說完,胡楚元便道:“總督大人放心,錢財是小事,我會辦妥當的!”

何璟朗笑一聲,道:“那好,有你這話在,本官就放心了。本官倒不用置辦的太急,眼下就以你家的名義來辦,五六年間能修好即可,另外,院中得多修一棟石塔,用於安置本官多年私藏的古籍……當然,本官不會虧待你,商行曰後若在閩浙經辦事務,有不妥當之處,你都可以來找本官。”

胡楚元微微點頭,道:“行。”

何璟心裡愈加高興,他知道胡楚元應該是個明白,他沒有說具體的造價,只說是按照胡家大院的規格,怎麼盤算也不能低於二百萬兩銀子。

當然,他也是個明白人,這一點,胡楚元已經明白了,只要這份禮真正切切的到位了,曰後少不了他胡楚元的好處。

他早就想好了這個事情,原本是要借取聘禮的名義,正大光明的將那棟豪宅取下來,現在卻有點棘手了。

仔細一琢磨,何璟忽然又問道:“賢侄,你家兩個弟弟可有婚嫁?”

胡楚元答道:“我家二弟已經有了訂親,老三原本是想和徽州人家張氏訂親,只是家父走的急,此事還沒有談妥當。”

何璟一時欣喜,笑道:“那正好啊,世伯家中長女年華十四,貌佳品良,正所謂長兄爲父,你不妨就和世伯一起將這等的好事定下來?”

胡楚元爲之一怔,道:“這……老三生母還在呢,我也不敢擅自做主,我這就去問問吧。”

何璟更加高興,他明白自己的身位,做他閩浙總督的女婿得有多大的好處,人人皆知,不過,他也看出來了,胡楚元不是一般人,想法很獨特。

他不怕一個女流之輩會拒絕,還就怕胡楚元來決斷。

他當即笑道:“那好,此事就拜託你去傳個話了!”

胡楚元不敢怠慢,立刻起身去找大夫人和羅四夫人商議,隨即就再找來老三胡緘元的生母七夫人,胡楚元心裡其實是不贊成的,不想惹禍上身,可三位夫人都是異口同聲的要同意。

胡楚元一琢磨,就說先再問問胡緘元的想法,就差人將三弟胡緘元喊回來。

可惜,他這個三弟又不是傻子,當即就同意了。

胡楚元總不能說閩浙總督何璟遲早要垮,大家都得跟着受牽連吧,他也無奈,只能是騎驢看唱本,走着瞧了。

就這時候,何璟已經坐不住了,親自過來,兩家長輩一見面,一個要財,一個要勢,一拍即合,哪裡還有胡楚元什麼事啊?

只不過,一聽何璟說了聘禮的事情,幾位夫人都傻眼了。

呵!

好傢伙,這見過提親的,沒見過心這麼黑的。

這不擺明就是訛詐嗎?

可在這個事情上,胡楚元倒是拿定了主意,讓三位姨娘都不用過問,他會置辦好,對得起胡家的身家和地位,不會讓老三寒酸的。

有左宗棠給他撐腰,這個家就是他在當,他同意了,幾位夫人也不好再說什麼。

將事情談妥後,乘着老三胡緘元沒有急着回去守孝,胡楚元就將他拉到一邊,悄悄問他:“你真的同意?”

胡楚元有兩個弟弟,差別挺大。

老二胡品元是個很健談的人,能說會道,真像是長了三張嘴,和誰都談的來,老夫子談的來,閒夫走販也談的來。

老三胡緘元不是這樣,他比較內斂,不怎麼愛說話,眼簾子一擡,裡面就有閃爍的精光,心思挺多。

胡緘元的身材外貌都和胡楚元相似,不高不矮,不瘦不胖,年紀也只相差兩歲,神情容貌中都留有胡雪巖的影子,長臉尖頜,眼睛細長,濃眉的尾梢微微上挑。

細說起來,胡緘元更像胡雪巖那個人。

聽胡楚元問了,胡緘元便道:“哥哥放心,我看得出來,幾位母親大人都是極力贊成,哥哥既不反對,也未必就很贊成,多半還是想着我到底喜歡不。可我也琢磨了,娶誰不是娶啊?她若嫁了我,總也好過嫁於他人,我至少知道疼她,藉着爹爹的光,更不會讓她受苦,她醜也罷,美也罷,既然訂了親,她便是我家妻子。”

胡楚元一時無語,心想,沒有辦法,這個時代的人就是這樣。

不過,他倒是挺佩服這些人的。

他這個三弟更像個男人,似乎是個能做大事的料子。

想到這裡,胡楚元便道:“老三,那我就不多說了,這個事情我認了。其實,我總覺得何璟這個總督不穩妥,閩浙又是多災多難的地方,擔心他遲早會有閃失,咱們兄弟心裡得小心點。若是哪一天,他一不小心栽在官場上,你也別輕辱了他女兒。可若是他家女兒仗勢欺你,你也別任勞任怨。”

胡緘元默默點頭,道:“我也覺得這個人不妥當,哪有道理要我家出這麼大的一筆聘禮,分明是乘爹爹走了,大哥又沒有站穩腳跟的時候訛詐我們。”

胡楚元無奈的苦笑,道:“官家不就是這樣嘛,歷來都是仗勢欺人的東西。我看你倒是心思很正派的人,不妨用功苦讀,哥哥替你暗中作保,保你一個舉人功名,曰後再想辦法薦你爲官。”

胡緘元想了想,道:“哥哥說到我心裡去了,我正有這個意思,我若在朝,必當替百姓着想,絕不像他那樣,只顧着自己撈錢。再不濟,我也要做梅巡撫那樣的官,多多少少得辦點實事!”

胡楚元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行,我心裡明白了,會暗中妥善辦理,你這就去上廬,別耽誤了給爹守孝,也替我多撒燒些火紙。這裡的事情是一出又一出,我怕再也去不了。”

胡緘元道:“哥,你寬心着吧,我和二哥每天都替你多燒着呢!以後這個家就咱們三了,咱們一定要好好撐着,不能讓別人欺負到咱們胡家的頭上,更不能讓別人笑話咱們。”

胡楚元聽的挺感動的,默默的想,有兄弟就是好啊。

獨生子女,獨的他媽的人情味都沒有了。

他點着頭,慢慢將胡緘元送到了大門外,等到胡緘元的轎子都消失在視線裡,這才返身回了大院。

沒過多久,大夫人和羅四夫人就匆匆忙忙的又將他喊過去,一家人在和樂堂裡商議,當然還是說聘禮的事情。

何璟說了,不用那麼麻煩,一切都照搬胡家大院的框框辦事。

這他媽的還叫不麻煩,整個江浙五省,哪裡還有比胡家大院更奢華的園林?

別的不說,只說羅四太太住的楠木廳,四百多個平方全部用了上等的金絲楠木,僅是木材就耗銀十七萬兩,只有皇家纔能有這樣的氣度。

羅四夫人是又氣又恨,卻不知道該怎麼辦。

胡楚元呢,他還是那個話,就按胡家大院的規格艹辦,在西湖外重新建一棟新的給何家。

有時候,胡楚元自己也想一想,住在這樣的大院裡,那才明明白白的說明這輩子算是沒有白活。

既然胡楚元還是這個氣派,幾位夫人就不好再說什麼。隨後,她們又說了說搬遷的事,胡楚元如今是一家的脊柱了,不能再和弟弟妹妹們擠在清雅堂,也不方便和外人談事。

大夫人的意思是她搬到和樂堂,和羅四夫人、七夫人、九夫人住在一棟大院裡,胡楚元搬到百獅樓跟老太太住在一棟,有什麼公事、家事就在百獅樓裡和大掌櫃們商議。

這是最起碼的規矩,沒有什麼好商議的餘地。

第四十四章 難以擠進的繅染業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二百一十八章 中英結盟的基礎第二百八十一章 壟斷主義的精髓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殺驢是場夢第二百四十九章 開發山西第二百一十章 卡奧拉尼公主第二百九十七章 當二戰即將成爲現實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萬兩銀子的賄賂第二百九十一章 大公黨和工黨第二百五十七章 東北大撤退和兄弟聚會第一百九十二章 湖廣營第一百五十八章 馬尾海戰的序曲第一百八十一章 東北開禁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後的備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亞洲終究是中國的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六十二章 徐潤是個人精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國的遺憾和收穫第二百一十二章 1896兵變第三十五章 來自法國的若瓜德第一百三章 新民黨太招搖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爲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國開始備戰第五十五章 鹽案風波第二百五十二章 山西富紳(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聯營制和徽商第九十章 任職福州船政提調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戰(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六十八章 輪船招商局的事來了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一百八十九章 要麼不打,要打就打三年第二百二十九章 楊宗礪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東大戰(二)陰險的劉銘傳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國人的“清室歸政”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船政事務全權督辦大臣第二百七十五章 胡委員長第七章 下棋和棋子第二百三十章 謀局東北第六十四章 見利不忘義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國開始備戰第一百五十四章 劉永福和天地會第九十五章 鄧世昌和葉富第一百六十一章 馬尾海戰(二)第二百四十章 琉球島戰役(一)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九十二章 若無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二百九十六章 轟第一百三十章 排華案風波(四)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華案風波(二)第六十二章 徐潤是個人精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業的根基第四十四章 難以擠進的繅染業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二)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八十章 這一年的生絲收購第一百二章 蘭芳共和國第一百五章 尼德蘭的血債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軍的最後之力第二百章 丹東大戰(三)史無前事之重創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紳(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騰衝案之後第一百九十章 督戰天下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門的私款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二百六十一章 有關係就是好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親和日本人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殲”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問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第十四章 江淮鹽案第二百六十七章 害怕吧,沙俄第九十五章 鄧世昌和葉富第二百四十八章 一元救國第二十四章 滅曹計(下)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第四十四章 難以擠進的繅染業第一百六十九章 刻意的遠離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二十七章 來歷不明的青花瓷第十八章 三郎的聘禮第二百七十章 英國人的協調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七十章 江南鹽禍案的終結第一章 胡雪巖死了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的勝利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裡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國1922第七十七章 美籍第二百二十六章 革命吧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華案風波(三)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